而蕭景曜的名字自從寫在榜首之後,就一直沒下來過。
府學學子們每次看著蕭景曜的名字都忍不住嘆氣,人和人的差距,怎麽可以這麽大!
快到過年的時候,府學也要放假了。蕭景曜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和同窗們道別,相約年後迴府學時,各自帶上點特色點心,迴來後一起去茶樓喝杯淡茶,順便再比一比各自在家中所作的文章。
蕭景曜不知道的是,在他迴家過年的時候,有關他的消息,竟然傳進了正寧帝耳朵裏。
官員每到年底都有一次考評,三年一個大考評,根據考評的高低進行調動。
快到年關,各地的摺子也進了京。
蕭景曜這個小三元之事,當然不足以呈上禦案。但蕭景曜的年紀很討巧,他在正寧帝登基那年出生,按照規製,新帝登基後第二年才改元。所以今年是正寧十年,蕭景曜也正好十歲。他還達成了小三元的神童成就。
種種因素加起來,蕭景曜這個神童,在正寧帝那裏就比較討巧。至少彩頭比較好,能讓正寧帝笑一笑。
以嚴知府剛正不阿的性情,自然不可能特地上摺子拿蕭景曜邀功。但常明府隸屬於雍州,雍州知州多年無建樹,知道了蕭景曜的神童事跡後,忙不迭地給朝中上了摺子。
治下出了個神童,他這個知州文教有功,可算有能給自己長臉麵的東西了!
正寧帝看了摺子後略微有些驚訝,神童雖然罕見,但放眼整個大齊,也不是沒有。但像蕭景曜這樣能拿下小三元的神童,那就十分罕見了。
再一算蕭景曜的年紀,正寧帝果然很高興,「朕剛登基,便有神童降生。這是吉兆,朕果然是天命所歸。」
公孫瑾正好在一旁,聽了正寧帝這話便笑道:「陛下登基以來,大齊風調雨順,又輕徭薄賦,百姓人人感念陛下仁德,又何須一名神童來證明陛下是天命所歸。」
「愛卿所言甚是。」正寧帝是個性情寬和的帝王,笑嗬嗬地點頭道,「不過這蕭景曜的出生,也算是個好兆頭,可以讓朕樂一樂。」
公孫瑾也笑,「這蕭景曜也確實有幾分聰慧之處。」
「哦,聽愛卿所言,莫非你曾見過這位神童?嗯,對了,前年院試,愛卿正是去了常明府當學政。若是愛卿曾見過蕭景曜,應當是那年去常明府之時。」
「陛下英明。」公孫瑾恭維了正寧帝一句,笑著將蕭景曜當年是如何想辦法收集證據,懲治貪官一事說了。
正寧帝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大笑叫好,最終收了笑,敲了敲桌子,沉吟道:「他既入了府學,且看他日後能否通過鄉試,進京趕考。若是他能來到朕眼皮底下,到時朕再好好考考他。」
公孫瑾不由搖頭失笑,「要到陛下眼皮子底下可不容易,蕭景曜還得過完會試,才能在殿試上得見聖顏。陛下若是再故意考他,怕是會把他嚇得不輕。」
正寧帝頓時哈哈大笑。
笑完後,正寧帝便將蕭景曜拋在了腦後,隻在腦海裏記住了他的名字。若是蕭景曜三年後能順利通過鄉試,進京趕考,說不準正寧帝在聽到他的名字之後,會再次想起他來。
而現在,蕭景曜在正寧帝心裏不過是一個微弱的神童印象,很快就被更繁重的公事掩蓋了過去。
公孫瑾迴去後又給蕭景曜寫了一封厚厚的信,再三叮囑蕭景曜一定要勤學苦讀,爭取三年後進京同他見麵。信的末尾,公孫瑾輕描淡寫提了一筆:陛下已經知曉了你這麽個神童,對你很是看好,十分希望你能憑本事來到陛下眼皮子底下。你要更加刻苦念書,千萬莫要辜負了陛下的期待。
蕭景曜嚇得手裏的信封都掉了。誰?誰知道了自己的存在?自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神童而已,放在常明府算罕見,正寧帝見多識廣,怎麽會突然知道自己的事跡了?
刺激!
第040章
正寧帝對自己有點印象的事情, 蕭景曜瞞著家人,一點口風都沒有透露。不然的話,就以蕭子敬和蕭元青兩人在聽到蕭景曜考了個縣案首後就齊刷刷暈倒的表現, 蕭景曜真的很擔心他們倆聽到這個勁爆消息後,再次齊齊暈過去。
不同的是,他們上次暈過去, 是因為太過激動,這次要是暈過去, 那多半是被嚇的。
人受了太多驚嚇容易折壽。為了祖父和親爹的小命著想,蕭景曜把這消息瞞得死死的。
蕭元青一迴到南川縣那叫一個如魚得水, 當即和劉慎行等紈絝小夥伴們喝酒玩樂, 每天天亮就出門瞎玩, 天黑才迴家。不僅向他們顯擺蕭景曜在府學依然穩拿第一的實力, 還顯擺他自己在府城的戰績。
他們紈絝蹴鞠隊, 現在在府城也是鼎鼎有名的一大英勇隊伍, 保二爭一的那種,小夥伴們的家人都很高興, 紛紛給蕭元青送厚禮。
可算是把家裏那幫一心吃喝玩樂不幹正事的紈絝的心給定下來了。蹴鞠好哇, 強身健體,總比他們出門學人買什麽古董,砸了大把大把的銀子,最後捧迴來一個破爛讓人高興。
紈絝們的家人對他們現在熱衷於踢蹴鞠一事十分開心,真心覺得蕭元青是個大好人,為他們解決了許多來自不孝子弟的煩惱。
蕭元青收禮物的時候還很茫然:我就帶著他們踢個蹴鞠而已,有這麽厲害嗎?
敗家子蕭元青還是頭一迴憑本事往家裏拿錢, 那些禮物折算成銀錢,幾乎能讓他在府城再買間宅子。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府學學子們每次看著蕭景曜的名字都忍不住嘆氣,人和人的差距,怎麽可以這麽大!
快到過年的時候,府學也要放假了。蕭景曜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和同窗們道別,相約年後迴府學時,各自帶上點特色點心,迴來後一起去茶樓喝杯淡茶,順便再比一比各自在家中所作的文章。
蕭景曜不知道的是,在他迴家過年的時候,有關他的消息,竟然傳進了正寧帝耳朵裏。
官員每到年底都有一次考評,三年一個大考評,根據考評的高低進行調動。
快到年關,各地的摺子也進了京。
蕭景曜這個小三元之事,當然不足以呈上禦案。但蕭景曜的年紀很討巧,他在正寧帝登基那年出生,按照規製,新帝登基後第二年才改元。所以今年是正寧十年,蕭景曜也正好十歲。他還達成了小三元的神童成就。
種種因素加起來,蕭景曜這個神童,在正寧帝那裏就比較討巧。至少彩頭比較好,能讓正寧帝笑一笑。
以嚴知府剛正不阿的性情,自然不可能特地上摺子拿蕭景曜邀功。但常明府隸屬於雍州,雍州知州多年無建樹,知道了蕭景曜的神童事跡後,忙不迭地給朝中上了摺子。
治下出了個神童,他這個知州文教有功,可算有能給自己長臉麵的東西了!
正寧帝看了摺子後略微有些驚訝,神童雖然罕見,但放眼整個大齊,也不是沒有。但像蕭景曜這樣能拿下小三元的神童,那就十分罕見了。
再一算蕭景曜的年紀,正寧帝果然很高興,「朕剛登基,便有神童降生。這是吉兆,朕果然是天命所歸。」
公孫瑾正好在一旁,聽了正寧帝這話便笑道:「陛下登基以來,大齊風調雨順,又輕徭薄賦,百姓人人感念陛下仁德,又何須一名神童來證明陛下是天命所歸。」
「愛卿所言甚是。」正寧帝是個性情寬和的帝王,笑嗬嗬地點頭道,「不過這蕭景曜的出生,也算是個好兆頭,可以讓朕樂一樂。」
公孫瑾也笑,「這蕭景曜也確實有幾分聰慧之處。」
「哦,聽愛卿所言,莫非你曾見過這位神童?嗯,對了,前年院試,愛卿正是去了常明府當學政。若是愛卿曾見過蕭景曜,應當是那年去常明府之時。」
「陛下英明。」公孫瑾恭維了正寧帝一句,笑著將蕭景曜當年是如何想辦法收集證據,懲治貪官一事說了。
正寧帝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大笑叫好,最終收了笑,敲了敲桌子,沉吟道:「他既入了府學,且看他日後能否通過鄉試,進京趕考。若是他能來到朕眼皮底下,到時朕再好好考考他。」
公孫瑾不由搖頭失笑,「要到陛下眼皮子底下可不容易,蕭景曜還得過完會試,才能在殿試上得見聖顏。陛下若是再故意考他,怕是會把他嚇得不輕。」
正寧帝頓時哈哈大笑。
笑完後,正寧帝便將蕭景曜拋在了腦後,隻在腦海裏記住了他的名字。若是蕭景曜三年後能順利通過鄉試,進京趕考,說不準正寧帝在聽到他的名字之後,會再次想起他來。
而現在,蕭景曜在正寧帝心裏不過是一個微弱的神童印象,很快就被更繁重的公事掩蓋了過去。
公孫瑾迴去後又給蕭景曜寫了一封厚厚的信,再三叮囑蕭景曜一定要勤學苦讀,爭取三年後進京同他見麵。信的末尾,公孫瑾輕描淡寫提了一筆:陛下已經知曉了你這麽個神童,對你很是看好,十分希望你能憑本事來到陛下眼皮子底下。你要更加刻苦念書,千萬莫要辜負了陛下的期待。
蕭景曜嚇得手裏的信封都掉了。誰?誰知道了自己的存在?自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神童而已,放在常明府算罕見,正寧帝見多識廣,怎麽會突然知道自己的事跡了?
刺激!
第040章
正寧帝對自己有點印象的事情, 蕭景曜瞞著家人,一點口風都沒有透露。不然的話,就以蕭子敬和蕭元青兩人在聽到蕭景曜考了個縣案首後就齊刷刷暈倒的表現, 蕭景曜真的很擔心他們倆聽到這個勁爆消息後,再次齊齊暈過去。
不同的是,他們上次暈過去, 是因為太過激動,這次要是暈過去, 那多半是被嚇的。
人受了太多驚嚇容易折壽。為了祖父和親爹的小命著想,蕭景曜把這消息瞞得死死的。
蕭元青一迴到南川縣那叫一個如魚得水, 當即和劉慎行等紈絝小夥伴們喝酒玩樂, 每天天亮就出門瞎玩, 天黑才迴家。不僅向他們顯擺蕭景曜在府學依然穩拿第一的實力, 還顯擺他自己在府城的戰績。
他們紈絝蹴鞠隊, 現在在府城也是鼎鼎有名的一大英勇隊伍, 保二爭一的那種,小夥伴們的家人都很高興, 紛紛給蕭元青送厚禮。
可算是把家裏那幫一心吃喝玩樂不幹正事的紈絝的心給定下來了。蹴鞠好哇, 強身健體,總比他們出門學人買什麽古董,砸了大把大把的銀子,最後捧迴來一個破爛讓人高興。
紈絝們的家人對他們現在熱衷於踢蹴鞠一事十分開心,真心覺得蕭元青是個大好人,為他們解決了許多來自不孝子弟的煩惱。
蕭元青收禮物的時候還很茫然:我就帶著他們踢個蹴鞠而已,有這麽厲害嗎?
敗家子蕭元青還是頭一迴憑本事往家裏拿錢, 那些禮物折算成銀錢,幾乎能讓他在府城再買間宅子。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