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皎月看著安雨丹,眼神閃爍著,嘴唇不自覺抿緊。娘的話已如此明顯,她與爹不會在這種時候離開京都。
而這件事,梁皎月也無可奈何。
安雨丹笑著將梁皎月的手握在手裏,小心拍了拍:「皎月,娘知道你不喜歡待在京都,如今你身體也恢復得差不多了,也是時候該迴阜都了。」
梁皎月沒有出聲。
見她忽又糾結模樣,安雨丹又道:「之前你早產,你公公婆婆得到消息後可是飛鴿傳書來說想要親自來看望你和他們的孫子,但如今情況,他們不適合離開阜都。我和你爹便拒絕了他們。現在你可以迴去了,那便帶著明霽和孩子迴去吧,他們心中著急,又期盼著想見孫子,別讓他們等太久。」
「可是你們……」
梁皎月忽然間心生動搖。她確實不喜歡京都,可她又不忍心讓他們留在這遍布危險的京都,自己卻安然待在阜都。
她抿了下唇,欲言時,安雨丹打斷了她即將說出口的話頭:「你該迴去了。」
梁皎月一愣,抬眸看她。
安雨丹鬆開她的手,眼神定定看著她,話語也不由嚴肅起來:「你已經嫁到夏家,便是夏家的人。你在娘家待這麽長時間,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夏家虧待了你。他們對你如此之好,視你如親女,你怎忍心讓他們受外人的流言蜚語?」
「……」
「你若實在不願就此迴去,那麽,離開前,幫我一個忙,結束後,你便迴阜都,如何?」
梁皎月眨了下眼:「何事?」
「之前小翡告訴我,太子殿下答應會幫忙查明昭心在宮中忽尋短見的原因。如今已過去有多日,你幫我去問問太子殿下,這件事情,他查得如何了。」
梁皎月愣了下,有點意外:「他……答應過?」
安雨丹點頭:「是的。」
「……」
「離開前,你也確實應該去見他一麵,你早產那晚,他在府裏待到了淩晨,直至確定你沒有性命之虞後才離開。不管如何,他曾經都是你……」
「娘。」梁皎月心中忽一緊,立即出聲打斷了她的話。
安雨丹的話戛然而止,她看見梁皎月的眼神後,又嘆了口氣:「你們當初為何忽然斷絕關係,我不太清楚,你也不願言說。但我能看得出來,事情並非表麵上那般,若你們二人當真形同陌路、再無情感,他又為何滿心焦急、匆匆趕來?」
梁皎月垂在身側的雙手不自覺捏緊衣袖,似是要藉此去舒緩心中緊張不安的感覺。
安雨丹又道:「如今他與皇帝周旋,若他所行之事失敗,這便是你見他的最後一麵。」
梁皎月瞬間愣住,眼睛倏忽睜大的瞬間,眸子顫起。似是愕然,又覺恍惚。
她本捏著衣袖的手不自覺再加用力,指節褪去血色,迅速泛白,甚至有隱隱痛感自指節傳來。
安雨丹望著梁皎月臉上有些複雜的情緒,又嘆息一聲:「你自己決定吧。」
安雨丹轉身離去。
梁皎月站在原地,眼眸顫動的望著她漸漸走遠的身影,雙腿像是忽然間失去力氣一般,有些支撐不住身體。所幸身旁便是桌椅,她伸出手扶住桌麵,小心著坐下。
她雙手撐著額頭,心情驟然間翻湧,像是海浪擊打礁石一般猛烈撲打著。痛,又涼。
梁皎月考慮一晚後,還是決定去見秦垣。不論是出於何種原因,此次離開,便不知何時才會再迴京都。這地方,她是真的不喜歡。
當初她與秦垣分開時,兩人曾互相承諾,各自安好。
他選擇他的權勢,而她選擇她的家人。她並不覺得他們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正是因為他們自幼相識,互相了解,知根知底,才更覺得對方的決定並沒有錯。所以誰也不能說服誰。
他生於皇家,生母乃是皇後,若沒有權勢加持,便隻能任人宰割。皇後背景強大,也因此,他從出生起便不會是那種會被人隨意欺負的人,所以,他很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麽、要得到什麽。
梁皎月亦然。
她沒有特別大的夢想,但她希望她的家人平安,肅王府仍如祖輩那般一直屹立於京都城中,受人尊敬。
她父親肅王是文臣,雖有身份與人脈,但實權並不算多,更多的其實是祖輩蔭封。而身為太子的秦垣需要實權在握,以實力對抗朝中那些議論聲。
而且,那時候皇帝早已下旨為三妹妹念念與二皇子秦臻賜婚。秦臻與秦垣……是不對立的雙方。
所以,各種情況與因素交織下,他們並不適合在一起。
所以,秦垣提出了與她之間的「合作」。他們不會在一起,但仍可以互相照應,而且,在需要對方相助時伸以援手。不能在一起,但可以好好活著。
唯一一點是,他們必須斷裂開來,以免生性多疑的皇帝懷疑他們之間仍有勾結,從而想出人質製衡的法子來牽製他們。
而後便有了他們之間所謂互生嫌隙、情意斷絕、形同陌路的種種事情。
他們精湛的演技瞞過了所有人的眼睛,有那麽一段時間,梁皎月都覺得自己對他的怨恨與憤怒都是發自內心的。後來靜下來,才發現是自己入戲太深,一時情緒上了頭。
自那後,兩人便不再有明麵上的往來,未免被人察覺,他們之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麵。之後因宴席再見,在外人麵前也是表現的冷冷淡淡,好似真的已經是陌路的、毫不相幹的兩人。隻有屏退旁人時,才會小心翼翼的說上些話。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而這件事,梁皎月也無可奈何。
安雨丹笑著將梁皎月的手握在手裏,小心拍了拍:「皎月,娘知道你不喜歡待在京都,如今你身體也恢復得差不多了,也是時候該迴阜都了。」
梁皎月沒有出聲。
見她忽又糾結模樣,安雨丹又道:「之前你早產,你公公婆婆得到消息後可是飛鴿傳書來說想要親自來看望你和他們的孫子,但如今情況,他們不適合離開阜都。我和你爹便拒絕了他們。現在你可以迴去了,那便帶著明霽和孩子迴去吧,他們心中著急,又期盼著想見孫子,別讓他們等太久。」
「可是你們……」
梁皎月忽然間心生動搖。她確實不喜歡京都,可她又不忍心讓他們留在這遍布危險的京都,自己卻安然待在阜都。
她抿了下唇,欲言時,安雨丹打斷了她即將說出口的話頭:「你該迴去了。」
梁皎月一愣,抬眸看她。
安雨丹鬆開她的手,眼神定定看著她,話語也不由嚴肅起來:「你已經嫁到夏家,便是夏家的人。你在娘家待這麽長時間,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夏家虧待了你。他們對你如此之好,視你如親女,你怎忍心讓他們受外人的流言蜚語?」
「……」
「你若實在不願就此迴去,那麽,離開前,幫我一個忙,結束後,你便迴阜都,如何?」
梁皎月眨了下眼:「何事?」
「之前小翡告訴我,太子殿下答應會幫忙查明昭心在宮中忽尋短見的原因。如今已過去有多日,你幫我去問問太子殿下,這件事情,他查得如何了。」
梁皎月愣了下,有點意外:「他……答應過?」
安雨丹點頭:「是的。」
「……」
「離開前,你也確實應該去見他一麵,你早產那晚,他在府裏待到了淩晨,直至確定你沒有性命之虞後才離開。不管如何,他曾經都是你……」
「娘。」梁皎月心中忽一緊,立即出聲打斷了她的話。
安雨丹的話戛然而止,她看見梁皎月的眼神後,又嘆了口氣:「你們當初為何忽然斷絕關係,我不太清楚,你也不願言說。但我能看得出來,事情並非表麵上那般,若你們二人當真形同陌路、再無情感,他又為何滿心焦急、匆匆趕來?」
梁皎月垂在身側的雙手不自覺捏緊衣袖,似是要藉此去舒緩心中緊張不安的感覺。
安雨丹又道:「如今他與皇帝周旋,若他所行之事失敗,這便是你見他的最後一麵。」
梁皎月瞬間愣住,眼睛倏忽睜大的瞬間,眸子顫起。似是愕然,又覺恍惚。
她本捏著衣袖的手不自覺再加用力,指節褪去血色,迅速泛白,甚至有隱隱痛感自指節傳來。
安雨丹望著梁皎月臉上有些複雜的情緒,又嘆息一聲:「你自己決定吧。」
安雨丹轉身離去。
梁皎月站在原地,眼眸顫動的望著她漸漸走遠的身影,雙腿像是忽然間失去力氣一般,有些支撐不住身體。所幸身旁便是桌椅,她伸出手扶住桌麵,小心著坐下。
她雙手撐著額頭,心情驟然間翻湧,像是海浪擊打礁石一般猛烈撲打著。痛,又涼。
梁皎月考慮一晚後,還是決定去見秦垣。不論是出於何種原因,此次離開,便不知何時才會再迴京都。這地方,她是真的不喜歡。
當初她與秦垣分開時,兩人曾互相承諾,各自安好。
他選擇他的權勢,而她選擇她的家人。她並不覺得他們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正是因為他們自幼相識,互相了解,知根知底,才更覺得對方的決定並沒有錯。所以誰也不能說服誰。
他生於皇家,生母乃是皇後,若沒有權勢加持,便隻能任人宰割。皇後背景強大,也因此,他從出生起便不會是那種會被人隨意欺負的人,所以,他很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麽、要得到什麽。
梁皎月亦然。
她沒有特別大的夢想,但她希望她的家人平安,肅王府仍如祖輩那般一直屹立於京都城中,受人尊敬。
她父親肅王是文臣,雖有身份與人脈,但實權並不算多,更多的其實是祖輩蔭封。而身為太子的秦垣需要實權在握,以實力對抗朝中那些議論聲。
而且,那時候皇帝早已下旨為三妹妹念念與二皇子秦臻賜婚。秦臻與秦垣……是不對立的雙方。
所以,各種情況與因素交織下,他們並不適合在一起。
所以,秦垣提出了與她之間的「合作」。他們不會在一起,但仍可以互相照應,而且,在需要對方相助時伸以援手。不能在一起,但可以好好活著。
唯一一點是,他們必須斷裂開來,以免生性多疑的皇帝懷疑他們之間仍有勾結,從而想出人質製衡的法子來牽製他們。
而後便有了他們之間所謂互生嫌隙、情意斷絕、形同陌路的種種事情。
他們精湛的演技瞞過了所有人的眼睛,有那麽一段時間,梁皎月都覺得自己對他的怨恨與憤怒都是發自內心的。後來靜下來,才發現是自己入戲太深,一時情緒上了頭。
自那後,兩人便不再有明麵上的往來,未免被人察覺,他們之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麵。之後因宴席再見,在外人麵前也是表現的冷冷淡淡,好似真的已經是陌路的、毫不相幹的兩人。隻有屏退旁人時,才會小心翼翼的說上些話。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