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古董交易
下鄉女知青被催婚十年 作者:天蓮噬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走,在王府街那邊。”
王書寧跨上自行車跟在陶鍾肖後麵。
王府街那邊自己聽說過,那幾年被砸的最多的地方,聽說住在那裏的人祖上好多都是皇親國戚。
到地方後,王書寧望著破敗的院牆和屋簷,這都快趕上廢墟了。
陶鍾肖帶著王書寧七拐八拐進了一個巷子,裏麵一整排的單間房子,看屋頂的磚瓦應該有些年頭。
“進來。”大門開一條縫,一個臉糙瘦弱的男人朝陶鍾肖示意。
王書寧跟著陶鍾肖進去。
屋子裏沒開燈,光透過窗戶照進來,四個角落暗沉沉的。
男人見陶鍾肖帶來一個姑娘,不確定地問道:“毛哥,這姑娘有錢嗎?我東西可不便宜。”
陶鍾肖尷尬地瞟一眼王書寧,轉過頭對男人說道:“大主顧,你隻管把東西拿出來,就沒她買不起的。”
男人狐疑地將王書寧上下打量一遍,轉身走進房間關上門。
陶鍾肖笑著解釋道:“一般來買的都是男人,女人你是第一個。”
沒過多久,男人打開房門抱著東西出來。
全是木盒子。
打開盒子的一刹那,王書寧眼裏閃過一抹驚喜。
是翡翠項鏈,看起來還是老東西。
“這東西可是我祖上傳下來的,宮裏出來的,那是貴妃娘娘才能戴的,你看看。”男人脫手站在旁邊示意王書寧自己看。
王書寧俯身仔細盯著翡翠項鏈看,每一顆珠子大小一樣,顏色水頭也一樣,應該是一塊石料上摳下來的。
她打開手電筒往珠子上打光,水頭足,應該是真的。
男人繼續打開另外幾個盒子,除了一塊白色玉佩外,其他全是瓷器。
粉彩碗,青花盤子,還有一個小的白瓷竹節瓶。
王書寧問:“沒有大一點的嗎?像那種一米高的瓷器。”
男人咂舌,“那麽大怎麽可能留到現在,前幾年都被砸碎了。”
王書寧撇嘴。
看這些瓷器底下的印章,全是官窯。
玉石這個年代不容易作假,真假也比較容易辨別,最多在年份上誇大一點,原本說是宮裏娘娘戴的王書寧還有些不相信,現在看著這些官窯,她開始有點相信了。
“你祖上有人做官?”
男人驕傲地抬起下巴,“皇帝身邊近身伺候,這些東西,那都是官家賞的。”
王書寧挑眉,第一反應是:“太監?”
男人豎眼,“禦前侍衛。”
王書寧連忙點頭誇讚,“哦,那是厲害。”
禦前侍衛怎麽可能弄到後宮貴妃娘娘戴的東西,看他臉上的神情,應該就是太監。
陶鍾肖見王書寧還在看,便說道:“你放心,東西肯定沒問題。這一帶我最清楚。”
王書寧放下手裏的放大鏡,把手電筒也關了,“這些分別多少錢?”
男人指著三樣瓷器說道:“這三個每個三百塊錢,翡翠項鏈六百,玉佩兩百。”
王書寧對價格不滿意,現在又不是開放之後,這些東西在市場上可不能流通,若是沒打算傳給下一代,都會便宜賣掉,他這個價格太高了。
“瓷器每個五十塊錢,項鏈一百五,玉佩三十。”
男人震驚地張大嘴,不帶這麽還價的,他看向陶鍾肖,你帶來的人你搞定。
陶鍾肖把王書寧拉到旁邊說道:“你砍得太狠了。”
王書寧不高興地說道:“他看我一個小姑娘不懂行報這麽高的價格,我砍多點又能怎麽樣。”
陶鍾肖沉口氣:“你多少錢能給,我去說。”
王書寧努嘴,“翡翠項鏈按他報價的一半,另外幾個瓷器那麽小,玉佩雕工也就那樣,我看加起來三四百就差不多了。”
陶鍾肖:“我去說。”
王書寧雙手環抱在胸前,自己這個價估計還是報高了。
男人聽到那三個瓷器一樣就值一百塊,“毛哥,我這可都是官窯,宮裏出來的,和外麵普通貨不一樣。”
陶鍾肖摟住那人的肩膀,“得了,現在這些老東西什麽價格你也知道,好不容易來了個外地買家,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那個店了,你不是急著出手麽,趕緊的,我們還得跑下一家呢。”
男人一下子急了,“還有下家?”
陶鍾肖:“當然,到時候貨比三家要是有比你好的,人家肯定挑那個,沒看出她想要大的麽,你這個個頭有點寒酸。”
男人埋怨:“要是放在七年前,大的我也有,這不是被砸碎了麽,可把我心疼壞了,那可是祖宗留下的寶貝。”
陶鍾肖:“你賣的越高,我抽成越高,毛哥還能坑你不成,這姑娘精明著呢。”
男人無奈地說道:“罷了罷了,七百塊錢全部拿走。”
王書寧伸頭,“六百五。”
男人睜大眼:“我~”
陶鍾肖將人拉住,“六百五成交。”
王書寧從口袋裏數錢交給對方。
交易完後,男人從角落裏拿來一個大竹籃,裏麵鋪上半爛的菜葉子把盒子藏在裏麵。
王書寧拎著竹籃跟著陶鍾肖出去,不到三百米進了另一個破四合院。
望著桌上的書畫,王書寧徹底看不出來。
古畫講究太多,鑒寶節目中,近代仿古代的例子數不勝數,這墨跡幾百年上千年也不容易確定,單看印章,如果不是特別出名的書畫家自己也認不出來。
“要不書畫還是算了。”王書寧委婉地對陶鍾肖說道。
賣家一聽這還得了,好不容易有買家這就要黃了,“你要是嫌貴價格還能再便宜點。”
王書寧解釋:“主要是這東西我看不太準,聽說有好多幾百年仿幾千年的,要不是專家都認不出來。”
賣家連忙講道:“我這些肯定都是真的,我爺爺之前幹的就是這個,你看這些印章,那都是古代有名望的人。”
王書寧抿嘴狐疑,“可我都不認識。”
陶鍾肖勸道:“他爺爺,太爺爺都是讀書人,就喜歡收藏這些古書古畫,雖說沒珠寶首飾好看,等過個幾十年環境沒這麽緊張,價格肯定能漲,你索性帶上,十幾幅加起來也沒那兩個瓷器值錢,量大劃算。”
王書寧糾結:“要是近代畫師仿的,就兩三百年的曆史,那我不是虧大了。”
王書寧跨上自行車跟在陶鍾肖後麵。
王府街那邊自己聽說過,那幾年被砸的最多的地方,聽說住在那裏的人祖上好多都是皇親國戚。
到地方後,王書寧望著破敗的院牆和屋簷,這都快趕上廢墟了。
陶鍾肖帶著王書寧七拐八拐進了一個巷子,裏麵一整排的單間房子,看屋頂的磚瓦應該有些年頭。
“進來。”大門開一條縫,一個臉糙瘦弱的男人朝陶鍾肖示意。
王書寧跟著陶鍾肖進去。
屋子裏沒開燈,光透過窗戶照進來,四個角落暗沉沉的。
男人見陶鍾肖帶來一個姑娘,不確定地問道:“毛哥,這姑娘有錢嗎?我東西可不便宜。”
陶鍾肖尷尬地瞟一眼王書寧,轉過頭對男人說道:“大主顧,你隻管把東西拿出來,就沒她買不起的。”
男人狐疑地將王書寧上下打量一遍,轉身走進房間關上門。
陶鍾肖笑著解釋道:“一般來買的都是男人,女人你是第一個。”
沒過多久,男人打開房門抱著東西出來。
全是木盒子。
打開盒子的一刹那,王書寧眼裏閃過一抹驚喜。
是翡翠項鏈,看起來還是老東西。
“這東西可是我祖上傳下來的,宮裏出來的,那是貴妃娘娘才能戴的,你看看。”男人脫手站在旁邊示意王書寧自己看。
王書寧俯身仔細盯著翡翠項鏈看,每一顆珠子大小一樣,顏色水頭也一樣,應該是一塊石料上摳下來的。
她打開手電筒往珠子上打光,水頭足,應該是真的。
男人繼續打開另外幾個盒子,除了一塊白色玉佩外,其他全是瓷器。
粉彩碗,青花盤子,還有一個小的白瓷竹節瓶。
王書寧問:“沒有大一點的嗎?像那種一米高的瓷器。”
男人咂舌,“那麽大怎麽可能留到現在,前幾年都被砸碎了。”
王書寧撇嘴。
看這些瓷器底下的印章,全是官窯。
玉石這個年代不容易作假,真假也比較容易辨別,最多在年份上誇大一點,原本說是宮裏娘娘戴的王書寧還有些不相信,現在看著這些官窯,她開始有點相信了。
“你祖上有人做官?”
男人驕傲地抬起下巴,“皇帝身邊近身伺候,這些東西,那都是官家賞的。”
王書寧挑眉,第一反應是:“太監?”
男人豎眼,“禦前侍衛。”
王書寧連忙點頭誇讚,“哦,那是厲害。”
禦前侍衛怎麽可能弄到後宮貴妃娘娘戴的東西,看他臉上的神情,應該就是太監。
陶鍾肖見王書寧還在看,便說道:“你放心,東西肯定沒問題。這一帶我最清楚。”
王書寧放下手裏的放大鏡,把手電筒也關了,“這些分別多少錢?”
男人指著三樣瓷器說道:“這三個每個三百塊錢,翡翠項鏈六百,玉佩兩百。”
王書寧對價格不滿意,現在又不是開放之後,這些東西在市場上可不能流通,若是沒打算傳給下一代,都會便宜賣掉,他這個價格太高了。
“瓷器每個五十塊錢,項鏈一百五,玉佩三十。”
男人震驚地張大嘴,不帶這麽還價的,他看向陶鍾肖,你帶來的人你搞定。
陶鍾肖把王書寧拉到旁邊說道:“你砍得太狠了。”
王書寧不高興地說道:“他看我一個小姑娘不懂行報這麽高的價格,我砍多點又能怎麽樣。”
陶鍾肖沉口氣:“你多少錢能給,我去說。”
王書寧努嘴,“翡翠項鏈按他報價的一半,另外幾個瓷器那麽小,玉佩雕工也就那樣,我看加起來三四百就差不多了。”
陶鍾肖:“我去說。”
王書寧雙手環抱在胸前,自己這個價估計還是報高了。
男人聽到那三個瓷器一樣就值一百塊,“毛哥,我這可都是官窯,宮裏出來的,和外麵普通貨不一樣。”
陶鍾肖摟住那人的肩膀,“得了,現在這些老東西什麽價格你也知道,好不容易來了個外地買家,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那個店了,你不是急著出手麽,趕緊的,我們還得跑下一家呢。”
男人一下子急了,“還有下家?”
陶鍾肖:“當然,到時候貨比三家要是有比你好的,人家肯定挑那個,沒看出她想要大的麽,你這個個頭有點寒酸。”
男人埋怨:“要是放在七年前,大的我也有,這不是被砸碎了麽,可把我心疼壞了,那可是祖宗留下的寶貝。”
陶鍾肖:“你賣的越高,我抽成越高,毛哥還能坑你不成,這姑娘精明著呢。”
男人無奈地說道:“罷了罷了,七百塊錢全部拿走。”
王書寧伸頭,“六百五。”
男人睜大眼:“我~”
陶鍾肖將人拉住,“六百五成交。”
王書寧從口袋裏數錢交給對方。
交易完後,男人從角落裏拿來一個大竹籃,裏麵鋪上半爛的菜葉子把盒子藏在裏麵。
王書寧拎著竹籃跟著陶鍾肖出去,不到三百米進了另一個破四合院。
望著桌上的書畫,王書寧徹底看不出來。
古畫講究太多,鑒寶節目中,近代仿古代的例子數不勝數,這墨跡幾百年上千年也不容易確定,單看印章,如果不是特別出名的書畫家自己也認不出來。
“要不書畫還是算了。”王書寧委婉地對陶鍾肖說道。
賣家一聽這還得了,好不容易有買家這就要黃了,“你要是嫌貴價格還能再便宜點。”
王書寧解釋:“主要是這東西我看不太準,聽說有好多幾百年仿幾千年的,要不是專家都認不出來。”
賣家連忙講道:“我這些肯定都是真的,我爺爺之前幹的就是這個,你看這些印章,那都是古代有名望的人。”
王書寧抿嘴狐疑,“可我都不認識。”
陶鍾肖勸道:“他爺爺,太爺爺都是讀書人,就喜歡收藏這些古書古畫,雖說沒珠寶首飾好看,等過個幾十年環境沒這麽緊張,價格肯定能漲,你索性帶上,十幾幅加起來也沒那兩個瓷器值錢,量大劃算。”
王書寧糾結:“要是近代畫師仿的,就兩三百年的曆史,那我不是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