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雙暴
下鄉女知青被催婚十年 作者:天蓮噬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來胡永平隻是順勢而為。
“那你知道蔣棉棉同學為什麽經常哭嗎?”
胡永平搖搖頭,“我也不知道,蔣棉棉下課隻和女孩子玩,很少和我講話,和她坐同桌特別無聊。”
王書寧扭頭看向教室裏,蘇方梅正蹲在地上哄蔣棉棉,父母要離婚,難道是家庭環境導致的?
下午最後一堂課是曆史課,鈴聲響起,學生們一個個背著書包往外跑,有兩個書包帶子都沒係上。
蔣棉棉慢悠悠地收拾好書包,坐在凳子上沒走。
“蔣棉棉同學,已經放學了,你不迴家嗎?”王書寧將粉筆放進紙盒裏,用抹布將講台上的粉筆灰擦幹淨。
蔣棉棉:“今天我爸爸沒出海打魚,我想晚點再迴去。”
“可今天廣播說今天晚上會下雨,天黑前會刮大風,要是迴去晚了正好趕上就會很危險,老師送你迴家好不好?”
蔣棉棉瞪大眼睛,晃悠半天後抓著書袋子站起來,“老師要送我到家門口哦。”
王書寧:“好。”
一路上,蔣棉棉腳步拖遝地走在王書寧的右手邊,兩人相隔半米,王書寧幾次想牽她一起走,都沒有成功。
一陣令人不悅的爭吵聲傳入耳中,蔣棉棉瞬間停下腳步,渾身僵硬地站在原地,瘦小的身軀有些微微發顫。
王書寧把她一係列的表現看在眼裏,眼底閃過一抹深思,看來左前方正在吵架的那戶人家是蔣棉棉家。
她邁開腳步往前麵走,跨過門檻,門內正在吵架的兩人並沒有因為王書寧的到來而停下爭執,反而越吵越大聲。
“你們好,我是學校新來的數學老師,我叫王書寧,也是蔣棉棉的數學老師。”王書寧揚聲朝著兩人喊道。
眼尾掃到蔣棉棉躲在門後角落不敢進來,王書寧朝她伸出手將人拉進來。
蔣棉棉父母的爭執聲慢慢變小,直到看到蔣棉棉從背後走進來。
蔣棉棉爸爸怒吼道:“你是不是又在學校闖禍了?最近怎麽老犯事。”
“有你這麽說女兒的嗎?棉棉從小就聽話,肯定是那個胡永平又找她麻煩了。”蔣棉棉媽媽嘴裏的唾沫星子直接噴在她老公臉上。
王書寧能感覺到手裏不斷握緊的小拳頭,“蔣棉棉同學今天在學校表現很好,我看她心情一直很低落,有點不放心所以才送她迴來。”
蔣棉棉爸爸請王書寧坐下,“王老師好像是新來的?”
王書寧點點頭:“對,我剛來不久。”
這對夫妻一個一臉血痕印,脖子上還有青痕;一個右眼被打,嘴角出血,頭發淩亂。
看起來不像家暴像雙暴。
蔣棉棉媽媽想到什麽,直接開口問:“王老師,我家棉棉今天在學校心情低落,是不是因為那顆大白兔奶糖的事情,胡永平帶著其他小孩子孤立她了?”
王書寧麵色僵硬,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幸福和睦的成長環境對他們影響很大。
看蔣棉棉家這種狀態,一旦她父母吵架,肯定影響孩子的情緒。
蔣棉棉看起來是那種情感依賴性比較強的小孩,恐怕做不到麻木忽視。
“我認為她情緒低落不是因為同學,而是因為你們,你們當著她的麵吵架,嚇得蔣棉棉同學都不敢迴家,離婚這種對孩子傷害性比較大的話最好不要被小孩聽到。”
“還有,父母如果太暴力,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我覺得你們也不希望她長大後變得和你們一樣吧。”
王書寧講話毫不留情,一點都不拐彎抹角,說完後板著臉盯著兩人。
蔣棉棉父母臉色又黑又青,想罵人又不敢罵。
王書寧是學校老師,他們要是把人罵了,以後在班上對他們孩子不好怎麽辦。
蔣棉棉爸爸目視掛在牆上的鏡子,滿臉指甲劃痕的自己顯得十分狼狽,完全沒有一家之主的樣子。
再看看自己媳婦,剛剛不覺得,現在看,怎麽這麽丟臉,還當著孩子老師的麵。
“王老師,平常我們夫妻不是這樣的,這不是昨天鬧到胡永平家裏,我覺得她事情做的太魯莽,兩人意見有衝突,這才吵了幾架,以後不會了。”
蔣棉棉媽媽附和著點頭。
王書寧站起身把蔣棉棉推到夫妻兩個中間,“奶糖的事已經過去,小孩子都挺忘事,過兩天就什麽都不記得了。”
蔣棉棉見王書寧要走,連忙牽住她的手,“王老師,你可不可以不要走,就住在我家,你在我家,我爸媽就不會吵架離婚了。”
蔣棉棉爸爸麵色僵硬,彎腰將蔣棉棉抱起來。
王書寧掃視夫妻兩個,柔和地開口道:\"老師有自己的家,不能住在這裏,你爸爸媽媽要是再吵架,你可以把門關起來不要聽,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事情,等你長大可以獨立的時候,就能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了。”
蔣棉棉一臉茫然地眨了下眼睛。
出門後,王書寧站在門後迴望蔣棉棉家,短暫的平靜無法代表長久,不和諧的婚姻影響的不止是大人,就連孩子都不能幸免。
第二天上學的時候,蔣棉棉的狀態明顯好不少,也開始和其他小女孩玩。
胡永平帶著木子恆和其他男同學玩,王書寧連續幾天都沒看到他和蔣棉棉講話,就連迴頭都很少見到。
王書寧對此沒有打算管,十歲的小孩已經有自我選擇朋友的權力。
“王書寧,有你的信。”郵遞員站在王書寧家門口張望,這才過多久就換人了?
信是宋母從京市寄過來的,足足有三頁紙。
信上著重讓王書寧在島上部隊裏找對象,宋母甚至把對王書寧未來對象的各項要求都寫在了上麵。
光一條京市本地人就足以勸退百分之九十九的未婚男性。
王書寧把信塞到盒子裏,離開京市一年,盒子都快裝不下了。
“王老師,王老師。”丁慧端著一籃子茄子進門,“我家茄子大豐收,家裏吃不完給你送點過來。”
“謝謝丁嬸,我院子裏的蘿卜也多,你等著,我去給你拔幾個。”
“那你知道蔣棉棉同學為什麽經常哭嗎?”
胡永平搖搖頭,“我也不知道,蔣棉棉下課隻和女孩子玩,很少和我講話,和她坐同桌特別無聊。”
王書寧扭頭看向教室裏,蘇方梅正蹲在地上哄蔣棉棉,父母要離婚,難道是家庭環境導致的?
下午最後一堂課是曆史課,鈴聲響起,學生們一個個背著書包往外跑,有兩個書包帶子都沒係上。
蔣棉棉慢悠悠地收拾好書包,坐在凳子上沒走。
“蔣棉棉同學,已經放學了,你不迴家嗎?”王書寧將粉筆放進紙盒裏,用抹布將講台上的粉筆灰擦幹淨。
蔣棉棉:“今天我爸爸沒出海打魚,我想晚點再迴去。”
“可今天廣播說今天晚上會下雨,天黑前會刮大風,要是迴去晚了正好趕上就會很危險,老師送你迴家好不好?”
蔣棉棉瞪大眼睛,晃悠半天後抓著書袋子站起來,“老師要送我到家門口哦。”
王書寧:“好。”
一路上,蔣棉棉腳步拖遝地走在王書寧的右手邊,兩人相隔半米,王書寧幾次想牽她一起走,都沒有成功。
一陣令人不悅的爭吵聲傳入耳中,蔣棉棉瞬間停下腳步,渾身僵硬地站在原地,瘦小的身軀有些微微發顫。
王書寧把她一係列的表現看在眼裏,眼底閃過一抹深思,看來左前方正在吵架的那戶人家是蔣棉棉家。
她邁開腳步往前麵走,跨過門檻,門內正在吵架的兩人並沒有因為王書寧的到來而停下爭執,反而越吵越大聲。
“你們好,我是學校新來的數學老師,我叫王書寧,也是蔣棉棉的數學老師。”王書寧揚聲朝著兩人喊道。
眼尾掃到蔣棉棉躲在門後角落不敢進來,王書寧朝她伸出手將人拉進來。
蔣棉棉父母的爭執聲慢慢變小,直到看到蔣棉棉從背後走進來。
蔣棉棉爸爸怒吼道:“你是不是又在學校闖禍了?最近怎麽老犯事。”
“有你這麽說女兒的嗎?棉棉從小就聽話,肯定是那個胡永平又找她麻煩了。”蔣棉棉媽媽嘴裏的唾沫星子直接噴在她老公臉上。
王書寧能感覺到手裏不斷握緊的小拳頭,“蔣棉棉同學今天在學校表現很好,我看她心情一直很低落,有點不放心所以才送她迴來。”
蔣棉棉爸爸請王書寧坐下,“王老師好像是新來的?”
王書寧點點頭:“對,我剛來不久。”
這對夫妻一個一臉血痕印,脖子上還有青痕;一個右眼被打,嘴角出血,頭發淩亂。
看起來不像家暴像雙暴。
蔣棉棉媽媽想到什麽,直接開口問:“王老師,我家棉棉今天在學校心情低落,是不是因為那顆大白兔奶糖的事情,胡永平帶著其他小孩子孤立她了?”
王書寧麵色僵硬,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幸福和睦的成長環境對他們影響很大。
看蔣棉棉家這種狀態,一旦她父母吵架,肯定影響孩子的情緒。
蔣棉棉看起來是那種情感依賴性比較強的小孩,恐怕做不到麻木忽視。
“我認為她情緒低落不是因為同學,而是因為你們,你們當著她的麵吵架,嚇得蔣棉棉同學都不敢迴家,離婚這種對孩子傷害性比較大的話最好不要被小孩聽到。”
“還有,父母如果太暴力,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我覺得你們也不希望她長大後變得和你們一樣吧。”
王書寧講話毫不留情,一點都不拐彎抹角,說完後板著臉盯著兩人。
蔣棉棉父母臉色又黑又青,想罵人又不敢罵。
王書寧是學校老師,他們要是把人罵了,以後在班上對他們孩子不好怎麽辦。
蔣棉棉爸爸目視掛在牆上的鏡子,滿臉指甲劃痕的自己顯得十分狼狽,完全沒有一家之主的樣子。
再看看自己媳婦,剛剛不覺得,現在看,怎麽這麽丟臉,還當著孩子老師的麵。
“王老師,平常我們夫妻不是這樣的,這不是昨天鬧到胡永平家裏,我覺得她事情做的太魯莽,兩人意見有衝突,這才吵了幾架,以後不會了。”
蔣棉棉媽媽附和著點頭。
王書寧站起身把蔣棉棉推到夫妻兩個中間,“奶糖的事已經過去,小孩子都挺忘事,過兩天就什麽都不記得了。”
蔣棉棉見王書寧要走,連忙牽住她的手,“王老師,你可不可以不要走,就住在我家,你在我家,我爸媽就不會吵架離婚了。”
蔣棉棉爸爸麵色僵硬,彎腰將蔣棉棉抱起來。
王書寧掃視夫妻兩個,柔和地開口道:\"老師有自己的家,不能住在這裏,你爸爸媽媽要是再吵架,你可以把門關起來不要聽,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事情,等你長大可以獨立的時候,就能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了。”
蔣棉棉一臉茫然地眨了下眼睛。
出門後,王書寧站在門後迴望蔣棉棉家,短暫的平靜無法代表長久,不和諧的婚姻影響的不止是大人,就連孩子都不能幸免。
第二天上學的時候,蔣棉棉的狀態明顯好不少,也開始和其他小女孩玩。
胡永平帶著木子恆和其他男同學玩,王書寧連續幾天都沒看到他和蔣棉棉講話,就連迴頭都很少見到。
王書寧對此沒有打算管,十歲的小孩已經有自我選擇朋友的權力。
“王書寧,有你的信。”郵遞員站在王書寧家門口張望,這才過多久就換人了?
信是宋母從京市寄過來的,足足有三頁紙。
信上著重讓王書寧在島上部隊裏找對象,宋母甚至把對王書寧未來對象的各項要求都寫在了上麵。
光一條京市本地人就足以勸退百分之九十九的未婚男性。
王書寧把信塞到盒子裏,離開京市一年,盒子都快裝不下了。
“王老師,王老師。”丁慧端著一籃子茄子進門,“我家茄子大豐收,家裏吃不完給你送點過來。”
“謝謝丁嬸,我院子裏的蘿卜也多,你等著,我去給你拔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