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在黑市做買賣
下鄉女知青被催婚十年 作者:天蓮噬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木屋旁的雞籠已經建好,竹籬笆的葉子還是綠的,不會像在外麵,經曆風吹雨打後會變成枯黃色。
上次在鎮上就沒碰到賣雞鴨的,村裏倒是有人家孵小雞仔,可自己買了又不在外麵養,會引起其他人的懷疑,所以王書寧還是想去別處買。
天亮早飯一根油條,一個荷包蛋,一個蒸紅薯就能吃飽。
大鳳村沒人炸油條,就算在弋河鎮也看不到,炸油條費油,就算有小麥粉,用來煎餅吃都比油條劃算。
背著空竹簍走在通往弋河鎮的黃土路上,這個年代四輪車比較稀有,整個弋河鎮都看不到一輛,否則這樣的路況,非得濺起一路塵土不可。
郭靜怡洗完臉見張美麗遲遲不起床,皺眉問道:“你不是要去鎮上買肉嗎?還不起來?”
郭靜怡今天下午要去知青點做飯,劉思存約她今天上午和村裏大嬸一起上山采蘑菇,所以她就不去鎮上了。
張美麗翻個身朝裏繼續睡,半個月才休息一天,她真的不想睜眼,“書寧今天去鎮上買東西,我就讓她幫我帶迴來,反正也就半斤豬肉,不重。”
“上山采蘑菇去不去?”
“不去。”
到鎮上時間還早,王書寧先到供銷社將鹽和豬肉買好,轉身放進空間,否則背著好幾斤東西浪費體力。
快到黑市的時候,王書寧走到一個角落,拿出一個小鏡子,這是她離開王家的時候,從一個破了的全身鏡上扣下來的一塊。
她對著鏡子在臉上抹了好幾把鍋底灰,原來那張白臉此刻已經變成了黑色的,而且還點了好幾個大痣,一看就是個吃苦耐勞的村姑,手上沒有化妝品,她隻能用鍋灰替代,否則別說黑點,讓她換張臉都行。
竹簍放在地上,掀開灰布的一角伸手進去,將提前放在木屋的十斤紅糖,五斤大米,五斤小麥粉轉移到竹簍裏。
木屋裏不止這些東西,可放多了王書寧背不動,隻能先轉移一部分,邊賣邊拿。
現在是上午,黑市裏的人比上次來的時候要多。
“賣什麽東西?”挎著籃子的四十歲婦人頭上紮著藏青色白點頭巾,見王書寧竹簍裏好似裝著很多東西,於是停下來打聽。
王書寧迴答:“大米,小麥粉還有紅糖。”
婦人眼睛閃光,立刻蹲下去掀竹簍上麵的灰布。
紅糖被報紙包著,看不到成色,王書寧便拿起一塊打開給婦人看。
紅褐色的塊狀紅糖依稀還能瞧見裏麵細小的氣泡,“前兩天剛熬,特別新鮮,濃度特別高,很甜。”
“這一塊多重?”
“沒稱過,二兩肯定有,這裏有碎的,大嬸可以先嚐嚐。”
凝固後切塊掉下的碎渣,王書寧沒丟,特意留著,就是用來給買家試吃。
婦人從碎渣裏拿了一個最大的放在嘴裏,可能是濃度過高,甜的壓嗓子,不過這樣才劃算。
婦人問:“多少錢一塊?”
王書寧迴答:“一毛五分錢一塊,買七塊算一塊錢。”
想到家裏兒媳婦懷著孕,婦人毫不猶豫地下單,“給我來十四塊,小麥粉賣多少錢一斤?”
王書寧脫口答道:“五毛錢一斤,我賣的大米和小麥粉質量比別家好,不還價。”
“小麥粉來兩斤。”
將紅糖和小麥粉放到對方的竹籃裏,三塊錢收入口袋,第一單,開張大吉。
接著又停下幾個人問,紅糖賣的最快,買的都是一些婦人。
竹簍裏的賣完就蓋上灰布直接從空間裏轉移十幾二十塊繼續賣,一個小時後,王書寧背起空蕩蕩的竹簍轉移陣地,去下一個黑市。
重新放好東西,竹簍裏又是滿當當的。
無人光顧的時候,王書寧將視線集中在蹲在自己右邊的老奶奶身上,看她的穿著還有籃子裏的雞蛋,像是附近村裏的。
“奶奶,你賣雞蛋家裏有沒有孵小雞?”
滿臉皺紋的老奶奶也注意到蹲在自己左邊的王書寧,瞧著挺年輕,就是皮膚黑的像煤球,“孵了,剛破殼不到半個月。”
“這些雞蛋是其他母雞下的。”
最後特意說這句,老奶奶是怕王書寧誤會她把孵蛋失敗沒破殼的雞蛋拿出來賣。
“奶奶,你家小雞和老母雞賣嗎?”剛出生的小雞得由老母雞帶著,空間裏沒有黃鼠狼,也不會有其他動物去偷吃,王書寧打算多買點,省的吃完後還要再買。
老奶奶沒想到王書寧打得這個主意,“賣,天氣開始變冷,再孵一次恐怕不行,所以價格比較貴,現在小雞還看不出來公母,要是挑到公雞可不算我的。”
王書寧點頭,公雞也不打緊,紅燒雞公味道也不錯。
老奶奶將籃子裏的雞蛋賣掉後,帶著王書寧就要去她家。
老奶奶住在大鳳村隔壁的紅太陽村,走路迴去要半個小時。
現在已經是中午,王書寧在國營飯店買了兩個包子帶在路上吃。
挑了十隻小雞,一公一母兩隻成年雞,用竹籠裝著放到竹簍裏,一共八塊錢。
離開紅太陽村後,王書寧就將竹籠移到空間裏,接著背著竹簍再次來到鎮上的黑市。
一個人高馬大的男人直接將王書寧竹簍裏的紅糖全部包圓了,一共三十二塊,“下次要是還有紅糖,就送到前頭西北角門前有大石頭的院子裏。”
王書寧點頭,木屋裏還有紅糖,就是竹簍裝不下,這人看起來條件不錯,順帶還將剩下的三斤大米和兩斤小麥粉一起買走,可以發展成老主顧。
日頭距離地平線約五十度角,估摸著現在應該是下午三點左右,王書寧買了十幾個透明的塑料瓶,這些是要用來裝菜籽油和大豆油的。
竹簍裏放著兩斤肉,一包鹽,還有一些王書寧從供銷社買的點心。
她加快腳步往迴趕,否則就要趕不上知青點的晚飯了。
“讓開,讓開。”一道尖銳的女聲由遠及近傳來。
王書寧直覺抬頭,一輛自行車直接從坡上衝下來,騎車的是一個穿著白襯衫的姑娘,嗓門很大,表情看起來十分驚慌失措,顯得有些猙獰。
眼看自行車就要撞向自己,王書寧反應迅速地往相反的方向靠,刹不住輪胎的自行車貼身掠過,直直地從馬路上衝到路邊的溝裏,連人帶車翻了個底朝天。
上次在鎮上就沒碰到賣雞鴨的,村裏倒是有人家孵小雞仔,可自己買了又不在外麵養,會引起其他人的懷疑,所以王書寧還是想去別處買。
天亮早飯一根油條,一個荷包蛋,一個蒸紅薯就能吃飽。
大鳳村沒人炸油條,就算在弋河鎮也看不到,炸油條費油,就算有小麥粉,用來煎餅吃都比油條劃算。
背著空竹簍走在通往弋河鎮的黃土路上,這個年代四輪車比較稀有,整個弋河鎮都看不到一輛,否則這樣的路況,非得濺起一路塵土不可。
郭靜怡洗完臉見張美麗遲遲不起床,皺眉問道:“你不是要去鎮上買肉嗎?還不起來?”
郭靜怡今天下午要去知青點做飯,劉思存約她今天上午和村裏大嬸一起上山采蘑菇,所以她就不去鎮上了。
張美麗翻個身朝裏繼續睡,半個月才休息一天,她真的不想睜眼,“書寧今天去鎮上買東西,我就讓她幫我帶迴來,反正也就半斤豬肉,不重。”
“上山采蘑菇去不去?”
“不去。”
到鎮上時間還早,王書寧先到供銷社將鹽和豬肉買好,轉身放進空間,否則背著好幾斤東西浪費體力。
快到黑市的時候,王書寧走到一個角落,拿出一個小鏡子,這是她離開王家的時候,從一個破了的全身鏡上扣下來的一塊。
她對著鏡子在臉上抹了好幾把鍋底灰,原來那張白臉此刻已經變成了黑色的,而且還點了好幾個大痣,一看就是個吃苦耐勞的村姑,手上沒有化妝品,她隻能用鍋灰替代,否則別說黑點,讓她換張臉都行。
竹簍放在地上,掀開灰布的一角伸手進去,將提前放在木屋的十斤紅糖,五斤大米,五斤小麥粉轉移到竹簍裏。
木屋裏不止這些東西,可放多了王書寧背不動,隻能先轉移一部分,邊賣邊拿。
現在是上午,黑市裏的人比上次來的時候要多。
“賣什麽東西?”挎著籃子的四十歲婦人頭上紮著藏青色白點頭巾,見王書寧竹簍裏好似裝著很多東西,於是停下來打聽。
王書寧迴答:“大米,小麥粉還有紅糖。”
婦人眼睛閃光,立刻蹲下去掀竹簍上麵的灰布。
紅糖被報紙包著,看不到成色,王書寧便拿起一塊打開給婦人看。
紅褐色的塊狀紅糖依稀還能瞧見裏麵細小的氣泡,“前兩天剛熬,特別新鮮,濃度特別高,很甜。”
“這一塊多重?”
“沒稱過,二兩肯定有,這裏有碎的,大嬸可以先嚐嚐。”
凝固後切塊掉下的碎渣,王書寧沒丟,特意留著,就是用來給買家試吃。
婦人從碎渣裏拿了一個最大的放在嘴裏,可能是濃度過高,甜的壓嗓子,不過這樣才劃算。
婦人問:“多少錢一塊?”
王書寧迴答:“一毛五分錢一塊,買七塊算一塊錢。”
想到家裏兒媳婦懷著孕,婦人毫不猶豫地下單,“給我來十四塊,小麥粉賣多少錢一斤?”
王書寧脫口答道:“五毛錢一斤,我賣的大米和小麥粉質量比別家好,不還價。”
“小麥粉來兩斤。”
將紅糖和小麥粉放到對方的竹籃裏,三塊錢收入口袋,第一單,開張大吉。
接著又停下幾個人問,紅糖賣的最快,買的都是一些婦人。
竹簍裏的賣完就蓋上灰布直接從空間裏轉移十幾二十塊繼續賣,一個小時後,王書寧背起空蕩蕩的竹簍轉移陣地,去下一個黑市。
重新放好東西,竹簍裏又是滿當當的。
無人光顧的時候,王書寧將視線集中在蹲在自己右邊的老奶奶身上,看她的穿著還有籃子裏的雞蛋,像是附近村裏的。
“奶奶,你賣雞蛋家裏有沒有孵小雞?”
滿臉皺紋的老奶奶也注意到蹲在自己左邊的王書寧,瞧著挺年輕,就是皮膚黑的像煤球,“孵了,剛破殼不到半個月。”
“這些雞蛋是其他母雞下的。”
最後特意說這句,老奶奶是怕王書寧誤會她把孵蛋失敗沒破殼的雞蛋拿出來賣。
“奶奶,你家小雞和老母雞賣嗎?”剛出生的小雞得由老母雞帶著,空間裏沒有黃鼠狼,也不會有其他動物去偷吃,王書寧打算多買點,省的吃完後還要再買。
老奶奶沒想到王書寧打得這個主意,“賣,天氣開始變冷,再孵一次恐怕不行,所以價格比較貴,現在小雞還看不出來公母,要是挑到公雞可不算我的。”
王書寧點頭,公雞也不打緊,紅燒雞公味道也不錯。
老奶奶將籃子裏的雞蛋賣掉後,帶著王書寧就要去她家。
老奶奶住在大鳳村隔壁的紅太陽村,走路迴去要半個小時。
現在已經是中午,王書寧在國營飯店買了兩個包子帶在路上吃。
挑了十隻小雞,一公一母兩隻成年雞,用竹籠裝著放到竹簍裏,一共八塊錢。
離開紅太陽村後,王書寧就將竹籠移到空間裏,接著背著竹簍再次來到鎮上的黑市。
一個人高馬大的男人直接將王書寧竹簍裏的紅糖全部包圓了,一共三十二塊,“下次要是還有紅糖,就送到前頭西北角門前有大石頭的院子裏。”
王書寧點頭,木屋裏還有紅糖,就是竹簍裝不下,這人看起來條件不錯,順帶還將剩下的三斤大米和兩斤小麥粉一起買走,可以發展成老主顧。
日頭距離地平線約五十度角,估摸著現在應該是下午三點左右,王書寧買了十幾個透明的塑料瓶,這些是要用來裝菜籽油和大豆油的。
竹簍裏放著兩斤肉,一包鹽,還有一些王書寧從供銷社買的點心。
她加快腳步往迴趕,否則就要趕不上知青點的晚飯了。
“讓開,讓開。”一道尖銳的女聲由遠及近傳來。
王書寧直覺抬頭,一輛自行車直接從坡上衝下來,騎車的是一個穿著白襯衫的姑娘,嗓門很大,表情看起來十分驚慌失措,顯得有些猙獰。
眼看自行車就要撞向自己,王書寧反應迅速地往相反的方向靠,刹不住輪胎的自行車貼身掠過,直直地從馬路上衝到路邊的溝裏,連人帶車翻了個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