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曆史上朱元璋的藩王製度,先是給了藩王很大的財權,軍權,使得大明皇帝與藩王之間,注定必然有一戰。雙方是無法和平收場的。”淩鋒說道:“那麽隨後你朱棣對藩王的處置,也是注定了,世世代代增多的藩王子孫們,會遲早有一天,得吃垮你大明朝的財政。


    不過這個鍋,大部份的責任,其實還在朱元璋的身上。


    作為從小在顛沛流離的環境中長大的朱元璋,他真的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考慮到了方方麵麵,從取名字的偏旁用金木水火土,再是到規定子子孫孫們的零花錢用度。他是真的能夠把考慮到的事情,都考慮到了。


    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朱元璋的數學能力那麽差勁,同時他也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子子孫孫繁衍能力有這麽強。


    作為大部分時期社會都是十分平穩的明王朝,期間從朱棣時代開始的大明,它是對於藩王們的出行,控製的極為嚴格。


    經曆了“靖難之役”的朱棣,他隨後就主張將藩王豢養起來,平時金銀財寶要什麽有什麽,但隻有一點,不能養兵,更不能踏出自己的封地一步。


    所以這樣一來,隨後的大明大部分藩王自然平時都是沒有什麽事情可以做的了,當然也有憂國憂民的嘉靖父親,彼時這一些沒事做的藩王們當然隻能享受床笫之歡了,努力的生孩子,把大明吃垮。


    據記載,在明初,明太祖大封宗籓,令其世世皆食歲祿,不授職任事,親親之誼甚厚。


    明製,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


    隨後在明成祖朱棣時代,彼時朱棣拿掉了藩王們的軍權,但以財富補之。這讓從此以後,沒事幹的藩王們,隻剩下生孩子一條路了。 以是在這種形式下,朱家子孫的人口,得到了大爆炸。然後在人口劇烈增加的情況下,那一些平時沒事幹,也幹不了什麽的朱家人,他們是平時除了那些和皇室有著嫡親關係的一字王外,剩下的旁係遠支除了皇室一年發放給他們的祿米,也再得不到什麽特殊的照顧。反而很多人活成了貧困線,掙紮在生死邊緣,比之王府奴才還要慘非常的多。


    最終在宗室人數不斷擴大的大環境之下,相應的卻是明朝政府在張居正改革之前財政赤字的連年高漲。


    一句話,當時連皇帝自己都用度不夠,銀錢缺少的情況下,那麽哥幾個,我們就對不住了。於是餓死旁係宗室的事情也是時不時會發生的。


    有明一朝,從朱元璋那一邊留存下來的宗祿問題,它就是明朝的一個心腹大患,明朝的財政根本填不滿這些無底洞。


    除了每一年這一些的實際支出外,其實宗室們所占據的田莊也是一個大問題,因為都是自家人,誰給您交稅啊,然後雇農們也是紛紛把自己的田地托管給了藩王名下的王莊,以此來合理逃稅,自然大明朝庭收不到稅,就沒有錢了。


    而且相比之下,大明官府的稅重,反之藩王抽取的佃租少多了,於是大明就在一群寄生蟲的包圍下前行了兩百多年,仔細想想也是難為它了。”


    “大明啊,家裏養了那麽多的豬,還能撐那久,當真是讓人驚歎。”


    “明末藩王的眾生相:朱元璋最初設置藩王的想法是,在皇室受到直接威脅的時候,各位可以帶兵來幫下忙。但是這一招,其實光從西周,西漢與西晉的曆史經驗來看,此招都是行不通的。


    後來朱棣拿掉了藩王的權利,把他們都圈養起來,這就更加不可能了。


    於在明末,除了周王拿出自己所有的家財和開封的軍民們死守開封許久外,其餘的藩王簡直就是累贅加一群的送財肥豬。


    期間在李自成與張獻忠兩人各地作戰中,各地的藩王自然是他們殺大戶的對象,這些藩王也真不白給,比如著名的福王和蜀王,這兩位在明末各地藩王的財物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當時亂軍殺來時,在手下報告他們趕緊把錢拿出來犒賞軍隊來抵禦農民軍的時候,這兩個鐵公雞要麽直接拒絕要麽哭窮,反正就是要錢沒有,要命倒是一條。


    最終在洛陽城和成都城被攻破之後,這兩個也就成為了眾所周知的福祿宴和投了自己的聚寶井。


    另一個鎮守武昌的楚王,那就更加的搞笑了,彼時他麵對張獻忠時,作為皇子皇孫的他直接撒潑打滾求張獻忠放過自己。此前有官員去找他,求他捐些錢給士兵們,鼓舞大家用命守城,然那時他也是一副要錢沒有的鐵公雞模樣,他當時還說,如果真沒有錢,那就把這一張龍椅拿去融了吧。


    這讓官員們,也是滿臉的無奈。最後城破了,一切都便宜了敵人,所以朱家藩王,就是這麽的愚蠢。隨後楚王的死,更是直接讓明朝還能依靠的督師楊嗣昌在聽聞楚王被殺之後驚懼而亡。


    總之,在明末這個時間點,彼時在明軍的作戰中,明軍即要跟農民軍四處跑,另一邊又不得不去解救那一些豬一樣的藩王,這顯然是極大的束縛了明軍的手腳。


    當然,明末崇禎皇帝的多疑也是造成明末藩王投降跑路的重要原因,當時唯一一個唐王起兵準備去北京勤王,可還沒有到半路就被崇禎抓了起來並且關到了位於鳳陽的皇族監獄中。這讓那一些哪怕是有心給大明出力的藩王,也是直接嚇傻且心寒了。


    倒是這個唐王,最後他是誤打誤撞之下,也成為了南明唐王政權的初始。


    所以就因為朱元璋的錯誤製度設計,這自然隻能注定使得他的子子孫孫成為王朝的累贅,成為一群待宰的豬羊。


    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有這麽一句話寫到“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分封製作為一項古老的製度,不論是西周也好,漢初也罷,還有後來的西晉,這無數次的曆史經驗已經告訴了你們它的脆弱性。


    它的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忽視了人性中對於權力的渴望,縱使可以依靠分封子孫維持一段時間的統治,但時間一長,待血緣關係淡化以後,那麽這整過國家就得麵臨著分崩離析的局麵了。這就是曆史留給你們的深刻啟示。


    然而一千多年後,既然還有這麽不吸取教訓的人,隻能說,人類在曆史當中,受到最大的教訓,就是沒有教訓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珠:我能簽到聖鬥士天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上龍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上龍吟並收藏龍珠:我能簽到聖鬥士天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