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雲的大女兒正好在家,她跟宋玉榮身材差不多,陳素雲就說:“我家大妮兒跟大丫頭的身量差不多,我量一下大妮兒的尺寸,再稍微的放大一些,聽說大學的夥食比較好,說不定大丫頭去上兩年學,還能再長高一些呢。”
宋征西開心的站在炕前,問青蓮:“青蓮姑姑,你這是給玉榮姐姐做的嗎?”
青蓮笑著應了一聲,宋征西一臉豔羨的說:“玉榮姐姐考的很好,老師說,她要再使使勁,,說不定就能夠考上本科呢,不過能去地區的師範讀書也挺好啊,等畢業了,就能迴來給我們當老師了。”
陳素雲拿著一條皮尺,一邊量尺寸,一邊說:“什麽迴來教你們啊,地區師範出來的大學生,最起碼也得去縣裏的高中當老師,大妮兒,你要好好的讀書,考到縣裏的高中去,到時候呀,你玉榮姐姐就能教著你了。”
宋征西有些為難的說:“我們老師說,以後咱們公社的這個高中說不定就沒有了,縣裏的高中那麽難考,很多人考不上高中,就拿不到高中的文憑,縣裏的單位招人,都沒有去考試的機會呢。”
陳素雲已經把尺寸量好了,用一個鉛筆頭記在一個很陳舊的筆記本上,隨意的說:“公社的高中,要不是因為老校長,早就取消了,也就是老校長,可憐咱們公社的孩子,硬是頂著上麵的壓力辦了高中班,為的就是能讓你們有個高中的文憑拿。”
宋征西也是一臉的難過:“我們老師說,以後要加緊學習了,要不然,考不上高中隻能拿個初中畢業的文憑,可是也不能怨我們不好好的讀書啊,有些東西,老師都講不明白,找老師問吧,老師就攆著我們迴去自己看書,我要能自己看明白了,還用得著去學校聽他們念經嗎?”
青蓮好奇的問:“初中的東西很難嗎?”
宋征西使勁的點頭:“真的很難,我明年就要中考,誰知道能不能考上縣裏高中呀,到時候我要考不上,就要迴家裏來種地,我才不願意種地呢。”
青蓮卻在想,宋征西明年中考,在高中最多能待兩年,高中的東西都學不完,就要迴來,那個時候,已經十七八歲的姑娘,過個兩年就得找婆家,嫁人生孩子,等到將近三十歲的時候,還能有心氣去重新參加高考嗎?
青蓮就讀過四年的書,那是因為村裏的小學校就到四年級,就這四年,還是在不影響原身在家裏地裏幹活的情況下讀的,但凡是家裏有什麽事情,原身就是一定要請假迴家去幹活。
陳素雲想到青蓮讀的那幾年書,有些遺憾的說:“學校的老師都說你青蓮姑姑是個讀書的好苗子,隻可惜沒有那個好條件,要堅持下去,說不定也能考上大學。”
宋征西驚訝的看著青蓮,青蓮笑了笑,說:“也沒有你娘說的這麽誇張,不過初中的書我看過,你把你不會的題目拿過來我看看。”
青蓮可是初中之後就去大學深造的人,現在初中的知識,對於她來講,不要太簡單了。
非常具有時代特色的課本,宋征西拿出自己的幾何,代數,物理,化學,不好意思的說:“青蓮姑姑,這些書上很多東西我都聽不懂。”
青蓮翻了翻,歎了口氣,說:“這些東西,需要從一開始就打好基礎,前麵學的不好,後麵的就不知道要怎麽學,你把你所有的課本找出來,我幫你做個重點圖,你先按照圖上的知識點自己學,學到哪裏不會我再給你講。”
宋征西一臉崇拜的看著青蓮,青蓮對她說:“你可不要跟別人說我給你做這些啊,要讓人家知道,會笑話我的。”
宋征西不在意的說:“管人家做什麽,我自己學好就行了。”
青蓮利用空閑,把初中這些課目做了一個思維導圖,宋征西見了,驚訝的不得了,按照思維導圖把所有的知識點串了一遍,哪裏不會就找青蓮問哪裏,等到暑假結束,去上初三之後,宋征西就好像是一下子換了一個人一樣,考試成績那是大踏步的往前走。
暑假結束,葉葳就去了村裏小學上學。
葉葳其實還不到入學的年紀,但是她願意去,青蓮怎麽舍得這麽可愛懂事的孩子不開心呢?不僅是答應讓她跟李虎子一起入了學,還專門請陳素雲用花布給她縫了一個村裏小孩子都背著的書包,把她開心的當天就背著書包從二大娘家裏出來,恨不能全村轉一遍。
村裏最近最出名的八卦是宋家貢獻的,他們家的小女兒宋紅娟,在公社跟機械廠的一個工人談對象,據說,那對象還專門來宋家拜訪過。
宋紅娟這個人,還是有幾分運道在身上的,考高中的時候,因為參加考試的人數太少,而且老校長為了能夠保留學校的高中,索性就把參加考試的,除了那些交白卷的,都錄取了,今年呢,是高中的最後一年,老校長又把畢業考試放的很寬鬆,基本上每一個堅持讀完三年高中的,都給了一本高中畢業證。
宋紅娟有這個高中文憑,又加上她二哥在公社的小學當老師,未來的嫂子在公社的供銷社工作,由她未來的二嫂牽線,就認識了這個機械廠的工人。
宋紅娟十九歲了,到了結婚的年齡,她想趕緊結婚,可是那機械廠的工人的家裏條件非常的不好。
那工人能成為機械廠的正式職工,是因為機械廠占用了他們村的地,他家成分好,就給了一個進廠的名額,那個時候,他是家裏年齡最合適的,還是個男孩子,就進廠當工人。
宋母其實不是很滿意這個未來的女婿,長得差強人意,比宋紅娟大了七八歲,他是家裏的老大,下麵還有好幾個弟弟妹妹,父親已經去世,老母親身體不好,要常年吃藥,宋紅娟嫁過去,日子不會好過。
可宋紅娟豬油蒙了心一般,非得要嫁給人家,宋母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就是不行,最後宋奶奶說,這是她自己選的婆家,以後的日子她自己去過,好不好的她願意就行了,於是,宋家這會就在準備宋紅娟的親事。
趁著幹活休息的空,已經把女兒送到學校去的德江嫂子湊過來,小聲的說:“我看這個紅娟呀,以後可有她後悔的日子,那就是一個火坑啊,她一個沒心眼的人去了,還不得被人騙的團團轉嗎?”
青蓮沒做聲,宋紅娟這事,宋家沒有人過來跟她說,她就當是不知道,反正現在,跟宋家已經沒有什麽聯係了,最多就是上工的時候走個麵對麵,點點頭而已。
德江嫂子湊的更近,小聲的說:“那天我隱隱約約的聽到你娘罵紅娟,說她不自愛,你說,她會不會是有了啊?”
青蓮無語,笑著說:“嫂子,我整天忙著家裏地裏啊,哪裏時間去關心紅娟怎麽樣啊,對了,你們家玉榮在學校怎麽樣啊?”
德江嫂子的臉上一下子就有了光,開心的說:“那學校自然是沒的說啊,讀大學竟然不用自己花錢,我聽那學校的人說,還有些學生每個月能省下一些錢啊,票的寄迴家裏去,我跟玉榮說了,那些錢票她就好好的自己用,,不用牽掛家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呢,前麵虧了好幾年,趁著這個時候,多買點好吃的,給自己補一補。”
青蓮很感興趣的問:“嫂子,真的不用自己花錢讀書嗎?”
德江嫂子使勁點頭:“對啊,學費不用交,那些書啊本啊,是他們學校印刷廠自己印刷的,也不用花錢,每個月國家還給補貼生活費,糧票,兩年讀下來,我估計就玉榮那性子,也能攢下不少的錢呢。”
下了工之後,青蓮剛到家,宋母就來了,青蓮發現,宋母比起她去宋家拿戶口本拿迴,看起來又蒼老了很多。
宋母過來是跟青蓮說紅娟結婚的事情,她的婚期定在國慶節,也沒有幾天的時間了。
宋征西開心的站在炕前,問青蓮:“青蓮姑姑,你這是給玉榮姐姐做的嗎?”
青蓮笑著應了一聲,宋征西一臉豔羨的說:“玉榮姐姐考的很好,老師說,她要再使使勁,,說不定就能夠考上本科呢,不過能去地區的師範讀書也挺好啊,等畢業了,就能迴來給我們當老師了。”
陳素雲拿著一條皮尺,一邊量尺寸,一邊說:“什麽迴來教你們啊,地區師範出來的大學生,最起碼也得去縣裏的高中當老師,大妮兒,你要好好的讀書,考到縣裏的高中去,到時候呀,你玉榮姐姐就能教著你了。”
宋征西有些為難的說:“我們老師說,以後咱們公社的這個高中說不定就沒有了,縣裏的高中那麽難考,很多人考不上高中,就拿不到高中的文憑,縣裏的單位招人,都沒有去考試的機會呢。”
陳素雲已經把尺寸量好了,用一個鉛筆頭記在一個很陳舊的筆記本上,隨意的說:“公社的高中,要不是因為老校長,早就取消了,也就是老校長,可憐咱們公社的孩子,硬是頂著上麵的壓力辦了高中班,為的就是能讓你們有個高中的文憑拿。”
宋征西也是一臉的難過:“我們老師說,以後要加緊學習了,要不然,考不上高中隻能拿個初中畢業的文憑,可是也不能怨我們不好好的讀書啊,有些東西,老師都講不明白,找老師問吧,老師就攆著我們迴去自己看書,我要能自己看明白了,還用得著去學校聽他們念經嗎?”
青蓮好奇的問:“初中的東西很難嗎?”
宋征西使勁的點頭:“真的很難,我明年就要中考,誰知道能不能考上縣裏高中呀,到時候我要考不上,就要迴家裏來種地,我才不願意種地呢。”
青蓮卻在想,宋征西明年中考,在高中最多能待兩年,高中的東西都學不完,就要迴來,那個時候,已經十七八歲的姑娘,過個兩年就得找婆家,嫁人生孩子,等到將近三十歲的時候,還能有心氣去重新參加高考嗎?
青蓮就讀過四年的書,那是因為村裏的小學校就到四年級,就這四年,還是在不影響原身在家裏地裏幹活的情況下讀的,但凡是家裏有什麽事情,原身就是一定要請假迴家去幹活。
陳素雲想到青蓮讀的那幾年書,有些遺憾的說:“學校的老師都說你青蓮姑姑是個讀書的好苗子,隻可惜沒有那個好條件,要堅持下去,說不定也能考上大學。”
宋征西驚訝的看著青蓮,青蓮笑了笑,說:“也沒有你娘說的這麽誇張,不過初中的書我看過,你把你不會的題目拿過來我看看。”
青蓮可是初中之後就去大學深造的人,現在初中的知識,對於她來講,不要太簡單了。
非常具有時代特色的課本,宋征西拿出自己的幾何,代數,物理,化學,不好意思的說:“青蓮姑姑,這些書上很多東西我都聽不懂。”
青蓮翻了翻,歎了口氣,說:“這些東西,需要從一開始就打好基礎,前麵學的不好,後麵的就不知道要怎麽學,你把你所有的課本找出來,我幫你做個重點圖,你先按照圖上的知識點自己學,學到哪裏不會我再給你講。”
宋征西一臉崇拜的看著青蓮,青蓮對她說:“你可不要跟別人說我給你做這些啊,要讓人家知道,會笑話我的。”
宋征西不在意的說:“管人家做什麽,我自己學好就行了。”
青蓮利用空閑,把初中這些課目做了一個思維導圖,宋征西見了,驚訝的不得了,按照思維導圖把所有的知識點串了一遍,哪裏不會就找青蓮問哪裏,等到暑假結束,去上初三之後,宋征西就好像是一下子換了一個人一樣,考試成績那是大踏步的往前走。
暑假結束,葉葳就去了村裏小學上學。
葉葳其實還不到入學的年紀,但是她願意去,青蓮怎麽舍得這麽可愛懂事的孩子不開心呢?不僅是答應讓她跟李虎子一起入了學,還專門請陳素雲用花布給她縫了一個村裏小孩子都背著的書包,把她開心的當天就背著書包從二大娘家裏出來,恨不能全村轉一遍。
村裏最近最出名的八卦是宋家貢獻的,他們家的小女兒宋紅娟,在公社跟機械廠的一個工人談對象,據說,那對象還專門來宋家拜訪過。
宋紅娟這個人,還是有幾分運道在身上的,考高中的時候,因為參加考試的人數太少,而且老校長為了能夠保留學校的高中,索性就把參加考試的,除了那些交白卷的,都錄取了,今年呢,是高中的最後一年,老校長又把畢業考試放的很寬鬆,基本上每一個堅持讀完三年高中的,都給了一本高中畢業證。
宋紅娟有這個高中文憑,又加上她二哥在公社的小學當老師,未來的嫂子在公社的供銷社工作,由她未來的二嫂牽線,就認識了這個機械廠的工人。
宋紅娟十九歲了,到了結婚的年齡,她想趕緊結婚,可是那機械廠的工人的家裏條件非常的不好。
那工人能成為機械廠的正式職工,是因為機械廠占用了他們村的地,他家成分好,就給了一個進廠的名額,那個時候,他是家裏年齡最合適的,還是個男孩子,就進廠當工人。
宋母其實不是很滿意這個未來的女婿,長得差強人意,比宋紅娟大了七八歲,他是家裏的老大,下麵還有好幾個弟弟妹妹,父親已經去世,老母親身體不好,要常年吃藥,宋紅娟嫁過去,日子不會好過。
可宋紅娟豬油蒙了心一般,非得要嫁給人家,宋母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就是不行,最後宋奶奶說,這是她自己選的婆家,以後的日子她自己去過,好不好的她願意就行了,於是,宋家這會就在準備宋紅娟的親事。
趁著幹活休息的空,已經把女兒送到學校去的德江嫂子湊過來,小聲的說:“我看這個紅娟呀,以後可有她後悔的日子,那就是一個火坑啊,她一個沒心眼的人去了,還不得被人騙的團團轉嗎?”
青蓮沒做聲,宋紅娟這事,宋家沒有人過來跟她說,她就當是不知道,反正現在,跟宋家已經沒有什麽聯係了,最多就是上工的時候走個麵對麵,點點頭而已。
德江嫂子湊的更近,小聲的說:“那天我隱隱約約的聽到你娘罵紅娟,說她不自愛,你說,她會不會是有了啊?”
青蓮無語,笑著說:“嫂子,我整天忙著家裏地裏啊,哪裏時間去關心紅娟怎麽樣啊,對了,你們家玉榮在學校怎麽樣啊?”
德江嫂子的臉上一下子就有了光,開心的說:“那學校自然是沒的說啊,讀大學竟然不用自己花錢,我聽那學校的人說,還有些學生每個月能省下一些錢啊,票的寄迴家裏去,我跟玉榮說了,那些錢票她就好好的自己用,,不用牽掛家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呢,前麵虧了好幾年,趁著這個時候,多買點好吃的,給自己補一補。”
青蓮很感興趣的問:“嫂子,真的不用自己花錢讀書嗎?”
德江嫂子使勁點頭:“對啊,學費不用交,那些書啊本啊,是他們學校印刷廠自己印刷的,也不用花錢,每個月國家還給補貼生活費,糧票,兩年讀下來,我估計就玉榮那性子,也能攢下不少的錢呢。”
下了工之後,青蓮剛到家,宋母就來了,青蓮發現,宋母比起她去宋家拿戶口本拿迴,看起來又蒼老了很多。
宋母過來是跟青蓮說紅娟結婚的事情,她的婚期定在國慶節,也沒有幾天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