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燦燦入宮門為女官,在尚宮局裏日夜勤勉,諸多事務紛至遝來,她全身心投入,漸漸忘卻了自己穿越的身份。每一日皆在核對賬目、整理卷宗、調度宮務中度過,尚宮局事務繁雜,卻也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條,因而在尚宮局中逐漸站穩了腳跟。


    一日,皇後娘娘突然下令要重新規劃後宮嬪妃們的月例銀子分配。這可是個棘手的任務,稍有不慎便會得罪各方。崔燦燦接到命令後,深知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馬虎。


    她先是仔細查閱了曆年的賬本,又走訪了各宮的管事嬤嬤,了解實際情況。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她發現有些嬪妃暗中賄賂負責此事的太監,想要多謀取一些銀子。


    崔燦燦不為所動,堅持按照公正合理的原則製定新的分配方案。這一舉動自然引起了那些心懷不軌的嬪妃的怨恨,她們在皇後娘娘麵前說崔燦燦的壞話,試圖讓皇後改變主意。


    但皇後娘娘是個明事理的人,她親自審查了崔燦燦的方案,對其讚賞有加,不僅駁迴了那些嬪妃的無理訴求,還對崔燦燦加以賞賜。


    經此一事,崔燦燦在宮中的名聲更響了。可這也讓她成為了眾矢之的,不少人暗中聯合起來,想要給她使絆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宮廷選秀,崔燦燦被臨時抽調去協助管理相關事務。這期間,一位秀女因為緊張在殿前失儀,崔燦燦心地善良,悄悄提醒了她幾句,讓其順利通過了初選。


    可這一幕卻被其他嫉妒她的女官看到,她們向負責選秀的嬤嬤告狀,說崔燦燦故意偏袒那位秀女。


    好在那位秀女知恩圖報,向嬤嬤解釋了事情的真相,崔燦燦這才逃過一劫。


    在這一次次的風波中,崔燦燦愈發明白宮廷生活的不易,但她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始終堅守著內心的原則,在宮中繼續前行。


    然而,平靜的日子終被打破。此前崔燦燦因遭人誣陷,不慎得罪了菊嬪娘娘。菊嬪受罰之後,心中的怨憤如熊熊烈火燃燒不息,決意要狠狠報複崔燦燦,以泄心頭之恨。


    一日,崔燦燦如往常般在尚宮局忙碌,菊嬪娘娘卻突然帶著一群宮女氣勢洶洶而來。“大膽崔燦燦,竟敢對本宮不敬,上次的賬冊之事,分明是你故意為之,今日定要你付出代價!”菊嬪柳眉倒豎,怒目圓睜。崔燦燦心中一驚,忙跪下辯解:“娘娘,奴婢冤枉,絕無此事,請娘娘明察。”可菊嬪哪肯聽她解釋,當即吩咐宮女:“給本宮把她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就在崔燦燦深感絕望之時,三皇子在石雯的求助下匆匆趕來,且他已將皇上請至此處。皇上見此情形,沉聲道:“何事如此喧鬧?”菊嬪見皇上駕臨,神色一凜,趕忙行禮,又惡人先告狀:“皇上,這崔燦燦目無法紀,以下犯上,臣妾不過是想教訓教訓她。”皇上目光威嚴地看向崔燦燦:“你可有話說?”


    崔燦燦強忍著心中的恐懼,叩頭說道:“皇上,奴婢一心為宮中事務盡心盡力,從未有過對菊嬪娘娘不敬之意。那賬冊之事,皆是按照宮中規矩辦理,絕無半點私心。”


    皇上微微皺眉,轉頭看向菊嬪:“可有證據證明她故意為之?”


    菊嬪一時語塞,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時,三皇子上前說道:“父皇,兒臣以為此事還需詳查,不可僅憑一麵之詞就定了崔女官的罪。”


    皇上點了點頭,說道:“傳尚宮局的其他人來,朕要當麵問個清楚。”


    不一會兒,尚宮局的幾位宮女太監被傳喚而來,他們紛紛為崔燦燦作證,說她平日做事認真負責,絕不可能故意犯錯。


    皇上臉色稍緩,對菊嬪說道:“愛妃,此事怕是你誤會了。”


    菊嬪臉色變得極為難看,但也隻能低頭認錯:“臣妾魯莽,請皇上恕罪。”


    皇上揮了揮手:“罷了,日後切不可如此衝動。崔燦燦,你受了委屈,朕自會有賞。”


    崔燦燦定了定神,化險為夷,心中對石雯感激涕零。原來在入宮之時,石海便悄悄告知妹妹,若遇萬不得已之事,可拿著那扇墜去找三皇子幫忙。崔燦燦深知,此次若不是石雯機智,自己恐難逃過此劫。


    崔燦燦在宮中行事更加謹慎,而她與石雯的情誼也愈發深厚。在這波譎雲詭的宮廷之中,她們相互扶持。尚宮局內,崔燦燦依舊忙碌於各類事務,她不斷精進自己的能力,將尚宮局的管理變得更為精細。而石雯在尚儀局也聲名漸起,她在禮儀安排上的獨到見解和優雅風範,贏得了眾人的讚譽。


    歲月悠悠,宮中又起波瀾。皇後欲籌備一場盛大的宮宴,以彰顯皇家威嚴與恩寵。尚宮局負責物資調配與人員安排,尚儀局則主管禮儀流程。崔燦燦與石雯再次攜手合作,崔燦燦仔細核算著所需的食材、器皿、裝飾等物,力求每一樣都盡善盡美。她親自查驗食材的新鮮度,與膳房的庖廚商議菜品的樣式與口味,又安排宮女太監們的分工,確保宴會籌備有條不紊地進行。


    石雯則精心編排宴會的禮儀程序,從後妃、公主、命婦們的入場順序,到席間的祝酒、獻舞等環節,皆反複斟酌演練。她教導宮女們優雅的儀態與進退之禮,使整個宴會的禮儀莊重而不失優美。


    在她們的努力下,宮宴盛大舉行,華燈璀璨,歌舞升平。皇上與後妃、賓客們皆沉浸在這歡樂祥和的氛圍之中。崔燦燦與石雯站在角落,相視一笑,她們深知,在這宮廷之中,隻要彼此相伴,無論多少艱難險阻,皆能一一化解。


    這日,陽光灑在宮牆內的青石小徑上,尚宮局的崔燦燦正埋頭整理著各類卷宗,她的手指在泛黃的紙張間忙碌穿梭,心中隻想著將這季度的宮用物資賬目核對清晰。而在尚儀局中,石雯正專注於教導新入宮的宮女們宮廷禮儀,她身姿優雅,舉手投足間盡顯風範,聲音輕柔卻又透著威嚴,糾正著宮女們的每一個細微動作。


    忽然,一陣輕盈的腳步聲傳來,打破了原有的寧靜。小太監趙安手持精致的請柬,恭敬地站在崔燦燦麵前,尖著嗓子說道:“崔女官,三皇子殿下有請您過府赴宴,這是請柬,殿下還特意給您上司去了書信,已為您請好了假。”崔燦燦微微一怔,心中滿是疑惑與驚訝,她下意識地接過請柬,那精美的紙張上散發著淡淡的墨香,三皇子的字跡剛勁有力又不失飄逸。


    與此同時,在尚儀局的石雯也收到了同樣的邀請。小宮女翠兒匆匆跑來,福了福身道:“石女官,三皇子殿下邀您赴宴,連假都替您請好了,這可是莫大的殊榮呢。”石雯心中亦是詫異,她與崔燦燦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解。


    崔燦燦迴到自己的居所,看著那請柬,心中思緒萬千。她深知三皇子此舉定有深意,可自己不過是小小女官,與三皇子平日並無太多交集。她輕輕撫摸著請柬上的紋路,手指微微顫抖,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過往在宮中的種種經曆,生怕這其中隱藏著什麽未知的危險。石雯亦是在自己房中踱步,她想著或許與之前曾托妹妹找三皇子幫忙救崔燦燦一事有關,但又不敢確定。


    待收拾停當,崔燦燦與石雯在宮門口會合。崔燦燦身著一襲淡藍色的宮裝,簡約而不失淡雅,發髻上隻插著一支素淨的玉簪。石雯則是一身淺粉色羅裙,腰間束著一條絲帶,更顯身姿婀娜,發間點綴著幾枚精致的珠花。她們上了三皇子派來的馬車,車內布置得極為舒適,柔軟的坐墊、精致的簾幔,可兩人卻無心欣賞,隻是默默猜測著即將到來的赴宴之旅。


    馬車緩緩駛出皇宮,車輪在石板路上轆轆作響。車窗外的街景逐漸繁華起來,百姓們的歡聲笑語傳入耳中,崔燦燦和石雯不禁微微掀起簾幔一角向外張望。那熱鬧的集市上,商販們叫賣著各種新奇玩意兒,有色彩斑斕的綢緞、精巧別致的飾品、熱氣騰騰的美食。孩子們在人群中嬉笑奔跑,老人們坐在街邊曬太陽閑聊。這一幕幕景象對於久居宮中的她們來說,既陌生又充滿了吸引力。


    行了一段路程,馬車終於來到了三皇子的府邸。那府邸氣勢恢宏,朱紅色的大門高高聳立,門楣上鑲嵌著金色的匾額,門口的石獅子威風凜凜。崔燦燦和石雯下了馬車,在侍從的引領下走進府中。庭院中綠樹成蔭,繁花似錦,假山水池錯落有致,魚兒在水中歡快地遊弋。


    她們被帶到了花園中的一座亭子裏,三皇子早已在此等候。隻見他身著一襲月白色錦袍,腰間束著一條墨色絲帶,劍眉星目,麵帶微笑,氣質儒雅又透著高貴不凡。“兩位女官今日能來,本皇子甚感榮幸。”三皇子微微拱手行禮。崔燦燦與石雯趕忙福身迴禮,“殿下相邀,我等豈敢不從,隻是不知殿下為何設宴?”崔燦燦壯著膽子問道。


    三皇子輕笑一聲,示意她們入座,然後緩緩說道:“兩位女官在宮中的表現本皇子早有耳聞,聰慧過人且行事沉穩。今日不過是想與二位在這府中略敘閑話,暫離宮中繁務,也讓本皇子能聆聽二位對於宮廷諸事的見解。”崔燦燦和石雯心中稍安,卻也不敢完全放鬆警惕。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氣氛漸漸輕鬆起來。三皇子與她們談論起詩詞歌賦,崔燦燦引經據典,對答如流;石雯則對宮廷禮儀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闡述得頭頭是道。而後又談及宮中的一些趣事與弊端,崔燦燦提及尚宮局物資管理中的一些難題,三皇子不時插上幾句獨到的見解,令崔燦燦深受啟發。石雯也訴說著尚儀局在禮儀創新與傳承上的困境,三皇子認真傾聽,時而點頭表示認同。


    不知不覺,夕陽的餘暉灑在亭子裏,崔燦燦和石雯意識到該迴宮了。三皇子也不強留,命人備好馬車,又送上一些薄禮。“今日與二位相談甚歡,日後若有閑暇,可常來府中一敘。”三皇子微笑著說道。


    崔燦燦與石雯帶著滿心的思緒與感慨,坐上馬車返迴皇宮。馬車漸行漸遠,三皇子站在府門口,望著遠去的馬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而這一場府中的相聚,又會給她們在宮中的命運帶來怎樣的變數,一切都如同那漸漸落下的夜幕,充滿了未知與神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溝壑出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青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青婷並收藏溝壑出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