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無所謂,飛升就行[快穿] 作者:葉兒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巡檢並非小事,巫虞擬出章程也得接受其他重臣審議之後才能施行,待幾方扯皮下來,備受期待的小皇子先於新規在某日朝會時順利誕下。
小皇子一出生便表情靈動,皇帝僅看一眼便知他的腦子至少比四皇子好數倍,而且小皇子哭聲有力,四肢也不像大皇子剛出生時那般綿軟無力,可見在崔昭儀腹中時發育得非常好。
皇帝喜不自勝,當場便賞下了許多東西,在場者無論位份通通有份,崔昭儀更是還未出產房便臥床聽旨原地晉升為妃,如此結果也算皆大歡喜。
小皇子在萬眾期待下出生,接下來的成長自是受多方關注,皇帝並未急著公開巫虞的新工作,愣是強忍到巡檢新規定下、司徒黎帶著南海供奉迴京述職之際,才順勢宣布小皇子的教育將交由巫虞負責。
巫虞作為備受言官攻訐的「佞臣」,自是「不堪為師」,皇帝心情好,倒也沒與反對者多計較,直接略過話題,開始甄選首輪巡檢的隨行官員。
作者有話說:
來了
56 ? 開局一張佞臣卡(10)
◎抄家致富◎
首輪巡檢的最佳人選就是性情剛烈的重臣。
朝中真剛烈的重臣並非沒有, 但普遍年紀比較大,真要巡檢恐怕一路也不太吃得消,而且為防途中消息走漏, 緩速慢行肯定也是不行,所以一番猶豫之後,皇帝決定還是從新科中挑選幾個頭鐵的新人來組成主力隊。
但頭鐵的新人也未嚐沒有弱點, 若巡檢期間被人拿住弱點以威脅,臨陣倒戈的可能性也比較高, 所以還得有一個能把他們都鎮得住的領隊。
這個領隊讓皇帝很是費了一番腦筋。
當朝正是繁榮之際, 朝中官員多數已經習慣了安定,能鎮得住新人又不容易帶頭受賄的青壯重臣寥寥無幾,從各方麵考慮,最終稱得上合適的竟然隻有巫虞一人。
但巫虞畢竟是內閣重臣,撇開小皇子的教育問題不談,就是皇帝本人也不敢妄言自己離了他能行。更何況朝中大臣多數不喜巫虞,真把如此重任交給他,朝中大臣估計也是大半都持反對意見,皇帝屬實不想聽他們廢話,便隻能先按下這個想法,重新選擇。
皇帝擬定了兩人,一為刑部侍郎,一為中書令。
刑部侍郎很是直接, 皇帝找到他談時, 他便言辭陳懇的向皇帝表述「若離了京恐不能支持清廉」, 誠實到讓人淚目。中書令更誠懇, 直言自己怕死, 因早年性子過於剛直得罪了不少人, 如今連京城都不敢遠離,氣得皇帝唿吸困難,直唿要將他們降職。
但降職就得有人頂上,這兩位也是幹實事的「骨幹」,一時半會兒實在找不到人來替,皇帝也隻能忍下這口氣,另擇他人選。
禦書房內,皇帝愁得連小皇子都忘到了腦後,連轉幾圈,實在忍不住扶額感嘆,「如何是好啊!朝中竟是無一人可用了嗎?!」
巫虞默然。
他也是沒想到朝中臣子已經安逸到了如此地步,心想若南海一戰為被動,怕是皇朝基業真的就要斷在這位皇帝手中了。
不過有些話沒有明說的必要。
巫虞理了一下朝中的人員關係,斟酌之後道:「北牧暫無異動,又有司徒兩位將軍鎮守,陛下不若將司徒勛召迴,由他領隊進行巡查。若此次巡檢成功,陛下亦覺得可持續施行,就此成立中央巡檢司也未嚐不可。往後再從新科中甄選新人交由司徒勛負責管理,如此便無需再從官員中借調,也可避免朝中官員互庇勾結。」
「這倒不失為一個辦法……」
新立部門不易形成黨派,司徒勛也深受皇帝信賴,又有司徒家為背景,所以哪怕那些蛀蟲恨他也得考慮他背後的靠山有多穩,更何況他本身實力不差,有人想下手也得先掂量掂量得手的機會究竟有多渺茫。
且不提司徒勛為人有多睚眥必報……那些人隻要未能一擊得手,之後多半也承擔不起被司徒勛報復迴去的痛楚。
定下司徒勛,這事兒基本算是成了,皇帝當即擬了召迴的旨意,讓親衛快馬加鞭送往北牧駐地司徒勛手中。
皇帝打著算盤,想著司徒勛領了巡檢司的要職,將來恐怕也會常在京城,介時文有巫卿,武有阿勛,於小皇子而言可謂萬利無弊!
接到旨意的司徒勛正在研讀阿姐司徒黎的家書。
司徒家一門三將隻在高祖皇帝時出現過,之後邊關無戰事,基本都是等上一代致仕後下一代才能接替,如果不是南海一戰需要部署,皇帝在眾人無法理解之際採納了巫虞用女將的意見,估計這一代也會如此前一樣待司徒大將軍和司徒將軍推任後由司徒勛繼任大將軍之位,而後再傳給司徒勛的兒孫。
司徒黎此次純屬意外「彎道超車」,姐弟二人平日關係好,司徒黎也不是麵兒上看著那般嚴肅,自然免不了寫封家書「炫耀」一番自己的功績。
看著信中滾軲轆般的自誇,司徒勛氣得直翻白眼,不等他拿筆迴懟,皇帝的旨意便送達了駐地。
巡檢更偏文職。
司徒勛的誌向當然如長輩一般,二十餘年中更是沒懷疑過自己將來會長久的留在駐地會是深入沙場,所以初接旨意,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不過與他從小一同長大的禦賜親衛卻不這樣認為,開口便是勸阻。
「少爺倒是不必急著拒絕,陛下此番大動作必定有巫大人參與其中,或許讓您主領巡檢司正是巫大人的主意也未可知。」
小皇子一出生便表情靈動,皇帝僅看一眼便知他的腦子至少比四皇子好數倍,而且小皇子哭聲有力,四肢也不像大皇子剛出生時那般綿軟無力,可見在崔昭儀腹中時發育得非常好。
皇帝喜不自勝,當場便賞下了許多東西,在場者無論位份通通有份,崔昭儀更是還未出產房便臥床聽旨原地晉升為妃,如此結果也算皆大歡喜。
小皇子在萬眾期待下出生,接下來的成長自是受多方關注,皇帝並未急著公開巫虞的新工作,愣是強忍到巡檢新規定下、司徒黎帶著南海供奉迴京述職之際,才順勢宣布小皇子的教育將交由巫虞負責。
巫虞作為備受言官攻訐的「佞臣」,自是「不堪為師」,皇帝心情好,倒也沒與反對者多計較,直接略過話題,開始甄選首輪巡檢的隨行官員。
作者有話說:
來了
56 ? 開局一張佞臣卡(10)
◎抄家致富◎
首輪巡檢的最佳人選就是性情剛烈的重臣。
朝中真剛烈的重臣並非沒有, 但普遍年紀比較大,真要巡檢恐怕一路也不太吃得消,而且為防途中消息走漏, 緩速慢行肯定也是不行,所以一番猶豫之後,皇帝決定還是從新科中挑選幾個頭鐵的新人來組成主力隊。
但頭鐵的新人也未嚐沒有弱點, 若巡檢期間被人拿住弱點以威脅,臨陣倒戈的可能性也比較高, 所以還得有一個能把他們都鎮得住的領隊。
這個領隊讓皇帝很是費了一番腦筋。
當朝正是繁榮之際, 朝中官員多數已經習慣了安定,能鎮得住新人又不容易帶頭受賄的青壯重臣寥寥無幾,從各方麵考慮,最終稱得上合適的竟然隻有巫虞一人。
但巫虞畢竟是內閣重臣,撇開小皇子的教育問題不談,就是皇帝本人也不敢妄言自己離了他能行。更何況朝中大臣多數不喜巫虞,真把如此重任交給他,朝中大臣估計也是大半都持反對意見,皇帝屬實不想聽他們廢話,便隻能先按下這個想法,重新選擇。
皇帝擬定了兩人,一為刑部侍郎,一為中書令。
刑部侍郎很是直接, 皇帝找到他談時, 他便言辭陳懇的向皇帝表述「若離了京恐不能支持清廉」, 誠實到讓人淚目。中書令更誠懇, 直言自己怕死, 因早年性子過於剛直得罪了不少人, 如今連京城都不敢遠離,氣得皇帝唿吸困難,直唿要將他們降職。
但降職就得有人頂上,這兩位也是幹實事的「骨幹」,一時半會兒實在找不到人來替,皇帝也隻能忍下這口氣,另擇他人選。
禦書房內,皇帝愁得連小皇子都忘到了腦後,連轉幾圈,實在忍不住扶額感嘆,「如何是好啊!朝中竟是無一人可用了嗎?!」
巫虞默然。
他也是沒想到朝中臣子已經安逸到了如此地步,心想若南海一戰為被動,怕是皇朝基業真的就要斷在這位皇帝手中了。
不過有些話沒有明說的必要。
巫虞理了一下朝中的人員關係,斟酌之後道:「北牧暫無異動,又有司徒兩位將軍鎮守,陛下不若將司徒勛召迴,由他領隊進行巡查。若此次巡檢成功,陛下亦覺得可持續施行,就此成立中央巡檢司也未嚐不可。往後再從新科中甄選新人交由司徒勛負責管理,如此便無需再從官員中借調,也可避免朝中官員互庇勾結。」
「這倒不失為一個辦法……」
新立部門不易形成黨派,司徒勛也深受皇帝信賴,又有司徒家為背景,所以哪怕那些蛀蟲恨他也得考慮他背後的靠山有多穩,更何況他本身實力不差,有人想下手也得先掂量掂量得手的機會究竟有多渺茫。
且不提司徒勛為人有多睚眥必報……那些人隻要未能一擊得手,之後多半也承擔不起被司徒勛報復迴去的痛楚。
定下司徒勛,這事兒基本算是成了,皇帝當即擬了召迴的旨意,讓親衛快馬加鞭送往北牧駐地司徒勛手中。
皇帝打著算盤,想著司徒勛領了巡檢司的要職,將來恐怕也會常在京城,介時文有巫卿,武有阿勛,於小皇子而言可謂萬利無弊!
接到旨意的司徒勛正在研讀阿姐司徒黎的家書。
司徒家一門三將隻在高祖皇帝時出現過,之後邊關無戰事,基本都是等上一代致仕後下一代才能接替,如果不是南海一戰需要部署,皇帝在眾人無法理解之際採納了巫虞用女將的意見,估計這一代也會如此前一樣待司徒大將軍和司徒將軍推任後由司徒勛繼任大將軍之位,而後再傳給司徒勛的兒孫。
司徒黎此次純屬意外「彎道超車」,姐弟二人平日關係好,司徒黎也不是麵兒上看著那般嚴肅,自然免不了寫封家書「炫耀」一番自己的功績。
看著信中滾軲轆般的自誇,司徒勛氣得直翻白眼,不等他拿筆迴懟,皇帝的旨意便送達了駐地。
巡檢更偏文職。
司徒勛的誌向當然如長輩一般,二十餘年中更是沒懷疑過自己將來會長久的留在駐地會是深入沙場,所以初接旨意,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不過與他從小一同長大的禦賜親衛卻不這樣認為,開口便是勸阻。
「少爺倒是不必急著拒絕,陛下此番大動作必定有巫大人參與其中,或許讓您主領巡檢司正是巫大人的主意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