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大臣對景帝在其中的作用隻字未提,隻說元貴妃妖媚惑主動搖社稷,手段殘忍心腸狠毒,不堪擔當太子之母。
不光大臣們蹦出來說,這次連林丞相也出來了,倒是徐丞相還是一直未發表任何意見。
其實眾大臣所說的前麵也就算了,頂多就是說元貴妃人品不好,最後一項才是這次事件的最主要。
僅憑這點,景帝就知道了,這次又是有人在挑事兒,說元貴妃是假,想弄掉太子是真。
自古以來,母以子貴,子以母貴,都是相輔相成的。元貴妃的貴妃寶座不保,那麽接下來自然會有人說太子的身份不足以當太子,請景帝三思,再加上有個‘那樣’的母妃,太子的人品自然也是不好的。
曆來太子重品行,品行都不好了,自然不足以再堪當太子之位了。
景帝對朝堂上的反應是沉默,什麽也不說,什麽也不聽,更不發表任何言論。有大臣上表,他就裝啞巴,理都不理你。你愛怎麽上表是你的事,朕不發表任何意見,就當做沒聽見。
你說別的事,他會理你一下,但一說到元貴妃,景帝就成了太極殿上的裝飾品。整個朝會不可能因為一個元貴妃就停滯下來吧,所以大家都很憋屈。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定會抓著景帝脖子大吼,你倒是說句會死啊,你裝傻能不能不要裝的這麽明顯。
景帝更絕的是,他不光不理其他大臣,林丞相這次的上表他也不理。宰相在朝中的位置舉重若輕,乃百官之首,一般皇帝都是比較敬重宰相的。不管是君也好,還是臣也好,總是要給對方一點麵子的。
景帝沒給林丞相麵子,為了自己的麵子,林丞相抱病了。
次日上朝之時,太極殿空曠許多,有十來名官員都抱病了,不能來上朝,‘請假條’都上交了。
朝堂之上安靜的厲害,景帝置若罔聞,太極殿從來沒有這麽安靜過,安靜針落可聞。
直到徐丞相走了出來,上奏了黃河一帶有水災發生才算是打破了寂靜,然後便是稀稀落落有幾個大臣出來奏事。
臨散朝之前,景帝說了一句‘彭海榮今日沒來是吧?’,這彭海榮是今日抱病中的幾名官員其中的一個。
負責點卯的一名官員麵色苦澀,走出來答道:「是的,陛下。」
景帝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淡淡的道:「既然沒來,那就讓他以後都不用來了,徐丞相,他的位置你找個人填上。」
「是,陛下。」
「退朝——」
景帝走後,眾官麵麵相覷。轉頭想去徐丞相那裏探探口風,發現徐丞相不知何時已經走了。
徐丞相和右都禦史趙敬恆在宮道上走著。
「這下林丞相可是吃了一記悶虧,等下收到消息,估計肝都會氣疼了。」
徐丞相灑然一笑,「早就說了,世家哪有那般容易的,你以為他願意當這個出頭椽子,還不是迫不得已,又見落了麵子,想著陛下定然不會不給他臉麵,誰知道碰到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
「陛下的性子倒是剛硬。」
君王與大臣看似君臣關係,實則有些時候皇帝也是要向大臣們妥協的。自新帝登基,僅有的兩次皇帝與大臣們之間的過招,景帝都顯示了非常有主見的一麵。
當然他的手腕也是極好的,第一次是任你們吵,偶爾還會派人暗中煽風點火,等你們吵累了,我再出來做決定,讓任何人都無話可說,因為是你們太無能,吵了那麽久都相持不下,可不是朕專斷獨行。
這次卻是抱著沉默是金,極有耐心,並且不發表任何意見。讓你們急了惱了,想‘威逼’朕了。
可大臣們威逼皇帝,不外乎兩種手段,一種是‘抱病’,也就是俗稱的‘我有意見,我沒法幹活兒’。還有一種是死諫,可如今這年月誰吃飽了撐的去死諫,尤其因皇帝的一個妃嬪就死諫,那可不是光榮,是傻了。
當然,不是說這些文臣沒有‘文死諫’的風骨,而是沒必要。
景帝的默不作聲又何嚐不是一種試探,真有大臣跳出來死諫,他當然也會坐不住的。可惜的是,在這場耐心的比拚中,終究還是以皇帝勝利大臣敗退為告終。
從林丞相帶頭‘抱病’時,大臣們便輸了。
因著大臣們的抱團威逼,皇帝也‘惱了’。既然你不願意來幹活那就滾蛋,朕有的是人。當然,說是你們也可以。
隻是這種表現肯定不能一上來就擺出來,那樣就是暴君了,是聽不進任何諫言的獨裁君王。
作為一個君王,景帝自然不能讓這種觀念產生在臣子們腦海中,因為一旦產生,日後朝堂之上便會是一言堂,是屬於他一個說了算了地方。為了江山社稷,也為了以後當政,景帝肯定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獨裁看似很爽,僅帝王而言,可對江山日後的發展卻是遺患無窮。
現如今景帝行使了同樣的獨裁,卻是給眾大臣一種‘朕是被你們逼急了,才會如此’的感覺。而這個‘急了’的底線到底在哪裏呢?作為今日在的眾大臣自是不用分析,可作為‘抱病’在家的人就不得不分析了。
不光大臣們蹦出來說,這次連林丞相也出來了,倒是徐丞相還是一直未發表任何意見。
其實眾大臣所說的前麵也就算了,頂多就是說元貴妃人品不好,最後一項才是這次事件的最主要。
僅憑這點,景帝就知道了,這次又是有人在挑事兒,說元貴妃是假,想弄掉太子是真。
自古以來,母以子貴,子以母貴,都是相輔相成的。元貴妃的貴妃寶座不保,那麽接下來自然會有人說太子的身份不足以當太子,請景帝三思,再加上有個‘那樣’的母妃,太子的人品自然也是不好的。
曆來太子重品行,品行都不好了,自然不足以再堪當太子之位了。
景帝對朝堂上的反應是沉默,什麽也不說,什麽也不聽,更不發表任何言論。有大臣上表,他就裝啞巴,理都不理你。你愛怎麽上表是你的事,朕不發表任何意見,就當做沒聽見。
你說別的事,他會理你一下,但一說到元貴妃,景帝就成了太極殿上的裝飾品。整個朝會不可能因為一個元貴妃就停滯下來吧,所以大家都很憋屈。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定會抓著景帝脖子大吼,你倒是說句會死啊,你裝傻能不能不要裝的這麽明顯。
景帝更絕的是,他不光不理其他大臣,林丞相這次的上表他也不理。宰相在朝中的位置舉重若輕,乃百官之首,一般皇帝都是比較敬重宰相的。不管是君也好,還是臣也好,總是要給對方一點麵子的。
景帝沒給林丞相麵子,為了自己的麵子,林丞相抱病了。
次日上朝之時,太極殿空曠許多,有十來名官員都抱病了,不能來上朝,‘請假條’都上交了。
朝堂之上安靜的厲害,景帝置若罔聞,太極殿從來沒有這麽安靜過,安靜針落可聞。
直到徐丞相走了出來,上奏了黃河一帶有水災發生才算是打破了寂靜,然後便是稀稀落落有幾個大臣出來奏事。
臨散朝之前,景帝說了一句‘彭海榮今日沒來是吧?’,這彭海榮是今日抱病中的幾名官員其中的一個。
負責點卯的一名官員麵色苦澀,走出來答道:「是的,陛下。」
景帝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淡淡的道:「既然沒來,那就讓他以後都不用來了,徐丞相,他的位置你找個人填上。」
「是,陛下。」
「退朝——」
景帝走後,眾官麵麵相覷。轉頭想去徐丞相那裏探探口風,發現徐丞相不知何時已經走了。
徐丞相和右都禦史趙敬恆在宮道上走著。
「這下林丞相可是吃了一記悶虧,等下收到消息,估計肝都會氣疼了。」
徐丞相灑然一笑,「早就說了,世家哪有那般容易的,你以為他願意當這個出頭椽子,還不是迫不得已,又見落了麵子,想著陛下定然不會不給他臉麵,誰知道碰到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
「陛下的性子倒是剛硬。」
君王與大臣看似君臣關係,實則有些時候皇帝也是要向大臣們妥協的。自新帝登基,僅有的兩次皇帝與大臣們之間的過招,景帝都顯示了非常有主見的一麵。
當然他的手腕也是極好的,第一次是任你們吵,偶爾還會派人暗中煽風點火,等你們吵累了,我再出來做決定,讓任何人都無話可說,因為是你們太無能,吵了那麽久都相持不下,可不是朕專斷獨行。
這次卻是抱著沉默是金,極有耐心,並且不發表任何意見。讓你們急了惱了,想‘威逼’朕了。
可大臣們威逼皇帝,不外乎兩種手段,一種是‘抱病’,也就是俗稱的‘我有意見,我沒法幹活兒’。還有一種是死諫,可如今這年月誰吃飽了撐的去死諫,尤其因皇帝的一個妃嬪就死諫,那可不是光榮,是傻了。
當然,不是說這些文臣沒有‘文死諫’的風骨,而是沒必要。
景帝的默不作聲又何嚐不是一種試探,真有大臣跳出來死諫,他當然也會坐不住的。可惜的是,在這場耐心的比拚中,終究還是以皇帝勝利大臣敗退為告終。
從林丞相帶頭‘抱病’時,大臣們便輸了。
因著大臣們的抱團威逼,皇帝也‘惱了’。既然你不願意來幹活那就滾蛋,朕有的是人。當然,說是你們也可以。
隻是這種表現肯定不能一上來就擺出來,那樣就是暴君了,是聽不進任何諫言的獨裁君王。
作為一個君王,景帝自然不能讓這種觀念產生在臣子們腦海中,因為一旦產生,日後朝堂之上便會是一言堂,是屬於他一個說了算了地方。為了江山社稷,也為了以後當政,景帝肯定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獨裁看似很爽,僅帝王而言,可對江山日後的發展卻是遺患無窮。
現如今景帝行使了同樣的獨裁,卻是給眾大臣一種‘朕是被你們逼急了,才會如此’的感覺。而這個‘急了’的底線到底在哪裏呢?作為今日在的眾大臣自是不用分析,可作為‘抱病’在家的人就不得不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