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 熙帝更覺得窩火的還有蕭皇後和許貴妃,這兩個女人現在已經瘋了,一個死了唯一的兒子,一個是兩個兒子一死一殘。蕭皇後不顧體麵,直接去了許貴妃淳鸞宮,兩 人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堂堂的一國皇後和貴妃,居然像市井潑婦一樣拽頭發抓臉踹肚子,無所不用其極,還是身旁各自的宮人死命才攔下。
這些事熙帝已經沒功夫管了,他怒急攻心病體更重,撐著把亂攤子收拾了一下,便直接病倒了。
朝中之事暫時交由兩位丞相打理,蕭皇後還是管著後宮,但熙帝也下了諭旨,晉王叛亂之事與許貴妃無關,許貴妃還是貴妃。
與晉王一起合謀叛亂的成國公府,被抄家,全家下獄,等待熙帝的處決。承恩侯卻因許貴妃暫時沒有倒台,隻是囚禁在承恩侯府裏,至於其他參與進來的人家,自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被抄家的抄家,砍頭的砍頭。
這再次印證了一句話,沒有點底碼的,從龍之功不是那麽容易得的,一個不小心,就是禍害滿門。
真正的大頭,暫時都沒有處理,處理的都是些小魚小蝦。不是不能處理,而是熙帝不發話,哪怕是兩位丞相也隻能暫時隻做表麵工作,先把事情壓下來再說其他。
而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要選出未來的大統繼承者,因為熙帝眼見著是不行了。
熙帝如今病得很重,仿佛這次事件一下子完全掏空了他所有的精力。人連起身都無法了,話說多了便會疲累昏迷。
而繼承大統之人也沒甚可挑的,熙帝有五名成年皇子,僅也隻有這五名皇子。太子歿,晉王亡,齊王參與叛亂又是殘廢之人,僅剩下就是雲王和景王了。
可雲王膽小懦弱,又是個怕婦人的,曆來在京中名聲不好,而景王自小有啞疾。太子膝下倒是有三子,隻可惜沒有一名是嫡子,均是庶出。
難不成這未來的大熙朝天子,要從太子那幾個年幼的小兒中挑?
對於此舉,蕭皇後是樂意之至,死了兒子,孫子即位她也是毫無意義的。可朝中提出異議的大臣太多,包括徐丞相都不讚成此舉,更不用說還有個恨她入骨的許貴妃了。
宮裏人人都說許貴妃不愧是盛寵,哪怕所出皇子犯了這種忌諱,熙帝也沒將她如何,更沒有廢了她的貴妃之位,甚至允許她進出紫宸殿,包括蕭皇後如今沒什麽重要之事也是不能隨意進入紫宸殿的。
這日,許貴妃又來紫宸殿了。
一進來,便趴在龍床旁哭了起來。
許貴妃哭訴了許多,說她與熙帝曾經的美好時光,說當年兩個兒子是如何的天真可愛,說晉王是多麽的無辜,如若不是太子行事下作,趁著陛下大病之時,逼迫自己的兄弟,晉王也是不會幹出這種大逆不道之事的……
又說另一個兒子齊王,從小莽撞愛闖禍,可陛下一直對他寵愛有加。齊王一向以晉王馬首是瞻,此次之事小兒子也是受了大兒子的牽連,而且也受了懲罰,好好的一個人廢了一隻手……
鋪墊了如此多,最後許貴妃才切入正題,直接對熙帝說希望他不要選太子的庶子為未來的繼位者,說蕭皇後如今恨死她和晉王了,總覺得因為他們太子才會身亡。可逝者已逝,晉王賠了性命,她如今就這一個兒子了,日後萬萬不能落在蕭皇後手裏的。
並說熙帝不在了,她也不準備活了,她準備隨著陛下一起去。可她僅剩的兒子齊王,她舍不得沒了哥哥沒了爹又沒了娘……
許貴妃的話讓熙帝很震撼,他本是聽得腦仁生疼,此時卻是頗為感動。蕭皇後在這次事發生後振作得有多快,他心裏有數,剛死了兒子,就開始到處蹦躂想讓孫子繼位了。
與之相比,許貴妃卻是日日以淚洗麵,傷心欲絕,如今還說要隨自己而去……
與蕭皇後夫妻幾十載,熙帝還是比較了解她的。就算他駕崩而去,她也會活得好好的,做她的皇太後,乃至太皇太後。而許貴妃這個女人,真真正正隻有他一人,本來還有兩個兒子,現如今也隻剩了一個殘子。
這場大亂究竟誰對誰錯,熙帝已經沒有精神分辨了,他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精神不濟,稍微思考一下便會頭疼欲裂。
他拍了拍許貴妃的手,疲累的闔上目,揮手讓她下去了。
整個京城人的眼睛都盯在未來的繼位者是誰身上。
靖國公蕭家最近的動靜頗大。
死了太子,自是讓他們傷心欲絕的事,可皇位能讓太子的子嗣繼承他們也是樂見其成的。蕭家能出一位太皇太後,靖國公府還是天子的外家,他們靖國公府還是最大的贏家。
蕭家暗裏鼓動朝中大臣頻頻上書,當然,有讚成的,同樣也會有反對的,其中以徐丞相為首的有一群官員並不讚同此事。
因為太子那幾名庶子年紀都不大,天子年幼,必定外戚權重,又有一名蕭家的太皇太後在背後,到時候說不定這江山換了姓也不好說。
這幾日朝堂之上,都是圍著這件事在進行辯駁。
熙帝病重,由兩名丞相主持朝會。可兩位丞相自己都爭了起來,朝堂混亂也是在所難免。
這些事熙帝已經沒功夫管了,他怒急攻心病體更重,撐著把亂攤子收拾了一下,便直接病倒了。
朝中之事暫時交由兩位丞相打理,蕭皇後還是管著後宮,但熙帝也下了諭旨,晉王叛亂之事與許貴妃無關,許貴妃還是貴妃。
與晉王一起合謀叛亂的成國公府,被抄家,全家下獄,等待熙帝的處決。承恩侯卻因許貴妃暫時沒有倒台,隻是囚禁在承恩侯府裏,至於其他參與進來的人家,自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被抄家的抄家,砍頭的砍頭。
這再次印證了一句話,沒有點底碼的,從龍之功不是那麽容易得的,一個不小心,就是禍害滿門。
真正的大頭,暫時都沒有處理,處理的都是些小魚小蝦。不是不能處理,而是熙帝不發話,哪怕是兩位丞相也隻能暫時隻做表麵工作,先把事情壓下來再說其他。
而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要選出未來的大統繼承者,因為熙帝眼見著是不行了。
熙帝如今病得很重,仿佛這次事件一下子完全掏空了他所有的精力。人連起身都無法了,話說多了便會疲累昏迷。
而繼承大統之人也沒甚可挑的,熙帝有五名成年皇子,僅也隻有這五名皇子。太子歿,晉王亡,齊王參與叛亂又是殘廢之人,僅剩下就是雲王和景王了。
可雲王膽小懦弱,又是個怕婦人的,曆來在京中名聲不好,而景王自小有啞疾。太子膝下倒是有三子,隻可惜沒有一名是嫡子,均是庶出。
難不成這未來的大熙朝天子,要從太子那幾個年幼的小兒中挑?
對於此舉,蕭皇後是樂意之至,死了兒子,孫子即位她也是毫無意義的。可朝中提出異議的大臣太多,包括徐丞相都不讚成此舉,更不用說還有個恨她入骨的許貴妃了。
宮裏人人都說許貴妃不愧是盛寵,哪怕所出皇子犯了這種忌諱,熙帝也沒將她如何,更沒有廢了她的貴妃之位,甚至允許她進出紫宸殿,包括蕭皇後如今沒什麽重要之事也是不能隨意進入紫宸殿的。
這日,許貴妃又來紫宸殿了。
一進來,便趴在龍床旁哭了起來。
許貴妃哭訴了許多,說她與熙帝曾經的美好時光,說當年兩個兒子是如何的天真可愛,說晉王是多麽的無辜,如若不是太子行事下作,趁著陛下大病之時,逼迫自己的兄弟,晉王也是不會幹出這種大逆不道之事的……
又說另一個兒子齊王,從小莽撞愛闖禍,可陛下一直對他寵愛有加。齊王一向以晉王馬首是瞻,此次之事小兒子也是受了大兒子的牽連,而且也受了懲罰,好好的一個人廢了一隻手……
鋪墊了如此多,最後許貴妃才切入正題,直接對熙帝說希望他不要選太子的庶子為未來的繼位者,說蕭皇後如今恨死她和晉王了,總覺得因為他們太子才會身亡。可逝者已逝,晉王賠了性命,她如今就這一個兒子了,日後萬萬不能落在蕭皇後手裏的。
並說熙帝不在了,她也不準備活了,她準備隨著陛下一起去。可她僅剩的兒子齊王,她舍不得沒了哥哥沒了爹又沒了娘……
許貴妃的話讓熙帝很震撼,他本是聽得腦仁生疼,此時卻是頗為感動。蕭皇後在這次事發生後振作得有多快,他心裏有數,剛死了兒子,就開始到處蹦躂想讓孫子繼位了。
與之相比,許貴妃卻是日日以淚洗麵,傷心欲絕,如今還說要隨自己而去……
與蕭皇後夫妻幾十載,熙帝還是比較了解她的。就算他駕崩而去,她也會活得好好的,做她的皇太後,乃至太皇太後。而許貴妃這個女人,真真正正隻有他一人,本來還有兩個兒子,現如今也隻剩了一個殘子。
這場大亂究竟誰對誰錯,熙帝已經沒有精神分辨了,他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精神不濟,稍微思考一下便會頭疼欲裂。
他拍了拍許貴妃的手,疲累的闔上目,揮手讓她下去了。
整個京城人的眼睛都盯在未來的繼位者是誰身上。
靖國公蕭家最近的動靜頗大。
死了太子,自是讓他們傷心欲絕的事,可皇位能讓太子的子嗣繼承他們也是樂見其成的。蕭家能出一位太皇太後,靖國公府還是天子的外家,他們靖國公府還是最大的贏家。
蕭家暗裏鼓動朝中大臣頻頻上書,當然,有讚成的,同樣也會有反對的,其中以徐丞相為首的有一群官員並不讚同此事。
因為太子那幾名庶子年紀都不大,天子年幼,必定外戚權重,又有一名蕭家的太皇太後在背後,到時候說不定這江山換了姓也不好說。
這幾日朝堂之上,都是圍著這件事在進行辯駁。
熙帝病重,由兩名丞相主持朝會。可兩位丞相自己都爭了起來,朝堂混亂也是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