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標準歐幾裏得空間裏,通過定義點、線、麵的拓撲空間,可以把空間從第四維、第五維、第六維推至第n維,這在數學公式推理推導中很容易實現。爆炸式的科技發展使這種大膽的假說在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的深度融合中得到了實現,人們能夠以模型的方式認識多維空間,但即便是在遠太空探索技術業已成熟的今天,人類仍然無法從現實意義上實現空間維度的跨越。有人預言,掌控了多維空間技術才能真正地使人類文明跨越新的台階。
4.0係統是基於深度增強現實基礎上實現的超深度融合技術,實現了虛擬技術的真實建模,頗有“神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的意味,改變地表形態,虛擬與現實的真實物質傳送隻是4.0的基本功能,跨時間節點的內部操作係統可以從理論上實現人類永生,即不同時間節點存檔的永久留存。
在4.0的初級階段,其不穩定性使有限空間的地球不敢使用這項技術,反而是荒無人煙的格利澤581g率先應用,這使得近乎荒誕的無限悖論得到驗證,三維以下的角度無法理解這種存在,但如果放入多維空間卻變得合情合理。
“所以我們的重點是放在2081年至2191年超深度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那個時候有沒有發展出類似4.0的概念,這樣就能理解盒子的存在了。”
麵對宋茜的理性分析,卡卡似乎摸到了一些頭緒,但一個壞結果卻令他們無法繼續深入。
“2191年之後,‘世昌’號已經開始破壞中繼站,這讓我們的信息必須通過‘世昌’號才能傳送,後期我們的技術落後很大程度上源於信息封鎖,他們可真夠壞的了。”
2191年之後,“鄭和”號接收到的信息裏充斥著大量的垃圾信息,很多無用甚至被證明錯誤的建模、技術、影像以及三維影像資料被塞進服務器,各種相互矛盾的理論著實讓“鄭和”號耗費了大量的資源和人力,而“世昌”號擺出的一副和平麵孔直到登陸前三十年才被識破,四維幹擾器的建設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規劃的。
作為地星防禦係統的關鍵一環,四維幹擾器通過深度虛擬現實,屏蔽了格利澤581g的真實信息,使“世昌”號無法安全登陸,但四維幹擾器不能阻止純物理性質的暴力破壞,最終對手還是成功登陸了。
“這與盒子有什麽關係?”
“這是唯一線索,盒子存在於三維空間,卻又不完全等於同三維空間,那有沒有可能是深度虛擬現實融合技術的一個變種?”
卡卡恍然大悟,但無奈“三聖賢”在存儲的資料裏沒有這樣的技術。
“沒關係,我們有的是時間,我們有比盒子更強的技術,在4.0裏我們終究會找到答案的。”
4.0係統內部可以實現時間節點的無限循環,但單一的三維空間裏,時間仍然在一分一秒地前進。相對於觀察者的參考係和速度而言,本身沒有絕對性的時間隻是一個相對測量工具,可仍然無法逆轉。
中部洋並非隻有一種麵孔,這顆潮汐鎖定星球沒有衛星,唯一的大洋也就無法形成海潮,但並不意味著風平浪靜。
地星的近日點和遠日點相差距離約在350萬公裏,對存在於宜居帶的這顆星球,這點距離並不能形成太大差異,但氣候的變化卻能影響到這顆星球的風,近日點與遠日點兩個極端時間,暴風穀的風級相差2-3個級別,這樣的級別對中部群島的氣候有著直接的作用。
每18.5個格利澤日,半月島植物和動物進入繁殖期,人類也迎來一年一度的大豐收,這是儲備食物的最佳階段,海中的原始盾皮魚會提供豐富的蛋白,還有一種三叉尾的蝦被命名為奇尾蝦,雖然無法實現晾曬,但是烘烤也可以獲得來自自然的饋贈。半月島除了向海洋索取,其本身的植被物種也是非常豐富的,不僅有大量的水母菌可供食用,其特產矮麵包樹的樹幹中可以獲得大量澱粉,再加上島上的洞穴係統發達,擁有天然的居住地,四通八達的洞穴提供了大量的住處,如果食物充足,理論上住上萬人沒有問題,這還隻是月港,半月島還有很多這樣的地方。
半月島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對人類卻更加不好友,這裏的早衰現象通常在20歲左右便現端倪,抗衰劑有能效延續早衰的到來,在政府無力大規模供應的情況下,走私便成了最好的辦法嬰兒早夭率仍然居高不下,能健康生活到40歲的人不到5%。
半月島處於氣旋中心,因其風眼位反而不受暴風的影響,月港是一處天然的避風港,孤懸於鐵線半島最北端,是距離家園半島最近的港口,早年這裏曾經建造過大型船塢,但因為無力維護已經廢棄。從海麵望向月港,最突出的地標就是一顆巨大的“藤蔓”,“藤蔓”是一種真菌,目前隻在半月島有發現,這種特殊的真菌種以鬆散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不斷地生長。與這顆星球上的其它物種一樣,藤蔓菌極不挑食,甚至可以消化沙土,所以這種真菌往往依附於巨大的岩石壁生存,久而久之形成了藤蔓的模樣。最終會抱團長成十幾米甚至幾十米的巨物。這種真菌因其外型被命名為藤蔓菌。
彭汲福順著蜿蜒的巨藤邊修建的台階向上爬,他感覺每爬一階,膝蓋就要疼一次。
唉,越來越不中用了。
彭汲福這樣想,150個地星日之前這裏還是另一番樣子,那時的建築怎麽也稍現代化一些,但人工建築的維護極為麻煩,最終很多建築被廢棄,搬進了更經濟的天然洞穴。今天,彭汲福這樣向上爬是為了接應一支來自家園半島的隊伍,他早已收到通知,但所謂的接應不過是規劃出可供居住的地方,其餘的他們也無能為力了。
月港生活著不到四百人,而這支隊伍足有一千人,那些不相信執委會的人都搬到淩珍洞附近了,名義上的中部群島最高管理者根本無力管理這片地方,他們像是被丟棄在被遺忘的角落一般,每三個地星日才會獲得一次補給,而且補給品越來越差,最奇缺的抗衰劑遲遲得不到補充,以至於他們這種名義上下聽從執委會命令的管理團隊都開始偷偷走私,但和蘇淩珍那夥強悍的兇徒相比,他們更像躲在洞穴裏的老鼠,膽子既小,又沒有力量。
遠遠地被巨幕般的風暴屏障下出現了一個小點兒,小點兒很快開始變大,越來越近,終於看清了那艘熟悉的船,滿載著士兵的“泰山”號。
4.0係統是基於深度增強現實基礎上實現的超深度融合技術,實現了虛擬技術的真實建模,頗有“神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的意味,改變地表形態,虛擬與現實的真實物質傳送隻是4.0的基本功能,跨時間節點的內部操作係統可以從理論上實現人類永生,即不同時間節點存檔的永久留存。
在4.0的初級階段,其不穩定性使有限空間的地球不敢使用這項技術,反而是荒無人煙的格利澤581g率先應用,這使得近乎荒誕的無限悖論得到驗證,三維以下的角度無法理解這種存在,但如果放入多維空間卻變得合情合理。
“所以我們的重點是放在2081年至2191年超深度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那個時候有沒有發展出類似4.0的概念,這樣就能理解盒子的存在了。”
麵對宋茜的理性分析,卡卡似乎摸到了一些頭緒,但一個壞結果卻令他們無法繼續深入。
“2191年之後,‘世昌’號已經開始破壞中繼站,這讓我們的信息必須通過‘世昌’號才能傳送,後期我們的技術落後很大程度上源於信息封鎖,他們可真夠壞的了。”
2191年之後,“鄭和”號接收到的信息裏充斥著大量的垃圾信息,很多無用甚至被證明錯誤的建模、技術、影像以及三維影像資料被塞進服務器,各種相互矛盾的理論著實讓“鄭和”號耗費了大量的資源和人力,而“世昌”號擺出的一副和平麵孔直到登陸前三十年才被識破,四維幹擾器的建設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規劃的。
作為地星防禦係統的關鍵一環,四維幹擾器通過深度虛擬現實,屏蔽了格利澤581g的真實信息,使“世昌”號無法安全登陸,但四維幹擾器不能阻止純物理性質的暴力破壞,最終對手還是成功登陸了。
“這與盒子有什麽關係?”
“這是唯一線索,盒子存在於三維空間,卻又不完全等於同三維空間,那有沒有可能是深度虛擬現實融合技術的一個變種?”
卡卡恍然大悟,但無奈“三聖賢”在存儲的資料裏沒有這樣的技術。
“沒關係,我們有的是時間,我們有比盒子更強的技術,在4.0裏我們終究會找到答案的。”
4.0係統內部可以實現時間節點的無限循環,但單一的三維空間裏,時間仍然在一分一秒地前進。相對於觀察者的參考係和速度而言,本身沒有絕對性的時間隻是一個相對測量工具,可仍然無法逆轉。
中部洋並非隻有一種麵孔,這顆潮汐鎖定星球沒有衛星,唯一的大洋也就無法形成海潮,但並不意味著風平浪靜。
地星的近日點和遠日點相差距離約在350萬公裏,對存在於宜居帶的這顆星球,這點距離並不能形成太大差異,但氣候的變化卻能影響到這顆星球的風,近日點與遠日點兩個極端時間,暴風穀的風級相差2-3個級別,這樣的級別對中部群島的氣候有著直接的作用。
每18.5個格利澤日,半月島植物和動物進入繁殖期,人類也迎來一年一度的大豐收,這是儲備食物的最佳階段,海中的原始盾皮魚會提供豐富的蛋白,還有一種三叉尾的蝦被命名為奇尾蝦,雖然無法實現晾曬,但是烘烤也可以獲得來自自然的饋贈。半月島除了向海洋索取,其本身的植被物種也是非常豐富的,不僅有大量的水母菌可供食用,其特產矮麵包樹的樹幹中可以獲得大量澱粉,再加上島上的洞穴係統發達,擁有天然的居住地,四通八達的洞穴提供了大量的住處,如果食物充足,理論上住上萬人沒有問題,這還隻是月港,半月島還有很多這樣的地方。
半月島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對人類卻更加不好友,這裏的早衰現象通常在20歲左右便現端倪,抗衰劑有能效延續早衰的到來,在政府無力大規模供應的情況下,走私便成了最好的辦法嬰兒早夭率仍然居高不下,能健康生活到40歲的人不到5%。
半月島處於氣旋中心,因其風眼位反而不受暴風的影響,月港是一處天然的避風港,孤懸於鐵線半島最北端,是距離家園半島最近的港口,早年這裏曾經建造過大型船塢,但因為無力維護已經廢棄。從海麵望向月港,最突出的地標就是一顆巨大的“藤蔓”,“藤蔓”是一種真菌,目前隻在半月島有發現,這種特殊的真菌種以鬆散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不斷地生長。與這顆星球上的其它物種一樣,藤蔓菌極不挑食,甚至可以消化沙土,所以這種真菌往往依附於巨大的岩石壁生存,久而久之形成了藤蔓的模樣。最終會抱團長成十幾米甚至幾十米的巨物。這種真菌因其外型被命名為藤蔓菌。
彭汲福順著蜿蜒的巨藤邊修建的台階向上爬,他感覺每爬一階,膝蓋就要疼一次。
唉,越來越不中用了。
彭汲福這樣想,150個地星日之前這裏還是另一番樣子,那時的建築怎麽也稍現代化一些,但人工建築的維護極為麻煩,最終很多建築被廢棄,搬進了更經濟的天然洞穴。今天,彭汲福這樣向上爬是為了接應一支來自家園半島的隊伍,他早已收到通知,但所謂的接應不過是規劃出可供居住的地方,其餘的他們也無能為力了。
月港生活著不到四百人,而這支隊伍足有一千人,那些不相信執委會的人都搬到淩珍洞附近了,名義上的中部群島最高管理者根本無力管理這片地方,他們像是被丟棄在被遺忘的角落一般,每三個地星日才會獲得一次補給,而且補給品越來越差,最奇缺的抗衰劑遲遲得不到補充,以至於他們這種名義上下聽從執委會命令的管理團隊都開始偷偷走私,但和蘇淩珍那夥強悍的兇徒相比,他們更像躲在洞穴裏的老鼠,膽子既小,又沒有力量。
遠遠地被巨幕般的風暴屏障下出現了一個小點兒,小點兒很快開始變大,越來越近,終於看清了那艘熟悉的船,滿載著士兵的“泰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