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奏疏中,薛庭儴痛斥朝廷種種弊政,貪官當道,吏治不修,百姓民不聊生,前朝之弊曆曆在目,可惜一些官員蒙著眼佯裝不知,而大昌看似一片太平盛世,實則大廈將傾,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他的上疏自然不是空口白話,而是旁征博引舉了許多實例。
從定海開阜說起,闡述了其中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又以廣州任巡撫所見所聞為佐證,輔以河南賑災的經曆,及至入了戶部後,種種陋規惡俗,讓人觸目驚心。
而長篇大論說了這麽多,不外乎為了引入大昌如今麵臨之危機,要想化去這些危機,朝廷急待改革。
改革之重為二,其一為提高商稅,其二為清丈土地,重提前朝一條鞭之法,並在此基礎上拾遺補闕。此二者相輔相成,才能做到真正的利國利民。
這份奏疏直戳核心,等於在大庭廣眾之下,將朝廷乃至官員們最後一層遮羞布扯下來。而這次打擊麵更為廣闊,甚至涉及到土地問題。
難道薛庭儴說的這些,別人看不到嗎?
當然看得到,不過大家都不說,也就都不說罷了。
都是讀書人,從踏上這條仕途開始,就注定利益是共通的。而這利益之共通,不外乎朝廷對於士大夫的優待。
投獻之風曆來盛行,有這麽一句話形容,士一登鄉舉,輒皆受投獻為富人。
所以朝廷看似還是那麽多地,可這麽多地其中有許多都是不收稅的,甚至有些人為了避稅,勾通當地官吏,將重稅轉嫁在老百姓頭上。
大昌的人口在一天天增多,可能收到稅的土地卻在一年年減少,又有朝廷開阜,那些奸商們為了更大的利益毀田種桑,甚至不惜謀奪百姓的稻田,看似換取了巨額銀兩,實際上不過是在飲鴆止渴。
於己身沒有直接的幹係,可於一朝一國來說,危機早已悄無聲息的逼近。
「微臣知曉現當下有不少人認為微臣這是瘋了,之前重提加征商稅被眾官圍攻,還曆曆在目,可微臣不想再沉默下去,也是微臣經曆了這些日子,突然有了底氣。因為臣不信聖明如陛下,會坐視不管;臣不信這朝堂隻是藏汙納垢;臣不信這裏隻有指鹿為馬,顛倒黑白;臣不信熟讀聖人書的諸官可以泯滅良知;臣不信他們心中隻有孔方,而沒有大義……
「所以臣站了出來。孰是孰非,自有公論,即使如今不能蓋棺論定,百年之後還有史書,還有無數後來之人,是時定然能見分曉,而我薛庭儴問心無愧!」
其實最起初,薛庭儴本不是這麽打算的,他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打算以提高商稅作為契機,經過種種布局,而後切入清丈土地之事。
一切不可操之過急,而是溫水煮青蛙。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底線,隻要不越過那道底線,完全可以慢慢操作。
可他突然改變了主意,是因為漸漸有未泯滅良知的官員站了出來,是因為這些越來越多站出的官員讓他知道,大昌還沒有到無藥可救的地步。
大抵基於那個夢的原因,一直以來薛庭儴對諸官都是失望的,這些官員沒有作為一個官應有的品質。他們無利不起早,黨同伐異,排除異己,不問對錯,身為官員不知民生疾苦,隻為自己謀求私利。
所以他在麵對與這些人博弈之時,慣是陰謀,而不喜用陽謀。
是力所不逮,也是因迂迴為之更為便宜。
可這次他不想這麽幹了,他想堂堂正正的站出來,看一看。看看這朝堂上還有多少官員有藥可救,而這天下人之中,又有多少心懷天下之人。
而這一句‘我不信’,述盡了薛庭儴心中擠壓了許久種種。也許打從他連著幾夜伏案奮筆疾書,他已經完全變了,不過誰又知道呢?
也許真如他所言,還待若幹年後,史書自有公論。
這道《醒世疏》就像一道龍卷風,席卷了個整個大昌。
從北到南,從朝堂到民間,到士林,無數人都在議論著。
唾罵其妖言惑眾者無數,罵其嘩眾取寵也不少,這世上罵人罵得最好的,便是這群讀書人。口誅筆伐,一時間各地都充斥著唾罵,甚至不少士子寫時文痛斥。
可與此同時,薛庭儴也迎來了無數人附庸。
誠如他所言,他不信那些人隻有孔方,而沒有大義。
這世上總有一些人,他們或許性格上有各種不討喜,甚至私德有虧,甚至也曾做過許多錯誤的事,可同時他們心底也有良知未被泯滅。
就如同那星星之火,隻要給其一個引子,便足以燎原
前朝之亡,曆曆在目,難道真要到了那一日,才知道清醒。
……
還是那座不知名的宅子裏,林邈再度登門。
不同於以前,經過這近十年的歲月,彼此之間都有了許多變化。
兩人麵對麵而坐,一個青衫,一個紅衣。
青衫之人容貌未變,紅衣之人經曆了這些年朝堂的傾軋,和那些掩在水麵之下的爾虞我詐,麵容蒼老,眉宇疲憊。
「怎麽?」
「師叔,這些年我生為人師,卻束手旁觀,任其沉浮。隻因你說為了大局,為了北麓一係的未來,為了複社再興,為了我們心中的大義。可到了如今,我已不知我們心中的大義是否尚存。
「我實學派生自心學,卻反對心學、清談,抨擊空、無,主張反虛務實,反對逃世、主張救世,以救世為己任,所以我們入仕。我還記得《複社紀略》中所言,‘登明堂不能致君,長郡邑不知澤民,人才日下,吏治日偷’,此為大誤,誤國、誤民、誤己。
「現如今我已不想再深究繼續中立下去,未來是不是我複社大興,我隻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隻知現如今已有人站了出來,我不該繼續沉默。不光是為師,也是為臣為人,所以我打算卸下北麓一係未來山長之位,去做我應該做的事。」
他的上疏自然不是空口白話,而是旁征博引舉了許多實例。
從定海開阜說起,闡述了其中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又以廣州任巡撫所見所聞為佐證,輔以河南賑災的經曆,及至入了戶部後,種種陋規惡俗,讓人觸目驚心。
而長篇大論說了這麽多,不外乎為了引入大昌如今麵臨之危機,要想化去這些危機,朝廷急待改革。
改革之重為二,其一為提高商稅,其二為清丈土地,重提前朝一條鞭之法,並在此基礎上拾遺補闕。此二者相輔相成,才能做到真正的利國利民。
這份奏疏直戳核心,等於在大庭廣眾之下,將朝廷乃至官員們最後一層遮羞布扯下來。而這次打擊麵更為廣闊,甚至涉及到土地問題。
難道薛庭儴說的這些,別人看不到嗎?
當然看得到,不過大家都不說,也就都不說罷了。
都是讀書人,從踏上這條仕途開始,就注定利益是共通的。而這利益之共通,不外乎朝廷對於士大夫的優待。
投獻之風曆來盛行,有這麽一句話形容,士一登鄉舉,輒皆受投獻為富人。
所以朝廷看似還是那麽多地,可這麽多地其中有許多都是不收稅的,甚至有些人為了避稅,勾通當地官吏,將重稅轉嫁在老百姓頭上。
大昌的人口在一天天增多,可能收到稅的土地卻在一年年減少,又有朝廷開阜,那些奸商們為了更大的利益毀田種桑,甚至不惜謀奪百姓的稻田,看似換取了巨額銀兩,實際上不過是在飲鴆止渴。
於己身沒有直接的幹係,可於一朝一國來說,危機早已悄無聲息的逼近。
「微臣知曉現當下有不少人認為微臣這是瘋了,之前重提加征商稅被眾官圍攻,還曆曆在目,可微臣不想再沉默下去,也是微臣經曆了這些日子,突然有了底氣。因為臣不信聖明如陛下,會坐視不管;臣不信這朝堂隻是藏汙納垢;臣不信這裏隻有指鹿為馬,顛倒黑白;臣不信熟讀聖人書的諸官可以泯滅良知;臣不信他們心中隻有孔方,而沒有大義……
「所以臣站了出來。孰是孰非,自有公論,即使如今不能蓋棺論定,百年之後還有史書,還有無數後來之人,是時定然能見分曉,而我薛庭儴問心無愧!」
其實最起初,薛庭儴本不是這麽打算的,他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打算以提高商稅作為契機,經過種種布局,而後切入清丈土地之事。
一切不可操之過急,而是溫水煮青蛙。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底線,隻要不越過那道底線,完全可以慢慢操作。
可他突然改變了主意,是因為漸漸有未泯滅良知的官員站了出來,是因為這些越來越多站出的官員讓他知道,大昌還沒有到無藥可救的地步。
大抵基於那個夢的原因,一直以來薛庭儴對諸官都是失望的,這些官員沒有作為一個官應有的品質。他們無利不起早,黨同伐異,排除異己,不問對錯,身為官員不知民生疾苦,隻為自己謀求私利。
所以他在麵對與這些人博弈之時,慣是陰謀,而不喜用陽謀。
是力所不逮,也是因迂迴為之更為便宜。
可這次他不想這麽幹了,他想堂堂正正的站出來,看一看。看看這朝堂上還有多少官員有藥可救,而這天下人之中,又有多少心懷天下之人。
而這一句‘我不信’,述盡了薛庭儴心中擠壓了許久種種。也許打從他連著幾夜伏案奮筆疾書,他已經完全變了,不過誰又知道呢?
也許真如他所言,還待若幹年後,史書自有公論。
這道《醒世疏》就像一道龍卷風,席卷了個整個大昌。
從北到南,從朝堂到民間,到士林,無數人都在議論著。
唾罵其妖言惑眾者無數,罵其嘩眾取寵也不少,這世上罵人罵得最好的,便是這群讀書人。口誅筆伐,一時間各地都充斥著唾罵,甚至不少士子寫時文痛斥。
可與此同時,薛庭儴也迎來了無數人附庸。
誠如他所言,他不信那些人隻有孔方,而沒有大義。
這世上總有一些人,他們或許性格上有各種不討喜,甚至私德有虧,甚至也曾做過許多錯誤的事,可同時他們心底也有良知未被泯滅。
就如同那星星之火,隻要給其一個引子,便足以燎原
前朝之亡,曆曆在目,難道真要到了那一日,才知道清醒。
……
還是那座不知名的宅子裏,林邈再度登門。
不同於以前,經過這近十年的歲月,彼此之間都有了許多變化。
兩人麵對麵而坐,一個青衫,一個紅衣。
青衫之人容貌未變,紅衣之人經曆了這些年朝堂的傾軋,和那些掩在水麵之下的爾虞我詐,麵容蒼老,眉宇疲憊。
「怎麽?」
「師叔,這些年我生為人師,卻束手旁觀,任其沉浮。隻因你說為了大局,為了北麓一係的未來,為了複社再興,為了我們心中的大義。可到了如今,我已不知我們心中的大義是否尚存。
「我實學派生自心學,卻反對心學、清談,抨擊空、無,主張反虛務實,反對逃世、主張救世,以救世為己任,所以我們入仕。我還記得《複社紀略》中所言,‘登明堂不能致君,長郡邑不知澤民,人才日下,吏治日偷’,此為大誤,誤國、誤民、誤己。
「現如今我已不想再深究繼續中立下去,未來是不是我複社大興,我隻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隻知現如今已有人站了出來,我不該繼續沉默。不光是為師,也是為臣為人,所以我打算卸下北麓一係未來山長之位,去做我應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