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路軍來人領了皇命即刻返迴了,旁邊坐著的薛城元、嚴從喻二人望著江毅,呆了一陣才說:“皇上這是打算收了海族?”
江毅指著與圖上廣袤的疆域道:“這些地方放他們手中撂荒可惜了,不如我們拿迴來,種莊稼不好嗎?”
薛城元歎息道:“現在我們的地盤實在太大了,到處都是缺人,皇上你若是將海族這一百多萬人口納入我們漢朝,遼省人口是不少了,可是遼省地域就更大了,到時就怕程巡撫又該抱怨了。”
江毅想了一下道:“等北邊的大湖建好了城防,就將草原到海邊,包括朝鮮半島,重新劃分區域,設五到六個行省,這樣就方便管理了。”
嚴從喻接話道:“就按皇上說的設六個行省,每個行省還是很大,哪一個行省都比冀省要大的多。
還有,行省設了,人口呢?豈不是更缺人了嗎?難道我們從冀省遷移人口嗎?”
江毅狡黠的一笑,說:“很快就有了,最多三個月,大湖那邊可以有四十來萬人口遷移到遼省。
朕預測明年年底之前怎麽也能趕過來兩百萬青壯勞力吧?”
嚴從喻還想說話,突然聽出了皇上話語中的不同,“趕過來”?看著皇上那壞壞的表情,看來胸有成竹了。
卻聽皇上繼續說道:“海族的事,一年內必須解決,這樣就可以騰出來手防範草原西邊的突族了。
兩年之後,等我們北邊的幾個行省設立完畢,一切都運轉正常了,我們就該可以慮黃河以南的事情了。”
薛城元說道:“黃河以南今年隻會越來越亂,不會趨於穩定了。
一個個來我們漢朝談歸附的國家,沒有幾個是真心的,都是被自己國內的一些勢力所逼,不得不作出的敷衍態度而已,隻是這種做法會令他們國家內部矛盾激化,內訌開始。
到時受苦的還是底層百姓。”
嚴從喻說道:“不妨大漢周報上多寫些我們大漢朝老百姓當下過的日子,或許會有奇效。”
…………
薛城元說這些話的時候,黃河以南的各地各國的內部矛盾在逐步激化,尤其是渠州的楚國。
楚國已經不是一年前的楚國了,初建國時楚皇還是較為開明的,心懷黎民百姓,但隨著楚皇連續了納了三個妃子後,朝堂開始了紛爭公開化。
因為三個妃子的家族不但相繼進入了朝堂,還被楚皇委以了重任。
三個相繼靠女兒姿色進入朝堂的大族,毫無執政經驗,爭權奪利之舉卻是日益漸甚。
於是朝堂也逐漸變成了名利場和相互傾軋的權力爭鬥的戰場。
朝堂上的爭端也很快的蔓延到了地方,甚至連楚皇最為倚重的軍隊,也開始了權力爭鬥。
尤其那些主張聽從百裏榮的忠告,歸附大漢朝的大臣們,他們人數居然達到了七八成之多,而且大多數人還是當初擁立的楚皇,手中權力自是不用多說,一旦聯起手來遏製楚皇,楚國立時將不複存在。
三個靠女兒入宮為妃的新晉為勳貴的家族,在朝堂上本想與之爭鬥一番,哪知剛一露頭,便被多位大臣譏諷嘲弄了一通,不但便宜沒占到一點,顏麵掃地,還被楚皇訓斥了一通。
三個家族見勢不妙,遂換了另一種方法,結盟成一體,對抗眾臣,在楚皇的暗中支持下,開始了對甘願臣服大漢朝的大臣們進行了逐個擊破。
第一個遭到三個家族聯合攻擊的居然是楚皇的征東大將軍馬瀛,這位與楚皇同齡又同鄉的四十一歲的將軍本是武朝武烈侯陶宗伍手下的一名悍將,因武烈侯被調迴朝堂閑置,他一氣之下從幽州離開軍伍返迴了渠州老家。
與當時還未自立的楚皇結識,成為好友,為楚國軍隊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楚皇立國後,馬瀛率楚國軍隊攻司隸、搶豫州,使楚國的麵積一下擴大兩倍還要多。
馬瀛是個軍人,不善政務,楚皇將其放在朝堂上,每日參政議政對他來說是一種折磨,沒想到自己因支持百裏榮,卻遭到不測。
數日前,馬瀛被三個大族及其勢力在朝堂上參劾“貪腐軍資、結黨營私、圖謀不軌”,楚皇念其勞苦功高,也沒過多追究,隻是將馬瀛“罷官削職、逐出朝堂、永不敘用”。
馬瀛長歎一聲離開了皇城,淒慘返鄉。
一時間朝堂諸公個個義憤填膺,更有多人願以全家性命為馬瀛作保,奈何楚皇一意孤行,已是無力迴天了。諸臣心中不免兔死狐悲。
今日楚皇早朝上聞知汝南郡駐軍殺官造反,宣布脫離楚國自立,勃然大怒,遂下旨給就近的大軍前往平叛。
有開明的老臣擔心楚國自此會進入風雨飄搖的動亂時期。
正當楚國上下憂心國內再有效仿汝南郡行反叛行徑時,十日後,緊鄰老渠州,如今也算是楚國腹地的南陽郡郡守攜駐軍高調宣布,即日起脫離楚國,自立了。
兩三日後,豫州中被楚國占領的幾郡紛紛宣布脫離楚國,從此自立。
楚國朝堂立時大亂了起來,大臣們雖沒有直接對著楚皇開罵,但對著三個家族的痛罵聲中,每一個字都指向了楚皇。
正當楚皇愁眉不展,不知該如何應對之際,一條突如其來消息奏報到了朝堂,諸臣皆是大驚。
原來,大漢朝縱橫草原所向披靡的五萬鐵騎入關南下了,已經過了並州,一路上殺氣騰騰的直奔楚國而來。
楚皇“騰”的從皇位上站了起來,緊張的說道:“什麽?五萬鐵騎?漢朝何時有了如此規模的鐵騎了?”
奏事者跪著說道:“皇上,我們都被他江毅騙了,他用的全是步兵把守漢朝邊防,他在真定附近留守了一支四五千人的騎兵。都以為那是他驍騎衛的主力。
卻不知他將驍騎衛早已經派到草原上去了,我等也是在並州打探時才知道,江毅的驍騎衛鐵騎早已經分成兩軍,一支叫驍騎軍,一支叫虎豹軍,各是五萬騎兵。
兩軍已經將奧屯國滅掉,草原蠻族大半被江毅的兩支鐵騎趕到漠北極寒之地了。”
楚皇聞聽,瞬間無語,好一陣才痛心疾首道:“朕一直沒有拿他江毅的漢朝當迴事,隻是以為他占著幾處無人之地的荒州而已,生存艱難,沒想到他江毅的漢朝竟然成了一隻老虎了啊。”
…………
由石海統領的五萬驍騎軍,自接到江毅的聖旨以後,自是不敢拖延,迅速整理軍備,於第二天淩晨與江河派來的人馬交割了防務,動身南下。
在草原上縱馬狂奔,自雁門關入關進入並州,穿行並州一路往南。
並州高層得知石海的五萬鐵騎隻是路過,恐懼不安的心才稍稍放鬆了不少。
尤其幾日後,五萬鐵騎穿山越嶺路過並州各處大小城池,均未作出攻擊姿態,隻是繞城而過,即便是采買糧草,大軍也是離城十裏處紮下臨時營寨,待采買的糧草送達時,驍騎軍立刻拔營前行了。
看著驍騎軍五萬鐵騎,氣勢如虹,馬蹄轟隆隆踏過,一路煙塵滾滾,遮天蔽日,並州官員無不兩股戰戰。
江毅指著與圖上廣袤的疆域道:“這些地方放他們手中撂荒可惜了,不如我們拿迴來,種莊稼不好嗎?”
薛城元歎息道:“現在我們的地盤實在太大了,到處都是缺人,皇上你若是將海族這一百多萬人口納入我們漢朝,遼省人口是不少了,可是遼省地域就更大了,到時就怕程巡撫又該抱怨了。”
江毅想了一下道:“等北邊的大湖建好了城防,就將草原到海邊,包括朝鮮半島,重新劃分區域,設五到六個行省,這樣就方便管理了。”
嚴從喻接話道:“就按皇上說的設六個行省,每個行省還是很大,哪一個行省都比冀省要大的多。
還有,行省設了,人口呢?豈不是更缺人了嗎?難道我們從冀省遷移人口嗎?”
江毅狡黠的一笑,說:“很快就有了,最多三個月,大湖那邊可以有四十來萬人口遷移到遼省。
朕預測明年年底之前怎麽也能趕過來兩百萬青壯勞力吧?”
嚴從喻還想說話,突然聽出了皇上話語中的不同,“趕過來”?看著皇上那壞壞的表情,看來胸有成竹了。
卻聽皇上繼續說道:“海族的事,一年內必須解決,這樣就可以騰出來手防範草原西邊的突族了。
兩年之後,等我們北邊的幾個行省設立完畢,一切都運轉正常了,我們就該可以慮黃河以南的事情了。”
薛城元說道:“黃河以南今年隻會越來越亂,不會趨於穩定了。
一個個來我們漢朝談歸附的國家,沒有幾個是真心的,都是被自己國內的一些勢力所逼,不得不作出的敷衍態度而已,隻是這種做法會令他們國家內部矛盾激化,內訌開始。
到時受苦的還是底層百姓。”
嚴從喻說道:“不妨大漢周報上多寫些我們大漢朝老百姓當下過的日子,或許會有奇效。”
…………
薛城元說這些話的時候,黃河以南的各地各國的內部矛盾在逐步激化,尤其是渠州的楚國。
楚國已經不是一年前的楚國了,初建國時楚皇還是較為開明的,心懷黎民百姓,但隨著楚皇連續了納了三個妃子後,朝堂開始了紛爭公開化。
因為三個妃子的家族不但相繼進入了朝堂,還被楚皇委以了重任。
三個相繼靠女兒姿色進入朝堂的大族,毫無執政經驗,爭權奪利之舉卻是日益漸甚。
於是朝堂也逐漸變成了名利場和相互傾軋的權力爭鬥的戰場。
朝堂上的爭端也很快的蔓延到了地方,甚至連楚皇最為倚重的軍隊,也開始了權力爭鬥。
尤其那些主張聽從百裏榮的忠告,歸附大漢朝的大臣們,他們人數居然達到了七八成之多,而且大多數人還是當初擁立的楚皇,手中權力自是不用多說,一旦聯起手來遏製楚皇,楚國立時將不複存在。
三個靠女兒入宮為妃的新晉為勳貴的家族,在朝堂上本想與之爭鬥一番,哪知剛一露頭,便被多位大臣譏諷嘲弄了一通,不但便宜沒占到一點,顏麵掃地,還被楚皇訓斥了一通。
三個家族見勢不妙,遂換了另一種方法,結盟成一體,對抗眾臣,在楚皇的暗中支持下,開始了對甘願臣服大漢朝的大臣們進行了逐個擊破。
第一個遭到三個家族聯合攻擊的居然是楚皇的征東大將軍馬瀛,這位與楚皇同齡又同鄉的四十一歲的將軍本是武朝武烈侯陶宗伍手下的一名悍將,因武烈侯被調迴朝堂閑置,他一氣之下從幽州離開軍伍返迴了渠州老家。
與當時還未自立的楚皇結識,成為好友,為楚國軍隊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楚皇立國後,馬瀛率楚國軍隊攻司隸、搶豫州,使楚國的麵積一下擴大兩倍還要多。
馬瀛是個軍人,不善政務,楚皇將其放在朝堂上,每日參政議政對他來說是一種折磨,沒想到自己因支持百裏榮,卻遭到不測。
數日前,馬瀛被三個大族及其勢力在朝堂上參劾“貪腐軍資、結黨營私、圖謀不軌”,楚皇念其勞苦功高,也沒過多追究,隻是將馬瀛“罷官削職、逐出朝堂、永不敘用”。
馬瀛長歎一聲離開了皇城,淒慘返鄉。
一時間朝堂諸公個個義憤填膺,更有多人願以全家性命為馬瀛作保,奈何楚皇一意孤行,已是無力迴天了。諸臣心中不免兔死狐悲。
今日楚皇早朝上聞知汝南郡駐軍殺官造反,宣布脫離楚國自立,勃然大怒,遂下旨給就近的大軍前往平叛。
有開明的老臣擔心楚國自此會進入風雨飄搖的動亂時期。
正當楚國上下憂心國內再有效仿汝南郡行反叛行徑時,十日後,緊鄰老渠州,如今也算是楚國腹地的南陽郡郡守攜駐軍高調宣布,即日起脫離楚國,自立了。
兩三日後,豫州中被楚國占領的幾郡紛紛宣布脫離楚國,從此自立。
楚國朝堂立時大亂了起來,大臣們雖沒有直接對著楚皇開罵,但對著三個家族的痛罵聲中,每一個字都指向了楚皇。
正當楚皇愁眉不展,不知該如何應對之際,一條突如其來消息奏報到了朝堂,諸臣皆是大驚。
原來,大漢朝縱橫草原所向披靡的五萬鐵騎入關南下了,已經過了並州,一路上殺氣騰騰的直奔楚國而來。
楚皇“騰”的從皇位上站了起來,緊張的說道:“什麽?五萬鐵騎?漢朝何時有了如此規模的鐵騎了?”
奏事者跪著說道:“皇上,我們都被他江毅騙了,他用的全是步兵把守漢朝邊防,他在真定附近留守了一支四五千人的騎兵。都以為那是他驍騎衛的主力。
卻不知他將驍騎衛早已經派到草原上去了,我等也是在並州打探時才知道,江毅的驍騎衛鐵騎早已經分成兩軍,一支叫驍騎軍,一支叫虎豹軍,各是五萬騎兵。
兩軍已經將奧屯國滅掉,草原蠻族大半被江毅的兩支鐵騎趕到漠北極寒之地了。”
楚皇聞聽,瞬間無語,好一陣才痛心疾首道:“朕一直沒有拿他江毅的漢朝當迴事,隻是以為他占著幾處無人之地的荒州而已,生存艱難,沒想到他江毅的漢朝竟然成了一隻老虎了啊。”
…………
由石海統領的五萬驍騎軍,自接到江毅的聖旨以後,自是不敢拖延,迅速整理軍備,於第二天淩晨與江河派來的人馬交割了防務,動身南下。
在草原上縱馬狂奔,自雁門關入關進入並州,穿行並州一路往南。
並州高層得知石海的五萬鐵騎隻是路過,恐懼不安的心才稍稍放鬆了不少。
尤其幾日後,五萬鐵騎穿山越嶺路過並州各處大小城池,均未作出攻擊姿態,隻是繞城而過,即便是采買糧草,大軍也是離城十裏處紮下臨時營寨,待采買的糧草送達時,驍騎軍立刻拔營前行了。
看著驍騎軍五萬鐵騎,氣勢如虹,馬蹄轟隆隆踏過,一路煙塵滾滾,遮天蔽日,並州官員無不兩股戰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