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七月,到處都是火辣辣的酷熱。
然而大漢周報七月十五日刊發的一篇文章比炎熱的夏季更為火爆。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大漢天子將於中秋佳節舉行大婚”。
隨著大漢周報在漢朝國內陸續發行,舉國歡騰。
文章中說,皇上與皇後值中秋大婚,就是要告訴天下百姓,中秋月圓,家團圓、人團圓,以闔家團圓,彰顯我大漢王朝吉慶圓滿。
文中要求各級官府組織屬地百姓在當地舉辦活動,為皇上皇後祈福就行了,各級官府無須為皇上和皇後敬獻賀禮,多為屬地百姓謀福祉,就是對皇上皇後最好的賀禮。
各級官員和全國的百姓紛紛讚揚大漢天子是一代聖君,在這位英明神武聖君的帶領下,大漢朝一定會是天底下最富裕、百姓最幸福的國家。
隨著大漢周報的擴散、消息的傳播,不到半個月天下各國都已知曉。
畢竟是一國君王,況且又是當今天下最有實力的一個君王,有的國家有意結交大漢天子江毅,苦於沒有機會,於是就趁這個機會或遣使、或親自來,攜帶重禮恭賀江毅大婚。
就連正在交戰的奧屯國大汗博都哩賽康,為江毅的婚禮也備了一份重禮,是一座純金打造的草原狼王,高一尺二寸,栩栩如生的。
中秋節的前兩天,也就是八月十三,各國來的君王或使節俱已到達,總有十一個國家的君王、使節來參加大漢天子的婚禮。
禮部或丞相府均派出人員盛情款待,盛宴上的大家有的或許昨天還是仇人,如今齊聚一堂,倒也沒出事端,大家均是隻論吃喝,不談其他。
中秋節的前一天,仿佛一夜之間就變了模樣,整個真定就是一片紅色的海洋,家家戶戶門前披紅掛彩,百姓也都穿上節日的盛裝,為皇上皇後賀,為新朝賀,為幸福的日子賀。
大婚,又叫大昏,是指天子的婚娶。
皇上大婚是指這位皇帝登基之前沒有娶過正妻,是登基之後才結的婚,這場婚禮才稱為皇上大婚。
若皇帝登基之前有了妻室的,登基後是不能舉行大婚的,即便是第一個皇後死去或被廢,也是不能再舉行大婚的。
古代對皇帝的大婚有明確的要求。
古代帝後的婚禮流程是一個複雜而繁瑣的過程,涉及多種禮儀和儀式,簡單概括也就以下流程:
納采:這是婚禮的開始,皇帝會向皇後娘家贈送訂婚彩禮,彩禮包括珠寶、玉器、絲帛等。彩禮隊伍由皇帝特命的大婚專使帶隊,從皇宮出發,經過一係列儀式後到達皇後娘家。
冊立:皇帝在皇後娘家進行冊立儀式,向“準皇後”授予象征皇後地位的金冊與璽印,以表示正式確立皇後的身份。
奉迎:皇帝不會親自迎接皇後入宮,而是由使節奉命迎接。
皇後入宮時乘坐的轎輦是皇帝專用的明黃色,不貼喜字,而是貼有皇帝親筆所寫的“龍”字。
皇後在皇帝的寢宮下轎,並跨越火盆,預示著“蒸蒸日上”。
出皇帝寢宮後,皇後會跨過馬鞍,預示著平安,然後進入專門為皇後居住的宮殿。
合巹:婚禮中的一項重要儀式,皇帝和皇後會共同進行一些祭祀活動,並接受眾大臣的跪拜儀式。
朝見:皇帝和皇後會一起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皇帝身穿喜袍,宣讀冊封詔書。
慶賀:婚禮完成後,會有慶賀活動,包括筵宴等。
洞房:洞房一般設在皇後寢宮,床前會掛“百子帳”,鋪上“百子被”,象征多子多福。
八月中秋節當天,一場史無前例的婚禮在大漢王朝帝都真定城隆重舉行了。
吉日時辰一到,由禮部尚書張省吾作為皇帝大婚的專使,帶領車隊正式離開皇宮,前往皇後家,也就是嚴府。
黃昏過後,經過一係列的禮節,皇後程靈兒終於坐進了江毅專門為她建的寢宮——坤寧宮,也是他們倆的新婚洞房。
與坤寧宮相對應的就是皇帝自己的寢宮,乾清宮。
此時的程靈兒除了長時間婚禮繁瑣儀式的疲憊外,更多的是期待和興奮。
她期待與他一生夫妻,終於夢圓了,她為她是皇後而興奮。
江毅偷偷安排禦廚,給皇後做了晚飯,在一眾宮女的伺候中,程靈兒在她的坤寧宮第一次用了晚飯。
江毅作為新郎,同時又是皇帝,他不可能現在就跑去跟皇後入洞房。
隻能繼續與群臣和各國君王、使節飲筵。
一個時辰後,筵席散去。
江毅來到後宮牽起程靈兒的小手登上宮牆,一輪圓月高掛天際,宮城外的街道上一盞盞紅燈輝煌璀璨。
雖是夜晚,街上行人如織,商鋪林立,好一派盛世繁華。
街上的行人不知是誰先看到了宮牆上的皇帝,離得很遠,又是晚上,本是看不清楚的,但一個頭戴冕冠的男人,身邊站一位女人,又是鳳冠霞帔的。
不用想,肯定是今日大婚的皇上與皇後在宮牆上賞月,看都城夜景了。
街道上的萬千行人霎時紛紛跪地,衝著宮牆上的皇帝高唿:“皇上萬歲萬萬歲,皇後千歲千千歲。”
江毅沒想到百姓會如此做法,也來不及反應,隨口高聲迴道:“我大漢王朝萬歲萬萬歲!我大漢民族萬歲萬萬歲!”
身邊的護衛,宮城外麵值守的禁衛,大聲傳播著皇上的話:“我大漢王朝萬歲萬萬歲!我大漢民族萬歲萬萬歲!”
百姓俱是震驚,沒想到皇帝竟是這般迴應,當下就隨著禁衛一起喊。
就這樣,萬千百姓,與他們的皇帝共同高喊:“我大漢王朝萬歲萬萬歲!我大漢民族萬歲萬萬歲!”
聲勢震天,氣衝寰宇,使得剛剛迴府的諸臣與館驛中的各國君王、使節甚是不解的側耳傾聽外麵的喊聲。
待一個一個的弄清了事件的原委以後,紛紛歎服,大漢天子的胸懷非是一般人可比的,他心裏始終裝著的是國家和百姓。
…………
隨著中秋節的過去,皇上大婚的話題,也逐漸被各地忙碌的秋收秋種代替了。
現在百姓的耕種比以前快多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草原民族曾經用了大量的牛羊換食鹽,其中牛羊被漢朝百姓買走的最多。
有了耕牛的助力,百姓的耕種時間至少可以縮短一半。
各級官府也開始新一輪的忙碌,對秋收的籌算,對糧賦的征收。
江毅也沒閑著,接見了一撥又一撥來祝賀自己大婚的貴客。
這些人中有向江毅的大漢朝買武器的,有要買糧食的,有請求與漢朝結盟的,等等。
江毅也不推辭,幾乎有求必應,買武器,前提得等時間,他的一千工匠到了很快就能做交易了。
至於買糧食,好辦,交給戶部吧,讓他統籌售賣就行了,隻要給百姓高價,百姓能不賣嗎?
至於結盟,可以啊,隻要別讓我大漢朝免費支援,怎麽結盟都行。
江毅最後接見了奧屯國大汗博都哩賽康的特使。
江毅很是客氣的對他的到來表示歡迎,還讓他轉達對賽康大汗的祝福表示感謝。
客氣話,反正也不要錢,隨便說就行了。
賽康大汗的特使出席江毅婚禮時送了一座金狼,這時拿出一封信,顯然是賽康的信。
江毅拆開細看,賽康在信中還算客氣,先是說了兩國間的一些不愉快,接著說當前的兩國緊張關係,再就是希望江毅能撤迴兩路騎兵,從此兩國友好相處。
賽康承諾草原的大軍不再南下中原,中原的大軍也不能進入草原雲雲。
江毅給賽康大汗的特使說:“眼下的時局不是討論我漢朝軍隊撤兵的事,是應該清算一下被草原鐵騎擄掠,和屠殺的中原百姓生命的事。
做錯了事,得有一個說法,這樣才能服眾,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嘛。
另外,草原是寬廣遼闊的,你們可以放牧養馬,我們漢朝也得有地方養馬放牧,有了這個前提,我們再接著談。”
特使見江毅沒有如對布尼宏烈那般強硬,當下表示即刻返迴王廷,向賽康大汗稟報漢朝皇帝陛下的要求。
…………
江毅與程靈兒成婚之後,程靈兒曾無意間說出嚴母的無奈,上門打擾的人實在太多了,尤其她現在又是皇後了,上門拜見嚴母的會更多,她想去嚴府照顧外祖母,礙於身份,已是不便。
江毅其實是知道嚴母的無奈的,隻是當時與程靈兒沒成婚,盡管是自己的師母也無法過多插手的。
人家登門拜望,你總不能斥責人家吧。
現在江毅有辦法了,直接對程靈兒說道:“很簡單的一件事被你想複雜了,以前不方便,現在就沒問題了,派人把師母接進宮裏就行了。
反正後宮就你一人,你也挺無聊的,有師母在,你們倆相互都有伴了,她又不被人打擾清淨了,一舉多得。”
程靈兒弱弱的問:“皇上,這樣合適嗎?”
江毅大手一揮:“沒什麽合不合適的,這皇宮是朕的,朕想讓誰來就讓誰來,難道朕還需得別人批準不可?反了他們了。”
程靈兒頓時笑靨如花。
然而大漢周報七月十五日刊發的一篇文章比炎熱的夏季更為火爆。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大漢天子將於中秋佳節舉行大婚”。
隨著大漢周報在漢朝國內陸續發行,舉國歡騰。
文章中說,皇上與皇後值中秋大婚,就是要告訴天下百姓,中秋月圓,家團圓、人團圓,以闔家團圓,彰顯我大漢王朝吉慶圓滿。
文中要求各級官府組織屬地百姓在當地舉辦活動,為皇上皇後祈福就行了,各級官府無須為皇上和皇後敬獻賀禮,多為屬地百姓謀福祉,就是對皇上皇後最好的賀禮。
各級官員和全國的百姓紛紛讚揚大漢天子是一代聖君,在這位英明神武聖君的帶領下,大漢朝一定會是天底下最富裕、百姓最幸福的國家。
隨著大漢周報的擴散、消息的傳播,不到半個月天下各國都已知曉。
畢竟是一國君王,況且又是當今天下最有實力的一個君王,有的國家有意結交大漢天子江毅,苦於沒有機會,於是就趁這個機會或遣使、或親自來,攜帶重禮恭賀江毅大婚。
就連正在交戰的奧屯國大汗博都哩賽康,為江毅的婚禮也備了一份重禮,是一座純金打造的草原狼王,高一尺二寸,栩栩如生的。
中秋節的前兩天,也就是八月十三,各國來的君王或使節俱已到達,總有十一個國家的君王、使節來參加大漢天子的婚禮。
禮部或丞相府均派出人員盛情款待,盛宴上的大家有的或許昨天還是仇人,如今齊聚一堂,倒也沒出事端,大家均是隻論吃喝,不談其他。
中秋節的前一天,仿佛一夜之間就變了模樣,整個真定就是一片紅色的海洋,家家戶戶門前披紅掛彩,百姓也都穿上節日的盛裝,為皇上皇後賀,為新朝賀,為幸福的日子賀。
大婚,又叫大昏,是指天子的婚娶。
皇上大婚是指這位皇帝登基之前沒有娶過正妻,是登基之後才結的婚,這場婚禮才稱為皇上大婚。
若皇帝登基之前有了妻室的,登基後是不能舉行大婚的,即便是第一個皇後死去或被廢,也是不能再舉行大婚的。
古代對皇帝的大婚有明確的要求。
古代帝後的婚禮流程是一個複雜而繁瑣的過程,涉及多種禮儀和儀式,簡單概括也就以下流程:
納采:這是婚禮的開始,皇帝會向皇後娘家贈送訂婚彩禮,彩禮包括珠寶、玉器、絲帛等。彩禮隊伍由皇帝特命的大婚專使帶隊,從皇宮出發,經過一係列儀式後到達皇後娘家。
冊立:皇帝在皇後娘家進行冊立儀式,向“準皇後”授予象征皇後地位的金冊與璽印,以表示正式確立皇後的身份。
奉迎:皇帝不會親自迎接皇後入宮,而是由使節奉命迎接。
皇後入宮時乘坐的轎輦是皇帝專用的明黃色,不貼喜字,而是貼有皇帝親筆所寫的“龍”字。
皇後在皇帝的寢宮下轎,並跨越火盆,預示著“蒸蒸日上”。
出皇帝寢宮後,皇後會跨過馬鞍,預示著平安,然後進入專門為皇後居住的宮殿。
合巹:婚禮中的一項重要儀式,皇帝和皇後會共同進行一些祭祀活動,並接受眾大臣的跪拜儀式。
朝見:皇帝和皇後會一起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皇帝身穿喜袍,宣讀冊封詔書。
慶賀:婚禮完成後,會有慶賀活動,包括筵宴等。
洞房:洞房一般設在皇後寢宮,床前會掛“百子帳”,鋪上“百子被”,象征多子多福。
八月中秋節當天,一場史無前例的婚禮在大漢王朝帝都真定城隆重舉行了。
吉日時辰一到,由禮部尚書張省吾作為皇帝大婚的專使,帶領車隊正式離開皇宮,前往皇後家,也就是嚴府。
黃昏過後,經過一係列的禮節,皇後程靈兒終於坐進了江毅專門為她建的寢宮——坤寧宮,也是他們倆的新婚洞房。
與坤寧宮相對應的就是皇帝自己的寢宮,乾清宮。
此時的程靈兒除了長時間婚禮繁瑣儀式的疲憊外,更多的是期待和興奮。
她期待與他一生夫妻,終於夢圓了,她為她是皇後而興奮。
江毅偷偷安排禦廚,給皇後做了晚飯,在一眾宮女的伺候中,程靈兒在她的坤寧宮第一次用了晚飯。
江毅作為新郎,同時又是皇帝,他不可能現在就跑去跟皇後入洞房。
隻能繼續與群臣和各國君王、使節飲筵。
一個時辰後,筵席散去。
江毅來到後宮牽起程靈兒的小手登上宮牆,一輪圓月高掛天際,宮城外的街道上一盞盞紅燈輝煌璀璨。
雖是夜晚,街上行人如織,商鋪林立,好一派盛世繁華。
街上的行人不知是誰先看到了宮牆上的皇帝,離得很遠,又是晚上,本是看不清楚的,但一個頭戴冕冠的男人,身邊站一位女人,又是鳳冠霞帔的。
不用想,肯定是今日大婚的皇上與皇後在宮牆上賞月,看都城夜景了。
街道上的萬千行人霎時紛紛跪地,衝著宮牆上的皇帝高唿:“皇上萬歲萬萬歲,皇後千歲千千歲。”
江毅沒想到百姓會如此做法,也來不及反應,隨口高聲迴道:“我大漢王朝萬歲萬萬歲!我大漢民族萬歲萬萬歲!”
身邊的護衛,宮城外麵值守的禁衛,大聲傳播著皇上的話:“我大漢王朝萬歲萬萬歲!我大漢民族萬歲萬萬歲!”
百姓俱是震驚,沒想到皇帝竟是這般迴應,當下就隨著禁衛一起喊。
就這樣,萬千百姓,與他們的皇帝共同高喊:“我大漢王朝萬歲萬萬歲!我大漢民族萬歲萬萬歲!”
聲勢震天,氣衝寰宇,使得剛剛迴府的諸臣與館驛中的各國君王、使節甚是不解的側耳傾聽外麵的喊聲。
待一個一個的弄清了事件的原委以後,紛紛歎服,大漢天子的胸懷非是一般人可比的,他心裏始終裝著的是國家和百姓。
…………
隨著中秋節的過去,皇上大婚的話題,也逐漸被各地忙碌的秋收秋種代替了。
現在百姓的耕種比以前快多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草原民族曾經用了大量的牛羊換食鹽,其中牛羊被漢朝百姓買走的最多。
有了耕牛的助力,百姓的耕種時間至少可以縮短一半。
各級官府也開始新一輪的忙碌,對秋收的籌算,對糧賦的征收。
江毅也沒閑著,接見了一撥又一撥來祝賀自己大婚的貴客。
這些人中有向江毅的大漢朝買武器的,有要買糧食的,有請求與漢朝結盟的,等等。
江毅也不推辭,幾乎有求必應,買武器,前提得等時間,他的一千工匠到了很快就能做交易了。
至於買糧食,好辦,交給戶部吧,讓他統籌售賣就行了,隻要給百姓高價,百姓能不賣嗎?
至於結盟,可以啊,隻要別讓我大漢朝免費支援,怎麽結盟都行。
江毅最後接見了奧屯國大汗博都哩賽康的特使。
江毅很是客氣的對他的到來表示歡迎,還讓他轉達對賽康大汗的祝福表示感謝。
客氣話,反正也不要錢,隨便說就行了。
賽康大汗的特使出席江毅婚禮時送了一座金狼,這時拿出一封信,顯然是賽康的信。
江毅拆開細看,賽康在信中還算客氣,先是說了兩國間的一些不愉快,接著說當前的兩國緊張關係,再就是希望江毅能撤迴兩路騎兵,從此兩國友好相處。
賽康承諾草原的大軍不再南下中原,中原的大軍也不能進入草原雲雲。
江毅給賽康大汗的特使說:“眼下的時局不是討論我漢朝軍隊撤兵的事,是應該清算一下被草原鐵騎擄掠,和屠殺的中原百姓生命的事。
做錯了事,得有一個說法,這樣才能服眾,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嘛。
另外,草原是寬廣遼闊的,你們可以放牧養馬,我們漢朝也得有地方養馬放牧,有了這個前提,我們再接著談。”
特使見江毅沒有如對布尼宏烈那般強硬,當下表示即刻返迴王廷,向賽康大汗稟報漢朝皇帝陛下的要求。
…………
江毅與程靈兒成婚之後,程靈兒曾無意間說出嚴母的無奈,上門打擾的人實在太多了,尤其她現在又是皇後了,上門拜見嚴母的會更多,她想去嚴府照顧外祖母,礙於身份,已是不便。
江毅其實是知道嚴母的無奈的,隻是當時與程靈兒沒成婚,盡管是自己的師母也無法過多插手的。
人家登門拜望,你總不能斥責人家吧。
現在江毅有辦法了,直接對程靈兒說道:“很簡單的一件事被你想複雜了,以前不方便,現在就沒問題了,派人把師母接進宮裏就行了。
反正後宮就你一人,你也挺無聊的,有師母在,你們倆相互都有伴了,她又不被人打擾清淨了,一舉多得。”
程靈兒弱弱的問:“皇上,這樣合適嗎?”
江毅大手一揮:“沒什麽合不合適的,這皇宮是朕的,朕想讓誰來就讓誰來,難道朕還需得別人批準不可?反了他們了。”
程靈兒頓時笑靨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