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雙手一抬:“嚴老愛卿平身,朕準奏!”
嚴師道:“皇上,臣幾月前得皇上特詔入京,本該盡心竭力、鞠躬盡瘁,然畢竟近於古稀,力不從心,縱使千般遺憾,亦是油盡燈枯,今聞乾州平定,老臣心甚悅。
憶幾月前,老臣雪夜攜家人逃亡,老弱婦孺,蹣跚爬行,其中苦楚值今日平定之喜悅,感懷而已。
皇上,老臣已是風燭殘年,去日無多,胡相剛說欲引民入乾,老臣不如就以此為由,請求聖上準老臣乞骸骨,歸故土,以安難民之心。還望皇上恩準。”說罷,嚴師微微低頭,靜等消息。
皇上沒說話,珠簾後麵傳出太後的聲音:“嚴愛卿,哀家和皇上還等著你多講講古之大賢呢,不準呢,哀家和皇上不忍心,準了呢,哀家和皇上舍不得。左右都是個難。哎,既然如此,那哀家就代皇上就準了你。”
嚴師趕緊拜謝:“謝太後,謝皇上。老臣告退。”
當晚,嚴府書房。
嚴師正在叮囑兒子,突然外麵有人敲門,嚴從喻打開門,外麵站著江毅留下的兩個扈從之一,他抱拳道:“嚴大人,小的已經和猛虎衛的偵騎聯係好了,已有快馬去報知先生去了,明天出城,會有十多名偵騎在外圍保護,一切萬無一失。”
嚴從喻點點頭,道:“我父母的安全拜托各位了,代我向銘遠賢弟問好。”
扈從一抱拳離開。
嚴師繼續說道:“為父明日走後,你即可找胡風商談,務必調賀年就任乾州,有賀年在,銘遠會少分很多心。他就可以安心保乾州安危了。
至於你擔心的武烈侯陶宗伍,一匹夫爾,不足為慮。排兵布陣,銘遠可能遜於他,戰場廝殺、比勇鬥狠、兵法謀略,他遠不如銘遠。
你尚且知道進退,懂周旋,為父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姐夫。他忠厚執拗,不會逢迎,不懂進退,不知世故,恐難長久啊。”
“父親放心,兒子在通政使司,會有辦法護佑姐夫的,好在他也算是閑職,事務不多,畢竟是吏部的人,外人不敢結怨。”
第二天上午,在一眾人的送別中,嚴師夫婦一行三輛馬車出城沿著官道往乾州行去。
涉縣,軍營書房。
江毅與張茂文對麵而坐,江毅讓張茂文看剛剛京中傳來的消息:
一、嚴公乞骸被準,攜妻,三輛車,剛出城,往涉縣,十名偵騎保護。
二、胡風朝堂上的奏折內容。
看完胡風的奏折內容,張茂文不語。
江毅打趣道:“被胡風的奏折嚇到了?”
張茂文點點頭。
江毅站起來一擺手:“怕個球,他再牛,別忘了我有勞教隊,裏麵的人,我啥時間想放就啥時間放。別把我惹急了,把我惹急了,我把他本人綁來關勞教隊裏去。”
送走了張茂文,江毅一頭鑽進他的小院子裏了,今天還得給缸糊泥巴呢,再糊幾層,我就不信了還漏氣。
為了試製硝酸,可累壞了。
天很熱,江毅光著膀子,就穿個自製的四角褲衩,終於涼快多了,就是頭發太煩人了,總是被汗水貼在背上,癢,又沒法抓,兩手泥巴呢。
幾次三番,三番幾次,江毅的小暴脾氣上來了,洗了手,找出剪刀,“嚓嚓”剪掉了,對著銅鏡看了看,實在不好看。
出門喊來衛兵,讓衛兵出去喊一個剃頭匠過來。(注,漢代就有理發店,不過和現在的不一樣,但依然有剪刀,手藝很高超的。)
小半個時辰,衛兵帶著一個老剃頭匠來了,江毅指著自己的頭,把自己的要求一一說給剃頭匠,剃頭匠不住的點頭。
差不多兩刻多鍾,在剃頭匠剪刀如飛的技藝下,江毅別說照銅鏡了,一摸頭就知道,大平頭。後脖領也剪的幹幹淨淨的,跟刮過一樣。江毅很滿意。頭上再也不會起痱子了。
打賞了剃頭匠,讓衛兵送出去,自己心裏嘀咕,這沒有頭發了還叫書生嗎?不是書生了還能叫先生嗎?自己的兵該怎麽稱自己呢?“銘遠先生”肯定不合適了。
有了,騷包一點,就叫自己“元帥”吧,以後再擴軍了,封自己一個“總統”也不是不可以。反正這些古人也不懂。
朝廷、黑旗軍、紅巾軍,都是大統領,我是“總統領”,簡稱總統,說的過去。沒毛病。
走到門口,對站崗的衛兵說:“你去傳令全軍,以後不要喊我先生了,喊我總統,不是,喊我元帥,聽懂了嗎?元帥,或者喊我江元帥。記好啊。”
說完,背著手騷包的迴屋去了。
傍晚,天涼一點,江毅找了一家裁縫鋪,對一個老裁縫寫寫畫畫的講了好一陣,付了定金就走了。
第四天下午,老裁縫夾了一個布包來了,江毅一打開,手藝不錯啊。
布包裏兩頂帽子,都跟軍服一個顏色,墨綠色,不是韭菜色的。一個是棒球帽,帽簷挺長,捏了捏,就是有點硬,現在還沒有塑料,這是啥玩意?老裁縫說是抻平了的牛角。
另一頂帽子是大簷帽,帽徽是圓形的紅鐵牌。先不說帽徽了,帽子做的像那麽迴事。打賞,絕對打賞。
老裁縫離開了,江毅戴著棒球帽試了試,大小差不多。又戴上大簷帽,一瞬間有迴到前世的感覺,想哭,他太想念這頂帽子了,陪他三十年啊。
穿上衣褲,勒上釘滿銀釘的腰帶,戴上大簷帽,一看腳上,娘的,不配套啊,應該是皮靴才對,現在穿的布氈靴。腰間也少了一樣東西,是手槍。
算了,明天加快製濃硝酸。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嚴師還沒到,江毅特別叮囑派過去保護的衛兵,不要著急趕路,走著玩著,保護安全就是了,讓老爺子好好休息,好好散心。
這天,衛兵來報,劉管事帶著一個人求見。江毅讓帶進來。
劉管事和來人進門看見江毅嚇了一跳,這是什麽打扮啊,這是穿著褻衣褻褲就出來了?也不像啊?
再看江毅的頭發,跟個光頭差不多。這是發生什麽事了嗎?江毅頭發掉完了?
江毅開門見山道:“劉管事,你今天給我帶什麽消息來了?”
劉管事剛要說話,旁邊的那個中年人說話了:“銘遠,在下胡山,是胡相家裏的管事,上次你所托劉管事帶來的那份物資清單,是否,是否...?”
江毅一聽,這是來討價還價的啊,遂說道:“劉管事,本帥給你講過最後的交換時間吧?”
劉管事忙答:“講過,講過。七月二十。”
江毅道:“那本帥再說一次,七月二十,本帥要的錢糧物資若還是沒有送到涉縣,本帥就將他們推到涉水邊,逐個砍頭。既然他們的家人都不要他,本帥也就不留他了,先從胡斌開始。
來人,送客!”
嚴師終於到了涉縣,張茂文率縣衙部眾與城內名流唿唿啦啦一群人,陪江毅一起,在城門口迎接。
嚴師乘坐的馬車緩緩停在眾人麵前,兩名軍卒放置下車梯,嚴師緩步下車,妻子也在婢女的攙扶下走了過來。
眾人皆行禮。
待嚴師伉儷看到江毅的裝扮,戴著一頂船型的帽子,穿一身墨綠色軍服,短袖上衣,露著兩條胳膊,上衣下擺裝進褲腰裏,係一條黑色腰帶,懸掛一把精美的短劍。腳穿一雙高腰皮靴,黑的鋥亮。看著怪怪的,卻更顯英武。
隻是這人的頭發呢?也不方便問,在江毅的攙扶下慢慢看看這座小城。縣城不大,一千多勞力正在城外側建一大片院落,忙忙碌碌的,江毅告訴嚴師,這是新建的軍營。
城外的田野中到處可見忙碌的農民,水稻似有彎腰,月餘即可收割,又能再種一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緊鄰涉水,便不怕旱災。
城中熱鬧的街道,兩邊店鋪都在開門營業,江毅手指一家飯館道:“恩師,我請您老,帶著師母下館子吃野味,這店裏所有的菜都是這山裏水裏長大的,保證好吃。”
嚴師伉儷二人看著幾個月未見的江毅,就是開心,江毅建議什麽,他們答應什麽,江毅給他們什麽,他們就接什麽,那一臉的幸福和滿足,就是親生父母也不過如此。
張茂文感慨:“難怪嚴公徒兒長、徒兒短的,人家是師徒情深、師徒情真啊。能得嚴公如此這般的學生不知還有沒有,話又說迴來了,能得江毅如此敬重愛戴的人,不知還有沒有呢?”
已是七月天了,大中午,天熱的連狗都趴在樹蔭下不願動。涉縣一片安靜。
傳信兵叫醒正在午休的江毅,一名猛虎衛偵騎趕緊近前報告:“武烈侯率朝廷三千步軍已經進入乾州,繞過魏郡直奔涉縣而來,按當前速度四日內到達。”
江毅聞聽翻身下了躺椅,一指京師方向:”老子給你們臉,你們不要臉,那好,休怪老子無情。”
江毅決定了,他要主動出擊,吃掉這三千步軍!
嚴師道:“皇上,臣幾月前得皇上特詔入京,本該盡心竭力、鞠躬盡瘁,然畢竟近於古稀,力不從心,縱使千般遺憾,亦是油盡燈枯,今聞乾州平定,老臣心甚悅。
憶幾月前,老臣雪夜攜家人逃亡,老弱婦孺,蹣跚爬行,其中苦楚值今日平定之喜悅,感懷而已。
皇上,老臣已是風燭殘年,去日無多,胡相剛說欲引民入乾,老臣不如就以此為由,請求聖上準老臣乞骸骨,歸故土,以安難民之心。還望皇上恩準。”說罷,嚴師微微低頭,靜等消息。
皇上沒說話,珠簾後麵傳出太後的聲音:“嚴愛卿,哀家和皇上還等著你多講講古之大賢呢,不準呢,哀家和皇上不忍心,準了呢,哀家和皇上舍不得。左右都是個難。哎,既然如此,那哀家就代皇上就準了你。”
嚴師趕緊拜謝:“謝太後,謝皇上。老臣告退。”
當晚,嚴府書房。
嚴師正在叮囑兒子,突然外麵有人敲門,嚴從喻打開門,外麵站著江毅留下的兩個扈從之一,他抱拳道:“嚴大人,小的已經和猛虎衛的偵騎聯係好了,已有快馬去報知先生去了,明天出城,會有十多名偵騎在外圍保護,一切萬無一失。”
嚴從喻點點頭,道:“我父母的安全拜托各位了,代我向銘遠賢弟問好。”
扈從一抱拳離開。
嚴師繼續說道:“為父明日走後,你即可找胡風商談,務必調賀年就任乾州,有賀年在,銘遠會少分很多心。他就可以安心保乾州安危了。
至於你擔心的武烈侯陶宗伍,一匹夫爾,不足為慮。排兵布陣,銘遠可能遜於他,戰場廝殺、比勇鬥狠、兵法謀略,他遠不如銘遠。
你尚且知道進退,懂周旋,為父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姐夫。他忠厚執拗,不會逢迎,不懂進退,不知世故,恐難長久啊。”
“父親放心,兒子在通政使司,會有辦法護佑姐夫的,好在他也算是閑職,事務不多,畢竟是吏部的人,外人不敢結怨。”
第二天上午,在一眾人的送別中,嚴師夫婦一行三輛馬車出城沿著官道往乾州行去。
涉縣,軍營書房。
江毅與張茂文對麵而坐,江毅讓張茂文看剛剛京中傳來的消息:
一、嚴公乞骸被準,攜妻,三輛車,剛出城,往涉縣,十名偵騎保護。
二、胡風朝堂上的奏折內容。
看完胡風的奏折內容,張茂文不語。
江毅打趣道:“被胡風的奏折嚇到了?”
張茂文點點頭。
江毅站起來一擺手:“怕個球,他再牛,別忘了我有勞教隊,裏麵的人,我啥時間想放就啥時間放。別把我惹急了,把我惹急了,我把他本人綁來關勞教隊裏去。”
送走了張茂文,江毅一頭鑽進他的小院子裏了,今天還得給缸糊泥巴呢,再糊幾層,我就不信了還漏氣。
為了試製硝酸,可累壞了。
天很熱,江毅光著膀子,就穿個自製的四角褲衩,終於涼快多了,就是頭發太煩人了,總是被汗水貼在背上,癢,又沒法抓,兩手泥巴呢。
幾次三番,三番幾次,江毅的小暴脾氣上來了,洗了手,找出剪刀,“嚓嚓”剪掉了,對著銅鏡看了看,實在不好看。
出門喊來衛兵,讓衛兵出去喊一個剃頭匠過來。(注,漢代就有理發店,不過和現在的不一樣,但依然有剪刀,手藝很高超的。)
小半個時辰,衛兵帶著一個老剃頭匠來了,江毅指著自己的頭,把自己的要求一一說給剃頭匠,剃頭匠不住的點頭。
差不多兩刻多鍾,在剃頭匠剪刀如飛的技藝下,江毅別說照銅鏡了,一摸頭就知道,大平頭。後脖領也剪的幹幹淨淨的,跟刮過一樣。江毅很滿意。頭上再也不會起痱子了。
打賞了剃頭匠,讓衛兵送出去,自己心裏嘀咕,這沒有頭發了還叫書生嗎?不是書生了還能叫先生嗎?自己的兵該怎麽稱自己呢?“銘遠先生”肯定不合適了。
有了,騷包一點,就叫自己“元帥”吧,以後再擴軍了,封自己一個“總統”也不是不可以。反正這些古人也不懂。
朝廷、黑旗軍、紅巾軍,都是大統領,我是“總統領”,簡稱總統,說的過去。沒毛病。
走到門口,對站崗的衛兵說:“你去傳令全軍,以後不要喊我先生了,喊我總統,不是,喊我元帥,聽懂了嗎?元帥,或者喊我江元帥。記好啊。”
說完,背著手騷包的迴屋去了。
傍晚,天涼一點,江毅找了一家裁縫鋪,對一個老裁縫寫寫畫畫的講了好一陣,付了定金就走了。
第四天下午,老裁縫夾了一個布包來了,江毅一打開,手藝不錯啊。
布包裏兩頂帽子,都跟軍服一個顏色,墨綠色,不是韭菜色的。一個是棒球帽,帽簷挺長,捏了捏,就是有點硬,現在還沒有塑料,這是啥玩意?老裁縫說是抻平了的牛角。
另一頂帽子是大簷帽,帽徽是圓形的紅鐵牌。先不說帽徽了,帽子做的像那麽迴事。打賞,絕對打賞。
老裁縫離開了,江毅戴著棒球帽試了試,大小差不多。又戴上大簷帽,一瞬間有迴到前世的感覺,想哭,他太想念這頂帽子了,陪他三十年啊。
穿上衣褲,勒上釘滿銀釘的腰帶,戴上大簷帽,一看腳上,娘的,不配套啊,應該是皮靴才對,現在穿的布氈靴。腰間也少了一樣東西,是手槍。
算了,明天加快製濃硝酸。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嚴師還沒到,江毅特別叮囑派過去保護的衛兵,不要著急趕路,走著玩著,保護安全就是了,讓老爺子好好休息,好好散心。
這天,衛兵來報,劉管事帶著一個人求見。江毅讓帶進來。
劉管事和來人進門看見江毅嚇了一跳,這是什麽打扮啊,這是穿著褻衣褻褲就出來了?也不像啊?
再看江毅的頭發,跟個光頭差不多。這是發生什麽事了嗎?江毅頭發掉完了?
江毅開門見山道:“劉管事,你今天給我帶什麽消息來了?”
劉管事剛要說話,旁邊的那個中年人說話了:“銘遠,在下胡山,是胡相家裏的管事,上次你所托劉管事帶來的那份物資清單,是否,是否...?”
江毅一聽,這是來討價還價的啊,遂說道:“劉管事,本帥給你講過最後的交換時間吧?”
劉管事忙答:“講過,講過。七月二十。”
江毅道:“那本帥再說一次,七月二十,本帥要的錢糧物資若還是沒有送到涉縣,本帥就將他們推到涉水邊,逐個砍頭。既然他們的家人都不要他,本帥也就不留他了,先從胡斌開始。
來人,送客!”
嚴師終於到了涉縣,張茂文率縣衙部眾與城內名流唿唿啦啦一群人,陪江毅一起,在城門口迎接。
嚴師乘坐的馬車緩緩停在眾人麵前,兩名軍卒放置下車梯,嚴師緩步下車,妻子也在婢女的攙扶下走了過來。
眾人皆行禮。
待嚴師伉儷看到江毅的裝扮,戴著一頂船型的帽子,穿一身墨綠色軍服,短袖上衣,露著兩條胳膊,上衣下擺裝進褲腰裏,係一條黑色腰帶,懸掛一把精美的短劍。腳穿一雙高腰皮靴,黑的鋥亮。看著怪怪的,卻更顯英武。
隻是這人的頭發呢?也不方便問,在江毅的攙扶下慢慢看看這座小城。縣城不大,一千多勞力正在城外側建一大片院落,忙忙碌碌的,江毅告訴嚴師,這是新建的軍營。
城外的田野中到處可見忙碌的農民,水稻似有彎腰,月餘即可收割,又能再種一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緊鄰涉水,便不怕旱災。
城中熱鬧的街道,兩邊店鋪都在開門營業,江毅手指一家飯館道:“恩師,我請您老,帶著師母下館子吃野味,這店裏所有的菜都是這山裏水裏長大的,保證好吃。”
嚴師伉儷二人看著幾個月未見的江毅,就是開心,江毅建議什麽,他們答應什麽,江毅給他們什麽,他們就接什麽,那一臉的幸福和滿足,就是親生父母也不過如此。
張茂文感慨:“難怪嚴公徒兒長、徒兒短的,人家是師徒情深、師徒情真啊。能得嚴公如此這般的學生不知還有沒有,話又說迴來了,能得江毅如此敬重愛戴的人,不知還有沒有呢?”
已是七月天了,大中午,天熱的連狗都趴在樹蔭下不願動。涉縣一片安靜。
傳信兵叫醒正在午休的江毅,一名猛虎衛偵騎趕緊近前報告:“武烈侯率朝廷三千步軍已經進入乾州,繞過魏郡直奔涉縣而來,按當前速度四日內到達。”
江毅聞聽翻身下了躺椅,一指京師方向:”老子給你們臉,你們不要臉,那好,休怪老子無情。”
江毅決定了,他要主動出擊,吃掉這三千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