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雖是熱鬧,但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就結束了。主要是大家都知道嚴師近七旬的老人了,年事已高,加之一路舟車勞頓,不宜長時間打擾。如今都在京師,見麵也方便。要談一些事也不用急於今天。於是相繼告辭離去。
迴到二堂,嚴師一家與女兒嚴從茹一家大大小小十多口人,歡聲笑語的熱鬧了半個多時辰,而後女兒女婿一家方離開。女婿畢竟是吏部正五品的郎中,也有自己的府邸的。
嚴師與兒子嚴從喻走進書房,兩人差不多聊了近一個時辰,方各自迴屋休息。
嚴師的兒子嚴從喻已經四十歲了,比姐姐嚴從茹小六歲,嚴從喻兩個兒子,大的跟江毅同齡,剛從梁州迴京師,入國子監讀書,係嚴從喻第一個夫人所生,夫人三年前病故,續弦娶了一個,也生一個男孩,十四個月大了,返鄉探家時生育的。
江毅不同意搬到嚴師命人給他準備的客房裏住宿,堅持跟他的十名隊員住在一起,嚴師聽後說:“就按他說的做就行了,這賊廝不好相與,且不可勉強他。”嚴老夫人聽了抿嘴笑,這幾個月來相處,她太了解江毅了,嚴師與江毅二人的感情別人是看不懂也體會不到的。
一夜無話,天不亮嚴從喻就上朝去了,江毅和隊員們在前院不敢發出響聲的訓練了一個多時辰,見嚴師矗立在前廳門口看著他們。
江毅走過去,渾身冒著熱氣,滿頭滿臉的汗水。嚴師問:“銘遠,你之變化令老朽不敢相認了。”
江毅說道:“不變不行啊,如今天下時局都在變,我若不變,早晚會喪命在亂局裏。”
嚴師道:“昨晚我與從喻聊了一些事情,順便也聊到了你,老朽想知道你今後有何打算?”
江毅也沒繞彎,直接說道:“老爺子你暫時不要考慮我,給我十來天時間考慮,十天後我再答複你。”
嚴師止步,看了一下江毅,問道:“為何需要十天?”
江毅迴道:“這不得謀劃一番嗎?”
“如何謀劃?”
“天機不可泄露,十天後你就知道了。”
早飯後嚴師進宮麵聖去了,江毅派了兩名隊員步行在馬車旁隨護。自己換上了一套長衫,拿了一把折扇,也出了門。
傍晚的時候,嚴師父子相繼歸家剛入府門,江毅一個人“提提踏踏”的步行著迴來了。
於是,一起晚飯,而後在一起喝了盞茶,聊了一陣,各自迴房休息。
第二天,嚴從喻一大早去值房公務,嚴師去國子監就任,江毅繼續出門,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做了什麽。晚上一起吃飯,而後飲茶閑聊,再然後迴房睡覺。
第三天,依然如此。
第四天照舊。
......
第十一天晚飯後飲茶,江毅看了看嚴師父子,二人一臉期待的看著江毅。
江毅站起來衝二人施了一禮,嚴師道:“銘遠,現在沒有外人,就咱們三人,這是我的兒子從喻,也是你的兄長,不必見外,還如往常我們兩人一樣,有什麽就直說。”
嚴從喻說道:“銘遠賢弟,我們二人雖相談不多,但你救父救母之恩我此生不忘,我父幾乎每天都要跟我講你的事情,言及你灑脫,不喜歡拘泥。今我父在場,我且說與你,我視你為親弟,今生定不負你,若你有事,盡管明說,我必全力。”說完起身對江毅深深一揖。
江毅起身迴禮,打蛇隨棍上:“兄長多禮了,弟愧不敢當。”
嚴師道:“銘遠,既為家人了,有話不妨直說就好,老朽等你答複等十多天了。”
江毅靜了一下心神,耳朵努力的聽一下周圍的環境,確定沒有其他人聽到他們三人的談話了,才說道:“恩師,兄長,我準備離開京師。”
“什麽?不行!”嚴師厲聲嗬斥。
嚴從喻看了一下江毅,看江毅一臉平靜,沒有什麽不正常,說道:“銘遠,說說你的理由。”
江毅說道:“恩師不要生氣,聽我詳說。”
嚴師憤憤道:“若你說不出理由,休怪老朽不認你這個徒弟。”
江毅笑了一下,說道:“恩師,兄長,這幾日你們在忙,我也沒閑著,我每天都去市井,茶樓,酒肆了。”
嚴從喻問道:“這些地方有什麽特別的嗎?”
江毅說道:“自古世間事,多從街頭起,要想打聽京師中的一切消息,市井,茶樓,酒肆中,想知道什麽都能打聽的到。我說一句你們認為是大不敬的話,就連先皇在世時每晚留宿在哪個妃子房中都能打聽出來。”
嚴從喻趕緊嗬斥:“銘遠慎言。”
嚴師笑罵道:“他這廝就這樣,沒有過敬畏,天天說話總是不知輕重。從喻不可大驚小怪,他不會當人多時候亂說的。”
江毅也不接茬就,繼續道:“恩師和兄長,你們知道為什麽你們倆同時調入京師嗎?”
不等他們二人迴話,江毅繼續發問:“你們知道天下為什麽大亂嗎?
你們認為天下還能承平嗎?
你們知道城外的亂民為什麽越聚越多嗎?
你們知道京師還能撐多久就亂起來了嗎?”
連續幾個問題,似一個個炸雷,嚴師父子被炸得當場頭昏目眩。
半晌,嚴師無力的說道:“有話直接說吧,看來你打聽到不少事啊,你想做什麽?”
“我想活著,還想活得更好。”江毅直說。
嚴從喻站起身來,一攙父親,對著江毅說:“走,去書房裏談。”
書房是非常隱秘的房間,隔音效果很好,別說外麵沒人偷聽,就是趴在門邊也聽不到。
書房內,三人坐定後,嚴師先問道:“銘遠,你的意思如今天下大亂是不好平息了?”
江毅道:“能平息。但不是現在,更不是這個武朝。”
嚴師顫抖著說:“銘遠,你因何這樣定論?”
江毅問道:“兄長,你久在地方執政,請問,你知百姓為什麽要亂?”
嚴從喻毫不猶豫答:“食不果腹。”
江毅又問:“為什麽食不果腹?”
嚴從喻:“一是沒土地,二是天災,三是賦稅過重。”
江毅道:“天災不是年年有,可沒有土地和賦稅過重,這是人禍,人禍卻是年年有。朝廷、官員、軍隊、士紳都需要百姓繳納錢糧,可種地的百姓卻沒有土地,怎麽繳納錢糧?
於是食不果腹的農民成了亂民,為了活命搶奪官倉、搶奪富戶,朝廷派兵彈壓,卻因國庫沒有錢糧無法派兵。
兄長,當前就是這麽一個狀況吧?
如今朝堂也是亂局,左右丞相爭權,大臣跟宦官爭權,宦官跟太後爭權,太後又跟大臣爭權,文官跟武將也爭權。
天下都亂成一鍋粥了,朝堂上還在相互傾軋、相互扯皮。
現在難民都快把京師圍住了,糧食已經運不進城了,再說天下大亂,到處官倉被搶,也沒有糧食運往京師了。
眼下京師外麵圍住的隻是難民,再過些日子,他們沒吃的,他們就會為了活命成為亂民,一旦湧入京師城裏,誰是富紳,誰是大臣,誰是王爺,誰是皇帝,誰是太後,都不管用,都是狗屁,還是糧食管用,有糧就不會餓肚子,就能活命。
老百姓要的其實很簡單,你讓他有吃的,他就擁護你,你讓他沒了活命,他肯定就起來反抗。
這麽簡單的道理,皇帝和朝堂大臣們都視而不見或不管不問,活該被推翻。”
江毅這一席話,也不管嚴師父子倆愛不愛聽,反正他就隻管說,一下說完,端起茶杯自顧自的喝起茶來。
嚴師父子倆怔怔的坐在那裏,一動不動。半晌,二人如被抽筋拔骨一樣,軟軟的縮在椅子裏,口中不住喃喃:“不會的,近三百年基業啊,怎麽可能就垮掉?”
江毅認為自己說的夠多了,也費事再跟他們講“王朝三百年周期定律”,先讓他們倆在這消化消化他講的話吧,剩餘的事明天接著談,反正最遲後天,他是一定要離開的。至於去哪?離開了再說,萬不可被亂民堵在城裏了。
江毅起身一禮告辭出門,迴去睡覺了。
第二天一早,嚴從喻繼續早起上朝,嚴師沒出門,連早飯都沒出來吃。
早飯後,嚴師遣人喚江毅去書房。
江毅一進書房,發現嚴師很憔悴,一夜間蒼老了不少。
江毅問道:“一夜沒睡?”
嚴師點了點頭。
江毅笑道:“被我的話嚇著了?”
嚴師也不迴答,指了指椅子:“坐下說。”
待江毅坐下,嚴師說道:“你昨晚上說的,你覺得能不能避免?”
“按現在朝廷的態度,是不可能避免,老爺子你就不要自欺欺人了。”
“你準備怎麽辦?”嚴師問。
江毅看著嚴師問道:“你走不走?”
嚴師搖了搖頭:“我已經老了,走不動道了,所以我哪都不會去。”
江毅一指書房的牆上掛著《武朝與圖》,道:“老爺子您不走的話,我去這。”他指著京師西北側的那片山脈,然後又指著《與圖》道:“您若跟我一起走的話,我準備去這。”他指向並州。
“為什麽要做兩種選擇?”嚴師不解的問。
江毅一笑,毫不猶豫的答道:“因為老爺子您是我的親人,我得護著您。”
迴到二堂,嚴師一家與女兒嚴從茹一家大大小小十多口人,歡聲笑語的熱鬧了半個多時辰,而後女兒女婿一家方離開。女婿畢竟是吏部正五品的郎中,也有自己的府邸的。
嚴師與兒子嚴從喻走進書房,兩人差不多聊了近一個時辰,方各自迴屋休息。
嚴師的兒子嚴從喻已經四十歲了,比姐姐嚴從茹小六歲,嚴從喻兩個兒子,大的跟江毅同齡,剛從梁州迴京師,入國子監讀書,係嚴從喻第一個夫人所生,夫人三年前病故,續弦娶了一個,也生一個男孩,十四個月大了,返鄉探家時生育的。
江毅不同意搬到嚴師命人給他準備的客房裏住宿,堅持跟他的十名隊員住在一起,嚴師聽後說:“就按他說的做就行了,這賊廝不好相與,且不可勉強他。”嚴老夫人聽了抿嘴笑,這幾個月來相處,她太了解江毅了,嚴師與江毅二人的感情別人是看不懂也體會不到的。
一夜無話,天不亮嚴從喻就上朝去了,江毅和隊員們在前院不敢發出響聲的訓練了一個多時辰,見嚴師矗立在前廳門口看著他們。
江毅走過去,渾身冒著熱氣,滿頭滿臉的汗水。嚴師問:“銘遠,你之變化令老朽不敢相認了。”
江毅說道:“不變不行啊,如今天下時局都在變,我若不變,早晚會喪命在亂局裏。”
嚴師道:“昨晚我與從喻聊了一些事情,順便也聊到了你,老朽想知道你今後有何打算?”
江毅也沒繞彎,直接說道:“老爺子你暫時不要考慮我,給我十來天時間考慮,十天後我再答複你。”
嚴師止步,看了一下江毅,問道:“為何需要十天?”
江毅迴道:“這不得謀劃一番嗎?”
“如何謀劃?”
“天機不可泄露,十天後你就知道了。”
早飯後嚴師進宮麵聖去了,江毅派了兩名隊員步行在馬車旁隨護。自己換上了一套長衫,拿了一把折扇,也出了門。
傍晚的時候,嚴師父子相繼歸家剛入府門,江毅一個人“提提踏踏”的步行著迴來了。
於是,一起晚飯,而後在一起喝了盞茶,聊了一陣,各自迴房休息。
第二天,嚴從喻一大早去值房公務,嚴師去國子監就任,江毅繼續出門,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做了什麽。晚上一起吃飯,而後飲茶閑聊,再然後迴房睡覺。
第三天,依然如此。
第四天照舊。
......
第十一天晚飯後飲茶,江毅看了看嚴師父子,二人一臉期待的看著江毅。
江毅站起來衝二人施了一禮,嚴師道:“銘遠,現在沒有外人,就咱們三人,這是我的兒子從喻,也是你的兄長,不必見外,還如往常我們兩人一樣,有什麽就直說。”
嚴從喻說道:“銘遠賢弟,我們二人雖相談不多,但你救父救母之恩我此生不忘,我父幾乎每天都要跟我講你的事情,言及你灑脫,不喜歡拘泥。今我父在場,我且說與你,我視你為親弟,今生定不負你,若你有事,盡管明說,我必全力。”說完起身對江毅深深一揖。
江毅起身迴禮,打蛇隨棍上:“兄長多禮了,弟愧不敢當。”
嚴師道:“銘遠,既為家人了,有話不妨直說就好,老朽等你答複等十多天了。”
江毅靜了一下心神,耳朵努力的聽一下周圍的環境,確定沒有其他人聽到他們三人的談話了,才說道:“恩師,兄長,我準備離開京師。”
“什麽?不行!”嚴師厲聲嗬斥。
嚴從喻看了一下江毅,看江毅一臉平靜,沒有什麽不正常,說道:“銘遠,說說你的理由。”
江毅說道:“恩師不要生氣,聽我詳說。”
嚴師憤憤道:“若你說不出理由,休怪老朽不認你這個徒弟。”
江毅笑了一下,說道:“恩師,兄長,這幾日你們在忙,我也沒閑著,我每天都去市井,茶樓,酒肆了。”
嚴從喻問道:“這些地方有什麽特別的嗎?”
江毅說道:“自古世間事,多從街頭起,要想打聽京師中的一切消息,市井,茶樓,酒肆中,想知道什麽都能打聽的到。我說一句你們認為是大不敬的話,就連先皇在世時每晚留宿在哪個妃子房中都能打聽出來。”
嚴從喻趕緊嗬斥:“銘遠慎言。”
嚴師笑罵道:“他這廝就這樣,沒有過敬畏,天天說話總是不知輕重。從喻不可大驚小怪,他不會當人多時候亂說的。”
江毅也不接茬就,繼續道:“恩師和兄長,你們知道為什麽你們倆同時調入京師嗎?”
不等他們二人迴話,江毅繼續發問:“你們知道天下為什麽大亂嗎?
你們認為天下還能承平嗎?
你們知道城外的亂民為什麽越聚越多嗎?
你們知道京師還能撐多久就亂起來了嗎?”
連續幾個問題,似一個個炸雷,嚴師父子被炸得當場頭昏目眩。
半晌,嚴師無力的說道:“有話直接說吧,看來你打聽到不少事啊,你想做什麽?”
“我想活著,還想活得更好。”江毅直說。
嚴從喻站起身來,一攙父親,對著江毅說:“走,去書房裏談。”
書房是非常隱秘的房間,隔音效果很好,別說外麵沒人偷聽,就是趴在門邊也聽不到。
書房內,三人坐定後,嚴師先問道:“銘遠,你的意思如今天下大亂是不好平息了?”
江毅道:“能平息。但不是現在,更不是這個武朝。”
嚴師顫抖著說:“銘遠,你因何這樣定論?”
江毅問道:“兄長,你久在地方執政,請問,你知百姓為什麽要亂?”
嚴從喻毫不猶豫答:“食不果腹。”
江毅又問:“為什麽食不果腹?”
嚴從喻:“一是沒土地,二是天災,三是賦稅過重。”
江毅道:“天災不是年年有,可沒有土地和賦稅過重,這是人禍,人禍卻是年年有。朝廷、官員、軍隊、士紳都需要百姓繳納錢糧,可種地的百姓卻沒有土地,怎麽繳納錢糧?
於是食不果腹的農民成了亂民,為了活命搶奪官倉、搶奪富戶,朝廷派兵彈壓,卻因國庫沒有錢糧無法派兵。
兄長,當前就是這麽一個狀況吧?
如今朝堂也是亂局,左右丞相爭權,大臣跟宦官爭權,宦官跟太後爭權,太後又跟大臣爭權,文官跟武將也爭權。
天下都亂成一鍋粥了,朝堂上還在相互傾軋、相互扯皮。
現在難民都快把京師圍住了,糧食已經運不進城了,再說天下大亂,到處官倉被搶,也沒有糧食運往京師了。
眼下京師外麵圍住的隻是難民,再過些日子,他們沒吃的,他們就會為了活命成為亂民,一旦湧入京師城裏,誰是富紳,誰是大臣,誰是王爺,誰是皇帝,誰是太後,都不管用,都是狗屁,還是糧食管用,有糧就不會餓肚子,就能活命。
老百姓要的其實很簡單,你讓他有吃的,他就擁護你,你讓他沒了活命,他肯定就起來反抗。
這麽簡單的道理,皇帝和朝堂大臣們都視而不見或不管不問,活該被推翻。”
江毅這一席話,也不管嚴師父子倆愛不愛聽,反正他就隻管說,一下說完,端起茶杯自顧自的喝起茶來。
嚴師父子倆怔怔的坐在那裏,一動不動。半晌,二人如被抽筋拔骨一樣,軟軟的縮在椅子裏,口中不住喃喃:“不會的,近三百年基業啊,怎麽可能就垮掉?”
江毅認為自己說的夠多了,也費事再跟他們講“王朝三百年周期定律”,先讓他們倆在這消化消化他講的話吧,剩餘的事明天接著談,反正最遲後天,他是一定要離開的。至於去哪?離開了再說,萬不可被亂民堵在城裏了。
江毅起身一禮告辭出門,迴去睡覺了。
第二天一早,嚴從喻繼續早起上朝,嚴師沒出門,連早飯都沒出來吃。
早飯後,嚴師遣人喚江毅去書房。
江毅一進書房,發現嚴師很憔悴,一夜間蒼老了不少。
江毅問道:“一夜沒睡?”
嚴師點了點頭。
江毅笑道:“被我的話嚇著了?”
嚴師也不迴答,指了指椅子:“坐下說。”
待江毅坐下,嚴師說道:“你昨晚上說的,你覺得能不能避免?”
“按現在朝廷的態度,是不可能避免,老爺子你就不要自欺欺人了。”
“你準備怎麽辦?”嚴師問。
江毅看著嚴師問道:“你走不走?”
嚴師搖了搖頭:“我已經老了,走不動道了,所以我哪都不會去。”
江毅一指書房的牆上掛著《武朝與圖》,道:“老爺子您不走的話,我去這。”他指著京師西北側的那片山脈,然後又指著《與圖》道:“您若跟我一起走的話,我準備去這。”他指向並州。
“為什麽要做兩種選擇?”嚴師不解的問。
江毅一笑,毫不猶豫的答道:“因為老爺子您是我的親人,我得護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