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等太子,劉徹故意走的很慢。
霍海在旁邊陪著。
而大臣們各有所想。
有的人沒見過這麽繁茂的市集,在看熱鬧。
有些人連煤炭是什麽都不太知道,在到處詢問。
有些人,在想自己怎麽搞這裏的房產,把自家生意做到這兒來。
而劉徹卻在詢問:“你看他們在想什麽?”
霍海看著百官勳貴:“他們在想怎麽賺錢。”
劉徹看著前方,一邊走,一邊:“大半個月過去了,如果是今天,你還會寫《阿房宮賦》嗎?”
霍海知道劉徹想要說什麽,尬笑:“都是誤會。”
劉徹背著手:“自從高祖以來,遷天下富戶豪傑修陵墓,為的就是把天下的財富帶到長安,遏製他們的發展。”
“如今你倒好,讓他們在長安也能賺到錢了。”
其實陵邑的事情霍海是知道的,但是霍海一開始沒想到陵邑是為了遏製地方豪強才發明的政策。
這個政策說簡單也簡單,而且很實用。
那就是,每一個皇帝上位開始就要修自己的陵墓,他們可以把陵墓修的特別巨大,這就需要錢,而錢從哪兒來呢?遷徙地方上的豪強來修。
他們會把財富帶到長安來,在修陵墓的過程中,財富一流向皇宮國庫,二流向長安百姓。
如此一來,每一代皇帝都能削弱一個地方的豪強,如此循環,天下就不會有超級豪強誕生了。
而本來就在長安的勳貴和百官,把和這些豪強一起形成陵縣居住,是抱團取暖,為的是防止可能出現的敵人圍城。
不過說到底,修陵墓其實對維護大漢的統治是好事。
劉徹知道,以霍海的聰明,隻需要和本地人多接觸一下,就知道修陵墓是怎麽迴事了。
當初霍海寫《阿房宮賦》諷刺茂陵的事情,劉徹又氣,又不能明牌說出真相。
今天劉徹專門問這個事情,就是要讓霍海因為愧疚而讓利。
但霍海根本不吃這一套,根本沒有在陵邑製度上多說,而是對著後半句迴答:“陛下,我給他們機會來長安賺錢是好事啊!”
“陛下不是想要收商稅和車船稅嗎?臣來當惡人。”
劉徹:“這事兒用不著你來當惡人,有張湯。”
霍海:“嗬嗬,陛下,我說的商稅和張湯的商稅可不是一迴事,我收稅的重點是花錢,而不是收稅。”
劉徹疑惑的看向霍海。
霍海:“陛下,收錢誰不會,張湯這種白癡都會。重要的是花錢,要把花錢花出花兒來,才能促進經濟繁榮。”
劉徹思索了一下,朗聲:“石慶!”
正在後麵和幾個儒生想辦法的石慶快步上前:“陛下!”
劉徹:“長安、萬年設縣不過幾天,氣象已經全然不同了,你服不服氣?”
劉徹不是問他服不服,而是找他抬杠來了。
果然,石慶:“陛下,讀書育人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管理一城一池一國,更是如此。”
“單從那麽幾天看來,長安縣的確繁茂,但這就好像平常人家過年關,把雞鴨都給吃了,等過一段時間,就窮苦了。”
“我們給萬年縣定的是長期計劃,直到最後還領先,才是真的領先。”
劉徹要的就是石慶這個迴答:“既然你不服,那就繼續比下去,霍海懂經濟之術,你懂不懂?”
石慶:“經天緯地濟世救民,所謂經濟,其實就是教化……”
劉徹:“我是問你會不會算數,會不會收稅?”
石慶:“……”
劉徹:“張湯!除了從今日起,萬年縣收稅的事情由你負責,長安縣的話……”
劉徹還沒說完,霍海主動請纓:“陛下,長安縣臣自己來,不勞煩姓張的。”
張湯上前拱手:“陛下,臣絕對按時按量將萬年縣的稅收收歸國庫,供朝廷驅使。”
霍海大聲:“哦,張大人收錢是國家統一用嗎?陛下,臣申請長安縣的稅收,長安縣自己分配,至於用在什麽地方,什麽項目使用,最終上繳給陛下您多少,臣會一一上報的!”
群臣看這架勢,就知道霍海跟張湯杠上了。
不隻是人杠上了,連差事政策都杠上了。
有人小聲:“還看不出來嗎,趙禹針對霍海,分明就是因為張湯,霍海現在就是要針鋒相對啊。”
其他人恍然大悟。
劉徹一副看小孩的樣子,又看了看霍去病,然後才點頭:“行,你是長安少尉,這場比拚中具體怎麽實驗,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此時,太子已經上前了。
劉徹對太子招了招手:“過來。”
其他人一看明白了,陛下還是對霍去病太過於抬愛了,這麽容忍霍海。
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其實霍海這一套,並不是針對張湯,隻是張湯做了這個活靶子罷了。
劉徹拉著劉據上馬,然後繼續往前走。
劉據太矮小,從小孩視角看向路邊,根本看不清,但挺直了腰杆伸長了脖子指著一個方向:“父皇,那是什麽?”
劉徹一邊說一邊轉頭看過去:“哦,那是……”
自以為見多識廣的劉徹,轉頭過去後,懵了。
隻見一個車夫,在一家店門口,端著碗,碗裏麵是細長的灰白色條形物。
車夫把白色條形物往嘴裏吸溜,一邊露出滿足的神情。
霍海:“那是麵條。”
劉徹:“哦,那是麵條。”
劉據瞪大了眼睛:“很好吃的樣子!”
“哇,父皇,那又是什麽?”
劉徹轉過頭去,看到有人掀開了蒸籠。
蒸籠裏,本來應該是死扁扁的蒸餅才對,但那籠屜打開後,卻是小山包一樣的白色麵團。
熱氣騰騰的白色麵團被女攤主拿了起來,女攤主用力捏了捏,白色麵團被捏攏後,又彈開了,恢複如初!
這一看,口感就要遠比蒸餅好!
霍海:“那是饅頭。”
霍海知道劉據是個好奇寶寶還要問,指著下一家:“那個有餡兒的饅頭,叫做包子。”
“那水煮的包子,叫餃子。”
“那寬麵條叫褲帶麵。”
“那大麵條叫鋪蓋麵。”
“那蓬鬆的白麵膜破開,夾狗肉,叫肉夾饃。”
劉據聽完眼冒星光:“好吃嗎?”
霍海:“那玩意兒我都吃煩了。”
“這些人應該都是這次北征將士的家人吧。我做的這些東西,隻有他們知道。”
既然他們都在這兒開店了,而且還這麽集中,那說明這個閭裏就是將士們的。
畢竟將士們都是良家子,很多人都很有錢,把房子湊在一起,湊在馳道邊的閭裏住,是很正常的。
百官也跟劉據一樣,伸長了脖子看著。
這麽多吃的,他們以前也沒吃過,也有點想嚐試。
而劉徹若有所思:“哦?是北征將士們的家人?走,過去看看。”
霍去病立刻策馬往前。
本來混跡在人群最後麵的趙破虜也是策馬上前,他看到他老婆了。
霍海在旁邊陪著。
而大臣們各有所想。
有的人沒見過這麽繁茂的市集,在看熱鬧。
有些人連煤炭是什麽都不太知道,在到處詢問。
有些人,在想自己怎麽搞這裏的房產,把自家生意做到這兒來。
而劉徹卻在詢問:“你看他們在想什麽?”
霍海看著百官勳貴:“他們在想怎麽賺錢。”
劉徹看著前方,一邊走,一邊:“大半個月過去了,如果是今天,你還會寫《阿房宮賦》嗎?”
霍海知道劉徹想要說什麽,尬笑:“都是誤會。”
劉徹背著手:“自從高祖以來,遷天下富戶豪傑修陵墓,為的就是把天下的財富帶到長安,遏製他們的發展。”
“如今你倒好,讓他們在長安也能賺到錢了。”
其實陵邑的事情霍海是知道的,但是霍海一開始沒想到陵邑是為了遏製地方豪強才發明的政策。
這個政策說簡單也簡單,而且很實用。
那就是,每一個皇帝上位開始就要修自己的陵墓,他們可以把陵墓修的特別巨大,這就需要錢,而錢從哪兒來呢?遷徙地方上的豪強來修。
他們會把財富帶到長安來,在修陵墓的過程中,財富一流向皇宮國庫,二流向長安百姓。
如此一來,每一代皇帝都能削弱一個地方的豪強,如此循環,天下就不會有超級豪強誕生了。
而本來就在長安的勳貴和百官,把和這些豪強一起形成陵縣居住,是抱團取暖,為的是防止可能出現的敵人圍城。
不過說到底,修陵墓其實對維護大漢的統治是好事。
劉徹知道,以霍海的聰明,隻需要和本地人多接觸一下,就知道修陵墓是怎麽迴事了。
當初霍海寫《阿房宮賦》諷刺茂陵的事情,劉徹又氣,又不能明牌說出真相。
今天劉徹專門問這個事情,就是要讓霍海因為愧疚而讓利。
但霍海根本不吃這一套,根本沒有在陵邑製度上多說,而是對著後半句迴答:“陛下,我給他們機會來長安賺錢是好事啊!”
“陛下不是想要收商稅和車船稅嗎?臣來當惡人。”
劉徹:“這事兒用不著你來當惡人,有張湯。”
霍海:“嗬嗬,陛下,我說的商稅和張湯的商稅可不是一迴事,我收稅的重點是花錢,而不是收稅。”
劉徹疑惑的看向霍海。
霍海:“陛下,收錢誰不會,張湯這種白癡都會。重要的是花錢,要把花錢花出花兒來,才能促進經濟繁榮。”
劉徹思索了一下,朗聲:“石慶!”
正在後麵和幾個儒生想辦法的石慶快步上前:“陛下!”
劉徹:“長安、萬年設縣不過幾天,氣象已經全然不同了,你服不服氣?”
劉徹不是問他服不服,而是找他抬杠來了。
果然,石慶:“陛下,讀書育人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管理一城一池一國,更是如此。”
“單從那麽幾天看來,長安縣的確繁茂,但這就好像平常人家過年關,把雞鴨都給吃了,等過一段時間,就窮苦了。”
“我們給萬年縣定的是長期計劃,直到最後還領先,才是真的領先。”
劉徹要的就是石慶這個迴答:“既然你不服,那就繼續比下去,霍海懂經濟之術,你懂不懂?”
石慶:“經天緯地濟世救民,所謂經濟,其實就是教化……”
劉徹:“我是問你會不會算數,會不會收稅?”
石慶:“……”
劉徹:“張湯!除了從今日起,萬年縣收稅的事情由你負責,長安縣的話……”
劉徹還沒說完,霍海主動請纓:“陛下,長安縣臣自己來,不勞煩姓張的。”
張湯上前拱手:“陛下,臣絕對按時按量將萬年縣的稅收收歸國庫,供朝廷驅使。”
霍海大聲:“哦,張大人收錢是國家統一用嗎?陛下,臣申請長安縣的稅收,長安縣自己分配,至於用在什麽地方,什麽項目使用,最終上繳給陛下您多少,臣會一一上報的!”
群臣看這架勢,就知道霍海跟張湯杠上了。
不隻是人杠上了,連差事政策都杠上了。
有人小聲:“還看不出來嗎,趙禹針對霍海,分明就是因為張湯,霍海現在就是要針鋒相對啊。”
其他人恍然大悟。
劉徹一副看小孩的樣子,又看了看霍去病,然後才點頭:“行,你是長安少尉,這場比拚中具體怎麽實驗,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此時,太子已經上前了。
劉徹對太子招了招手:“過來。”
其他人一看明白了,陛下還是對霍去病太過於抬愛了,這麽容忍霍海。
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其實霍海這一套,並不是針對張湯,隻是張湯做了這個活靶子罷了。
劉徹拉著劉據上馬,然後繼續往前走。
劉據太矮小,從小孩視角看向路邊,根本看不清,但挺直了腰杆伸長了脖子指著一個方向:“父皇,那是什麽?”
劉徹一邊說一邊轉頭看過去:“哦,那是……”
自以為見多識廣的劉徹,轉頭過去後,懵了。
隻見一個車夫,在一家店門口,端著碗,碗裏麵是細長的灰白色條形物。
車夫把白色條形物往嘴裏吸溜,一邊露出滿足的神情。
霍海:“那是麵條。”
劉徹:“哦,那是麵條。”
劉據瞪大了眼睛:“很好吃的樣子!”
“哇,父皇,那又是什麽?”
劉徹轉過頭去,看到有人掀開了蒸籠。
蒸籠裏,本來應該是死扁扁的蒸餅才對,但那籠屜打開後,卻是小山包一樣的白色麵團。
熱氣騰騰的白色麵團被女攤主拿了起來,女攤主用力捏了捏,白色麵團被捏攏後,又彈開了,恢複如初!
這一看,口感就要遠比蒸餅好!
霍海:“那是饅頭。”
霍海知道劉據是個好奇寶寶還要問,指著下一家:“那個有餡兒的饅頭,叫做包子。”
“那水煮的包子,叫餃子。”
“那寬麵條叫褲帶麵。”
“那大麵條叫鋪蓋麵。”
“那蓬鬆的白麵膜破開,夾狗肉,叫肉夾饃。”
劉據聽完眼冒星光:“好吃嗎?”
霍海:“那玩意兒我都吃煩了。”
“這些人應該都是這次北征將士的家人吧。我做的這些東西,隻有他們知道。”
既然他們都在這兒開店了,而且還這麽集中,那說明這個閭裏就是將士們的。
畢竟將士們都是良家子,很多人都很有錢,把房子湊在一起,湊在馳道邊的閭裏住,是很正常的。
百官也跟劉據一樣,伸長了脖子看著。
這麽多吃的,他們以前也沒吃過,也有點想嚐試。
而劉徹若有所思:“哦?是北征將士們的家人?走,過去看看。”
霍去病立刻策馬往前。
本來混跡在人群最後麵的趙破虜也是策馬上前,他看到他老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