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頁
進城種地後豪門權貴都想拜我為師 作者:折耳根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夢筠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
「上麵的意思,做戲可以,但是也要顧及到當地的經濟發展,不能損害地方老百姓的經濟利益。」
「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商量一下,怎麽借著這個育種基地,幫助南省的老百姓脫貧致富吧?」
劉三軍沒有想到的是,江夢筠說要成立一個農業旅遊發展公司,還真不是哄他老婆玩兒的。
「我那裏有幾個品種的瓜果蔬菜,還挺適合搞農業觀光採摘的,明年開始,咱們基地就先嚐試種那幾個品種。」
「到時候咱們基地就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的耕地用作育種和實驗,不對外開放。」
「另一部分,你們看先弄個三百畝夠不夠?搞個農業觀光園,發展一下旅遊業,再加上育種基地,也能給當地創造不少就業崗位了。」
「我看你還是沒放棄秸稈焚燒,江總,你知不知道焚燒秸稈是違法行為?」劉三軍一臉心累地看著她。
「我知道啊,但我是老闆!這個事情我是一定要做的,所以,作為員工,你們趕緊想辦法!」江神農霸總附體,一臉冷酷地看著其他三人。
苦逼三人組:「……」
拿了江總的高薪,還住著公司分配的高檔別墅,他們還能怎麽辦?
別說隻是稍微鑽一下政策的空子了,就是這會兒江夢筠想要火燒育種基地,他們還不是隻能照做?
這麽一想,其實當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諸侯們好像也不是很無辜的樣子……
不然為什麽那麽多諸侯,居然沒一個站出來勸諫周幽王的?
咳嗽一聲,劉三軍充分發揮了「拿來主義精神」,直接把江夢筠之前和他老婆商量的那些腦洞重新整理完善了一下,並且針對老闆要提高當地就業率的要求,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之前在江省管理育種基地的時候,除了基地會在當地招聘固定員工之外,還和一些有條件的村集體簽訂了訂單化種植合作協議。」
「簡單來說,就是由各村集體把自己村裏的閑置土地集中起來,成立農業合作社,再以合作社的名義,和我們基地簽訂合作協議,從基地拿訂單,分發到村民手中。」
「這樣一來,就避免了農民再像以前那樣,盲目種植,最後卻因為市場大環境不好,損失慘重。」
「訂單化種植就這點好,農民隻要付出了汗水和努力,按照基地的要求種植指定的農作物,隻要收穫的種子達到收購要求,就能拿到一筆穩定的收入。」
「就像美蘭姐他們村那樣?」江夢筠笑了笑。
其實這種訂單化農業模式,在華夏已經不算是什麽稀罕事了,很多地方都在做。
但說實話,這裏麵大多數農業公司,都是掛羊頭賣狗肉,說是借著農業訂單化,讓老百姓能安安穩穩地賺錢,實際上很多都是打著訂單合作的名義,巧立名目的要求種植戶購買他們指定的種子、肥料和農藥之類的。
稍微有良心點的,等農民辛苦一年可以採收了,他們按照合同價格把農民的東西給收了,這樣農民確實能旱澇保收的每年賺點辛苦錢。
要是遇到那種「打一槍換個地方」的農業公司,簽合同的時候說得好好的,等種子肥料都賣出去了,真到了收穫的季節,肯定會在收購這個環節各種挑剔,反正就是一口咬定農民種出來的農產品不符合他們的收購要求。
就是欺負農民文化水平低、不懂法,在合同上玩兒陷阱遊戲,挖坑給農民跳唄……
因為這幫可惡的騙子,很多正經的農業公司風評遇害,現在想再去地方上尋求合作,都要想辦法先找官方背書了。
這也是為什麽劉三軍提出直接和村集體合作的原因了。
村裏人或許不敢輕易相信外人,對祖輩生活在一起的村幹部們還是有些相信的。
反正就算外麵公司跑了,村幹部肯定跑不掉!
當然了,劉三軍和江夢筠說這些,並不是想借著合作社來規避公司風險,當然這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可更重要的是——
「江總想要做農業觀光旅遊,就不能把育種基地附近的自然村落全部消滅掉。」
「必須保留一部分原住民,讓他們自耕自種,這樣才能繼續留住這一方鄉土民俗,打造富有南省特色的農業觀光項目。」
劉三軍說著說著,語氣不由變得苦澀起來。
其實這是他原本為江省農科院精心策劃的副業發展方向。
如果能在農科院旗下的育種基地,引進這樣的特色農業觀光項目,不但能為農科院下屬公司增加一份額外的收入,還能給地方上的老百姓解決一部分就業崗位。
隻可惜,這樣費心費力、自己也拿不到多少好處的項目,單位裏根本就沒人願意做。
「他們不做,那是他們沒眼光,我來做!」江氏種業是江夢筠全資控股的,壓根就沒有其他股東,她說可以做,那就一定可以!
袁牧野在旁邊聽了一會兒,總算是明白,小師妹為什麽放著學院裏那麽多師兄師姐不要,反倒千裏迢迢跑到江省去挖人了。
這個劉三軍,不愧是有十幾年的基層工作經驗!
這麽一想,其實他倒是覺得,劉三軍比他更適合來做這個總經理。
袁牧野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結果卻遭到了江夢筠和劉三軍的雙雙反對。
「上麵的意思,做戲可以,但是也要顧及到當地的經濟發展,不能損害地方老百姓的經濟利益。」
「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商量一下,怎麽借著這個育種基地,幫助南省的老百姓脫貧致富吧?」
劉三軍沒有想到的是,江夢筠說要成立一個農業旅遊發展公司,還真不是哄他老婆玩兒的。
「我那裏有幾個品種的瓜果蔬菜,還挺適合搞農業觀光採摘的,明年開始,咱們基地就先嚐試種那幾個品種。」
「到時候咱們基地就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的耕地用作育種和實驗,不對外開放。」
「另一部分,你們看先弄個三百畝夠不夠?搞個農業觀光園,發展一下旅遊業,再加上育種基地,也能給當地創造不少就業崗位了。」
「我看你還是沒放棄秸稈焚燒,江總,你知不知道焚燒秸稈是違法行為?」劉三軍一臉心累地看著她。
「我知道啊,但我是老闆!這個事情我是一定要做的,所以,作為員工,你們趕緊想辦法!」江神農霸總附體,一臉冷酷地看著其他三人。
苦逼三人組:「……」
拿了江總的高薪,還住著公司分配的高檔別墅,他們還能怎麽辦?
別說隻是稍微鑽一下政策的空子了,就是這會兒江夢筠想要火燒育種基地,他們還不是隻能照做?
這麽一想,其實當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諸侯們好像也不是很無辜的樣子……
不然為什麽那麽多諸侯,居然沒一個站出來勸諫周幽王的?
咳嗽一聲,劉三軍充分發揮了「拿來主義精神」,直接把江夢筠之前和他老婆商量的那些腦洞重新整理完善了一下,並且針對老闆要提高當地就業率的要求,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之前在江省管理育種基地的時候,除了基地會在當地招聘固定員工之外,還和一些有條件的村集體簽訂了訂單化種植合作協議。」
「簡單來說,就是由各村集體把自己村裏的閑置土地集中起來,成立農業合作社,再以合作社的名義,和我們基地簽訂合作協議,從基地拿訂單,分發到村民手中。」
「這樣一來,就避免了農民再像以前那樣,盲目種植,最後卻因為市場大環境不好,損失慘重。」
「訂單化種植就這點好,農民隻要付出了汗水和努力,按照基地的要求種植指定的農作物,隻要收穫的種子達到收購要求,就能拿到一筆穩定的收入。」
「就像美蘭姐他們村那樣?」江夢筠笑了笑。
其實這種訂單化農業模式,在華夏已經不算是什麽稀罕事了,很多地方都在做。
但說實話,這裏麵大多數農業公司,都是掛羊頭賣狗肉,說是借著農業訂單化,讓老百姓能安安穩穩地賺錢,實際上很多都是打著訂單合作的名義,巧立名目的要求種植戶購買他們指定的種子、肥料和農藥之類的。
稍微有良心點的,等農民辛苦一年可以採收了,他們按照合同價格把農民的東西給收了,這樣農民確實能旱澇保收的每年賺點辛苦錢。
要是遇到那種「打一槍換個地方」的農業公司,簽合同的時候說得好好的,等種子肥料都賣出去了,真到了收穫的季節,肯定會在收購這個環節各種挑剔,反正就是一口咬定農民種出來的農產品不符合他們的收購要求。
就是欺負農民文化水平低、不懂法,在合同上玩兒陷阱遊戲,挖坑給農民跳唄……
因為這幫可惡的騙子,很多正經的農業公司風評遇害,現在想再去地方上尋求合作,都要想辦法先找官方背書了。
這也是為什麽劉三軍提出直接和村集體合作的原因了。
村裏人或許不敢輕易相信外人,對祖輩生活在一起的村幹部們還是有些相信的。
反正就算外麵公司跑了,村幹部肯定跑不掉!
當然了,劉三軍和江夢筠說這些,並不是想借著合作社來規避公司風險,當然這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可更重要的是——
「江總想要做農業觀光旅遊,就不能把育種基地附近的自然村落全部消滅掉。」
「必須保留一部分原住民,讓他們自耕自種,這樣才能繼續留住這一方鄉土民俗,打造富有南省特色的農業觀光項目。」
劉三軍說著說著,語氣不由變得苦澀起來。
其實這是他原本為江省農科院精心策劃的副業發展方向。
如果能在農科院旗下的育種基地,引進這樣的特色農業觀光項目,不但能為農科院下屬公司增加一份額外的收入,還能給地方上的老百姓解決一部分就業崗位。
隻可惜,這樣費心費力、自己也拿不到多少好處的項目,單位裏根本就沒人願意做。
「他們不做,那是他們沒眼光,我來做!」江氏種業是江夢筠全資控股的,壓根就沒有其他股東,她說可以做,那就一定可以!
袁牧野在旁邊聽了一會兒,總算是明白,小師妹為什麽放著學院裏那麽多師兄師姐不要,反倒千裏迢迢跑到江省去挖人了。
這個劉三軍,不愧是有十幾年的基層工作經驗!
這麽一想,其實他倒是覺得,劉三軍比他更適合來做這個總經理。
袁牧野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結果卻遭到了江夢筠和劉三軍的雙雙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