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頁
進城種地後豪門權貴都想拜我為師 作者:折耳根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倆小子還不會爬呢,陸懷民這個爺爺已經打算送他們兩個去考軍校了。
倆孩子有親爺爺親奶奶、好幾個護理師月嫂阿姨管著,陸景元夫妻倆就好像新人結婚當晚的媒人,過了有效使用期限,就被無情拋棄了。
兒子不要她管,正好雨季也快結束了,江夢筠捲起袖子,決定把生孩子耽誤的幾個月時間趕上來!
叫上助理潘曉雅,先去公司最近的育種基地看看。
這裏是他們來非洲後買下來的第一個種植園,也是目前為止最重要的一個育種基地。
雨季過後的育種基地,看著和之前簡直完全不一樣了!
四麵都長起了高大的樹木,江夢筠簡直不知道這些樹以前都藏在哪裏,好像就是一些枯死的樹幹,幾個月的雨一下,居然全部都活了過來!
基地四周的圍牆邊上,之前因為不想浪費錢搞綠化,江夢筠幹脆在圍牆內外本該種植綠化的地方,全部種上了魔芋。
幾個月過去了,魔芋都長得比圍牆還高了,江夢筠以前在老家種的魔芋都沒長這麽高!
想到裏麵那些她精心挑選種植的瓜果蔬菜,江夢筠不由暗暗期待起來。
第523章 不給我吃?那你們都別吃了
一晃幾個月過去了,趙院長和鄒院士早就帶著團隊迴國了。
這次他們的非洲之行,可謂收穫頗豐。
尤其是鄒院士。
因為江夢筠當時還在坐月子,鄒院士一個大男人不好意思去探望坐月子的女士,不過他已經和陸景元商量好了,這次迴國就是要組建新的團隊,雙方一起成立新的項目組,為華夏育種事業攻堅破難!
也不知道陸景元怎麽忽悠他老人家的,做了半輩子辣椒品種選育,這都快退休了,老爺子居然重整旗鼓,決定進軍胡蘿蔔育種行業!
這件事情江夢筠其實已經開始好幾年了。
沒辦法,誰願意被人卡著脖子呢?
胡蘿蔔可是國內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可誰能想到,國內每年要種幾百萬畝的胡蘿蔔,種植麵積幾乎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但規模化商業種植用到的胡蘿蔔種子,居然90%以上用的都是國外進口種子!
這麽說吧,要是哪天外國的種子公司就跟曾經的晶片產業一樣,突然對咱們國家集體斷供,華夏老百姓起碼兩年之內,別想再買到平價胡蘿蔔!
沒有種子,產量銳減,價格就會暴漲。
一根胡蘿蔔售價一百元華夏幣,你吃不吃?
江夢筠最恨別人拿種子威脅她!
不就是胡蘿蔔嗎?
雖然華夏人好多都不怎麽愛吃胡蘿蔔,主要還是拿來當配菜。但,自己不吃,跟別人不讓你吃,那感覺能一樣嗎?
反正誰要是讓江神農沒飯吃,她能把飯桌給掀了。
不給我吃?那你們都別吃了!
鄒院士和他的學生們,之所以敢下這個決心,突然換賽道,從辣椒繁育變成胡蘿蔔繁育,最大的底氣,是因為江夢筠幾年前就開始了胡蘿蔔的育種和繁育研究。
一個雨季過去了,也不知道她的胡蘿蔔們長得怎麽樣了。
華夏本土胡蘿蔔品種,之所以幹不過扶桑國的進口種子,主要還是因為種出來的胡蘿蔔單個重量不夠多,而且形狀也不標準,表皮更是沒有扶桑胡蘿蔔那麽光滑。
賣相差,產量低,也難怪種植戶們都不願意種華夏老品種胡蘿蔔。
別說種植戶了,就是江夢筠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村裏人自己吃的胡蘿蔔,都寧可去買價格更高的進口種子。
搞到後來,農村想要找到一點華夏以前傳下來的老品種胡蘿蔔種子都很難。
江夢筠手裏那些,還是從山穀裏帶出來的。
說起來,多虧了兩位「懶癌症晚期」的師兄,因為懶得下山買進口洋種子,山穀裏撒播的,一直都是自然成熟的胡蘿蔔種子。
江夢筠第一次看到那些胡蘿蔔的時候,簡直以為這些胡蘿蔔都是野生的!
那個頭小的,隻有她小拇指那麽一丁點大,炒菜都切不出幾根絲兒來。
不過,也幸好兩位師兄太懶了,這才讓江夢筠搜集到了可以拿來做繁育的珍貴種子。
江夢筠穿著雨鞋走到胡蘿蔔地的時候,正好碰到白手巾帶著人往外抬剛拔出來的野草。
這個種植園全部都是江夢筠拿來做育種實驗的,所以各種農藥化肥除草劑幾乎不用,旱季還好,一到雨季,地裏的野草簡直拔都來不及!
幸虧非洲人工成本低,胖花幾乎每天都安排人除草,從這頭開始拔草,一塊地一塊地的拔過去,等到最後一塊地的雜草都清理幹淨了,第一塊地的雜草又長出來了……
江·扒皮·夢筠暗暗反思了一下,決定等這裏的育種實驗出成果了,就給胖花她們集體漲工資!這活兒也忒辛苦了。
不過,說起胖花,她人呢?
「胖花前幾天剛生完孩子,白手巾讓她在家裏坐月子呢,說華夏人的老婆生孩子都要坐月子,白手巾捨不得胖花這個月的全勤,就跟我說了一聲,讓他代替胖花來工作一段時間。」
江夢筠忍不住拍了拍腦袋。
她怎麽忘了?這裏可不像華夏,還有什麽勞動法,也不存在女人生孩子休產假的說法。
「你幫我跟白手巾說一聲,讓他幹完這個月就迴去照顧老婆孩子,至於工資,咱們育種基地和陸氏一樣,女人生孩子,享受三個月的帶薪休假!」
倆孩子有親爺爺親奶奶、好幾個護理師月嫂阿姨管著,陸景元夫妻倆就好像新人結婚當晚的媒人,過了有效使用期限,就被無情拋棄了。
兒子不要她管,正好雨季也快結束了,江夢筠捲起袖子,決定把生孩子耽誤的幾個月時間趕上來!
叫上助理潘曉雅,先去公司最近的育種基地看看。
這裏是他們來非洲後買下來的第一個種植園,也是目前為止最重要的一個育種基地。
雨季過後的育種基地,看著和之前簡直完全不一樣了!
四麵都長起了高大的樹木,江夢筠簡直不知道這些樹以前都藏在哪裏,好像就是一些枯死的樹幹,幾個月的雨一下,居然全部都活了過來!
基地四周的圍牆邊上,之前因為不想浪費錢搞綠化,江夢筠幹脆在圍牆內外本該種植綠化的地方,全部種上了魔芋。
幾個月過去了,魔芋都長得比圍牆還高了,江夢筠以前在老家種的魔芋都沒長這麽高!
想到裏麵那些她精心挑選種植的瓜果蔬菜,江夢筠不由暗暗期待起來。
第523章 不給我吃?那你們都別吃了
一晃幾個月過去了,趙院長和鄒院士早就帶著團隊迴國了。
這次他們的非洲之行,可謂收穫頗豐。
尤其是鄒院士。
因為江夢筠當時還在坐月子,鄒院士一個大男人不好意思去探望坐月子的女士,不過他已經和陸景元商量好了,這次迴國就是要組建新的團隊,雙方一起成立新的項目組,為華夏育種事業攻堅破難!
也不知道陸景元怎麽忽悠他老人家的,做了半輩子辣椒品種選育,這都快退休了,老爺子居然重整旗鼓,決定進軍胡蘿蔔育種行業!
這件事情江夢筠其實已經開始好幾年了。
沒辦法,誰願意被人卡著脖子呢?
胡蘿蔔可是國內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可誰能想到,國內每年要種幾百萬畝的胡蘿蔔,種植麵積幾乎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但規模化商業種植用到的胡蘿蔔種子,居然90%以上用的都是國外進口種子!
這麽說吧,要是哪天外國的種子公司就跟曾經的晶片產業一樣,突然對咱們國家集體斷供,華夏老百姓起碼兩年之內,別想再買到平價胡蘿蔔!
沒有種子,產量銳減,價格就會暴漲。
一根胡蘿蔔售價一百元華夏幣,你吃不吃?
江夢筠最恨別人拿種子威脅她!
不就是胡蘿蔔嗎?
雖然華夏人好多都不怎麽愛吃胡蘿蔔,主要還是拿來當配菜。但,自己不吃,跟別人不讓你吃,那感覺能一樣嗎?
反正誰要是讓江神農沒飯吃,她能把飯桌給掀了。
不給我吃?那你們都別吃了!
鄒院士和他的學生們,之所以敢下這個決心,突然換賽道,從辣椒繁育變成胡蘿蔔繁育,最大的底氣,是因為江夢筠幾年前就開始了胡蘿蔔的育種和繁育研究。
一個雨季過去了,也不知道她的胡蘿蔔們長得怎麽樣了。
華夏本土胡蘿蔔品種,之所以幹不過扶桑國的進口種子,主要還是因為種出來的胡蘿蔔單個重量不夠多,而且形狀也不標準,表皮更是沒有扶桑胡蘿蔔那麽光滑。
賣相差,產量低,也難怪種植戶們都不願意種華夏老品種胡蘿蔔。
別說種植戶了,就是江夢筠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村裏人自己吃的胡蘿蔔,都寧可去買價格更高的進口種子。
搞到後來,農村想要找到一點華夏以前傳下來的老品種胡蘿蔔種子都很難。
江夢筠手裏那些,還是從山穀裏帶出來的。
說起來,多虧了兩位「懶癌症晚期」的師兄,因為懶得下山買進口洋種子,山穀裏撒播的,一直都是自然成熟的胡蘿蔔種子。
江夢筠第一次看到那些胡蘿蔔的時候,簡直以為這些胡蘿蔔都是野生的!
那個頭小的,隻有她小拇指那麽一丁點大,炒菜都切不出幾根絲兒來。
不過,也幸好兩位師兄太懶了,這才讓江夢筠搜集到了可以拿來做繁育的珍貴種子。
江夢筠穿著雨鞋走到胡蘿蔔地的時候,正好碰到白手巾帶著人往外抬剛拔出來的野草。
這個種植園全部都是江夢筠拿來做育種實驗的,所以各種農藥化肥除草劑幾乎不用,旱季還好,一到雨季,地裏的野草簡直拔都來不及!
幸虧非洲人工成本低,胖花幾乎每天都安排人除草,從這頭開始拔草,一塊地一塊地的拔過去,等到最後一塊地的雜草都清理幹淨了,第一塊地的雜草又長出來了……
江·扒皮·夢筠暗暗反思了一下,決定等這裏的育種實驗出成果了,就給胖花她們集體漲工資!這活兒也忒辛苦了。
不過,說起胖花,她人呢?
「胖花前幾天剛生完孩子,白手巾讓她在家裏坐月子呢,說華夏人的老婆生孩子都要坐月子,白手巾捨不得胖花這個月的全勤,就跟我說了一聲,讓他代替胖花來工作一段時間。」
江夢筠忍不住拍了拍腦袋。
她怎麽忘了?這裏可不像華夏,還有什麽勞動法,也不存在女人生孩子休產假的說法。
「你幫我跟白手巾說一聲,讓他幹完這個月就迴去照顧老婆孩子,至於工資,咱們育種基地和陸氏一樣,女人生孩子,享受三個月的帶薪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