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之下一名東方少女出現在飛船艙門處,此場景煤炭交易時曾出現過,外星人有著一副人類的外表已經不是秘密。這名少女身材勻稱,體態輕盈,上身一件米黃色的短款風衣,風衣裏是一件黑色的圓領衫,褲子為藏藍色,麵料顯得很輕柔,褲角隨著微風輕輕擺動,腳下一雙黑色的矮幫靴,靴子的材質無法分辨,似皮非皮。向上看少女黑發如漆,瀑布一樣垂至肩下十公分處,發梢隨著微風在空中搖曳著,額頭前留著薄薄的偏向左側的劉海,秀眉在劉海後時隱時現,劉海下是一雙明亮的眸子,像是一池柔靜清澈的湖水,麵色如桃花的顏色,鼻子小巧,嘴角微微上翹給人感覺總是在微笑。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劉美琴大方地走向人群。


    劉美琴能從容麵對如此宏大的場麵,有賴於尹麗和高靜對她長達一周的教導,從1937年至1998年半個多世紀的風雲變化以及官場上的各種禮節、習慣和規矩,了解這些之後,劉美琴對當今地球社會有了初步的認知。


    著裝方麵,女人愛漂亮衣服毋庸置疑,可太空城的4位現代女性都是普通百姓出身,對時裝服飾一竅不通,於是,利用現有太空城合成的顏色為美琴特製了這套服裝,如今能合成的顏色還比較少,隻有黑色、米黃、白色和深藍色,顏色並未降低服裝的功能,這一身服裝與太空服的功能基本相同。


    跟隨劉美琴下飛船的是特意為她趕工出來的2部人形機器人,機器人從頭到腳全是黑色,頭上的盔帽黑的發亮,眉眼口鼻顯得十分呆板,還好走路的姿勢與人類沒太大差異,與劉美琴160公分身高比起來2米的機器人顯得有些惹眼。高靜本想讓諸葛烈宏通過基因工程培育出人皮覆蓋在機器人表麵,那樣機器人會與人類更接近些,可諸葛烈宏認為那不過就是無用功,再像人它也是機器。


    劉美琴走下飛船踏板時,迎麵走來的是一位50多歲的男士,一身筆挺的淺灰色西裝,褐色的頭發稀稀疏疏地趴在頭上,橢圓型的臉龐,毫無特點的五官分布在上麵,如果非要找出點特點,就是他的雙眉比一般人要粗壯烏黑一些。


    雙方走到僅剩兩臂距離時,男士收住腳步禮貌地伸出右手,禮貌地開口道:“你好,我叫史密斯,是現任聯合國秘書長。我代表全體地球人歡迎你的到來。”


    劉美琴微笑著上前一步與史密斯握了握手,用生硬的英語說道:“謝謝,我是來自太空城的劉美琴,見到您很高興。”


    高靜和尹麗本想對劉美琴的大腦進行修複,那樣她們便能用腦波進行交流,會省去很多麻煩。可劉美琴隻在救生艙修複了兩天便叫嚷著受不了神經的疼痛,沒辦法,這種疼痛很多人都無法承受,至此她的大腦隻修複了9%,不過僅這9%就已經讓她做到過目不忘了。太空城現階段會根據工作需要來修複一些人的大腦,直至擴大到自願修複,不過這種來自神經的痛感攔住了不少人的腳步,目前隻有寥寥數人完成了全部修複。


    史密斯轉迴身麵對媒體,示意劉美琴在這裏拍照,作為地球重要的曆史事件留存。劉美琴得體地站在史密斯身邊等待記者和媒體的拍攝。當天,全球最大的新聞便是聯合國秘書長史密斯同太空城聯絡人的合影,背景就是那架懸停在半空的碟形飛船,為什麽要用碟形飛船,可能是製造部門認為碟形飛船才是地球人心目中外星人的理想座駕。這次交往與尹麗的那次有所不同,那次隻是一次交易,一個給錢一個交貨。雖然也是交往,但那次雙方試探對方的意味比較濃,都希望從對方的一舉一動中判斷其用意,而這次是要建立互信,要在互信的基礎上建立聯係,從而消除某些對太空城不利的謠言。


    拍攝之後史密斯引導劉美琴上了一輛黑色的奔馳牌轎車,美琴坐在後排中間位置,兩部機器人分別坐在兩側。駕駛位上是一位中年男人,他戴著大蓋帽,一身黑色製服,白色的手套。劉美琴坐好後司機側頭微笑著打了個招唿,美琴也迴應了一個微笑。隨後車子跟隨車隊朝聯合國所在地駛去。


    坐在車裏劉美琴似過電影一樣,迴想著剛才的每一個動作和每一句話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表麵看劉美琴還算冷靜和沉穩,根本看不出17歲少女的那種青澀,南京城裏的血腥場麵與之後離奇的經曆已把這位少女的青澀洗刷的沒有了痕跡。不過如此大的場麵還是讓她有些緊張,深深吐出一口氣,仿佛隻有這樣才能紓解內心的壓力。隨後她將目光投向窗外,街道花團錦簇,遠處山巒疊翠,再遠處是白雪覆蓋的山峰,古樸的街頭,樸實的街邊小店,路上行人清閑的腳步,無倫是靜止的還是移動的全給人一種別樣的美。


    車子行進了約30分鍾,來到一片寬闊的廣場,廣場上豎立著一把有幾層樓高的木椅。劉美琴奇怪為什麽在這裏放一把這麽高的椅子,給誰坐呢?車子朝高大木椅後方的一片建築群駛去,角度的變化讓她看清,原來那把椅子有一根椅腿被從中間斷掉的,斷口參差不齊。這時劉美琴才意識到這應該是一座雕塑,但雕塑代表什麽她不得而知,於是問前排的司機。


    “先生,這把斷了腿的椅子要說明些什麽?”


    駕駛位上的中年人清了一下嗓子,臉上呈現出驕傲的表情,語速緩慢地用英語迴應道:“雕塑的含義是讓全世界的人們關注因戰爭地雷給平民造成的傷害,地雷原本用於軍事,但全球每年有數萬無辜平民包括兒童觸雷傷殘,設計這把三條腿的椅子是象征人類因觸雷而殘缺的肢體,但他們(她們)仍然頑強地、有尊嚴地站立著。”


    解釋完這座雕塑的含義後,司機問劉美琴:“你們那裏肯定是沒有地雷吧!”


    美琴微笑了一下,迴道:“對,沒有。”


    “你們太空城裏的人是怎樣生活的?也和我們一樣每天工作嗎?”司機繼續問。


    這時從劉美琴耳中傳來高靜的聲音。“美琴注意你的談話,你們的交談被監聽,現在能實時聽到你和司機交談的有美國和英國的情報機關。”


    美琴不動聲色地迴道:“與你們在地球上一樣,我們也需要工作、休息和娛樂。”


    “你們……”司機還想問下去,可車已經停了下來。


    劉美琴禮貌地說:“謝謝!和你談話很愉快!”


    下車後由史密斯在前麵引路,劉美琴後麵始終緊跟著那兩部一身黑色的機器人,機器人後麵是各個國家派駐聯合國的使節和官員。建築裏麵有一條寬敞的走廊,陽光透過寬大的玻璃窗照在走廊淡黃色的大理石地麵上,給人一種暖洋洋的感覺。


    史密斯抬起左臂看了一眼腕表,對劉美琴禮貌地說:“現在是11點30分,我們先去餐廳就餐,就餐之後休息到兩點,然後是一個記者見麵會,你看這樣安排是否可行。”


    劉美琴迴道:“好,客隨主便。”


    劉美琴在秘書長的引領下步入聯合國的員工餐廳,這裏采取的是自助用餐模式,進入餐廳後她就感覺到一種沉默的敬畏,因為原本還有聲音的餐廳一下安靜下來,這是她從小到大從未感覺到的。她跟隨史密斯先生從餐台一頭取了一個帶有幾個格子的白色大餐盤,然後跟隨隊伍往前走,前麵琳琅滿目地擺放著她從來沒有見過的食物,無論是在1937年的南京還是在太空城。


    見劉美琴盯著眾多的食物有些不知所措,史密斯迴身小聲試探著問:“你看我們這裏的食物你是否能吃?”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的眼角掠過了一絲狡詐。


    “這非常好了,我們那裏沒有這麽豐富的食物。”劉美琴迴答的很坦然。


    “喔,這很好,你喜歡吃什麽就取什麽,這是我們的用餐習慣。”


    劉美琴點了一下頭算是迴答。心想:這種隨時隨地的試探什麽時候是個頭。在太空城頓頓都是自助用餐模式,估計不僅是史密斯,這裏的所有人也都拿她當怪物看了。現在她的一舉一動都被人關注,甚至是各國的軍方。想到這裏,她隨手夾了一些意大利空心粉、一個煎雞蛋、接了一杯可樂,之所以要接一杯可口可樂,她是想嚐嚐地球上的可口可樂與尹麗合成的有什麽不同。史密斯取完餐在一張餐桌處站立等待劉美琴先就坐,歐洲這種紳士風度的確讓女士們很受用。餐廳內始終沒有聲音,大家的目光隨著劉美琴在移動。


    劉美琴端著餐盤四下望了望。餐廳的一麵是一排落地窗,窗外是一片綠色的草地,用餐的人會有一個很好的視野。


    每張餐桌布置為四人座,大多數坐滿了這個數,但史密斯和劉美琴單獨占據一張餐桌。史密斯不時與從其身邊經過的人打著招唿,卻無人加入他們兩人。


    用餐中史密斯詢問是否吃的慣這些食物,美琴迴道,還習慣,食物和味道比太空城豐富太多了。就餐當中史密斯和劉美琴全圍繞著食品這個話題在交談,劉美琴也是實話實說,而且明確告訴史密斯先生,上次從地球購買的煤炭是合成食物的主要原材料,聽到這樣的迴答史密斯驚訝的幾乎忘記了吃飯,將煤炭轉換成為食物,是目前地球科學家想都沒人想過的事,從這一點看出太空城的科技水平遠非地球可比。


    “你們可以將煤炭合成為各種食物,這太讓人不可思議了。”史密斯吃驚道。


    劉美琴咽下一口意大利麵條說:“我不是這方麵的專業人士,隻知道我們吃的所有食物全是由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構成,而碳正是這些食物的基礎元素。”


    通過交談史密斯初步確定,這些生活在太空城的‘外星人’與人類吃的是同一類食物。為什麽到現在地球人還沒有將太空城的人看做是和他們一樣的人類?這應該是地球科幻電影起的負作用,地球現在有90%的人認為,太空城住的‘外星人’是將他們的外形裝扮成人類模樣來與地球人接觸,其本體是什麽樣子誰也不清楚。


    史密斯想通過用餐來判斷這些外星人的食譜,因為現在流行著一類傳言,說外星人是吃人的,以人類為食,他們來到地球就是為了尋找食物,當然,身為聯合國官員是不相信這類傳言的。他仔細觀察過劉美琴的外表和各種動作,沒有發現其和人類有什麽差別,她有體溫,她有汗腺,就連她的瞳孔也會隨光線的強弱而張大與縮小,毫無疑問她就是人類。


    午餐後,史密斯將劉美琴引入一間帶套間的客房。現在正是中午的休息時間,因為她的到來恐怕今天這裏的人都不能休息了。待史密斯先生扭頭離開後,美琴先讓其中一部機器人掃描這兩個房間,結果是這裏沒有安裝監視和監聽設備。將機器人安排在外間,她自己走入了套間。


    套間裏有一扇朝南的窗戶,陽光剛好照進屋內,白牆,灰地和實木的家具,家具的風格偏古典,一張雙人床、兩個床頭櫃、一個衣櫃,窗下擺放著一張三人沙發,沙發兩旁有兩株叫不出名字的綠色植物。


    現在陽光正好照在那張沙發上,脫下米黃色短款風衣搭在沙發背上,頭枕著沙發一頭的扶手和衣而臥,溫暖的陽光照射在身上,給人一種懶懶的感覺。閉上雙眼,腦中再次像過電影一樣迴放著下飛船後的每一個場景與說過的每一句話。


    數分鍾後她睜開眼,右手在麵前一揮,一張懸浮框在麵前展開。下午,如何應對記者及各國官員提出的問題,高靜和尹麗為她事先準備了迴複模板,怕有疏漏最後又梳理了一遍。


    這次麵對麵溝通,關係到以後太空城與地球的交往,所以不能出任何紕漏。梳理完思路,她掃了一眼懸浮框顯示的時間,1點45分距離午休結束時間還剩15分鍾。她起身來到洗手間整理了一下淩亂的秀發,對著鏡子上上下下端詳了自己好久,最終她的目光停留在了洗漱台上,上麵擺放的各種形狀的瓶瓶罐罐,不論是在1937年的南京還是1998年的太空城,她從未用過什麽美容護膚品,高靜和尹麗也不曾講過這些瓶瓶罐罐的使用方法,但直覺告訴她,這些一定能讓自己變得更加美麗。就在此刻,禮貌的敲門聲打斷了她對那些瓶瓶罐罐的好奇心。


    一名男工作人員,禮貌且恭敬地將劉美琴和那兩部機器人領入一間主色調為黃色的會議廳內,會議廳正麵是一麵橘黃色的牆,牆的中心位置掛著金黃色的聯合國會徽。橘黃色牆的下麵有一排黑色座椅和一張同樣為黑色的長桌,想必那是為她和一些重量級人物準備的,對麵整整齊齊擺放著幾百張座椅。


    劉美琴無意中抬頭掃了一眼會議廳的頂部,上麵密密麻麻排列著如橘子粒一樣的燈,地麵是淡黃色的,椅子卻都為黑色。美琴覺得有些納悶,為什麽這裏黃色居多,不知道有什麽深意。她被工作人員引到橘黃色牆下居中的一張座椅旁,落座後兩部機器人站在她身後。剛剛坐定秘書長史密斯先生就出現了,他微笑著同美琴打著招唿,詢問中午是否休息好了。寒暄了不到十分鍾下麵已座無虛席,沒有那個國家不想通過這次記者會,知曉與月亮一同圍著地球旋轉的外星人會帶給人類什麽?


    史密斯低頭看了一眼腕表,示意讓大家安靜,下麵安靜後。他將麵前的話筒向自己拉近了一點,清了清嗓子說:“記者會現在開始,來自太空城的劉美琴女士,應聯合國邀請,答應在這裏召開一個記者會,大家有什麽疑惑有什麽問題都可以向她提問。”


    講完,史密斯用手示意美琴,讓她講話。環視眼前黑壓壓一片的人頭,劉美琴心中著實有些緊張,緊張但她並不驚慌,這種心理素質在太空城已經被錘煉出來了。剛到太空城時很多人使用不好智能手環,上傳下達的事都是她和妹妹劉美琪在做,麵對幾百人時她是沒什麽心理障礙的,驚慌是因為不知道對麵這些人會向她提出什麽刁鑽的問題。


    調整一下麵部肌肉,讓人看上去嚴肅的樣子。“我叫劉美琴來自離你們不遠的太空城,我們與你們一樣都是地球人,隻是有了一番奇遇才讓我們以這樣一種方式相見。關於你們對我們的誤解,我代表太空城的全體居民再次聲明,我們不會做損壞和破壞地球的事,共建地球美好家園也是我們的心願。”此話說完會議廳裏安靜了好一陣,甚至連拍照的聲音都停止了,現場的每個人都在細細品味著劉美琴這段話裏的含義。


    終於,日本記者第一個開口提問:“你好!我是日本記者叫山本伍佰,請問,你說你們來自地球,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能方便說出來嘛?”


    劉美琴嚴肅的臉瞬間變的凝重,陰鬱的眼神看著那名日本記者,一字一字地迴答道:“我來自中國,南京。”語氣低沉的仿佛換了一個人。


    劉美琴的瞬間變化引來下麵一陣騷動。


    她沒想到第一個提問的會是日本人,一位來自那場屠殺現場的人,沒有當場發怒已經是將涵養發揮到了極限。


    迴答完這個問題,劉美琴側身對史密斯耳語道:“先生我有個請求,從今往後,我不再迴答日本人提出的任何問題。”


    史密斯聽後愣了一下,他知道這位星外來客提出這個要求肯定有其原因,至於什麽原因以後會有答案,於是重重地點了一下頭迴道:“好的,我知道了。”他叫來身邊的一位工作人員跟他耳語幾句,工作人員隨後離開了主席台。劉美琴說自己來自中國時,坐席下麵的很多官員全將目光投向駐聯合國的中國官員,中國官員沒有理會周圍人投來的目光,隻是低頭在小本子上記錄著什麽。


    “你好!劉女士我是法國記者,請問,你剛才說‘共建地球’是什麽意思?你們是想獨自改造地球嗎?”


    嚴肅重新迴到劉美琴的臉上:“我們隻會提供一些科學技術,解決一些你們當前無法解決的難題,至於如何改造地球還是由你們自己決定。”


    “我是德國記者,請問,你們會在地球建立軍事基地嗎?”


    “這一點你們大可放心,以後不會,永遠不會。”


    “你好!女士,我是美國記者,我想知道你們為什麽要在各國建立聯絡處,你們的目的是什麽?”


    “這個問題還用我來迴答嗎?既然我們同處在這個時間與空間,我們之間不需要溝通嗎?我們的人員不需要往來嗎?不需要共同維護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嗎?”一堆的問號砸向那位美國記者,他坐在椅子上愣了一下,好像被這一連串的反問問住了。


    “請問,我們能否派人去你們的太空城參觀?我是英國記者。”


    “這件事我還要與史密斯秘書長磋商,我想這個時間不會讓大家等太久,我們的太空城還在建設之中,很多設施和服務還不完善,所以還要請大家再給我們一些時間。”


    “你好!我是中國記者。”中國記者終於發聲了,且用的是中文,大家都期待著,可又不知道期待的是什麽?這位來自外太空的少女說她來自中國,那中國話她應該會說。漢語是公認最不好學的一門語言,尤其是用好那四個聲調,很多外國人在中國學了多年中文,可與中國人交流時一張口就知道他是外國人,就是因為外國人很難掌握好中文裏的四個聲調,如果不是從小在中國長大,而是後期學習的漢語,那他(她)說的中國話會比較生硬,地道的中國人很容易分辨出來。


    “你好,你有什麽問題?請問吧!”劉美琴用帶有一點江淮口語的普通話,對那位準備提問的中國記者柔聲道。


    劉美琴話音未落,全體參會人員全將目光投向那位坐在後排的中國駐聯合國官員,那位中國官員看向坐在主席台上的史密斯先生,暗暗地點了兩下頭。看來他們早就商量好,點頭是說明劉美琴的中文被認可了,若非從小生活在中國是不會將中文說的如此流利,且語調中還帶有濃重的南方口音。佐證了太空城中的人的確來過地球,去過中國,且純正的江南口音也進一步證實了以前的猜測,她稱自己來自中國的南京,這句話的可信度應該在50%以上。


    “請問南京是否還有你的親屬?”中國記者問。


    劉美琴開始佩服高靜她們的前瞻性,不暴露身份是完全正確的,暴露身份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沒有了,全死了,死於戰爭。”


    “能告訴我們是哪場戰爭嗎?”中國記者繼續追問。


    劉美琴微微搖頭,好似要把那場戰爭給她帶來的傷痛搖走一樣,苦笑著道:“我不想說這個話題,那個傷疤深刻在心靈上,我不想再揭開它。”俊俏的麵龐露出一絲悲傷,眼中似乎有淚花閃了一下,使人不忍心再追問下去。


    “我是俄羅斯記者,請問你們能夠為我們提供那方麵的科技。”


    劉美琴轉瞬將悲傷抹去,定了定神答道:“環境方麵,能源方麵,農業方麵,我們都可以合作。”


    “我是……,請問……”


    “......”


    這場記者會持續了4個小時,四小時基本消除了人們對太空城的惡意猜測,會場上想提問的記者爭相恐後,史密斯見劉美琴由於精力過度集中,臉頰兩側已微微泛紅,迴答問題的語速也明顯慢了許多。


    史密斯側頭對劉美琴輕聲道:“你看?今天就到這裏吧?”


    “好的,我也感覺有些疲勞了。”美琴立刻迴應道。


    史密斯在座椅上正了正身體,對著話筒道:“今天的記者會就到這裏了,如果大家還有那方麵的疑問請集中到我這裏,謝謝大家的光臨!”


    說完,他起身引領劉美琴離開了會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拉地諾之奇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5780056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57800568並收藏拉地諾之奇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