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十二分四十六秒後飛船將進入月球環地軌道,速度降至每秒100公裏,134小時後降至每秒1.5公裏,夏勁嵩用腦波將飛船的信息匯報給同伴。船尾八台推進器漸漸暗淡下來。尹麗和高靜透過寬敞且明亮的巨大舷窗凝視著那顆蔚藍色的星球懸浮在如黑天鵝絨一樣背景的太空,太陽和星辰都成了她的點綴。


    兩人情緒激動地相互拉著手喊道:“地球!地球!地球我們終於迴來了!”這時其餘成員也陸續迴到操控室,全愣愣地望著蔚藍色的地球好似被定格了一樣。這個角度,這個距離能親眼目睹地球芳容的人類恐怕沒幾人,眼前的地球像被藍色玻璃罩罩住的圓盤,輪廓四周有一層薄薄的光,其表麵被幾團不斷變換形狀的白色雲層所點綴、暗綠色的平原、棕黃色的高原與沙漠、暗藍色的海洋以及南北兩級白色的盔蓋界限分明。


    “太美了,我想融化在她藍色的身體裏。”明浩癡癡地對著地球自語道。


    “不知道用什麽詞語來形容她,太壯觀了!太美了!太......”贏惠施施然說道。


    7人就這樣望著地球,任由她從飛船的前舷窗轉移到左舷窗,最終消失在舷窗的邊緣。


    “家就在眼前了,下麵該籌劃我們怎麽迴地球了。”張喆的話語將眾人的思緒拉迴到現實。


    這時夏勁嵩緩緩從主操控椅上站起,取下主操控頭盔。她的一頭黑發如瀑布般傾瀉下來懸在腰部以上,兩年來女生們相互修理頭發,從參差不齊到整齊劃一,從厚薄不均到錯落有致,總之女生們練就了一手精良的剪頭手法,男生們的頭型也出自於她們之手。


    “飛船進入自主操控。”夏勁嵩長舒一口氣繼續道,“操控飛船真是個腦力活。”


    飛船的自主操控係統完全可以應對這樣的航行,使用自主航行需要精準的星際圖,6500多萬年過去了這張圖需要一些時間來修正。出發前凱恩曾叮囑未修正星圖前一定要人工操控。


    “怎麽樣?駕駛飛船的感覺如何?”尹麗轉身朝夏勁嵩走去並關切地問。


    “太神奇了,就是費腦細胞。”


    尹麗會意地笑了笑。


    “大家注意了,剛收到來自地球的信息。問我們諾斯星球在哪裏?地球上我們的家在哪裏?”高靜將自己的懸浮信息框展開在眾人麵前。


    “你們看,我說什麽來的,他們問這個問題了吧?”明浩攤開雙手,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幹脆迴個無可奉告算了。”諸葛烈宏一臉的不耐煩,“這樣迴答下去會沒完沒了的。”


    “不行。”張喆雙眉微蹙嚴肅地道,“照你的方式迴複信息,他們的猜疑會更深,現在要盡最大可能,削弱他們對我們的猜疑。”


    “無論我們說什麽他們都會對我們有猜忌,即便是說了實話,他們也不會相信。如何巧妙地迴答他們,我們女生再商量一下。”高靜掃了大家一眼,想等待不同的建議,可十幾秒過去了沒人說話。


    ‘首先,不要對我們的到來過分緊張。我們出生並成長在地球上,如今隻是迴家。其次,你們問諾斯星球在哪裏?地球當前的觀測水平還無法探測到它,可它的確存在。’這份答複幾小時後傳迴了地球。


    聯合國總部會議大廳,太空危機小組在召開第二次會議,各國官員對不明飛行物的迴答表示不解。現在人類可以觀測到100多億光年外的天體,很多天文物理學專家認為,外星人說的‘諾斯’星球或許是地球早已探明的天體,隻是叫的名字不同罷了。人類一直孤獨地生活在地球上,現在終於有了星外來客,可他們卻說地球也是他們的家,簡直是匪夷所思。


    奇怪的是不少天文方麵的專家卻相信外星人的迴答,並確信他們的迴答沒有欺騙的成分,因為這些頂級天文學者知道,人類對宇宙的了解知之甚少,或許這些外星來客能讓地球人對宇宙的認識上一個新台階。如果外星來客想侵犯地球,根本不需要和地球人來來迴迴地進行溝通。最終會議決定太空危機小組受聯合國委托,再次聯係外星來客。聯係內容如下:‘我們初步相信你們所說為事實,同時歡迎你們迴地球。如方便請雙方見麵會談,以避免之間發生誤判。’


    這段文字在操控室的主懸浮信息框中顯示,大家逐字逐句地讀了好幾遍。


    明浩指著那些文字,用一種不屑的口吻說道:“你們看,要麵談,看來用語言我們無法消除他們的心疑。”


    “提防是肯定的,現在需要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這些官方語言對我們沒有一點意義。”肇一川若有所思地說道。


    “對了,張喆你研製的偵察器完工了嗎?”肇一川像猛然想起什麽似的看向張喆問。


    這句話將大家的目光集中到張喆身上。張喆掃視一圈同伴,展開自己的懸浮信息框,而後在上麵操作拉伸著各種圖形,瞬間在眾人麵前呈現出一顆球狀的三維影像,球體緩慢地順時針轉動著,球體表麵覆蓋著規整的黑色鱗片,乍一看好似一顆小地雷。


    “這不是地雷嗎?”肇一川一臉疑惑地問。


    大家好奇之際,張喆又在信息框內做了幾個操作,三維的球體影像同時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同時彈出四塊小鱗片,鱗片的形狀酷似輪船的漿葉,隨後鱗片開始高速轉動起來,憑借鱗片轉動速度的變化,球體全方位移動起來。


    “這就是偵查器?真可愛。”夏勁嵩盯著上下翻飛的小黑球好奇地說。


    張喆一臉得意地介紹道:“它能收集一定範圍內的電磁信號、圖像信號、光信號和聲信號。一項任務完成後,還可根據新的任務進行移動,每個偵察器都與飛船的中樞係統保持不間斷通信。”


    贏惠微微頷首,並問道:“偵查功能我不操心,關鍵是這東西的使用年限?”


    張喆迴道:“其動力來源於物質本身的電子位移。”


    聽到張喆的這句話贏惠重重地點了點頭,就是說這種偵察器的能源提供是無限的,隻要器件運轉正常偵察器便能永遠工作下去。毋庸置疑這項科技是諾斯人留下的,張喆隻是依葫蘆畫瓢而已。


    “我們與偵察器之間的數據交換不會被地球設備檢測到吧?”諸葛烈宏關心地問。


    “我們的通信都是量子通信,目前還不會被監測到。”張喆幹脆地迴答。


    “你做了多少個這樣的偵察球?”高靜側頭看向張喆。


    張喆沒有迴答隻是詭異地笑了一下說:“你們猜,我先告訴你們,它們隻有十幾個納米大。”張喆賣了個關子。


    “10萬個?”尹麗猜道。


    “納米級,10萬才多少?怎麽也幾百萬。”明浩補充。


    “行了,行了,別瞎猜了。告訴你們吧,2000萬個。厲害吧!”張喆驕傲地仰了一下頭說:


    高靜熱切地說:“是不少,難怪有段時間見不到你人影。”


    “它像塵埃一樣,可以潛伏到地球任何一個角落,在外太空也能正常工作。”張喆繼續為大家介紹自己的傑作。


    “怎麽把它們送到地球上?”夏勁嵩盯著影像不經意地問了句。


    “你背著它們迴地球。”張喆一臉嚴肅地迴答。


    夏勁嵩白了對方一眼迴道:“我背著它們迴地球,到一個地方扔個小黑球,到下一個地方再扔一個。”


    這時眾人將目光集中到張喆身上,投放這些偵察器的確是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張喆見提起了大家的興趣,於是笑道:“我還製了五千個乒乓球大小的飛行器,飛行器進入大氣層後距地麵三千米高度時釋放這些偵察器,放心不用你背著到處撒。”說到這裏他向夏勁嵩笑了笑。


    夏勁嵩側頭發出“切”的一聲,沒再理會對方。


    “這段時間你沒少用功啊!還鼓搗出了飛行器?”贏惠讚許道。


    聽到來自同伴的讚許,張喆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方向不同,我對這方麵比較感興趣而已。”


    諸葛烈宏抬頭,好似想起了什麽一樣的看向張喆問:“在諾斯時,我見你修複和改造的那些機器人效果不錯,我們飛船裏的機器人雖有,可完好率太差。如果攻擊來自於外太空,僅依靠這艘飛船可不行。”


    張喆臉上的傲嬌被嚴肅所取代,他微點了兩下頭說:“凱恩為我們帶的物資僅夠維持修修補補,要想進行建設必須去其它星球采集物質。”


    “是啊!我清點過帶迴的物資,對我們以後的擴張起不了什麽作用。”高靜補充。


    “地球的礦產應有盡有,占領個地方開采唄!哪個國家能阻止我們。”明浩霸氣地說道。


    “去地球?地球上的那點物質真不夠咱們用的。”肇一川對明浩的提議表示出不屑。


    明浩似乎也覺得自己的提議有些幼稚,隨後道:“在地球上進行采集可以天天迴家。”


    可沒有人對他的辯解感興趣。


    “贏惠,我們帶迴來的采集飛船能使用嗎?”


    張喆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離諾斯前,所有的物資、儀器、設備等都由贏惠清點記錄。


    “我檢測過沒有問題,有四艘,飛船可將采集到的物質通過‘物質傳送器’傳輸到我們指定的坐標點。”贏惠認真地答複道。


    “離我們最近,重金屬儲量高的是水星。”高靜提示。


    “馬上發射一艘采集飛船到水星,迅速建立起我們的物質供應通道。”諸葛烈宏迫不及待地發表出自己的建議。


    “這事不能耽誤,關係到發展,發展又直接關係到我們的生存。能在太空生存下去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諸葛烈宏說這些話時,語氣顯得十分的嚴肅。


    “你說的對。”張喆接話道,“我和贏惠再檢測一次采集飛船,如沒問題就擇機發射。”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這個決定。


    星際飛船在計算好的月球軌道上平穩地運行著,透過飛船的舷窗遙望月球,可沒有在地球上那麽多的詩情畫意。月球光禿禿的表麵是灰色的,上麵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環形山和大大小小的隕石坑,死氣沉沉給人一種壓抑感。不知道大詩人李白如果站在這個角度看月亮,還能不能寫出‘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這樣膾炙人口的詩來。


    十幾個小時後從巨大的星際飛船腹部射出一顆顆銀色乒乓球大小的球體,目標是地球,數量多達幾千顆。小球看似隨意釋放,其實不然,它們你追我趕地在太空飛行了三天,飛行三天的原因是球體沒有減速功能,球體根據設定好的著落位置以切入方式被地球引力所捕獲。


    首批著陸的球體圍繞地球轉了23.8圈,最後一批著陸的轉了54.1圈。大多數球體指向人類聚集的城市和軍事設施,小部分被散落到地球的森林、海洋、戈壁和沙漠。由於體積微小地球任何設備和儀器全探測不到它們的存在,用肉眼可以看到天空下了一場流星雨。離地麵3000米時,銀色小球突然炸開,裏麵一股黑霧散出,黑霧越來越淡最終消失在空氣中,像什麽也沒發生過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拉地諾之奇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5780056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57800568並收藏拉地諾之奇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