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跟隨機器人走入操控艙左側的一間艙室,全黑色的艙壁與地麵讓人感覺很不舒服,頂部的放射吊頂投射出淡黃色的光,像是進入到衝洗照片的暗室,借著可憐的光線目測艙室的空間不大,有200平米的樣子,那道很厚的盾門是這裏唯一的出入口。


    “為什麽這裏建成黑色?”夏勁嵩拉著贏惠的手迷茫地問。


    張喆最後一個進入這間艙室,幾乎全黑的艙室提起他的好奇心,順手摸了一下門旁的艙壁,數據迅速展現的麵罩上。


    “這間艙室使用的材料是正負粒子聚集而成的。”凱恩發聲道。“打開它們的鏈接比打開原子核還要困難,即便是飛船被摧毀這裏也不會有任何損壞。”


    “黑匣子?”明浩脫口而出。


    “有些像你們星球所說的黑匣子,但這裏的數據是完整的。”


    “這艘飛船也是用這種材料製成的嗎?”張喆邊問邊從最後走到人群的前列。


    “不,這是諾斯人新掌握的科技,還未推廣。”


    “那飛船的材質?”隻要觸及到材料問題張喆就有問不完的問題。


    “金屬原子壓縮。”


    凱恩的講解解除了眾人心中的疑慮,難怪他說飛船上麵的壓力不算事,也難怪這艘飛船能保存千萬年,難怪這裏是全黑,是因為其表麵太致密了。


    張喆抬眼看了看頭頂散發淡黃色光的吊頂,如此致密的材質吊頂是如何安上的,他心裏有個疑問。諸葛烈宏順著張喆的眼光看去,會心一笑小聲道:“琢磨吊頂呢?”


    張喆扭頭見諸葛烈宏正詭異地看著他,開口道:“對啊,你怎麽看?”


    諸葛烈宏將目光轉移到前方,一副得意的表情甩出兩個字:“懸浮。”


    聽到這兩個字張喆眉頭豁然舒展,嘴角露出一個無奈的笑容,迴敬一句:“還是你腦子快。”


    艙室中間位置是一張銀灰色的操作台,操作台長約2米,70至80公分高,台麵微微向門口方向傾斜,表麵是平滑的淡藍色平麵,數顆銀白色的亮點像星星一樣在藍色的平麵上不停閃爍。眾人陸續來到台前,未見引導機器人有什麽動作,台麵開始散發出天藍色的光,給人一種寧靜之感。平滑的台麵邊緣有許多凹陷的圖形,這些圖形無疑是諾斯人的文字。


    明浩正要伸手去觸摸那些凹陷的圖形,耳邊傳來凱恩的聲音:“先不要動,由我來激活飛船的中樞係統,你們耐心等待一會,這需要一些時間。”


    說話間,台麵上顯現的圖形開始不停地變換著顏色,台子的正前方豁然出現一塊巨大的三維影像,影像如同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白色、黃色和紅色的線條隨中心主幹向四麵八方輻射開去。約半個小時後,巨大的三維影像猶如一棵閃亮的巨樹,千萬個節點像一片片的樹葉,數不清的脈絡將各種顏色的光送達至端點。


    這幅影像持續了20分鍾才消失,凱恩告訴大家可以離開了,飛船激活後這間艙室除遇緊急情況或是維修一般不會再開啟,能開啟這扇盾門的隻有他們8人。


    迴到控製艙,諸葛烈宏和明浩為爭奪主操控頭盔,還進行了一次掰手腕比賽。飛船被激活後艙室也發生了變化,台麵的後方升起三把奶白色帶扶手的座椅,座椅顯得十分厚重,座椅與台麵保持著恰當的距離。三把主操控椅後方五六米遠處也同時升起了10把座椅,這十把座椅成扇麵排列著,層層疊疊的懸浮信息框在每張座椅前展開。


    比賽結果明浩險勝,爭到了主控製頭盔的使用權,諸葛烈宏和夏勁嵩分別坐在兩把副座椅上。


    落座後,他們先後戴上了操控頭盔,佩戴操控頭盔之前防護服的頭盔被縮進頭後部衣領的位置。頭盔戴上後飛船操控係統自動與人腦進行對接,三人腦中瞬間呈現出無數的圖形與數據,雖然三人已做好這方麵的思想準備,可大腦與飛船係統對接的瞬間還是讓三人吃驚不小。他們同時緊閉雙目集中全部精神操控著圖形和關注著不斷跳動的數據。明浩坐在中間的座椅上,他集中精力努力用腦波來與中樞係統互動。


    僅僅過去1分鍾,這1分鍾對他們三人來說仿佛是過去了數天。操控台的前方豁然彈出一幅巨大的雜亂無章的三維影像,影像真實地反映著三人操控飛船的全過程,每移動一個圖形飛船內部都會有相應變化。


    十幾分鍾過去了,明浩額頭滲出了汗珠,用大腦操控飛船本就很消耗精力和體能,更何況這是一艘新飛船,即便讓製造飛船的諾斯人來操控也不是件容易事。


    明浩抬手迅速抹了一把掛在下巴的汗珠,語調低沉地對身旁的二人求助道:“烈宏、勁嵩幫我分擔一下任務,我有些忙不過來了。”


    諸葛烈宏和夏勁嵩的位置是武器和偵察係統,飛船啟動後主係統與其它分係統進行信息的閉環管理,每個分係統都需要開啟,成千上萬的分係統中一道係統未能啟動,飛船都無法起飛。


    “分給我們吧,大家也別閑著,後麵不是有座椅嗎?每人負責若幹個係統,啟動完成後匯總至明浩那裏。”諸葛烈宏提高聲音對大家喊道。


    人多力量大,約莫4個小時後船身突然顫動了一下,伴隨而來的是隆隆的低吼聲,由無數圖形組成的三維影像突然換了畫麵,繁雜的影像經過合並、重疊、拉伸變為了完整的飛船影像。船身中部的四部氫氦推進器正在緩緩啟動,噴射出的射線顏色由藍色漸漸變為橘黃色,隨著推進器噴出顏色的變化,飛船微微晃動了一下。明浩用腦波控製著動力輸出,由於飛船深埋地下需要更大的升力,為此他試探著將能量緩緩地施加給推進器,慢慢加大推進器的推力,終於船身以極慢的速度開始向上提升。


    高聳於地麵的巨石開始不住地顫抖,宛如世界末日即將來臨,地麵從顫抖到震動隻持續3分鍾,震動的幅度越來越強,最終數十米乃至百米高的巨石紛紛傾倒,碎石橫飛,頃刻間地麵一眼望不到邊的黑色石林變為一堆堆碎石的海洋,煙塵籠罩了整片天空,宛如末日降臨於此。


    大地還在不停震動著,碎石堆下像孕育著一粒巨大的立刻要破土而出的種子,碎石與沙粒被拱起數十米高後再紛紛翻向兩側。地下一個巨大的黑色物體冉冉升起,猶同鯨魚浮出了水麵,巨石與剛剛顯露的飛船背部相比如同瓦礫一樣渺小。借助兩側的推進器船身似一朵從地平線升起的烏雲,很快便遮蓋了大片天空。碎石還在紛紛墜落,像下了一場沙石雨。推進器的轟鳴聲、巨石與船體的摩擦聲、巨石的墜落聲摻雜在一起,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1個小時31分後,船身全部鑽出地麵,她巨大的身軀遮天蔽日。船頭呈扁平狀,平滑地向中部擴展,中部最高處有近百米,過了中部便開始朝尾部收縮,尾部整齊地排列著8台黑洞洞的推進器,按上四下四排列。飛船表麵披著一塊塊黑色的散發著烏光的金屬,每一塊金屬都有5噸解放卡車大小,與巨石和沙土的碰撞並未給這些黑色金屬帶來什麽損傷。


    飛船中部有兩隻粗壯的且可以360度轉動的翅膀,每隻翅膀下掛著兩台推進器,火紅的噴口正噴射著耀眼的離子射流,射流舔過沙礫融穿巨石,所過之處一切都融化成了岩漿,火紅的流體向凹陷處流淌,未被融化的石頭像紅寶石一樣忽明忽暗地發著光。


    當下明浩麵容比剛才從容了許多,離開地麵後飛船以極快的速度竄向黃沙漫天的空中。黑雲一樣的船體僅用五分鍾便懸停在了2萬米的高空。


    明浩用腦波向凱恩請示。‘可以讓飛船直接進入太空嗎?’


    凱恩的答複是。‘設備剛剛啟用,需要觀察。’


    得到凱恩的建議,明浩腦海中立刻顯現出城市廢墟的坐標,因為那裏有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於此同時,兩側推進器的射線流開始偏轉方向,右側向後偏轉而左側向前偏轉,巨大的船身開始在空中轉動身軀,調整方向後船頭指向廢墟的方向。


    飛船的操作係統與明浩的大腦融為了一體,腦中的思維會精準地通過飛船的中樞係統傳遞到各個分係統,而後由分係統實施執行。船身轉動的同時明浩試著啟動尾部8台推進器中的四部,黑洞洞的噴口深處驟然閃過一道藍色的光,似乎點燃了那裏的什麽東西,亮白色的射線流如同決堤的洪水般噴湧而出,四根直徑十幾米射線流將周圍的空氣全點燃了,飛船周圍的天空呈現出紫紅色,巨大的船身猛地向前紮了一頭,不到半分鍾時間竟行駛四千三百多公裏,艙室內的所有人同時感到有一股無形的壓力壓在胸口上,如沒有防護服的保護恐怕他們性命難保,頭盔麵罩跳出一組紅色警示,提示剛剛有30個g過載。明浩迅速關閉了主推進器,尾部四根粗壯的射線流隨即暗淡下來,飛船保持著人類能承受的速度朝廢墟而去,巨大的陰影掠過數千公裏的火山帶。即便是8人已能用腦波來操控設備,可要想熟練操控一艘飛船還需要些時間。


    幾分鍾後,飛船便籠罩在廢墟上空,巨大的船身讓這座廢墟顯得沒有那麽的雄偉了。飛船兩側的翅膀反轉著調整著船身的姿態與速度,十幾分鍾後飛船穩穩地懸在廢墟前的那片廣闊平原上,船尾主推進器的最深處還能看到有隱隱的紅光。


    飛船被激活的一刻,其能源裝置便開始工作,就是添加能源時也不會停下來,直至飛船報廢被拆解掉,這一點有些像當前人類使用的核反應堆。凱恩未讓飛船直接飛向太空有以下兩個原因,其一是人類首次用腦波操控飛船,僅幾個小時的腦波操控明浩已是一身汗水,說明他們要想得心應手地操控這艘飛船還需要時間。其二飛船埋在地下數千萬年,各部件能否正常工作還需要一次終結測試,這也是為什麽凱恩沒直接啟用智能駕駛,而是先讓人類用腦波操控飛船的原因所在。依據飛船半個多小時的飛行,充分說明諾斯人造的東西確實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每一條腦波發出的指令飛船全能做的盡善盡美。


    明浩慢慢摘下操控頭盔,眼神有些木訥,並未完全從剛才奇特的駕駛感覺中清醒過來。諸葛烈宏和夏勁嵩也摘下了頭盔,諸葛烈宏微微晃動了幾下頭部,滿臉掛著不可思議的表情,似乎也沉浸其中。


    “飛船亦是我,我亦是飛船。”夏勁嵩雙手環抱著頭盔目視著前方癡癡地道。


    凱恩讓明浩將飛船懸停在離地麵一米高的空中,以測試其反重力係統是否工作正常,雖然星際飛船著陸星球表麵的概率非常小,但在宇宙航行中誰也無法保證不會遇到緊急迫降的事件發生,考慮到迫降時星球表麵的特殊環境,所以這項功能是很重要的。飛船帶動氣流將四周的沙塵帶了起來,彌漫了數百公裏的範圍。


    引導機器人將大家從操控艙帶到另外一個艙室,這間艙室停放著二架瓢蟲形狀的飛行器。引導機器人還是坐在最前排,飛行器浮離艙板的那一刻,其正前方十幾米遠的白色艙壁豁然打開了一扇盾門,這扇盾門是操控艙的緊急逃生口。駛離飛船的飛行器朝左紮了一頭,而後提升起高度。眾人紛紛側目一睹星際飛船的全貌,透過飛行器的舷窗,巨大星際飛船的船身如同一座黑黝黝的山巒橫臥在廣袤平原上。飛船表麵平整,曲線平滑未見任何凸凹之處,其周身分布著許多閃著微光的亮點,酷似夜空中閃亮的星星,這些亮點是正常的放電現象,飛行或者懸停時船體都會產生出各種光波或者電波,這些波如不被釋放,不斷累積會影響到控製係統。


    飛行器輕盈地好似一隻雨燕,轉瞬便飛出了百公裏,在這個角度與高度來俯視飛船,它像一頭潛在大洋底部時刻準備躍起出擊的巨鯨。


    “第一次用腦波操控這麽一個大家夥感覺如何?”肇一川收迴俯視的目光轉身看向身旁的明浩問道。


    明浩略微沉思片刻,說道:“思維到及行動到,如同操控自己的肢體,十分的準確。”


    “思維到及行動到,難道沒有絲毫的延遲嗎?”高靜提出自己的疑問。


    明浩迴身對後排的高靜解釋:“沒有絲毫延遲,主係統收到指令後,對指令進行分解與分配,分係統根據分配到的指令實施動作。關鍵不是下達指令,而是反饋迴來的信息,信息太過龐大,原以為我們大腦經過激活已很強大,看來要想熟練操控飛船還需要練習。”


    張喆坐在最後一排自語道。“真想去宇宙試試它的武器係統。”


    “沒那個必要吧,功能介紹不是講的很明白,質子炮,一炮能摧毀月球大小的星體。”諸葛烈宏透過舷窗目光伶俐地望著下方連綿的黑色石林說。


    “我知道,就是想親自試一試,看看效果。一顆星球在你眼前炸裂該是多麽壯觀的景象”張喆深深唿出一口氣,一臉憧憬地說。


    “你還怕以後沒有機會嗎?”明浩的語氣中透著瘋狂。


    迴到地下基地,大家剛剛走下飛行器。凱恩的三維影像便出現在大家麵前,那張喜劇演員的臉,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有種家人的親切感了。


    “駕駛飛船時,有一點你們要特別注意,飛船更換高級飛行模式之前生命體必須在特定艙室。”


    “這點小問題,有必要特別注意嗎?”明浩小聲嘟囔了一句。


    凱恩並未糾結明浩對他這句提醒所表現的輕視,十幾個月的接觸凱恩已對人類有了些了解,有時人類說的並非是他所要做的,而抵觸的也並非是不做的。


    凱恩自顧自地繼續道:“這艘飛船運用了很多新科技,絕大部分參數與數據我都無法提供,其實它也隻是艘實驗飛船,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修正和改造將貫穿你們使用的全過程。”


    “改造?修正?”明浩聳了聳肩。


    “你們離開的時間快到了,能送的都送了,能學的也都學了,能走多遠是你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了。記住‘享受生活,享受科技,敬畏宇宙。’”


    “‘享受生活,享受科技,敬畏宇宙。’這句話不太像是你說的。”贏惠質疑道。


    “這是最終指令者讓我傳達給繼任者的一句話。”


    “是諾斯人留給警示後人的嗎?從蠻荒到文明,從文明到終結,難道這就是智慧生命的最終宿命。”諸葛烈宏若有所思地叨念著。


    這句話說完,周圍的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這種氣氛持續了10秒。


    “我要為你們的離開做準備了,希望你們能理解最後的警示。”說完這句話凱恩的三維頭像瞬間消失在原地,大家站在原地沒有任何動作,因為有太多的事需要他們去思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拉地諾之奇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5780056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57800568並收藏拉地諾之奇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