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些什麽人?”軒轅皇帝喃喃著。
“你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神龍傳念道。
看著那群白點簇擁著一個黑點往神都走來,軒轅皇帝重重的點了點頭。
“朕這就去看看,到底是誰拯救了世界!”
睜開眼,隻見婉兒一臉緊張的看著自己,她在他被識海中的熱血警鈴驚起的下一刻就醒了過來。
“怎麽了,發生了什麽事?”她趕緊關心的問道,她是唯一一個知道他龍氣法大概底細的人,所以猜測一定有變故發生。
軒轅皇帝興奮的跳起,將丟在地上各處的一套衣服收撿起來,扔給她,自己也趕緊著穿衣,嘴裏一邊催促道:“老婆,趕緊的,我去帶你見外星人!”
……
神都縣衙。
梅雲生一大早天色未亮就起來理事了,他的心腹手下也隱約知道大人這段時間在鬼祟的忙活著什麽,都是心眼活泛的人,不敢胡亂打聽,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時還嚴閉著自己的嘴巴。
後衙,梅雲生坐在主位上,側坐的是一直以來他都極為倚重的心腹師爺。
而客座上,卻坐著一個神都縣同樣大名鼎鼎的人,王士直。
此情此景,若熟悉神都縣內情的人看了定會十分驚詫,因為一直以來,神都縣令梅雲生都和“為民請命”王士直勢同水火,尿不到一個壺裏。
所有人都相信,要是有那個權力,梅雲生絕對恨不得把王士直三刀六洞、千刀萬剮,因為此人給他做官道路憑添了數倍的難度障礙,神都百姓的“刁民氣質”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這個混蛋挑唆的。
梅雲生心情複雜的看著麵前這位“為民請命”,他一直覺得自己眼神如炬,看穿其本質實乃“為名請命”。
可沒想到,千防萬防,還是鬼迷心竅,被這個混蛋挑唆成功,一生做官唯謹慎的他終於被坑,做了一把大死!
這要是被上麵人知道了,不把自己生生活撕了才怪,可歸根到底,這事到底怪誰呢?這樣想著,他的心情更加複雜起來,又陷在那奇怪的情緒裏,糾結、憤懣、炙熱、悔恨、不甘……
建安二年的第一次大朝議,秘書閣就公布了地方官員調動名單,無論官位高低,所有屍位素餐者統統被致仕,迴家養老。
去年最後一次參加大朝覲之人全部鴻運當頭,迅速得到提拔任用,很多人都是官升數品,從郡縣一級成為州、道的一方大員。
那些受邀參加朝覲的吏役雖然沒有升官,可前景還更加驚人。同一次大朝議,朝廷明文傳告,秘書閣正在對整個執政體係進行結構性調整,最主要的就是會著重提升那些專業性強的吏役的地位,比如刑偵、仵作、捕快、訟師、稅吏等等,因為涉及的體係更為複雜,所以現在還在方案論證之中。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秘書閣正式公布對這些濁吏機構的改組,參加過去年大朝覲的那些濁吏絕對會有一次坐地飛升的機會,從一個不入品的濁吏直接成為一方大佬。
而王士直,是神都唯一受邀參加大朝覲的人,因其訟棍的身份。朝廷如此明確的表態,讓王士直在神都百姓的心中地位完全淹沒了神都縣令。
梅雲生見了都不得不“執禮恭敬”,心中卻是冷眼看著這個以前主業實乃一個書院的院長,兼職訟棍,目的是“為名請命”,可從大朝覲之後,就十分自然的完成了對自我身份的重新設定,在神都百姓心中這就是一個純粹的為民請命的王訟師,書院院長一職反成無關緊要的副業了。
而他之所以被這個混蛋蠱惑,刻意的製造、引導民意,向朝廷逼宮,還是因為大朝議上的另一項決議。
帝國地方,分有道、州、府、郡、縣、鎮六級執政體係。而郡、府、州、道的附郭之令,也一直被當成一個情況比較特殊的縣令,其官品也隻是七品,這是附郭縣令難當的重要原因。
而朝廷此次決議,為了賦予親民官更大的實權和自主權,所有附郭之縣的行政級別統統上調,其縣令官品隻比所附之地低一品。
道的治所的親民官為三品,州城的為四品,府城的是五品,即便郡城的也是六品,相比以往的芝麻七品官,全都升官發財,而那些原本受盡窩囊的附郭之官苦盡甘來,全部迎來立地飛升的機會。
甚至,以後朝廷中樞各部任用官員,有地方基層履曆的也會重點考慮,而其中有著各地附郭城池治理經驗的尤受重用,因其能在地方和上峰之間的夾縫中跳舞,更加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從此以後,附郭任職不再是燙手山芋,反成新鮮出爐香噴噴的大包子了。
梅雲生沒有資格參與大朝議,聽到這消息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我呢!我大神都哪去了!”
他在神都做了二十年的七品芝麻官,也算是積年地頭蛇了,也經營了許多可靠的關係,很快,他就得到了確切的消息。
這些決議的最源頭,都是來自於軒轅皇帝,他告訴秦相,然後秦相交由秘書閣具體去驗證實施。神都也不是被朝廷搞忘了,反是因為改動會更大。
帝國被均分成十道,最中間也是最精華的一道又名坤元道,從地域上說,神都就在坤元道內,而坤元道的道治在神都東邊八百公裏處的坤元城內。對神都內的事坤元道的曆任主官,從來都是絕不沾邊的,完全交給名義上的下屬神都令處治。
習慣成自然,朝廷也就默認為坤元道可以不管神都的事,神都若是出了什麽問題也不會向坤元道追責。可這樣的含混不明也導致了很多問題。
軒轅皇帝就建議把以神都為中心的一州之地完全獨立出來,特設神都令,行政級別與道等同,負責其內的一切民生治理之事,總攬大權。官名沒變,可地位卻一下飛到天上去。
二品大員,穿朱戴紫,有參與大朝議、上奏議事之權,地位僅比六部尚書等不多的一品大員低,位極人臣!
到那個時候,收拾些紈絝膏粱還用得著擔驚受怕?該是那些紈絝膏粱的爹媽擔驚受怕了!
可告訴他消息的朋友隱晦表示,他梅雲生基本是沒啥指望的,秘書閣按住這個決議本身除了在繼續完善這個前所未有的大體係的構建印證之外,也是要現尋找到一位更合適的新神都令的首任官員,這才會雷厲風行的推動此事。
他們認為,這會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隻有具備非凡能力的人才有資格勝任,不然若是把此事搞成了夾生,那就是打陛下、首相和整個朝廷的臉呢。
梅雲生心裏一下子就炸裂了,憑啥!
你們要找神都令,這不就有個現成的嗎,俺坐鎮神都二十一年,要功勞有功勞,要苦勞有苦勞,現在軒轅皇帝眷顧要給發福利了,為啥踢走俺!
“你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神龍傳念道。
看著那群白點簇擁著一個黑點往神都走來,軒轅皇帝重重的點了點頭。
“朕這就去看看,到底是誰拯救了世界!”
睜開眼,隻見婉兒一臉緊張的看著自己,她在他被識海中的熱血警鈴驚起的下一刻就醒了過來。
“怎麽了,發生了什麽事?”她趕緊關心的問道,她是唯一一個知道他龍氣法大概底細的人,所以猜測一定有變故發生。
軒轅皇帝興奮的跳起,將丟在地上各處的一套衣服收撿起來,扔給她,自己也趕緊著穿衣,嘴裏一邊催促道:“老婆,趕緊的,我去帶你見外星人!”
……
神都縣衙。
梅雲生一大早天色未亮就起來理事了,他的心腹手下也隱約知道大人這段時間在鬼祟的忙活著什麽,都是心眼活泛的人,不敢胡亂打聽,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時還嚴閉著自己的嘴巴。
後衙,梅雲生坐在主位上,側坐的是一直以來他都極為倚重的心腹師爺。
而客座上,卻坐著一個神都縣同樣大名鼎鼎的人,王士直。
此情此景,若熟悉神都縣內情的人看了定會十分驚詫,因為一直以來,神都縣令梅雲生都和“為民請命”王士直勢同水火,尿不到一個壺裏。
所有人都相信,要是有那個權力,梅雲生絕對恨不得把王士直三刀六洞、千刀萬剮,因為此人給他做官道路憑添了數倍的難度障礙,神都百姓的“刁民氣質”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這個混蛋挑唆的。
梅雲生心情複雜的看著麵前這位“為民請命”,他一直覺得自己眼神如炬,看穿其本質實乃“為名請命”。
可沒想到,千防萬防,還是鬼迷心竅,被這個混蛋挑唆成功,一生做官唯謹慎的他終於被坑,做了一把大死!
這要是被上麵人知道了,不把自己生生活撕了才怪,可歸根到底,這事到底怪誰呢?這樣想著,他的心情更加複雜起來,又陷在那奇怪的情緒裏,糾結、憤懣、炙熱、悔恨、不甘……
建安二年的第一次大朝議,秘書閣就公布了地方官員調動名單,無論官位高低,所有屍位素餐者統統被致仕,迴家養老。
去年最後一次參加大朝覲之人全部鴻運當頭,迅速得到提拔任用,很多人都是官升數品,從郡縣一級成為州、道的一方大員。
那些受邀參加朝覲的吏役雖然沒有升官,可前景還更加驚人。同一次大朝議,朝廷明文傳告,秘書閣正在對整個執政體係進行結構性調整,最主要的就是會著重提升那些專業性強的吏役的地位,比如刑偵、仵作、捕快、訟師、稅吏等等,因為涉及的體係更為複雜,所以現在還在方案論證之中。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秘書閣正式公布對這些濁吏機構的改組,參加過去年大朝覲的那些濁吏絕對會有一次坐地飛升的機會,從一個不入品的濁吏直接成為一方大佬。
而王士直,是神都唯一受邀參加大朝覲的人,因其訟棍的身份。朝廷如此明確的表態,讓王士直在神都百姓的心中地位完全淹沒了神都縣令。
梅雲生見了都不得不“執禮恭敬”,心中卻是冷眼看著這個以前主業實乃一個書院的院長,兼職訟棍,目的是“為名請命”,可從大朝覲之後,就十分自然的完成了對自我身份的重新設定,在神都百姓心中這就是一個純粹的為民請命的王訟師,書院院長一職反成無關緊要的副業了。
而他之所以被這個混蛋蠱惑,刻意的製造、引導民意,向朝廷逼宮,還是因為大朝議上的另一項決議。
帝國地方,分有道、州、府、郡、縣、鎮六級執政體係。而郡、府、州、道的附郭之令,也一直被當成一個情況比較特殊的縣令,其官品也隻是七品,這是附郭縣令難當的重要原因。
而朝廷此次決議,為了賦予親民官更大的實權和自主權,所有附郭之縣的行政級別統統上調,其縣令官品隻比所附之地低一品。
道的治所的親民官為三品,州城的為四品,府城的是五品,即便郡城的也是六品,相比以往的芝麻七品官,全都升官發財,而那些原本受盡窩囊的附郭之官苦盡甘來,全部迎來立地飛升的機會。
甚至,以後朝廷中樞各部任用官員,有地方基層履曆的也會重點考慮,而其中有著各地附郭城池治理經驗的尤受重用,因其能在地方和上峰之間的夾縫中跳舞,更加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從此以後,附郭任職不再是燙手山芋,反成新鮮出爐香噴噴的大包子了。
梅雲生沒有資格參與大朝議,聽到這消息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我呢!我大神都哪去了!”
他在神都做了二十年的七品芝麻官,也算是積年地頭蛇了,也經營了許多可靠的關係,很快,他就得到了確切的消息。
這些決議的最源頭,都是來自於軒轅皇帝,他告訴秦相,然後秦相交由秘書閣具體去驗證實施。神都也不是被朝廷搞忘了,反是因為改動會更大。
帝國被均分成十道,最中間也是最精華的一道又名坤元道,從地域上說,神都就在坤元道內,而坤元道的道治在神都東邊八百公裏處的坤元城內。對神都內的事坤元道的曆任主官,從來都是絕不沾邊的,完全交給名義上的下屬神都令處治。
習慣成自然,朝廷也就默認為坤元道可以不管神都的事,神都若是出了什麽問題也不會向坤元道追責。可這樣的含混不明也導致了很多問題。
軒轅皇帝就建議把以神都為中心的一州之地完全獨立出來,特設神都令,行政級別與道等同,負責其內的一切民生治理之事,總攬大權。官名沒變,可地位卻一下飛到天上去。
二品大員,穿朱戴紫,有參與大朝議、上奏議事之權,地位僅比六部尚書等不多的一品大員低,位極人臣!
到那個時候,收拾些紈絝膏粱還用得著擔驚受怕?該是那些紈絝膏粱的爹媽擔驚受怕了!
可告訴他消息的朋友隱晦表示,他梅雲生基本是沒啥指望的,秘書閣按住這個決議本身除了在繼續完善這個前所未有的大體係的構建印證之外,也是要現尋找到一位更合適的新神都令的首任官員,這才會雷厲風行的推動此事。
他們認為,這會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隻有具備非凡能力的人才有資格勝任,不然若是把此事搞成了夾生,那就是打陛下、首相和整個朝廷的臉呢。
梅雲生心裏一下子就炸裂了,憑啥!
你們要找神都令,這不就有個現成的嗎,俺坐鎮神都二十一年,要功勞有功勞,要苦勞有苦勞,現在軒轅皇帝眷顧要給發福利了,為啥踢走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