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很多在民間都有著比主政官員更大的聲望,可在朝廷眼中依然都是賤役。


    帝國政壇一直都有著一個明確的歧視鏈,凡事都分清濁,清為貴,濁為賤。


    坐鎮中樞的為清,任職地方為濁,而中樞也還分有凡是動嘴的職位為清、凡是動腿動手的職位為濁;


    而地方上,父母官為清,佐屬官為濁,官為清,吏為濁;


    而吏之中,動嘴動筆與父母官等上級打交道的為清,動手動腳與百姓犯人打交道的為濁。


    所以,那些收到秘書閣邀請函的吏員之中,有一大半都是濁中之濁,若是遇到矯情的清中之清的官員,大概都會掩著鼻走路了。


    而現在,他們被秘書閣堂而皇之的邀請,參加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大朝覲,明眼的一看就明白,這是要搞大事啊!


    若僅是如此,那還可以盛讚這是秦相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可另一個變化就更加的“動人心扉”。


    以往,道、州一級的一把手二把手,無論治政之時的成敗得失,大朝覲之時都必然有一席之地,而現在,這個鐵門檻消失了。


    吏部評定帝國官員得失,有五個標準,優,良,中,庸,劣。


    無論哪個層級的官員,凡是評定為“劣”的都會申斥甚至廢黜。


    除此之外,越是高位的官員,朝廷的容許度就會越高。


    比如,鎮、縣一級的主政者,履曆中沒有一次“優”、數次“良”的評定,想升官那是妄想。可若做到郡、府一級的長官,偶爾一兩個“良”,幾次“中”就算不錯了。


    而等到州、道一級,評定為“良”、“優”的幾乎消失,那已是坐鎮一個上百萬甚至上千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若在這一級都還是“良”、“優”之才,那就可稱國士,直入中樞沒懸念,所以,隻要能得一個“中”、“庸”的評定就行,熬熬資曆說不定還能混到中樞來養老。


    帝國數千年來已經形成了一個奇特的觀念,你在底層,你活躍,你冒尖,可以;


    可你走到上層還這樣,又拿不出能讓所有人心服口服的才具,那就隻會招人反感。


    越往上層,越是穩定,無過就是功!


    可從這次秘書閣的邀請函中,透露出一個信號——規矩要改。


    那些評定為“庸”的州、道一級首腦,是“屍位素餐”的典型代表,一年到頭啥正事也不幹,無過無功,無為而治的官員,沒有一個獲得大朝覲的邀請函。


    評定為“中”的,雖然處理事情的水平不咋樣,但至少還是做了事的,雖然結果算不上好,但也算不上壞,這才得到了參與大朝覲的邀請。


    秘書閣、吏部已經放出了風聲,大朝覲之後,地方官員會做出很大的調整。


    不難想見,今次獲得朝覲資格的都會變成政壇新貴,而那些屍位素餐的老腐之人,正在數著倒計時當官。


    這真是場秋風掃落葉一般的政壇大清洗,這樣的局麵讓人驚悚。


    而更讓人驚悚的是,從首相,到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等各部首腦,似乎把這個問題當成了一件平常事對待。要知道,這樣的改變換在以往任何時候,都足以讓帝國朝堂數十年驚擾難安,哪有如此風輕雲淡就推行下去的道理!


    而有些心向帝國的朝臣也有憂慮,以前帝國政壇維持的這種局麵固然有帝國政壇自身的老腐之氣影響,但也是向天下列國展示出一個“無害”形象的手段。


    現在的改變,好聽點叫銳意進取,難聽點就是比較愣,站在列國的身份來看,更是帝國更具攻擊性,更有野心,更有威脅了。


    而讓更多朝臣最驚悚的是,已有小道風聲從秘書閣流出,此次帝國政壇的整頓是全方位的,不僅限於地方,也包括朝廷中樞,現在不過是為了維持局勢才暫時沒有動作,等地方整頓好,來年就要輪到朝廷中樞了。


    對於下麵朝臣們的暗流湧動,軒轅皇帝就這麽若即若離,遠遠的旁觀著。毫無疑問,這次大朝覲的改變根源在他。


    若是由他本人提出,也不愁秦穆不同意,隨著大時代一天天的臨近,帝國也要完成姿勢的重整,他不提秦穆都可能出台類似手段。而如此一來,他絕對會收獲朝臣更多的敬畏,還有那些朝覲者更多的忠誠。


    但他卻毫不猶豫的將這事全扔給秦穆去具體操持,從頭到尾他隻給了這麽一個意見。理由千千萬,最和他心意的就一條,太麻煩。


    為了便於他施放諸氣之印,每一個朝覲者都會單獨到距離他不遠之處覲見,而為了豐富這一過程,秘書閣還專門設計了對應每一個人的簡述詞,三言兩語述其主要功績,由幾個唱讚太監背熟一一介紹。


    三言兩語雖然簡短,但卻總有讓人記住的亮點,讓你相信,他們確實不凡,進入此殿,他們當之無愧。


    有獨具慧眼、治政高超,將一個窮困貧苦之地打造成物富人豐之地的傑出官員;有在建設、經濟、農桑等方麵有著卓越表現的技術型官員;有潤物無聲,仿似什麽也沒做,卻能解難排紛、令所治之地人心同向,勁往一處使,力往一處發的魅力型官員;


    有洞察入微明察秋毫從蛛絲馬跡中推演出一切真相的提刑官;有萬裏緝兇、令一切兇徒喪膽、徒子徒孫遍天下的神捕名探;也有為民伸冤、專與朝廷衙門作對的訟師訟棍……


    看著他們一個個激動而虔誠的叩首,視此認可為至高榮譽,他心中不無感慨,一億平方公裏的土地,五千年不斷的傳承,帝國怎會沒有人才,他們這一千二百四十七人,有哪一個不是人才!


    等這一千二百四十七人一一覲見完畢,天色已經完全晦暗,今日的大朝覲居然從大清早開到了晚上,而之所以用時如此之久,就是此次朝覲者人數多了近十倍,而且軒轅皇帝還要挨個接見,雖然每一個都用時短暫,可總加起來,大把的時間可不就被吃掉了嗎。


    可此刻,沒人感覺到萎靡,有的是因這殿中的氣氛不敢,更有的是因心頭燃起了一團火,聽著唱讚太監三言兩語介紹著一個個朝覲者的事跡,一個兩個,十個百個上千個,漸漸地,他們居然感覺到一股排山倒海的氣勢湧來。


    都懷著一股莫名的想法,有這樣的同伴、有這樣的隊友,這世間,還有什麽事情是做不到的!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無堅不摧、無快不破!


    最後,軒轅皇帝難得的做了一次總結發言,笑道:“好了,今日的大朝覲自此圓滿結束。按照以往慣例,國宴早就已經開始了,現在卻要讓列國使者餓著肚子空等,到時你們就多代朕向他們敬酒致歉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滴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精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精質並收藏朕滴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