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啊。」
.
走廊上時不時迎麵走來幾個散步的患者,看見他們的時候,紛紛嬉笑著朝他們招手,有個別患者甚至開心地對院長扮起鬼臉,嘴裏嘀嘀咕咕著什麽。
院長領著他們穿過一道又一道走廊:「前麵就是接待室,十年前發生火災後的第一時間我們就積極配合消防和公安調查起火點,之後又聽從總部和政府的安排搬到這兒來,絕對沒有半點隱瞞。」
「剛發生火災不久就搬來了?」顧城問。
「實不相瞞,那時候我們很早就開會討論過開分院的事了,當年在鳳凰路選址、動工再到掛牌,都是經過政府批準的,我們的初衷是建設分院,把床位不夠的患者分流到鳳凰路分院來......」說到這裏,院長嘆了口氣,「隻不過,誰也沒想到變故來得那麽突然。火災發生的那年,分院建設正好快要收工,火災後我們隻能順便搬來分院暫緩,久而久之稻香鎮的醫院就廢棄了,這裏呢,也就順勢成了新院。」
顧城點點頭。
院長走在前麵,信手推開接待室的門,迴過頭解釋道:「其實現在我們每年都會檢查消防栓和幾個應急通道,對醫護人員的管理也比以前更嚴格,絕對不會再發生類似於火災那種意外情況了。」
「明白。」秦晏頷首。
.
接待室裏坐著個滿頭白髮的老護士。
秦晏和顧城對視一眼,朝老護士走去。
大喬從背包裏拿出便攜三腳架和記錄儀,輕輕放在護士對麵不遠處的地上架好。
.
秦晏在接待室的椅子上坐下:「您好,我們是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的,這次來想向您了解一些情況。」
老護士身形消瘦,兩隻細長瘦弱的手搭在膝蓋上,磨平的指甲輕輕揪著褲腿邊緣。
她手部的皮膚很粗糙,幹枯得像沒有水分的老樹皮。
「我知道,」老護士繃緊了嘴唇,防備地看他們一眼,「你們拿我當嫌疑人了。」
秦晏微微一頓,道:「那倒沒有。」
「有沒有,你們自己心裏清楚,」老護士嗤笑一聲,「從二十年前到現在,這麽些年過去了,你們終於想起我了,終於想起要調查當年的案子了。」
.
幾個人不約而同地沉默下來。
大喬站在後麵調試設備的聲音在幾乎封閉的接待室裏顯得尤其刺耳,嘩啦啦的電流聲不斷抨擊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髒。
片刻後,電流聲慢慢停下,記錄儀發出一聲短促而連續的「嘀嘀」聲,而後從攝像頭裏直直射出一道淺紅色的暗光。
大喬沖秦晏和顧城打了個手勢:「開始吧。」
.
「叫什麽名字?」秦晏看著資料表,問道。
資料表上寫著蔡文秀。
「蔡文秀。」
「今年多大了?」
蔡文秀答:「五十二。」
「二十年前,你曾在桐山縣下轄的稻香鎮天鵝街工作,工作地點在社會福利醫院舊址。」秦晏抬眸看著她。
蔡文秀深吸一口氣,雙手抹了抹下巴上的汗:「是。」
秦晏又問:「二十年前,你因被胡良長期騷擾而前往天鵝街派出所報案,是不是。」
「是,」蔡文秀雙手放在腿上,坐得板正,雙手拇指和食指緊緊揪著褲縫,「但那時候派出所沒給我立案,隻是做了筆錄。」
.
她的聲音聽上去有些顯老,頭髮也全部花白了,看上去像風燭殘年的老人。如果沒有身份證,大概連秦晏也不會相信她才五十二歲,甚至還沒有退休。
她滿是皺紋的雙眼裏充滿疲憊,輕飄飄地往秦晏的方向看過去。
那是一個有些不信任的眼神,但又似乎藏匿了一點點微小的希冀,就像她二十年前第一次去派出所報案時的那樣。
她看著秦晏,淡然地說:「那年我三十二歲,在醫院當護士,所有人都覺得我溫柔又漂亮,都願意親近我,我也有很多朋友,這些朋友裏有患者,也有同事;我還有一個長得很端正的男朋友,我們馬上就要結婚了......不過你知道嗎,被胡良動手動腳之後,男朋友跟我說,我們不要結婚了,我們彼此不合適——」
秦晏沒有說話,隻是微微點頭。
蔡文秀渾濁的雙眼慢慢紅了起來,她先是無奈而嘲諷般地笑笑,一邊搖頭一邊咧開嘴,眼淚嘀嗒地從眼眶裏掉下來,而後又猛地深吸一口氣,伸出手胡亂揩了揩滑落到下巴上的眼淚:「二十年前的八月十一日,那是我第一次去派出所報案。當時給我做筆錄的警察,也和你身邊的這位小朋友一樣年輕。」
說完她看了顧城一眼。
顧城雙手放在桌麵上,咬了咬嘴唇。
.
二十年前。
炎炎夏日,稻香鎮的天鵝街派出所外沒有一個行人,隻偶爾有幾輛摩托車慢悠悠駛過。
一個穿著碎花裙子的年輕女人推開了派出所的大門。
「找誰?」派出所的值班輔警看她一眼,有些不耐煩地從躺椅上起身。
蔡文秀攥了攥肩上挎包的背帶:「我,我來報案。」
接待她的警員隨手往某個方向一指:「哦,報案去那邊,帶身份證了嗎。」
「帶了,我帶了的!」
.
安靜的接待室裏,穿著警服的年輕警察坐在一位稍微老成一些的民警身邊,大約是頭一次辦案,缺少經驗,握筆的動作都因緊張而生疏得不行。
.
走廊上時不時迎麵走來幾個散步的患者,看見他們的時候,紛紛嬉笑著朝他們招手,有個別患者甚至開心地對院長扮起鬼臉,嘴裏嘀嘀咕咕著什麽。
院長領著他們穿過一道又一道走廊:「前麵就是接待室,十年前發生火災後的第一時間我們就積極配合消防和公安調查起火點,之後又聽從總部和政府的安排搬到這兒來,絕對沒有半點隱瞞。」
「剛發生火災不久就搬來了?」顧城問。
「實不相瞞,那時候我們很早就開會討論過開分院的事了,當年在鳳凰路選址、動工再到掛牌,都是經過政府批準的,我們的初衷是建設分院,把床位不夠的患者分流到鳳凰路分院來......」說到這裏,院長嘆了口氣,「隻不過,誰也沒想到變故來得那麽突然。火災發生的那年,分院建設正好快要收工,火災後我們隻能順便搬來分院暫緩,久而久之稻香鎮的醫院就廢棄了,這裏呢,也就順勢成了新院。」
顧城點點頭。
院長走在前麵,信手推開接待室的門,迴過頭解釋道:「其實現在我們每年都會檢查消防栓和幾個應急通道,對醫護人員的管理也比以前更嚴格,絕對不會再發生類似於火災那種意外情況了。」
「明白。」秦晏頷首。
.
接待室裏坐著個滿頭白髮的老護士。
秦晏和顧城對視一眼,朝老護士走去。
大喬從背包裏拿出便攜三腳架和記錄儀,輕輕放在護士對麵不遠處的地上架好。
.
秦晏在接待室的椅子上坐下:「您好,我們是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的,這次來想向您了解一些情況。」
老護士身形消瘦,兩隻細長瘦弱的手搭在膝蓋上,磨平的指甲輕輕揪著褲腿邊緣。
她手部的皮膚很粗糙,幹枯得像沒有水分的老樹皮。
「我知道,」老護士繃緊了嘴唇,防備地看他們一眼,「你們拿我當嫌疑人了。」
秦晏微微一頓,道:「那倒沒有。」
「有沒有,你們自己心裏清楚,」老護士嗤笑一聲,「從二十年前到現在,這麽些年過去了,你們終於想起我了,終於想起要調查當年的案子了。」
.
幾個人不約而同地沉默下來。
大喬站在後麵調試設備的聲音在幾乎封閉的接待室裏顯得尤其刺耳,嘩啦啦的電流聲不斷抨擊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髒。
片刻後,電流聲慢慢停下,記錄儀發出一聲短促而連續的「嘀嘀」聲,而後從攝像頭裏直直射出一道淺紅色的暗光。
大喬沖秦晏和顧城打了個手勢:「開始吧。」
.
「叫什麽名字?」秦晏看著資料表,問道。
資料表上寫著蔡文秀。
「蔡文秀。」
「今年多大了?」
蔡文秀答:「五十二。」
「二十年前,你曾在桐山縣下轄的稻香鎮天鵝街工作,工作地點在社會福利醫院舊址。」秦晏抬眸看著她。
蔡文秀深吸一口氣,雙手抹了抹下巴上的汗:「是。」
秦晏又問:「二十年前,你因被胡良長期騷擾而前往天鵝街派出所報案,是不是。」
「是,」蔡文秀雙手放在腿上,坐得板正,雙手拇指和食指緊緊揪著褲縫,「但那時候派出所沒給我立案,隻是做了筆錄。」
.
她的聲音聽上去有些顯老,頭髮也全部花白了,看上去像風燭殘年的老人。如果沒有身份證,大概連秦晏也不會相信她才五十二歲,甚至還沒有退休。
她滿是皺紋的雙眼裏充滿疲憊,輕飄飄地往秦晏的方向看過去。
那是一個有些不信任的眼神,但又似乎藏匿了一點點微小的希冀,就像她二十年前第一次去派出所報案時的那樣。
她看著秦晏,淡然地說:「那年我三十二歲,在醫院當護士,所有人都覺得我溫柔又漂亮,都願意親近我,我也有很多朋友,這些朋友裏有患者,也有同事;我還有一個長得很端正的男朋友,我們馬上就要結婚了......不過你知道嗎,被胡良動手動腳之後,男朋友跟我說,我們不要結婚了,我們彼此不合適——」
秦晏沒有說話,隻是微微點頭。
蔡文秀渾濁的雙眼慢慢紅了起來,她先是無奈而嘲諷般地笑笑,一邊搖頭一邊咧開嘴,眼淚嘀嗒地從眼眶裏掉下來,而後又猛地深吸一口氣,伸出手胡亂揩了揩滑落到下巴上的眼淚:「二十年前的八月十一日,那是我第一次去派出所報案。當時給我做筆錄的警察,也和你身邊的這位小朋友一樣年輕。」
說完她看了顧城一眼。
顧城雙手放在桌麵上,咬了咬嘴唇。
.
二十年前。
炎炎夏日,稻香鎮的天鵝街派出所外沒有一個行人,隻偶爾有幾輛摩托車慢悠悠駛過。
一個穿著碎花裙子的年輕女人推開了派出所的大門。
「找誰?」派出所的值班輔警看她一眼,有些不耐煩地從躺椅上起身。
蔡文秀攥了攥肩上挎包的背帶:「我,我來報案。」
接待她的警員隨手往某個方向一指:「哦,報案去那邊,帶身份證了嗎。」
「帶了,我帶了的!」
.
安靜的接待室裏,穿著警服的年輕警察坐在一位稍微老成一些的民警身邊,大約是頭一次辦案,缺少經驗,握筆的動作都因緊張而生疏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