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叼著牙刷,頂著一嘴的牙膏沫微微側眸:「什麽頭緒?」
「這個案子其實很好破,根本談不上什麽連環殺人,」秦晏扣好了襯衫的最後一顆扣子,拿過椅背上搭著的外套穿好,「李國強和胡良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都是男性,而兇手前後兩次殺人都不忘落下帶走生殖器官,這也能反應兇手很在乎這個。李國強被害的時候,兇手將他拋屍在兩河村,胡良被害後,兇手又將屍體丟在三裏橋的後山,你猜......兇手為什麽會這麽做?」
顧城道:「毀屍滅跡?」
「算也不算,」秦晏微微搖頭,「第一,這兩個村子之間相距不到三百米,往返便利;第二,兇手如果真的想毀屍滅跡,應該挑選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而不是把屍體拋棄在井裏或者挖個坑埋起來。」
顧城輕輕點頭:「也對,這兩個村子又不是荒無人煙的老山村,現在城鄉建設慢慢跟上了時代,村子裏的常住人口不算少,村裏種地或是種樹的老人和婦女經常要在山裏進進出出,早晚會發現坑裏埋了人。至於井水......雖然早就廢棄了,但不排除還會有人使用那口井,兇手拋屍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不讓人發現屍體!」
說完他腦子嗡地一聲,忽然想到什麽似的,眼眸微微瞪大,試探性地看秦晏一眼。
秦晏頷首:「兇手非常希望有人盡早看見死者。」
「為什麽?」
.
秦晏輕聲道:「我猜這個兇手之所以要把拋屍的地點選在兩河村和三裏橋,多半是因為這兩個村子對兇手而言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
顧城把嘴裏的牙膏沫吐掉,簡單地漱了漱口,而後用毛巾隨意地抹一把臉:「在一般的殺人案裏,作案的人想法很簡單,隻是想快點找個地方處理掉屍體,而不是想著怎樣無痕跡作案,畢竟現實生活裏的兇殺案基本還是激情殺人占比多,頂天也不過是預謀殺人。」
「不要用尋常的目光來看待這起案子,雖然我剛剛說這案子很好破,但兇手並不是一般人,」秦晏點評道,「兇手殺人後確實有可能隨機選擇拋屍地點,哪裏方便就把屍體丟在哪裏。不過拋屍的地點往往會跟兇手本人的經歷或背景有關聯。」
顧城看著秦晏:「怎麽說?」
秦晏繼續道:「像桐山這種小地方,說難聽點就是信息閉塞的窮鄉僻壤,兇手殺害胡良和李國強之後不可能毫無負罪感,即使真的變態到沒有負罪感,也會出現一點點的心理動搖,兇手所選擇的拋屍地點會是這個人潛意識裏覺得安全的地方,哪怕他的目的不是抹除掉一切痕跡,哪怕他的目的是希望屍體更快被發現。」
顧城瞬間明白過來:「犯罪圓周理論?」
「對。」
.
犯罪圓周理論,也叫圓周假設理論。
假設一個犯罪者連續作案兩起或兩起以上,作案地點分布情況往往能夠看出規律。如果把這些案件發生的地點都標記在地圖上,找到兩個最遠的端點進行連線,以此作為直徑,直徑所形成的圓要盡可能地包括所有案件發生的地點。
大多數時候,犯罪者就居住在圓的範圍裏,或是圓的附近不遠處。
圓周假設往往從犯罪者的生理、心理或其進行犯罪活動時的地理位置進行分析,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參考方向,而現在秦晏將它套進了胡良和李國強的案子裏。
顧城不置可否:「這也才兩起案子。」
秦晏看著他:「我知道,所以我才說這案子好破,如果兇手不打算收手,未來還有可能會出現第三起類似的案子。」
「那就鬧大了!」顧城道。
「所以我們要趕在事情鬧大之前,把將要發生的第三起案件扼殺在搖籃裏,」秦晏說,「可能難度有點大,畢竟我們誰也不能預測未來。但不管將來會不會發生第三起案件......」
顧城插了句嘴:「都得查下去。」
.
出門的時候天空的顏色很陰沉。
烏雲就像是籠罩在城市的上空一樣,張牙舞爪地看著城市裏發生的一切。
就像一雙漆黑的眼睛悄然出現在了天空裏,在濃雲的遮掩下悄無聲息地監視著所有人的一舉一動。
.
到李國強家所屬街道的轄區派出所裏時,所裏的工作也才剛開展。
蘇子柒和其他同誌披著外套蹲在地上翻著卷宗,秦晏推門進去差點踩上滿地的a4紙,那些檔案袋堆成了山,整個辦公室都快被淹沒。
「近二十年所有卷宗的紙質檔案幾乎都在這兒了,」蘇子柒蹲在地上抬眸看秦晏,「我想找找有沒有胡良或者李國強的檔案。」
秦晏頓了頓,也跟著蹲下來,隨手拿過幾本檔案翻了翻:「沒有電子存檔嗎?」
蘇子柒搖搖頭:「能有什麽電子存檔啊,這兒條件這麽差,二十年前別說是市局了,就連省廳都不一定有條件把所有案件都錄入係統,更何況一個貧困縣,當年派出所上上下下的警察加起來都不到十五個。」
秦晏不作答覆,垂眸一塊兒整理地上的紙質檔案。
檔案袋幾乎都破了,要麽因保存不當而受潮發黴,要麽裏麵的紙張被蟲蛀了洞,摸起來也是脆生生的,拿在手裏生怕一不小心就把紙張弄碎。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秦晏和蘇子柒在檔案堆裏忙得快喘不過氣,二十年前的那些檔案幾乎都是民警手寫,各種字跡都有,看得人眼花繚亂,有時候拿捏不準,看見一些跟李國強、胡良有些相似的名字或是身份證號,他們都不得不帶著檔案過去找派出所的人辨認。
「這個案子其實很好破,根本談不上什麽連環殺人,」秦晏扣好了襯衫的最後一顆扣子,拿過椅背上搭著的外套穿好,「李國強和胡良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都是男性,而兇手前後兩次殺人都不忘落下帶走生殖器官,這也能反應兇手很在乎這個。李國強被害的時候,兇手將他拋屍在兩河村,胡良被害後,兇手又將屍體丟在三裏橋的後山,你猜......兇手為什麽會這麽做?」
顧城道:「毀屍滅跡?」
「算也不算,」秦晏微微搖頭,「第一,這兩個村子之間相距不到三百米,往返便利;第二,兇手如果真的想毀屍滅跡,應該挑選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而不是把屍體拋棄在井裏或者挖個坑埋起來。」
顧城輕輕點頭:「也對,這兩個村子又不是荒無人煙的老山村,現在城鄉建設慢慢跟上了時代,村子裏的常住人口不算少,村裏種地或是種樹的老人和婦女經常要在山裏進進出出,早晚會發現坑裏埋了人。至於井水......雖然早就廢棄了,但不排除還會有人使用那口井,兇手拋屍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不讓人發現屍體!」
說完他腦子嗡地一聲,忽然想到什麽似的,眼眸微微瞪大,試探性地看秦晏一眼。
秦晏頷首:「兇手非常希望有人盡早看見死者。」
「為什麽?」
.
秦晏輕聲道:「我猜這個兇手之所以要把拋屍的地點選在兩河村和三裏橋,多半是因為這兩個村子對兇手而言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
顧城把嘴裏的牙膏沫吐掉,簡單地漱了漱口,而後用毛巾隨意地抹一把臉:「在一般的殺人案裏,作案的人想法很簡單,隻是想快點找個地方處理掉屍體,而不是想著怎樣無痕跡作案,畢竟現實生活裏的兇殺案基本還是激情殺人占比多,頂天也不過是預謀殺人。」
「不要用尋常的目光來看待這起案子,雖然我剛剛說這案子很好破,但兇手並不是一般人,」秦晏點評道,「兇手殺人後確實有可能隨機選擇拋屍地點,哪裏方便就把屍體丟在哪裏。不過拋屍的地點往往會跟兇手本人的經歷或背景有關聯。」
顧城看著秦晏:「怎麽說?」
秦晏繼續道:「像桐山這種小地方,說難聽點就是信息閉塞的窮鄉僻壤,兇手殺害胡良和李國強之後不可能毫無負罪感,即使真的變態到沒有負罪感,也會出現一點點的心理動搖,兇手所選擇的拋屍地點會是這個人潛意識裏覺得安全的地方,哪怕他的目的不是抹除掉一切痕跡,哪怕他的目的是希望屍體更快被發現。」
顧城瞬間明白過來:「犯罪圓周理論?」
「對。」
.
犯罪圓周理論,也叫圓周假設理論。
假設一個犯罪者連續作案兩起或兩起以上,作案地點分布情況往往能夠看出規律。如果把這些案件發生的地點都標記在地圖上,找到兩個最遠的端點進行連線,以此作為直徑,直徑所形成的圓要盡可能地包括所有案件發生的地點。
大多數時候,犯罪者就居住在圓的範圍裏,或是圓的附近不遠處。
圓周假設往往從犯罪者的生理、心理或其進行犯罪活動時的地理位置進行分析,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參考方向,而現在秦晏將它套進了胡良和李國強的案子裏。
顧城不置可否:「這也才兩起案子。」
秦晏看著他:「我知道,所以我才說這案子好破,如果兇手不打算收手,未來還有可能會出現第三起類似的案子。」
「那就鬧大了!」顧城道。
「所以我們要趕在事情鬧大之前,把將要發生的第三起案件扼殺在搖籃裏,」秦晏說,「可能難度有點大,畢竟我們誰也不能預測未來。但不管將來會不會發生第三起案件......」
顧城插了句嘴:「都得查下去。」
.
出門的時候天空的顏色很陰沉。
烏雲就像是籠罩在城市的上空一樣,張牙舞爪地看著城市裏發生的一切。
就像一雙漆黑的眼睛悄然出現在了天空裏,在濃雲的遮掩下悄無聲息地監視著所有人的一舉一動。
.
到李國強家所屬街道的轄區派出所裏時,所裏的工作也才剛開展。
蘇子柒和其他同誌披著外套蹲在地上翻著卷宗,秦晏推門進去差點踩上滿地的a4紙,那些檔案袋堆成了山,整個辦公室都快被淹沒。
「近二十年所有卷宗的紙質檔案幾乎都在這兒了,」蘇子柒蹲在地上抬眸看秦晏,「我想找找有沒有胡良或者李國強的檔案。」
秦晏頓了頓,也跟著蹲下來,隨手拿過幾本檔案翻了翻:「沒有電子存檔嗎?」
蘇子柒搖搖頭:「能有什麽電子存檔啊,這兒條件這麽差,二十年前別說是市局了,就連省廳都不一定有條件把所有案件都錄入係統,更何況一個貧困縣,當年派出所上上下下的警察加起來都不到十五個。」
秦晏不作答覆,垂眸一塊兒整理地上的紙質檔案。
檔案袋幾乎都破了,要麽因保存不當而受潮發黴,要麽裏麵的紙張被蟲蛀了洞,摸起來也是脆生生的,拿在手裏生怕一不小心就把紙張弄碎。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秦晏和蘇子柒在檔案堆裏忙得快喘不過氣,二十年前的那些檔案幾乎都是民警手寫,各種字跡都有,看得人眼花繚亂,有時候拿捏不準,看見一些跟李國強、胡良有些相似的名字或是身份證號,他們都不得不帶著檔案過去找派出所的人辨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