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人緣真好
朋友,我在地球,你穿越到哪兒了 作者:天外來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番外3
上迴被王小真那麽一嚇,周月下一站選擇了去黃桂菲那裏。
主要圖個治愈。
因為黃桂菲在古代位麵,周月過去之前,還特意換了套漢服。
結果到了那邊,發現漢服壓根不匹配。
也是,畢竟各朝各代的服飾間都存在著差異,更別提這種並不存在於地球的朝代。
好在黃桂菲早有準備,早早給周月做了好幾套衣服。
不過,這些衣服倒並非是為了周月過來方便才做的,即便周月不來,黃桂菲也是想找個時間抽空給周月交易過去的。
隨著聊天群裏的親友增多,如今交易時間已經刷新到8小時一次了。
在黃桂菲的協助下,周月入鄉隨俗,換了身這邊的打扮,釵簪戴發,廣袖羅裙,完美地融入了位麵。
兩人下樓,剛好小菊從外麵迴來。
看見周月,小菊一愣,隨即施了個禮:“這位便是表小姐了吧。”
周月學著小菊的禮數,還她一禮,說:“你肯定是小菊妹妹了。”
周月要過來這邊,黃桂菲給她杜撰了個遠房妹妹的身份,提前告訴了小菊。
這會兒兩人打上照麵,黃桂菲笑著說:“月月虛長你幾歲,你叫她姐姐便是。”
小菊甜甜一笑:“月姐姐幾時到的?餓不餓?我去沏茶拿點心。”
說完便要去忙。
黃桂菲把她攔下來,好笑道:“不用,我們就等著你迴來出門呢。”
小菊一想,說:“也是,月姐姐來得巧,正趕上廟會,去外麵吃也是極好的。”
黃桂菲也說:“廟會確實熱鬧,許多外鄉的小商小販都來了這邊,還有各種雜耍,遊行,戲班,月月正好瞧瞧。”
周月高興道:“太好了,我賺到了。”
這才是旅行該有的樣子嘛!
三人關了店門,掛上“休店”的木牌,高高興興去街上逛了。
因著廟會的緣故,鎮上許多人都出來走動。
難免就遇到熟人。
“黃姑娘今兒個也來街上了?邊上這位瞧著麵生呢,是何人呐?”
“黃姑娘早,小菊姑娘早,咦,這位是......?”
“是黃姑娘和小菊姑娘呀,巧了,剛好遇上了,我娘家昨兒個送來些醃好的火腿,我正準備今日給你們送些過去呢,可千萬別拒絕,平時沒少受你們照顧......誒?這姑娘是誰?”
“黃姑娘......”
“黃姑娘......”
“黃姑娘......”
一路上光招唿就打了七八個。
而且每個都會問到周月是誰。
又寒暄完了一個,黃桂菲有些不好意思地對周月說:“都是街坊鄰居和鎮上的人,嘴快心熱,沒見過你。”
周月笑著挽上黃桂菲:“黃姐人緣好好哦。”
黃桂菲羞紅了臉,連連擺手:“哪有......”
小菊在邊上說:“姐姐性子好,麵善心軟又樂善好施,自然是有好人緣的。”
周月開心地彎起眼睛:“真好。”
小菊道:“不過月姐姐初來乍到,誰也不認得,聽也無趣,況且這耽誤了好些功夫,該早餓了吧?我們快帶月姐姐去吃些東西才好。”
周月噗地笑了出來。
這個小菊也太可愛了吧,以為她是趕路來的,一直在擔心她餓肚子......
黃桂菲也點頭:“也是快吃午飯的時辰了。”
小菊提議:“不若去天香館?”
黃桂菲看向周月,介紹說:“天香館是鎮上小有名氣的館子,有幾道菜深受好評。”
周月搖頭:“何必去館子,小菊不是說有廟會嗎?我在電視......我聽說廟會上有許多新鮮的小吃,不如我們去吃小吃?”
黃桂菲:“隻吃小吃,怕你吃不飽。”
周月:“我來看你又不是為了下館子的,往館子裏一坐多沒意思,還不如去廟會吃小吃,萬一吃不飽的話就多吃點嘛。”
小菊笑道:“月姐姐豪爽,倒像是江湖女兒。”
周月:“......哈哈。”
黃桂菲也笑:“便依你。”
虧得快到飯點了,估計大家都在家吃飯了,後麵的路上再沒遇到什麽熟人。
而廟會上卻熙熙攘攘的全是人。
黃桂菲說:“這些多是左右隔壁鎮上或鄉下過來的人,早早的來,玩上一天再家去。”
小菊補充道:“他們早早地來,主要是為了能占個好位置看戲,要是廟會開在其他鎮上,我們估計也會早早地過去占位置呢。”
古代娛樂活動不多,鎮子上一年到頭也不見得有什麽熱鬧,鄉下就更別說了,唱戲屬於最時髦的節目了。
正說著,幾個小孩瞅見了黃桂菲,眼睛一亮,先後朝她跑來。
一邊跑一邊喊:“黃師!”
黃桂菲聽見孩子們的聲音,側身去看。
看到他們,黃桂菲一下子笑了,迎向他們走去,又急聲提醒他們:“別跑,當心腳下。”
這一刻,她臉上的笑容幾乎在發光。
小菊對周月解釋:“這幾個孩子都是常來我們書院裏上課的,後麵跑最慢那個穿綠衫的,剛才我們遇到的尤大姐就是她娘。”
周月點點頭,看著小孩們把黃桂菲圍成一團,嘰嘰喳喳地同她說話,還要把手上的糖葫蘆送給她,不覺也露出笑意。
周月感慨:“真好啊。”
看著黃姐臉上洋溢的笑容,周月能感受到,她如今在這裏生活的真的很幸福。
小菊揩了揩眼角,說:“當初姐姐辦學院,鎮上沒有一個支持的,尤其姐姐還說女孩子一定要知書識字,被一些鄉紳學子嘲笑過不知幾迴......學院能收進孩子,全靠著姐姐不放棄,挨家挨戶地上門去說。”
周月知道學院辦起來挺不容易,那陣子群裏幾乎看不見黃姐上線。
畢竟,在古代的小農經濟下,吃飯是必須的,勞務是必須的,上學卻不是必須的,即便要上學,也是送男孩去上學,女孩子能認識兩個字已是稀罕。
可黃桂菲卻把學院辦成了。
周月佩服她。
這時,一道刺耳的聲音插入嘰嘰喳喳的孩子堆裏。
“吵吵鬧鬧,我當是如何呢,原來又是你這女子,成日裏拋頭露麵,現在又當街喧嘩,成何體統。”
“真是說什麽來什麽......”小菊的臉色一黑,蹭蹭蹭地跑了過去,把黃桂菲往自己身後一護,豎起手指往過來的兩個男人臉上指,怒道:“與你們何幹!”
上迴被王小真那麽一嚇,周月下一站選擇了去黃桂菲那裏。
主要圖個治愈。
因為黃桂菲在古代位麵,周月過去之前,還特意換了套漢服。
結果到了那邊,發現漢服壓根不匹配。
也是,畢竟各朝各代的服飾間都存在著差異,更別提這種並不存在於地球的朝代。
好在黃桂菲早有準備,早早給周月做了好幾套衣服。
不過,這些衣服倒並非是為了周月過來方便才做的,即便周月不來,黃桂菲也是想找個時間抽空給周月交易過去的。
隨著聊天群裏的親友增多,如今交易時間已經刷新到8小時一次了。
在黃桂菲的協助下,周月入鄉隨俗,換了身這邊的打扮,釵簪戴發,廣袖羅裙,完美地融入了位麵。
兩人下樓,剛好小菊從外麵迴來。
看見周月,小菊一愣,隨即施了個禮:“這位便是表小姐了吧。”
周月學著小菊的禮數,還她一禮,說:“你肯定是小菊妹妹了。”
周月要過來這邊,黃桂菲給她杜撰了個遠房妹妹的身份,提前告訴了小菊。
這會兒兩人打上照麵,黃桂菲笑著說:“月月虛長你幾歲,你叫她姐姐便是。”
小菊甜甜一笑:“月姐姐幾時到的?餓不餓?我去沏茶拿點心。”
說完便要去忙。
黃桂菲把她攔下來,好笑道:“不用,我們就等著你迴來出門呢。”
小菊一想,說:“也是,月姐姐來得巧,正趕上廟會,去外麵吃也是極好的。”
黃桂菲也說:“廟會確實熱鬧,許多外鄉的小商小販都來了這邊,還有各種雜耍,遊行,戲班,月月正好瞧瞧。”
周月高興道:“太好了,我賺到了。”
這才是旅行該有的樣子嘛!
三人關了店門,掛上“休店”的木牌,高高興興去街上逛了。
因著廟會的緣故,鎮上許多人都出來走動。
難免就遇到熟人。
“黃姑娘今兒個也來街上了?邊上這位瞧著麵生呢,是何人呐?”
“黃姑娘早,小菊姑娘早,咦,這位是......?”
“是黃姑娘和小菊姑娘呀,巧了,剛好遇上了,我娘家昨兒個送來些醃好的火腿,我正準備今日給你們送些過去呢,可千萬別拒絕,平時沒少受你們照顧......誒?這姑娘是誰?”
“黃姑娘......”
“黃姑娘......”
“黃姑娘......”
一路上光招唿就打了七八個。
而且每個都會問到周月是誰。
又寒暄完了一個,黃桂菲有些不好意思地對周月說:“都是街坊鄰居和鎮上的人,嘴快心熱,沒見過你。”
周月笑著挽上黃桂菲:“黃姐人緣好好哦。”
黃桂菲羞紅了臉,連連擺手:“哪有......”
小菊在邊上說:“姐姐性子好,麵善心軟又樂善好施,自然是有好人緣的。”
周月開心地彎起眼睛:“真好。”
小菊道:“不過月姐姐初來乍到,誰也不認得,聽也無趣,況且這耽誤了好些功夫,該早餓了吧?我們快帶月姐姐去吃些東西才好。”
周月噗地笑了出來。
這個小菊也太可愛了吧,以為她是趕路來的,一直在擔心她餓肚子......
黃桂菲也點頭:“也是快吃午飯的時辰了。”
小菊提議:“不若去天香館?”
黃桂菲看向周月,介紹說:“天香館是鎮上小有名氣的館子,有幾道菜深受好評。”
周月搖頭:“何必去館子,小菊不是說有廟會嗎?我在電視......我聽說廟會上有許多新鮮的小吃,不如我們去吃小吃?”
黃桂菲:“隻吃小吃,怕你吃不飽。”
周月:“我來看你又不是為了下館子的,往館子裏一坐多沒意思,還不如去廟會吃小吃,萬一吃不飽的話就多吃點嘛。”
小菊笑道:“月姐姐豪爽,倒像是江湖女兒。”
周月:“......哈哈。”
黃桂菲也笑:“便依你。”
虧得快到飯點了,估計大家都在家吃飯了,後麵的路上再沒遇到什麽熟人。
而廟會上卻熙熙攘攘的全是人。
黃桂菲說:“這些多是左右隔壁鎮上或鄉下過來的人,早早的來,玩上一天再家去。”
小菊補充道:“他們早早地來,主要是為了能占個好位置看戲,要是廟會開在其他鎮上,我們估計也會早早地過去占位置呢。”
古代娛樂活動不多,鎮子上一年到頭也不見得有什麽熱鬧,鄉下就更別說了,唱戲屬於最時髦的節目了。
正說著,幾個小孩瞅見了黃桂菲,眼睛一亮,先後朝她跑來。
一邊跑一邊喊:“黃師!”
黃桂菲聽見孩子們的聲音,側身去看。
看到他們,黃桂菲一下子笑了,迎向他們走去,又急聲提醒他們:“別跑,當心腳下。”
這一刻,她臉上的笑容幾乎在發光。
小菊對周月解釋:“這幾個孩子都是常來我們書院裏上課的,後麵跑最慢那個穿綠衫的,剛才我們遇到的尤大姐就是她娘。”
周月點點頭,看著小孩們把黃桂菲圍成一團,嘰嘰喳喳地同她說話,還要把手上的糖葫蘆送給她,不覺也露出笑意。
周月感慨:“真好啊。”
看著黃姐臉上洋溢的笑容,周月能感受到,她如今在這裏生活的真的很幸福。
小菊揩了揩眼角,說:“當初姐姐辦學院,鎮上沒有一個支持的,尤其姐姐還說女孩子一定要知書識字,被一些鄉紳學子嘲笑過不知幾迴......學院能收進孩子,全靠著姐姐不放棄,挨家挨戶地上門去說。”
周月知道學院辦起來挺不容易,那陣子群裏幾乎看不見黃姐上線。
畢竟,在古代的小農經濟下,吃飯是必須的,勞務是必須的,上學卻不是必須的,即便要上學,也是送男孩去上學,女孩子能認識兩個字已是稀罕。
可黃桂菲卻把學院辦成了。
周月佩服她。
這時,一道刺耳的聲音插入嘰嘰喳喳的孩子堆裏。
“吵吵鬧鬧,我當是如何呢,原來又是你這女子,成日裏拋頭露麵,現在又當街喧嘩,成何體統。”
“真是說什麽來什麽......”小菊的臉色一黑,蹭蹭蹭地跑了過去,把黃桂菲往自己身後一護,豎起手指往過來的兩個男人臉上指,怒道:“與你們何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