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衍:「……」他似笑非笑道:「姐姐?你確定你現在還能當我姐姐?嗯?」
江月兒迅速感受到了他用目光藐視自己身高的的企圖,昂起脖子怒道:「你什麽意思?就,就算我現在是沒你高,那我也是你姐姐!」
杜衍抬起手,居高臨下地揪了把她的小辮,哼聲一笑,丟下一句話,撒腿就跑:「你什麽時候比我高了,再哄我當姐姐吧!」
江月兒慢了一步,在後頭直跳腳:「杜燕子你是欠修理了吧!」一日為姐,終身為姐!這混蛋他休想造反!
轉身看見王嬸在院子裏笑看他倆,不知怎地,有些羞窘,見她手上的菜簍子,笑著道:「王嬸要做飯了嗎?我來幫你。」
王嬸忙擺手道:「使不得使不得,哪能讓小姐勞動的?」
江月兒不由分說地奪過她手上的簸箕,笑道:「哪有這麽嬌貴?王嬸你不知道,我在家的時候也時常做家事,我若是偷懶不做,我娘還得罰我呢。」
王嬸嘆道:「大姑奶奶從小就這樣,苦日子過慣了,都有了下人,也不曉得享福。」
江月兒道:「我倒覺得這樣也不錯。省得哪天我家請不起傭人了,我過不了日子。否則就算有一屋的糧食,我連灶都燒不著,還不得活活餓死了?」
王嬸忙道:「可不興這麽咒自己家的,表小姐快『呸』一聲,跟老天爺說,你剛才是瞎說的。」
江月兒也不爭辯,笑嘻嘻地「呸」了一下,坐下來幫王嬸摘著豆角,問道:「王嬸我瞧我外公家也過得不錯啊,雖說不是大富大貴,可住得寬敞,還能吃上細白麵,您怎麽說她過的苦日子?她這日子還叫苦?」
王嬸猶豫了片刻,想想這些事早晚江月兒也打聽得出來,便道:「這就得從老爺的事說起了。我們家老爺原本是正經兩榜進士出身,在京裏當過翰林的。」
江月兒「啊」了一聲:「我外公當過官?怎麽家裏麵人都不提的?」
王嬸嘆了口氣,道:「老爺中進士的年歲不大,從中進士那年算下來也有三十年來了。大姑奶奶小時候還跟著太太上京享了幾年的福,可好景不長,大姑奶奶八歲的時候,老爺在朝裏得罪人被罷了官,這才迴到了鬆江縣。」
自己居然也能勉強算官宦人家出身……江月兒笑道:「好新鮮,我外公居然做過京裏的官!」不過被罷官終歸說出來不好聽,難怪家裏人都不想提。
王嬸驕傲道:「那是!不然你以為,為什麽巷尾的董家看得上我們家?我們家姑奶奶可正經是翰林小姐出身,要不是老爺遭人暗算,怎麽可能輪得上他們家?可惜運氣不好認錯了人,差點害了大姑奶奶的終身。」
江月兒見王嬸說到後麵情緒激憤起來,忙問:「那這事跟我娘吃苦有什麽關係?」
「先時老爺心氣兒高,因為被罷官的事,覺得無顏見人,整日躲在家裏不出門。那時候杜家的家底早年為著老爺趕考早花空了,家裏沒了進項,又要供大爺開蒙讀書,老爺不管事,全靠太太和大姑奶奶白天黑夜的織布過活,太太的頭風病就是那時候落下的,連我和我家那口子都在外頭找活幹。就這,還逢年過節連塊肉都吃不著,你說苦不苦?」
江月兒想像了一下沒肉吃的日子,深有同感:「苦!」
王嬸看得一樂:愛說話的人最喜歡有人捧場,江月兒不隨便插話,又聽得認真,引得她談興越發高昂。
「就是啊!好在老天開眼,到大姑奶奶十五歲的時候,朝廷發了詔書,澄清了我們老爺的冤情,老爺這才覺得日子有了奔頭,在平王府找了份清客的活,家裏日子才慢慢好起來。」
「平王府裏當清客?平王府是什麽人?」
王嬸笑道:「平王府不是什麽人,是平王的府邸,平王的封地就在我們鬆江。平王是先帝的胞弟,也是現任皇帝的親叔叔。」
江月兒頗覺長了見識,外公竟跟皇帝老爺也間接扯上了關係:「外公怎麽沒繼續當官?」清客江月兒知道,他們楊柳縣陳縣尊家裏也養了幾個,連幕僚都算不上,就是遇到飲宴客人了,出來作個詩排個笛什麽的助興。說著好聽,也隻有給主人排遣無聊用。
還是個什麽事都不知道的小丫頭呢。
王嬸心裏嘆一句,解釋道:「這當官的門道可多了,老爺那時候一點家底都沒有,進京要路費,選官還得打點。有時候便是打點了,一時半會兒沒有合適的官,或者給你發配到哪個位置上頂雷,都不好說。萬一招人暗算了,說不好要掉腦袋的!當清客雖然地位沒有當官高,可平王府有錢哪,平王又大方,這不,老爺當了幾年的清客,家裏先當出去的東西都贖迴來了。」
江月兒連連點頭,心道:當官原來還有這麽多不好的地方,等阿敬迴來了,我可得好好跟他說說。
想起一事,又問:「外公都是平王府的人了,怎麽傅家人還是想欺負我們就欺負我們?」
提起傅家,王嬸的臉色陰了陰:「叫他們走了狗屎運唄,傅家老太爺有個弟弟也在平王府當長史,大姑奶奶和傅家少爺的親事當年就是他作的媒。表小姐你說,一個清客家,一個長史家,兩個打起來了,平王幫誰?肯定是長史家啊。」
江月兒哪分得清清客和長史的差別?王嬸就給她解釋了一遍。
她把裏頭的關係細細一捋,不由贊了她爹一迴:「我爹果然厲害,居然敢跟王府長史家親戚作對!」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江月兒迅速感受到了他用目光藐視自己身高的的企圖,昂起脖子怒道:「你什麽意思?就,就算我現在是沒你高,那我也是你姐姐!」
杜衍抬起手,居高臨下地揪了把她的小辮,哼聲一笑,丟下一句話,撒腿就跑:「你什麽時候比我高了,再哄我當姐姐吧!」
江月兒慢了一步,在後頭直跳腳:「杜燕子你是欠修理了吧!」一日為姐,終身為姐!這混蛋他休想造反!
轉身看見王嬸在院子裏笑看他倆,不知怎地,有些羞窘,見她手上的菜簍子,笑著道:「王嬸要做飯了嗎?我來幫你。」
王嬸忙擺手道:「使不得使不得,哪能讓小姐勞動的?」
江月兒不由分說地奪過她手上的簸箕,笑道:「哪有這麽嬌貴?王嬸你不知道,我在家的時候也時常做家事,我若是偷懶不做,我娘還得罰我呢。」
王嬸嘆道:「大姑奶奶從小就這樣,苦日子過慣了,都有了下人,也不曉得享福。」
江月兒道:「我倒覺得這樣也不錯。省得哪天我家請不起傭人了,我過不了日子。否則就算有一屋的糧食,我連灶都燒不著,還不得活活餓死了?」
王嬸忙道:「可不興這麽咒自己家的,表小姐快『呸』一聲,跟老天爺說,你剛才是瞎說的。」
江月兒也不爭辯,笑嘻嘻地「呸」了一下,坐下來幫王嬸摘著豆角,問道:「王嬸我瞧我外公家也過得不錯啊,雖說不是大富大貴,可住得寬敞,還能吃上細白麵,您怎麽說她過的苦日子?她這日子還叫苦?」
王嬸猶豫了片刻,想想這些事早晚江月兒也打聽得出來,便道:「這就得從老爺的事說起了。我們家老爺原本是正經兩榜進士出身,在京裏當過翰林的。」
江月兒「啊」了一聲:「我外公當過官?怎麽家裏麵人都不提的?」
王嬸嘆了口氣,道:「老爺中進士的年歲不大,從中進士那年算下來也有三十年來了。大姑奶奶小時候還跟著太太上京享了幾年的福,可好景不長,大姑奶奶八歲的時候,老爺在朝裏得罪人被罷了官,這才迴到了鬆江縣。」
自己居然也能勉強算官宦人家出身……江月兒笑道:「好新鮮,我外公居然做過京裏的官!」不過被罷官終歸說出來不好聽,難怪家裏人都不想提。
王嬸驕傲道:「那是!不然你以為,為什麽巷尾的董家看得上我們家?我們家姑奶奶可正經是翰林小姐出身,要不是老爺遭人暗算,怎麽可能輪得上他們家?可惜運氣不好認錯了人,差點害了大姑奶奶的終身。」
江月兒見王嬸說到後麵情緒激憤起來,忙問:「那這事跟我娘吃苦有什麽關係?」
「先時老爺心氣兒高,因為被罷官的事,覺得無顏見人,整日躲在家裏不出門。那時候杜家的家底早年為著老爺趕考早花空了,家裏沒了進項,又要供大爺開蒙讀書,老爺不管事,全靠太太和大姑奶奶白天黑夜的織布過活,太太的頭風病就是那時候落下的,連我和我家那口子都在外頭找活幹。就這,還逢年過節連塊肉都吃不著,你說苦不苦?」
江月兒想像了一下沒肉吃的日子,深有同感:「苦!」
王嬸看得一樂:愛說話的人最喜歡有人捧場,江月兒不隨便插話,又聽得認真,引得她談興越發高昂。
「就是啊!好在老天開眼,到大姑奶奶十五歲的時候,朝廷發了詔書,澄清了我們老爺的冤情,老爺這才覺得日子有了奔頭,在平王府找了份清客的活,家裏日子才慢慢好起來。」
「平王府裏當清客?平王府是什麽人?」
王嬸笑道:「平王府不是什麽人,是平王的府邸,平王的封地就在我們鬆江。平王是先帝的胞弟,也是現任皇帝的親叔叔。」
江月兒頗覺長了見識,外公竟跟皇帝老爺也間接扯上了關係:「外公怎麽沒繼續當官?」清客江月兒知道,他們楊柳縣陳縣尊家裏也養了幾個,連幕僚都算不上,就是遇到飲宴客人了,出來作個詩排個笛什麽的助興。說著好聽,也隻有給主人排遣無聊用。
還是個什麽事都不知道的小丫頭呢。
王嬸心裏嘆一句,解釋道:「這當官的門道可多了,老爺那時候一點家底都沒有,進京要路費,選官還得打點。有時候便是打點了,一時半會兒沒有合適的官,或者給你發配到哪個位置上頂雷,都不好說。萬一招人暗算了,說不好要掉腦袋的!當清客雖然地位沒有當官高,可平王府有錢哪,平王又大方,這不,老爺當了幾年的清客,家裏先當出去的東西都贖迴來了。」
江月兒連連點頭,心道:當官原來還有這麽多不好的地方,等阿敬迴來了,我可得好好跟他說說。
想起一事,又問:「外公都是平王府的人了,怎麽傅家人還是想欺負我們就欺負我們?」
提起傅家,王嬸的臉色陰了陰:「叫他們走了狗屎運唄,傅家老太爺有個弟弟也在平王府當長史,大姑奶奶和傅家少爺的親事當年就是他作的媒。表小姐你說,一個清客家,一個長史家,兩個打起來了,平王幫誰?肯定是長史家啊。」
江月兒哪分得清清客和長史的差別?王嬸就給她解釋了一遍。
她把裏頭的關係細細一捋,不由贊了她爹一迴:「我爹果然厲害,居然敢跟王府長史家親戚作對!」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