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兒還能說什麽?她已被那聲「姐姐」叫得暈陶陶的,一張小嘴都快咧到腮幫子了,自然對這新弟弟的話無所不應:「嗯,就寫。」
且不提樓上的兩個小兒女,江棟這一出門便去了大半個時辰,待歸家時,孩子們都已經睡下了。
杜氏就著堂屋的油燈做針線,聽見丈夫的聲音,忙迎出院外,問道:「怎麽樣?」
江棟兩隻手都是空的,步履輕鬆:「東西都收了,嚴老爺人倒好說話,」他神色有些古怪:「倒是有個事兒,我說了,你可別生氣……」
作者有話要說:
多了好多野生小夥伴,開心,大家多留言啊
第6章
入夜
杜氏翻來覆去地睡不著,終是是沒忍住推了推丈夫:「夫君,你說,嚴老爺那話是什麽意思?」
江棟睡意朦朧:「什麽什麽意思?哦,你是說嚴老爺讓月丫兒去嚴家練武的事?」他笑了一聲:「我不是說過嗎?月丫兒去那不過是走個過場,嚴老爺識得輕重,不會叫她練出一身橫肉,當個女羅剎的。」
今晚他在柳家待這麽長時間,除了道歉之外,再就是應對嚴老爺這神來天外的主意了。本朝民風開放,尤其楊柳縣地處江南,因有絲棉之利,婦人家地位相對較高,也比其他地方相對自由些。可說到讓女兒去習武……這對作為書香門第出身的江棟來說,並不是那樣容易接受,但嚴老爺再三保證,並許了他諸許便利,他才勉強同意試試。
杜氏還是不放心:「可,月丫兒原就跳脫得緊,再學些三招兩式的,跟那些莽漢混在一處,移了性子可不好。何況,這,這哪裏是閨閣女兒家該做的事!」
看來不把話講清楚,娘子這一晚上是不要想睡著了。
江棟索性坐起身,細說道理:「做嚴老爺這一行,時常在水上來去,手底下沒有兩下子是不成的。大郎二郎的母親又去世了,他一離了家,怕兩個孩子失了約束,家裏下人管不住,好不容易重金請來的武師白花了銀錢。我瞧他的意思,是想拿月丫兒做個筏子,激一激那兩個孩子,好叫他們知恥上進罷了,不會真教她習了武。放心吧,我與嚴老爺往日有些來往,他不是那等不知禮數的混人。」
江棟一向是個有分寸的人,她沒料到他竟答應了嚴老爺這荒謬的要求。即使白天嚴老爺在留給杜氏的印象不差,但今晚丈夫的決定過於超出她的界限,故而無法安心:「那月丫兒去了嚴家,便是不跟那些男娃一起練武,時日一久,怎麽可能不沾些不好的習氣?另外,嚴老爺家裏沒有女眷,你又要上衙門,我一個婦道人家,瓜田李下的,怎麽好日日上人家的門?再有,她的那個夢,萬一她不知輕重地說出去……」
杜氏的顧慮他早便琢磨過,不提他不喜歡女兒被拘束太過,江棟心中另有一本經濟帳,因勸慰道:「送孩子的事,我起早一些順腳送過去,也不費什麽。你若擔心,再請餘婆跟著看顧兩日,我自有計較。咱們的家底你是知道的,每月單靠我那點月俸,不過勉強餬口,這家業要好生整治起來,多結識些人不是壞事。縣衙裏其他來錢的路子早被人占了,我一個外來戶,也伸不了手。嚴老爺路子廣,說不得哪一日我們便須求到他。」
餘婆住在斜街大桑樹下的第二戶,因子女不在跟前,杜氏時常對她有所照料。她也是知恩之人,有時也在杜氏偶有忙不過來的時候主動幫她帶帶孩子。
又道:「再有,我還沒跟你說。我今日在衙門裏見到了無名大師,他說了,月丫兒的夢不妨事了。」江棟不由頓了頓,實際上,無名大師說的是,緣起則隨緣。
隻是妻子一向心重,若是他原話不改地轉達,隻怕她又會多想,江棟想了想,將無名的話隱下不表。
江棟這一說,杜氏便隱約明白了江棟今晚給嚴家送火腿的另一重因由。
楊柳縣縣官重視民生,治下百姓也日子好過。又因楊柳縣有絲帛之利,便是縣令不特意搜刮,也不是沒有一點來錢的路子的。但在縣衙中,江棟隻是個沒實權的書吏,又不是縣尊嫡係,這等好事自然輪不到他去分一杯羹。何況這樣的財路,他無意沾手,想要置辦些產業,隻能另尋他法。
杜氏心中計量:相公思慮得再周全,也是個大男人,哪裏懂得女兒家的道理?月丫兒的事不能全聽他的,自己得把定主意,絕不能使她學些不好的習氣。此外,往日教她針指,總心疼紮了她的小嫩手,一套物事竟擱在櫥櫃上平白生塵,斷不能再放縱她,明日便是火燒上房,水淹到家,也要立逼著她學起來!
江月兒還不曉得她自由自在的好日子將要一去不復返,一覺醒來,她早把昨晚跟阿爹那點小別扭忘幹淨啦。尤其阿爹竟沒有就昨天的事說過她半句不是,還說要帶她去別人家習武,對比一邊阿娘的冷臉,江月兒偷著樂還來不及。於是,一頓飯不到的功夫,江月兒跟她阿爹又好得快成了一個人。
自打江月兒生病之後,已經有好長好長時間沒有好好出門玩了呢!至於昨天遇到的那兩個討厭鬼,他們是姓鹽,還是姓糖來著,那已經完全不重要了!
「阿爹,你早點來接我!」
站在嚴宅側門邊的河道上,江月兒用力揮著小手,送走站在烏篷船上頻頻迴望的江棟。
江棟看著閨女望著他直樂的小臉,有點想嘆氣:這傻閨女,哄她兩句就樂得找不著北,全然忘了昨天受的罪,也忒好拐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且不提樓上的兩個小兒女,江棟這一出門便去了大半個時辰,待歸家時,孩子們都已經睡下了。
杜氏就著堂屋的油燈做針線,聽見丈夫的聲音,忙迎出院外,問道:「怎麽樣?」
江棟兩隻手都是空的,步履輕鬆:「東西都收了,嚴老爺人倒好說話,」他神色有些古怪:「倒是有個事兒,我說了,你可別生氣……」
作者有話要說:
多了好多野生小夥伴,開心,大家多留言啊
第6章
入夜
杜氏翻來覆去地睡不著,終是是沒忍住推了推丈夫:「夫君,你說,嚴老爺那話是什麽意思?」
江棟睡意朦朧:「什麽什麽意思?哦,你是說嚴老爺讓月丫兒去嚴家練武的事?」他笑了一聲:「我不是說過嗎?月丫兒去那不過是走個過場,嚴老爺識得輕重,不會叫她練出一身橫肉,當個女羅剎的。」
今晚他在柳家待這麽長時間,除了道歉之外,再就是應對嚴老爺這神來天外的主意了。本朝民風開放,尤其楊柳縣地處江南,因有絲棉之利,婦人家地位相對較高,也比其他地方相對自由些。可說到讓女兒去習武……這對作為書香門第出身的江棟來說,並不是那樣容易接受,但嚴老爺再三保證,並許了他諸許便利,他才勉強同意試試。
杜氏還是不放心:「可,月丫兒原就跳脫得緊,再學些三招兩式的,跟那些莽漢混在一處,移了性子可不好。何況,這,這哪裏是閨閣女兒家該做的事!」
看來不把話講清楚,娘子這一晚上是不要想睡著了。
江棟索性坐起身,細說道理:「做嚴老爺這一行,時常在水上來去,手底下沒有兩下子是不成的。大郎二郎的母親又去世了,他一離了家,怕兩個孩子失了約束,家裏下人管不住,好不容易重金請來的武師白花了銀錢。我瞧他的意思,是想拿月丫兒做個筏子,激一激那兩個孩子,好叫他們知恥上進罷了,不會真教她習了武。放心吧,我與嚴老爺往日有些來往,他不是那等不知禮數的混人。」
江棟一向是個有分寸的人,她沒料到他竟答應了嚴老爺這荒謬的要求。即使白天嚴老爺在留給杜氏的印象不差,但今晚丈夫的決定過於超出她的界限,故而無法安心:「那月丫兒去了嚴家,便是不跟那些男娃一起練武,時日一久,怎麽可能不沾些不好的習氣?另外,嚴老爺家裏沒有女眷,你又要上衙門,我一個婦道人家,瓜田李下的,怎麽好日日上人家的門?再有,她的那個夢,萬一她不知輕重地說出去……」
杜氏的顧慮他早便琢磨過,不提他不喜歡女兒被拘束太過,江棟心中另有一本經濟帳,因勸慰道:「送孩子的事,我起早一些順腳送過去,也不費什麽。你若擔心,再請餘婆跟著看顧兩日,我自有計較。咱們的家底你是知道的,每月單靠我那點月俸,不過勉強餬口,這家業要好生整治起來,多結識些人不是壞事。縣衙裏其他來錢的路子早被人占了,我一個外來戶,也伸不了手。嚴老爺路子廣,說不得哪一日我們便須求到他。」
餘婆住在斜街大桑樹下的第二戶,因子女不在跟前,杜氏時常對她有所照料。她也是知恩之人,有時也在杜氏偶有忙不過來的時候主動幫她帶帶孩子。
又道:「再有,我還沒跟你說。我今日在衙門裏見到了無名大師,他說了,月丫兒的夢不妨事了。」江棟不由頓了頓,實際上,無名大師說的是,緣起則隨緣。
隻是妻子一向心重,若是他原話不改地轉達,隻怕她又會多想,江棟想了想,將無名的話隱下不表。
江棟這一說,杜氏便隱約明白了江棟今晚給嚴家送火腿的另一重因由。
楊柳縣縣官重視民生,治下百姓也日子好過。又因楊柳縣有絲帛之利,便是縣令不特意搜刮,也不是沒有一點來錢的路子的。但在縣衙中,江棟隻是個沒實權的書吏,又不是縣尊嫡係,這等好事自然輪不到他去分一杯羹。何況這樣的財路,他無意沾手,想要置辦些產業,隻能另尋他法。
杜氏心中計量:相公思慮得再周全,也是個大男人,哪裏懂得女兒家的道理?月丫兒的事不能全聽他的,自己得把定主意,絕不能使她學些不好的習氣。此外,往日教她針指,總心疼紮了她的小嫩手,一套物事竟擱在櫥櫃上平白生塵,斷不能再放縱她,明日便是火燒上房,水淹到家,也要立逼著她學起來!
江月兒還不曉得她自由自在的好日子將要一去不復返,一覺醒來,她早把昨晚跟阿爹那點小別扭忘幹淨啦。尤其阿爹竟沒有就昨天的事說過她半句不是,還說要帶她去別人家習武,對比一邊阿娘的冷臉,江月兒偷著樂還來不及。於是,一頓飯不到的功夫,江月兒跟她阿爹又好得快成了一個人。
自打江月兒生病之後,已經有好長好長時間沒有好好出門玩了呢!至於昨天遇到的那兩個討厭鬼,他們是姓鹽,還是姓糖來著,那已經完全不重要了!
「阿爹,你早點來接我!」
站在嚴宅側門邊的河道上,江月兒用力揮著小手,送走站在烏篷船上頻頻迴望的江棟。
江棟看著閨女望著他直樂的小臉,有點想嘆氣:這傻閨女,哄她兩句就樂得找不著北,全然忘了昨天受的罪,也忒好拐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