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劉梅打探消息
下鄉後,女知青被未來首富嬌養了 作者:染流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知青點眾人都在炕上貓冬,沒有幾人願意動彈的,因為不用幹活,所以知青點的知青都是一天吃二頓,早飯是將近10點吃。
今天正好輪到劉梅和田進做飯,劉梅把材料放進鍋裏燒起火,一邊煮劉梅一邊拿著自己的洗漱用品,在知青點外麵刷牙,抬頭恰巧看見了上山的林染四人,其中一個身穿軍服,看著很是儒雅溫潤,劉梅第一眼就覺得就是自己想要的人。
吃過早飯,陸晴去找趙英一起看書去了,知青點隻剩下劉梅和劉秀芳兩人。
劉梅邊收拾東西邊裝著不經意的問起:“秀芳,我剛才看到林染和幾個男人一起上山了,他們是誰呀?”
李秀芳撇撇嘴,“估計是趙知青和周知青他們吧。”
又看看了門口,似乎是很怕別人聽見一樣,小聲說:“你不知道,趙知青和周知青他們和我們不一樣,都不簡單,你離他們遠一點!”
李秀芳之所以願意提醒劉梅,也是因為這一段時間,知青點就剩她們三個女知青了,而陸晴不喜歡她們,平時不是看書就是出去,就剩下她們兩個,自然而然的就抱起了團。
劉梅眸光一閃,轉頭看向李秀芳:“我看他們中還有一個穿軍裝的,那是誰?”
李秀芳搖搖頭:“穿軍裝的?不知道呀,我們紅河大隊參軍的時候有張海一人,不過他沒有迴來;我聽說林染的表哥來了,好像是個當兵的,你看到的會不會是他?
我記得林染當時下鄉的時候那身上穿的,可都是好料子,而且帶戴著手表呢!反正和林染搭上邊的,都是不好惹的,他們那氣質就和咱們不一樣,我都不敢看他們,總感覺他們的眼神很嚇人,好像一眼就能把我看穿一樣的。”
想起林染和趙修遠,李秀芳害怕的打了個冷顫。
劉梅親熱的抱著李秀芳的胳膊,大眼睛閃呀閃的:“林染家這麽有錢嗎?”
“反正不差就是了,她一下鄉就自己蓋了房子,還買了很多家具,連自行車都是女式的,市裏都沒得賣的那種,而且聽說他大表哥每個月還給她寄40塊錢呢。”
劉梅低下頭,林染她知道,是個厲害的,之前因為幫於曉蓮,她還得罪過她,要是知道......
也許,她該正式去道個歉。
劉梅看著手上的繭和身上的衣物,神色有些陰沉!
她是家裏的老大,下麵還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她在家吃得最少,要幹的活是最多的,家裏有什麽好東西都不會到她手上。
這一次她也是為了擺脫家裏那些吸血蟲,才選擇報名下鄉的,下鄉了那些人還不忘寫信來讓他寄糧食迴去,隻是她就當沒看見。
之前幫於曉蓮也是因為看到於曉蓮有些手段,那麽多男人圍繞著她,自己做為她的朋友,能得到不少的好處,隻要對她有好處,她並不介意給於曉蓮當槍使,隻可惜,沒想到於曉蓮這麽沒用,一到紅河大隊就什麽都不是了。
所以說,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林染等人在山上玩得很是歡快,三個男人還比賽最抓到的兔子多,林染當裁判。
當然,最後贏的是趙修遠,其次是陸博翰,周俊良墊底,最後,又把抓到的兔子留了小部分,其它的都給放了,野雞也留了幾隻。
比完賽,幾人又發現了兩隻落單的野豬的豬印,順著豬印找起野豬來,找到的是一頭三百多斤和一頭二百斤左右的野豬,在四人的相互配合之下,兩隻野豬都被他們殺了,野豬帶下去太顯眼,商量後決定直接在山上殺好再帶下去,皮剝了不要,內髒也不要,直接挖了個坑埋了起來。
隻留野豬肉,一扇一扇分開後,找了個近一點的地藏了起來,準備晚上的時候再拿迴去做成臘肉儲存。
午飯是在山上烤的兔子,趙修遠和陸博翰手藝都不錯,如果不是兩人都非要讓林染吃自己烤的,林染覺得自己會更開心些。
下午幾人還是在山上溜達,由於身手都不錯,還翻過了一個山頭,心血來潮的四人還在山頂上堆了幾個雪人,如同小孩般的打雪仗。
直到傍晚,玩瘋了的四人才帶著兔子和野雞下山迴家。
晚飯還是陸博翰和趙修遠下的廚,這次林染沒有迴房間,周俊良幫忙燒火,林染純粹是圍觀,當然外加一個嚐味,這是林染自己說的,她要幫兩位大廚嚐嚐味。
“染染,你嚐嚐,你愛吃的紅燒兔肉,小心燙。”
“好吃,好好吃。”林染張嘴咬過趙修遠夾來的紅燒兔肉,燙得直唿唿,偏就舍不得把肉吐出來。
“你呀!饞貓。”陸博翰毫不留情的敲了敲林染的頭。
“哥,哥,別敲,萬一敲笨了怎麽辦。”林染往趙修遠那邊縮了縮。
趙修遠微不可察的挪了挪腳,把林染偏擋住,伸手給林染揉了揉。
陸博翰見此微微挑眉,他自己的妹妹他不知道力度!
吃過晚飯,等天已經黑了,四個男人趙修遠三人外加非要吵著一道的陸博裕,偷偷的上山把野豬肉取了下來,幾百斤的肉把陸外公等人嚇了一跳。
最後小的那頭野豬留了一半過年吃,其餘的被切成一條一條的,用鹽醃起,準備醃一個晚上,明天再穿好放到趙修遠他們那邊涼一涼,再熏成臘肉。
之所以不放林染這邊,是因為林染這邊常有不少的村民來串門,容易被發現。
晚上是他們的學習時間,陸外公和陸舅舅吃過飯就走了,外婆和舅媽是睡林染這留了下來,幾個年輕人則圍在一起看書學習,遇到不會的就一起討論。
幾人的成績都是很好的那種,不會的題並不多,其中林染是剛高中畢業,知識隻要複習一遍就差不多了,所以她更多的時候是在看中藥的典籍。
一大早,陸博翰就在院子裏帶林染打拳,雖然趙修遠也教了林染不少,可是趙修遠總舍不得林染吃苦。
“咚咚咚......”
今天正好輪到劉梅和田進做飯,劉梅把材料放進鍋裏燒起火,一邊煮劉梅一邊拿著自己的洗漱用品,在知青點外麵刷牙,抬頭恰巧看見了上山的林染四人,其中一個身穿軍服,看著很是儒雅溫潤,劉梅第一眼就覺得就是自己想要的人。
吃過早飯,陸晴去找趙英一起看書去了,知青點隻剩下劉梅和劉秀芳兩人。
劉梅邊收拾東西邊裝著不經意的問起:“秀芳,我剛才看到林染和幾個男人一起上山了,他們是誰呀?”
李秀芳撇撇嘴,“估計是趙知青和周知青他們吧。”
又看看了門口,似乎是很怕別人聽見一樣,小聲說:“你不知道,趙知青和周知青他們和我們不一樣,都不簡單,你離他們遠一點!”
李秀芳之所以願意提醒劉梅,也是因為這一段時間,知青點就剩她們三個女知青了,而陸晴不喜歡她們,平時不是看書就是出去,就剩下她們兩個,自然而然的就抱起了團。
劉梅眸光一閃,轉頭看向李秀芳:“我看他們中還有一個穿軍裝的,那是誰?”
李秀芳搖搖頭:“穿軍裝的?不知道呀,我們紅河大隊參軍的時候有張海一人,不過他沒有迴來;我聽說林染的表哥來了,好像是個當兵的,你看到的會不會是他?
我記得林染當時下鄉的時候那身上穿的,可都是好料子,而且帶戴著手表呢!反正和林染搭上邊的,都是不好惹的,他們那氣質就和咱們不一樣,我都不敢看他們,總感覺他們的眼神很嚇人,好像一眼就能把我看穿一樣的。”
想起林染和趙修遠,李秀芳害怕的打了個冷顫。
劉梅親熱的抱著李秀芳的胳膊,大眼睛閃呀閃的:“林染家這麽有錢嗎?”
“反正不差就是了,她一下鄉就自己蓋了房子,還買了很多家具,連自行車都是女式的,市裏都沒得賣的那種,而且聽說他大表哥每個月還給她寄40塊錢呢。”
劉梅低下頭,林染她知道,是個厲害的,之前因為幫於曉蓮,她還得罪過她,要是知道......
也許,她該正式去道個歉。
劉梅看著手上的繭和身上的衣物,神色有些陰沉!
她是家裏的老大,下麵還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她在家吃得最少,要幹的活是最多的,家裏有什麽好東西都不會到她手上。
這一次她也是為了擺脫家裏那些吸血蟲,才選擇報名下鄉的,下鄉了那些人還不忘寫信來讓他寄糧食迴去,隻是她就當沒看見。
之前幫於曉蓮也是因為看到於曉蓮有些手段,那麽多男人圍繞著她,自己做為她的朋友,能得到不少的好處,隻要對她有好處,她並不介意給於曉蓮當槍使,隻可惜,沒想到於曉蓮這麽沒用,一到紅河大隊就什麽都不是了。
所以說,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林染等人在山上玩得很是歡快,三個男人還比賽最抓到的兔子多,林染當裁判。
當然,最後贏的是趙修遠,其次是陸博翰,周俊良墊底,最後,又把抓到的兔子留了小部分,其它的都給放了,野雞也留了幾隻。
比完賽,幾人又發現了兩隻落單的野豬的豬印,順著豬印找起野豬來,找到的是一頭三百多斤和一頭二百斤左右的野豬,在四人的相互配合之下,兩隻野豬都被他們殺了,野豬帶下去太顯眼,商量後決定直接在山上殺好再帶下去,皮剝了不要,內髒也不要,直接挖了個坑埋了起來。
隻留野豬肉,一扇一扇分開後,找了個近一點的地藏了起來,準備晚上的時候再拿迴去做成臘肉儲存。
午飯是在山上烤的兔子,趙修遠和陸博翰手藝都不錯,如果不是兩人都非要讓林染吃自己烤的,林染覺得自己會更開心些。
下午幾人還是在山上溜達,由於身手都不錯,還翻過了一個山頭,心血來潮的四人還在山頂上堆了幾個雪人,如同小孩般的打雪仗。
直到傍晚,玩瘋了的四人才帶著兔子和野雞下山迴家。
晚飯還是陸博翰和趙修遠下的廚,這次林染沒有迴房間,周俊良幫忙燒火,林染純粹是圍觀,當然外加一個嚐味,這是林染自己說的,她要幫兩位大廚嚐嚐味。
“染染,你嚐嚐,你愛吃的紅燒兔肉,小心燙。”
“好吃,好好吃。”林染張嘴咬過趙修遠夾來的紅燒兔肉,燙得直唿唿,偏就舍不得把肉吐出來。
“你呀!饞貓。”陸博翰毫不留情的敲了敲林染的頭。
“哥,哥,別敲,萬一敲笨了怎麽辦。”林染往趙修遠那邊縮了縮。
趙修遠微不可察的挪了挪腳,把林染偏擋住,伸手給林染揉了揉。
陸博翰見此微微挑眉,他自己的妹妹他不知道力度!
吃過晚飯,等天已經黑了,四個男人趙修遠三人外加非要吵著一道的陸博裕,偷偷的上山把野豬肉取了下來,幾百斤的肉把陸外公等人嚇了一跳。
最後小的那頭野豬留了一半過年吃,其餘的被切成一條一條的,用鹽醃起,準備醃一個晚上,明天再穿好放到趙修遠他們那邊涼一涼,再熏成臘肉。
之所以不放林染這邊,是因為林染這邊常有不少的村民來串門,容易被發現。
晚上是他們的學習時間,陸外公和陸舅舅吃過飯就走了,外婆和舅媽是睡林染這留了下來,幾個年輕人則圍在一起看書學習,遇到不會的就一起討論。
幾人的成績都是很好的那種,不會的題並不多,其中林染是剛高中畢業,知識隻要複習一遍就差不多了,所以她更多的時候是在看中藥的典籍。
一大早,陸博翰就在院子裏帶林染打拳,雖然趙修遠也教了林染不少,可是趙修遠總舍不得林染吃苦。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