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以後,地方兵將大多驕橫跋扈,不服駕馭,“喜則連橫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並”,小不如意,就起而倡亂,“逐帥殺帥,視為常事”。當時,駐防潭州等地的正是這樣一批驕兵悍將。
綱紀早已鬆弛,湖南將吏“久不奉法”,對崔瓘所行“多不便之”,積怨日深。
大曆五年(770年)四月中,正是發給兵餉的時候,兵馬使臧玠與判官達奚覯發生爭執,雙方矛盾迅速激化。
判官是觀察使下綜理日常事務的官員,權重事繁,但達奚覯畢竟還是一員文官,麵對氣勢洶洶的臧玠,仍不免有些心悸,於是說道:“但願今日無事。”
臧玠卻仍然怒氣不消,厲聲喝道:“有事何逃?”揚長而去。
當夜,臧玠即以殺達奚覯為名,帶領部下驕兵攻掠州城,發動兵變。達奚覯首先被殺,崔瓘聞變,驚惶不已,正準備逃走,亂兵已衝進大堂,他不幸遇害。
頓時,潭州城內烈焰衝天,亂兵殺氣騰騰,橫衝直闖,百姓夜半驚起,紛紛奪路而逃。
臧玠兵變,震驚三湘。衡州刺史陽濟、道州刺史裴虯、澧州刺史楊子琳等紛紛起兵,討伐臧玠。這場兵亂很快平息了下來。
臧玠之亂,給長沙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
杜甫為了避亂,離開潭州沿湘江到達衡州(今湖南衡陽),隨後在《入衡州》詩裏記錄了這場變故。
在《入衡州》史詩中,杜甫把當時的情況徹底暴露,詩曰:”兵革自久遠,興衰看帝王,漢儀甚照耀,胡馬何猖狂。……重鎮如割據,輕權絕紀綱,軍州體不一,寬猛性所將。……元惡迷是似,聚謀泄康莊,竟流帳下血,大降湖南殃。烈火發中夜,高煙憔上蒼,至今分粟帛,殺氣吹沅湘。……”
在湖南大亂中,杜甫隻是一位舟中旅客,但是他對於這次亂事的立場是一點也不模糊的。
在《舟中苦熱遣懷奉呈陽中丞通簡台省諸公》,杜甫說:“愧為湖外客,痛此戎馬亂,中夜混黎氓,脫身亦奔竄。平生方寸心,反當帳下難,鳴唿殺賢良,不叱白刃散。吾非丈夫特,沒齒埋冰炭,恥以風病辭,胡然泊湘岸。入舟雖苦熱,垢膩可溉灌,痛彼道邊人,形容改昏旦。”
然後,他對於陽濟、裴虯、楊子琳、李勉諸人提出願望:“中丞連帥職,封內權得按,身當問罪先,縣實諸侯半。士卒既輯睦,啟行促精悍,似聞諸侯兵,稍逼長沙館。鄰好彼克修,天機自明斷,南圖卷雲水,北拱戴霄漢。美名光史臣,長策何壯觀。”
杜甫又提出,雖然大將連兵,以討伐臧玠為名,但是部下不是攘臂請戰,而是緩兵縱賊:“驅馳數公子,威願同伐叛,聲節哀有餘,夫何激衰懦。偏裨表三上,魯莽同一貫,始謀誰其間,迴首增憤惋。……”
最後他把希望寄托給廣州的李勉:“……宗英李端公,守職甚昭煥,變通迫脅地,謀劃焉得算。王室不肯微,兇徒略無憚,此流須卒斬,神器資強幹。扣寂豁煩襟,皇天照嗟歎。”
杜甫隻是舟中漂泊的旅客,但是他的態度是堅定的。對於叛變的臧玠,並不因為自己的漂泊而有所緩和。
當時,杜甫的舅父崔偉正在距離衡州不遠的郴州任職,寫信要他去。既然已經到了衡州,杜甫就決定沿耒水溯江而上,去看望一下這位多年不見的親戚。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杜甫興衝衝地乘船開始南去郴州的旅程時,他晚年生涯中最悲慘的日子已經悄悄揭開了序幕。
因為彼時正值汛期,耒水暴漲,杜甫一家在舟裏漂泊一天,停泊在耒陽的方田驛,進退兩難,徒唿奈何。
洪水切斷了驛站的物資供應,已經五十九歲的杜甫和他的一家老小,竟然一連五天沒有吃上一頓飯。
杜甫有一首《逃難》詩,就是此時所作,詩曰:“五十頭白翁,南北逃世難。疏布纏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塗炭。乾坤萬裏內,莫見容身畔。妻孥複隨我,迴首共悲歎。故國莽丘墟,鄰裏各分散。歸路從此迷,涕盡湘江岸。”當時的情形,真是忙忙如喪家之犬,狼狽至極。
後來,耒陽的聶縣令聽說了著名詩人在他屬地的遭遇,趕快特事特辦,派人專程跋山涉水給杜甫送來了燒牛肉和白酒,並且幫他和家人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杜甫一家這才脫離了饑寒交迫、命懸一線的困境。
杜甫寫下題目極長的一首五言詩《聶耒陽以仆阻水書致酒肉療饑荒江詩得代懷興盡本韻至縣呈聶令陸路去方田驛四十裏舟行一日時屬江漲泊於方田》,表達感激之情。
詩中曰:“耒陽馳尺素,見訪荒江渺。義士烈女家,風流吾賢紹。”讚美聶令的家風。
“禮過宰肥羊,愁當置清醥”,聶令的酒送得很及時,正當愁時,兼送清酒。
“崔師乞已至,澧卒用矜少。問罪消息真,開顏憩亭沼。”兵亂已平,問罪既確,杜甫愁顏為之一開。杜甫在任何艱苦情況下都關心國家大事,後人所謂“平生無飽飯,抵死隻憂時”,於此詩尤可見。
洪水一直不退,前行受阻,杜甫隻得折迴衡州,重入湘江。從日出到日落,在湘江上反複來迴,杜甫幾乎是枕著湘江的濤聲度過的。
被洪水圍困的恐懼和半旬粒米未進的饑餓,成了壓垮杜甫身體的最後兩根稻草,老詩人最終在耒陽病倒了。
病倒後的杜甫更加思念遠方的故鄉,葉落歸根的想法更加強烈。杜甫決計北歸,就中止了南去郴州的行程,帶病順流而下,迴潭州。然後打算赴嶽州,再北上。
江水退去後,聶縣令派人來接杜甫,卻找不到人,以為杜甫一家已經死在了水中。他在耒陽城北給杜甫修了一座空墓,以作紀念。於是就有傳說,杜甫因為十多天沒吃東西,當耒陽縣令帶著牛肉白酒來迎接他時,猛吃猛喝因而暴斃。
這個傳說雖然不準確,但杜甫的生命確實走到了盡頭。
迴潭州的航行中,杜甫寫下《迴棹》,感慨“衡嶽江湖大,蒸池疫癘偏”,“順浪翻堪倚,迴帆又省牽”,借助洪水順流而下,倒也快了些。
迴到潭州後,杜甫病情加重,一直沒有好轉。但杜甫等不了了。
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帶著一家八口,從潭州乘船往嶽陽。
過洞庭湖時,杜甫寫下《過洞庭湖》:“蛟室圍青草,龍堆擁白沙。護江盤古木,迎棹舞神鴉。破浪南風正,收帆畏日斜。雲山千萬疊,底處上仙槎。”
過洞庭湖時,杜甫風疾愈加嚴重,半身偏枯,臥床不起,百感交集,作《風疾舟中扶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詩。
作者在詩中敘述了自己的病情,迴顧了半生顛沛流離之苦,並向親友托咐了後事,充滿著淒切動人的家國之憂。全詩結構層次清晰,依照標題劃分為四個層次,即風疾舟中、伏枕抒懷、家國傷痛與奉呈湖南親友,每層緊扣憂苦的基調,從不同的角度抒發了自己的憂思愁苦,氣勢沉雄,藝術精妙。
第一段從“軒轅休製律”到“時物正蕭森”,從風疾寫起,接寫湖中行船所見所感,著重表現病苦。
第二段從“疑惑樽中弩”到“得近四知金”,迴顧往事,著重表現自己“漂泊西南天地間”的困苦。
第三段從“春草封歸恨”到“皇天實照臨”,敘述入湖南後對親友高誼的謝意,表現了作客他鄉、無依無靠的孤苦。
第四段從“公孫仍恃險”到末尾,筆勢宕開,歎息戰亂不止而傷己之將死於道路,傳達出無限深長的人生悲苦。這一段是對全篇的總結,在簡潔的文字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一方麵,“公孫仍恃險,侯景未生擒”、“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藩鎮作亂,天下戰事不息,這是塗炭生靈、自己流離異鄉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麵,“書信中原闊,幹戈北鬥深”、“畏人千裏井,問俗九州箴”,家鄉音信斷絕,歸日杳不可期。
最後四句:“葛洪屍定解,許靖力難任。家事丹砂訣,無成涕作霖!”更是極為沉痛。我衰病如此,定將像晉朝的葛洪屍解那樣,必死無疑,現在已經無力像漢末許靖那樣拖家帶口遠走安全之地;家事將像空有丹砂訣而煉不成金那樣,難以維持,想起來怎不叫人淚下如雨啊!詩人是希望親友在自己死後,能夠伸出援助之手,給家小以照顧。這飽含深情的哀鳴,令人潸然淚下。
這裏,讀者不僅看到一位在垂死之際仍然為家小操心的慈祥而悲切的老人,更看到一位在生命的最後時日依然念念不忘國事,為天下而憂慮的愛國者的崇高形象。
這首絕筆詩,是偉大詩人杜甫一生不屈不撓、奮鬥終身的宣言書,“是金劍沉埋、壯氣蒿萊的烈士歌”,“是大千慈悲、慕道沉痛的哀生賦”,以其博大沉雄的氣勢和精妙絕倫的藝術,彪炳詩史,流傳千古。
大曆五年冬,被尊為“詩聖”的大鴻儒杜甫,客死在由潭州至嶽州的一條破船之上,年僅五十九歲。
最終,詩人沒能迴到魂牽夢縈的家鄉。直到四十三年之後的元和八年(813年),杜甫的靈柩才由他的孫子杜嗣業遷迴了家鄉。
杜甫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曆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曆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綱紀早已鬆弛,湖南將吏“久不奉法”,對崔瓘所行“多不便之”,積怨日深。
大曆五年(770年)四月中,正是發給兵餉的時候,兵馬使臧玠與判官達奚覯發生爭執,雙方矛盾迅速激化。
判官是觀察使下綜理日常事務的官員,權重事繁,但達奚覯畢竟還是一員文官,麵對氣勢洶洶的臧玠,仍不免有些心悸,於是說道:“但願今日無事。”
臧玠卻仍然怒氣不消,厲聲喝道:“有事何逃?”揚長而去。
當夜,臧玠即以殺達奚覯為名,帶領部下驕兵攻掠州城,發動兵變。達奚覯首先被殺,崔瓘聞變,驚惶不已,正準備逃走,亂兵已衝進大堂,他不幸遇害。
頓時,潭州城內烈焰衝天,亂兵殺氣騰騰,橫衝直闖,百姓夜半驚起,紛紛奪路而逃。
臧玠兵變,震驚三湘。衡州刺史陽濟、道州刺史裴虯、澧州刺史楊子琳等紛紛起兵,討伐臧玠。這場兵亂很快平息了下來。
臧玠之亂,給長沙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
杜甫為了避亂,離開潭州沿湘江到達衡州(今湖南衡陽),隨後在《入衡州》詩裏記錄了這場變故。
在《入衡州》史詩中,杜甫把當時的情況徹底暴露,詩曰:”兵革自久遠,興衰看帝王,漢儀甚照耀,胡馬何猖狂。……重鎮如割據,輕權絕紀綱,軍州體不一,寬猛性所將。……元惡迷是似,聚謀泄康莊,竟流帳下血,大降湖南殃。烈火發中夜,高煙憔上蒼,至今分粟帛,殺氣吹沅湘。……”
在湖南大亂中,杜甫隻是一位舟中旅客,但是他對於這次亂事的立場是一點也不模糊的。
在《舟中苦熱遣懷奉呈陽中丞通簡台省諸公》,杜甫說:“愧為湖外客,痛此戎馬亂,中夜混黎氓,脫身亦奔竄。平生方寸心,反當帳下難,鳴唿殺賢良,不叱白刃散。吾非丈夫特,沒齒埋冰炭,恥以風病辭,胡然泊湘岸。入舟雖苦熱,垢膩可溉灌,痛彼道邊人,形容改昏旦。”
然後,他對於陽濟、裴虯、楊子琳、李勉諸人提出願望:“中丞連帥職,封內權得按,身當問罪先,縣實諸侯半。士卒既輯睦,啟行促精悍,似聞諸侯兵,稍逼長沙館。鄰好彼克修,天機自明斷,南圖卷雲水,北拱戴霄漢。美名光史臣,長策何壯觀。”
杜甫又提出,雖然大將連兵,以討伐臧玠為名,但是部下不是攘臂請戰,而是緩兵縱賊:“驅馳數公子,威願同伐叛,聲節哀有餘,夫何激衰懦。偏裨表三上,魯莽同一貫,始謀誰其間,迴首增憤惋。……”
最後他把希望寄托給廣州的李勉:“……宗英李端公,守職甚昭煥,變通迫脅地,謀劃焉得算。王室不肯微,兇徒略無憚,此流須卒斬,神器資強幹。扣寂豁煩襟,皇天照嗟歎。”
杜甫隻是舟中漂泊的旅客,但是他的態度是堅定的。對於叛變的臧玠,並不因為自己的漂泊而有所緩和。
當時,杜甫的舅父崔偉正在距離衡州不遠的郴州任職,寫信要他去。既然已經到了衡州,杜甫就決定沿耒水溯江而上,去看望一下這位多年不見的親戚。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杜甫興衝衝地乘船開始南去郴州的旅程時,他晚年生涯中最悲慘的日子已經悄悄揭開了序幕。
因為彼時正值汛期,耒水暴漲,杜甫一家在舟裏漂泊一天,停泊在耒陽的方田驛,進退兩難,徒唿奈何。
洪水切斷了驛站的物資供應,已經五十九歲的杜甫和他的一家老小,竟然一連五天沒有吃上一頓飯。
杜甫有一首《逃難》詩,就是此時所作,詩曰:“五十頭白翁,南北逃世難。疏布纏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塗炭。乾坤萬裏內,莫見容身畔。妻孥複隨我,迴首共悲歎。故國莽丘墟,鄰裏各分散。歸路從此迷,涕盡湘江岸。”當時的情形,真是忙忙如喪家之犬,狼狽至極。
後來,耒陽的聶縣令聽說了著名詩人在他屬地的遭遇,趕快特事特辦,派人專程跋山涉水給杜甫送來了燒牛肉和白酒,並且幫他和家人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杜甫一家這才脫離了饑寒交迫、命懸一線的困境。
杜甫寫下題目極長的一首五言詩《聶耒陽以仆阻水書致酒肉療饑荒江詩得代懷興盡本韻至縣呈聶令陸路去方田驛四十裏舟行一日時屬江漲泊於方田》,表達感激之情。
詩中曰:“耒陽馳尺素,見訪荒江渺。義士烈女家,風流吾賢紹。”讚美聶令的家風。
“禮過宰肥羊,愁當置清醥”,聶令的酒送得很及時,正當愁時,兼送清酒。
“崔師乞已至,澧卒用矜少。問罪消息真,開顏憩亭沼。”兵亂已平,問罪既確,杜甫愁顏為之一開。杜甫在任何艱苦情況下都關心國家大事,後人所謂“平生無飽飯,抵死隻憂時”,於此詩尤可見。
洪水一直不退,前行受阻,杜甫隻得折迴衡州,重入湘江。從日出到日落,在湘江上反複來迴,杜甫幾乎是枕著湘江的濤聲度過的。
被洪水圍困的恐懼和半旬粒米未進的饑餓,成了壓垮杜甫身體的最後兩根稻草,老詩人最終在耒陽病倒了。
病倒後的杜甫更加思念遠方的故鄉,葉落歸根的想法更加強烈。杜甫決計北歸,就中止了南去郴州的行程,帶病順流而下,迴潭州。然後打算赴嶽州,再北上。
江水退去後,聶縣令派人來接杜甫,卻找不到人,以為杜甫一家已經死在了水中。他在耒陽城北給杜甫修了一座空墓,以作紀念。於是就有傳說,杜甫因為十多天沒吃東西,當耒陽縣令帶著牛肉白酒來迎接他時,猛吃猛喝因而暴斃。
這個傳說雖然不準確,但杜甫的生命確實走到了盡頭。
迴潭州的航行中,杜甫寫下《迴棹》,感慨“衡嶽江湖大,蒸池疫癘偏”,“順浪翻堪倚,迴帆又省牽”,借助洪水順流而下,倒也快了些。
迴到潭州後,杜甫病情加重,一直沒有好轉。但杜甫等不了了。
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帶著一家八口,從潭州乘船往嶽陽。
過洞庭湖時,杜甫寫下《過洞庭湖》:“蛟室圍青草,龍堆擁白沙。護江盤古木,迎棹舞神鴉。破浪南風正,收帆畏日斜。雲山千萬疊,底處上仙槎。”
過洞庭湖時,杜甫風疾愈加嚴重,半身偏枯,臥床不起,百感交集,作《風疾舟中扶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詩。
作者在詩中敘述了自己的病情,迴顧了半生顛沛流離之苦,並向親友托咐了後事,充滿著淒切動人的家國之憂。全詩結構層次清晰,依照標題劃分為四個層次,即風疾舟中、伏枕抒懷、家國傷痛與奉呈湖南親友,每層緊扣憂苦的基調,從不同的角度抒發了自己的憂思愁苦,氣勢沉雄,藝術精妙。
第一段從“軒轅休製律”到“時物正蕭森”,從風疾寫起,接寫湖中行船所見所感,著重表現病苦。
第二段從“疑惑樽中弩”到“得近四知金”,迴顧往事,著重表現自己“漂泊西南天地間”的困苦。
第三段從“春草封歸恨”到“皇天實照臨”,敘述入湖南後對親友高誼的謝意,表現了作客他鄉、無依無靠的孤苦。
第四段從“公孫仍恃險”到末尾,筆勢宕開,歎息戰亂不止而傷己之將死於道路,傳達出無限深長的人生悲苦。這一段是對全篇的總結,在簡潔的文字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一方麵,“公孫仍恃險,侯景未生擒”、“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藩鎮作亂,天下戰事不息,這是塗炭生靈、自己流離異鄉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麵,“書信中原闊,幹戈北鬥深”、“畏人千裏井,問俗九州箴”,家鄉音信斷絕,歸日杳不可期。
最後四句:“葛洪屍定解,許靖力難任。家事丹砂訣,無成涕作霖!”更是極為沉痛。我衰病如此,定將像晉朝的葛洪屍解那樣,必死無疑,現在已經無力像漢末許靖那樣拖家帶口遠走安全之地;家事將像空有丹砂訣而煉不成金那樣,難以維持,想起來怎不叫人淚下如雨啊!詩人是希望親友在自己死後,能夠伸出援助之手,給家小以照顧。這飽含深情的哀鳴,令人潸然淚下。
這裏,讀者不僅看到一位在垂死之際仍然為家小操心的慈祥而悲切的老人,更看到一位在生命的最後時日依然念念不忘國事,為天下而憂慮的愛國者的崇高形象。
這首絕筆詩,是偉大詩人杜甫一生不屈不撓、奮鬥終身的宣言書,“是金劍沉埋、壯氣蒿萊的烈士歌”,“是大千慈悲、慕道沉痛的哀生賦”,以其博大沉雄的氣勢和精妙絕倫的藝術,彪炳詩史,流傳千古。
大曆五年冬,被尊為“詩聖”的大鴻儒杜甫,客死在由潭州至嶽州的一條破船之上,年僅五十九歲。
最終,詩人沒能迴到魂牽夢縈的家鄉。直到四十三年之後的元和八年(813年),杜甫的靈柩才由他的孫子杜嗣業遷迴了家鄉。
杜甫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曆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曆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