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六朝古都金陵,荒廢的豈止是鳳凰台,而是整整一座城!
隋開皇九年(589年),隋滅陳後,隋文帝下令蕩平建康城。
從三國時期的吳國,到東晉,再到後來的南陳,經過多朝的發展,南京商賈雲集,文化大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但就短短的幾天時間,南京的亭台樓閣,小橋流水,變成了廢墟一片。
與秦始皇僅將金陵方山地脈鑿斷的手法不同,隋文帝則直接把整個建康城毀了,下詔“建康城邑並平蕩耕墾,於石頭城置蔣州”,也就是將城內地麵上所有建築拆毀,推成平地,開墾成田,供農民栽菜耕種。南國名都成了農民的菜地。
接著,隋文帝又廢“建康”之名,恢複了秦始皇譏辱南京的“秣陵”。隋文帝對南京的打壓可謂手段盡用。
隋朝統治的三十七年裏,金陵一直處於被毀壞的狀態中。
隋文帝這一次對南京的破壞,可謂徹底,南朝名都從此之後,三百多年沒有政權在此建都,
原因嘛,最主要的是前朝的都城毀掉,也是滅其心,省得東山再起。隋文帝出生於寺院,是一個迷信的皇帝。南京係帝王之宅,有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在此建都,尤其在將南陳滅掉後,隋文帝擔心東南“天子氣”再起,於是就開始想辦法鎮壓南京的風水。
蔣州的得名源於蔣山。蔣山乃紫金山東吳時的名稱。漢代,紫金山被風水先生說成“王氣所鍾(匯聚)之處”,於是便有了鍾山之名。東吳時,為避孫權祖父孫鍾之諱,以東漢末年戰死在鍾山的秣陵尉蔣子文之姓改名為蔣山。因此隻留下石頭城作為蔣州的州城,管轄江寧、溧水和當塗三個縣。
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將建康縣、同夏縣、秣陵縣三縣並人江寧,廢臨沂、丹陽、湖熟三縣,屬地也並入江寧。次年,蔣州複名丹陽郡,江寧、溧水仍隸屬丹陽郡。
隨後的唐朝對這個前朝的舊都也沒有什麽好感,繼續實行抑製金陵的政策,使得該地區城市建設沒有多大發展。
他們繼續采取抑製金陵的策略,將揚州治所自金陵遷至廣陵即現在的揚州,曾一度取消金陵州一級的建製,將金陵的居民遷往揚州。
唐武德九年(626年),將設在石頭城的行政機構州治“揚州”遷往江都(今揚州市),金陵先後稱為“蔣州”和“楊州”。唐時南京曾用過丹陽、江寧、歸化、白下和上元等名稱。
唐武德三年(620年),隋末唐初割據群雄之一杜伏威以江南地歸唐,唐王朝以江寧、溧水二縣置揚州,改江寧為歸化縣。七年,平輔公祏,改揚州為蔣州,八年再改為揚州,同年底移揚州大都督府及州治於江北邗州(今揚州江都)。八年改歸化縣為金陵縣,九年,改為白下縣,屬潤州。貞觀九年(635年),又改為江寧縣。
整個唐代,金陵也沒有多少建設。金陵城基本是一座荒涼的廢都。
即使這樣,金陵依然為當時中國東南的重鎮、經濟文化的中心。
第二天,我們來到城東隅蔣山半山上永慶寺旁的一個小土堆。
“先生為何要看這個小土堆?”我問。
“未來人,別看它很不起眼,這可是有名的謝安墩,東晉時謝安與王羲之登臨處。”太白先生鄭重其事地說。
謝安在建康留下了很多曆史遺跡,有謝安墓、王謝故居、東山棋墅、謝安墩。
東晉太元八年(383年),北方政權前秦出動大軍南侵,威脅東晉政權。時任東晉宰相的謝安鎮定自若,坐鎮建康,指揮八萬北府精兵,在壽春一帶大敗秦軍,取得著名的“淝水大捷”。
為安定軍心,決戰期間,謝安經常邀請親朋好友到距離建康城南二十裏的“東山別墅”下棋。當前方晉軍大勝的捷報傳到南京時,謝安正在東山別墅和客人下棋。他看一眼捷報後就隨手放在一邊,照舊下棋。客人沉不住氣,忙著問戰況,他不動聲色地說:“小兒輩已破賊”!但客人一走,謝安卻興奮地奔迴內室,連門檻把自己的木屐屐齒碰壞都沒察覺到。
“東山棋墅”後來演變成了文人們喜歡探尋的勝景。
謝安曾與王羲之共登冶城(今江蘇南京朝天宮一帶),悠然遐想,有超乎世俗的誌趣。
王羲之說:“夏禹勤於政事,手足磨出老繭;周文王管理國家,連吃飯都無暇顧及,如今朝廷邊境戰事頻繁,執政者應思考效忠國家,空談浮華會荒廢大事,恐非當今執政者所應有。”
謝安說:“秦任用變法務實的商鞅,隻延續兩代就敗亡了,這難道也是空談浮華帶來的禍患嗎?”
兩人針鋒相對,共論天下大事,一時傳為佳話。兩人的登臨處,就被稱為“謝安墩”。
“不知先生為謝安墩作何詩?”我問太白。
“六朝風雲激蕩,有多少事就有多少詩句!”李白說。
晉室昔橫潰,永嘉遂南奔。
沙塵何茫茫,龍虎鬥朝昏。
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
哲匠感頹運,雲鵬忽飛翻。
組練照楚國,旌旗連海門。
西秦百萬眾,戈甲如雲屯。
投鞭可填江,一掃不足論。
皇運有返正,醜虜無遺魂。
談笑遏橫流,蒼生望斯存。
冶城訪古跡,猶有謝安墩。
憑覽周地險,高標絕人喧。
想像東山姿,緬懷右軍言。
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
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
地古雲物在,台傾禾黍繁。
我來酌清波,於此樹名園。
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
拜謁謝安墩迴到天慶觀住處,李白連夜寫下這首《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詩中,李白從唐王朝的危機聯想到西晉的永嘉之亂,從謝安墩聯想到謝安當年奮起東山,挽救危局。
謝安在亂世中救國的英雄壯舉,激勵著後代的文人。李白也希望如謝安一樣為國效力,在國難當頭之際施展自己的宿願,但是事實卻是滿腔抱負無處施展。
西晉末年,軍閥割據,朝野紛爭不斷。“沙塵何茫茫,龍虎鬥朝昏”兩句,描繪出一幅令人窒息的亂世畫麵。
“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當時前秦的軍隊相繼攻陷了洛陽和長安,整個中原已經在前秦的鐵蹄之下。此刻如果再沒有傑出的將領出來抵禦侵略,司馬王朝必將滅亡。
由“百萬眾”和“如雲屯”即可看出,前秦的兵士眾多,氣勢恢宏,這正與西晉王朝混亂紛雜的局勢形成鮮明的對比。“投鞭可填江”,固然是在描述苻堅的狂妄自傲、不可一世,但也從另一個側麵反映了前秦的軍隊之強。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謝安臨危受命,憑借卓爾不群的軍事才能,在淝水將前秦的軍隊一舉擊破,使“淝水之戰”成為曆史上以少勝多的又一場著名戰役。
李白又用“談笑”一詞勾勒出了謝安從容不迫的氣度。戰場上刀光劍影,慘烈異常,而謝安依然能夠輕鬆自如,從容麵對
“醜虜無遺魂”,秦軍隊的落荒而逃,既和前麵大軍進攻中原時的浩浩蕩蕩以及苻堅的不可一世形成強烈的對比,更烘托出謝安戰績的顯赫。
從“冶城訪古跡”開始,詩人的目光從曆史迴到了現實。謝安墩地勢高聳,鮮有人聲喧嘩,這樣略顯荒涼的場景引發了詩人更多的思考。王羲之當年正是在這裏勸謝安以國家危亡為己任,這才有了之後謝安的應時而出、救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英雄之舉。
“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王羲之和謝安可謂誌同道合,就像梧桐與嘉樹一樣,而他們的故事也如同蕙草留下的芳根一樣,成為了代代相傳的千秋佳話。
想到這段曆史,李白很自然地就會聯係到自己。他從來都沒有懷疑過自己的才能,他相信隻要有機會,自己也可以像謝安一樣,建立不朽的功績。然而,他身邊並沒有像王羲之之於謝安這樣的知己,自己空有才華而無人賞識,懷才不遇的苦悶無處排遣。
在謝安墩上遠望,白鷺在春天的小洲上空飛過,青龍山迎接著初生的太陽。李白看見的自然景物都蘊含著生機和希望,而身邊的謝安墩由於年代久遠,樓台倒塌,到處長滿繁茂的莊稼。這使李白再次感歎功名富貴的不可長存,於是又有感而發: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建功立業,實現心中抱負,一定會辭去官職,到歸隱之地享受田園牧歌的生活。
李白的詩歌字裏行間常常帶有理想主義的色彩,他渴望建功立業,渴望被賞識被重用,從而可以憑借自己的才能為國效勞。謝安一戰而平天下的壯舉正是他最大的理想。因而登上謝安墩,李白才會有這樣多的感慨。
雖然現實中有諸多不如意,李白依然期待著有機會建立不朽的功業,這也是李白和一些歸隱詩人不同的地方。很多懷才不遇的詩人在殘酷的現實中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小隱於林,獨善其身。而李白盡管有歸人武陵源的念頭,也依然希望是在“功成”之後再將其實現,這成了他堅持一生的信念,也成為其大部分詩篇的終極主題。
隋開皇九年(589年),隋滅陳後,隋文帝下令蕩平建康城。
從三國時期的吳國,到東晉,再到後來的南陳,經過多朝的發展,南京商賈雲集,文化大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但就短短的幾天時間,南京的亭台樓閣,小橋流水,變成了廢墟一片。
與秦始皇僅將金陵方山地脈鑿斷的手法不同,隋文帝則直接把整個建康城毀了,下詔“建康城邑並平蕩耕墾,於石頭城置蔣州”,也就是將城內地麵上所有建築拆毀,推成平地,開墾成田,供農民栽菜耕種。南國名都成了農民的菜地。
接著,隋文帝又廢“建康”之名,恢複了秦始皇譏辱南京的“秣陵”。隋文帝對南京的打壓可謂手段盡用。
隋朝統治的三十七年裏,金陵一直處於被毀壞的狀態中。
隋文帝這一次對南京的破壞,可謂徹底,南朝名都從此之後,三百多年沒有政權在此建都,
原因嘛,最主要的是前朝的都城毀掉,也是滅其心,省得東山再起。隋文帝出生於寺院,是一個迷信的皇帝。南京係帝王之宅,有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在此建都,尤其在將南陳滅掉後,隋文帝擔心東南“天子氣”再起,於是就開始想辦法鎮壓南京的風水。
蔣州的得名源於蔣山。蔣山乃紫金山東吳時的名稱。漢代,紫金山被風水先生說成“王氣所鍾(匯聚)之處”,於是便有了鍾山之名。東吳時,為避孫權祖父孫鍾之諱,以東漢末年戰死在鍾山的秣陵尉蔣子文之姓改名為蔣山。因此隻留下石頭城作為蔣州的州城,管轄江寧、溧水和當塗三個縣。
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將建康縣、同夏縣、秣陵縣三縣並人江寧,廢臨沂、丹陽、湖熟三縣,屬地也並入江寧。次年,蔣州複名丹陽郡,江寧、溧水仍隸屬丹陽郡。
隨後的唐朝對這個前朝的舊都也沒有什麽好感,繼續實行抑製金陵的政策,使得該地區城市建設沒有多大發展。
他們繼續采取抑製金陵的策略,將揚州治所自金陵遷至廣陵即現在的揚州,曾一度取消金陵州一級的建製,將金陵的居民遷往揚州。
唐武德九年(626年),將設在石頭城的行政機構州治“揚州”遷往江都(今揚州市),金陵先後稱為“蔣州”和“楊州”。唐時南京曾用過丹陽、江寧、歸化、白下和上元等名稱。
唐武德三年(620年),隋末唐初割據群雄之一杜伏威以江南地歸唐,唐王朝以江寧、溧水二縣置揚州,改江寧為歸化縣。七年,平輔公祏,改揚州為蔣州,八年再改為揚州,同年底移揚州大都督府及州治於江北邗州(今揚州江都)。八年改歸化縣為金陵縣,九年,改為白下縣,屬潤州。貞觀九年(635年),又改為江寧縣。
整個唐代,金陵也沒有多少建設。金陵城基本是一座荒涼的廢都。
即使這樣,金陵依然為當時中國東南的重鎮、經濟文化的中心。
第二天,我們來到城東隅蔣山半山上永慶寺旁的一個小土堆。
“先生為何要看這個小土堆?”我問。
“未來人,別看它很不起眼,這可是有名的謝安墩,東晉時謝安與王羲之登臨處。”太白先生鄭重其事地說。
謝安在建康留下了很多曆史遺跡,有謝安墓、王謝故居、東山棋墅、謝安墩。
東晉太元八年(383年),北方政權前秦出動大軍南侵,威脅東晉政權。時任東晉宰相的謝安鎮定自若,坐鎮建康,指揮八萬北府精兵,在壽春一帶大敗秦軍,取得著名的“淝水大捷”。
為安定軍心,決戰期間,謝安經常邀請親朋好友到距離建康城南二十裏的“東山別墅”下棋。當前方晉軍大勝的捷報傳到南京時,謝安正在東山別墅和客人下棋。他看一眼捷報後就隨手放在一邊,照舊下棋。客人沉不住氣,忙著問戰況,他不動聲色地說:“小兒輩已破賊”!但客人一走,謝安卻興奮地奔迴內室,連門檻把自己的木屐屐齒碰壞都沒察覺到。
“東山棋墅”後來演變成了文人們喜歡探尋的勝景。
謝安曾與王羲之共登冶城(今江蘇南京朝天宮一帶),悠然遐想,有超乎世俗的誌趣。
王羲之說:“夏禹勤於政事,手足磨出老繭;周文王管理國家,連吃飯都無暇顧及,如今朝廷邊境戰事頻繁,執政者應思考效忠國家,空談浮華會荒廢大事,恐非當今執政者所應有。”
謝安說:“秦任用變法務實的商鞅,隻延續兩代就敗亡了,這難道也是空談浮華帶來的禍患嗎?”
兩人針鋒相對,共論天下大事,一時傳為佳話。兩人的登臨處,就被稱為“謝安墩”。
“不知先生為謝安墩作何詩?”我問太白。
“六朝風雲激蕩,有多少事就有多少詩句!”李白說。
晉室昔橫潰,永嘉遂南奔。
沙塵何茫茫,龍虎鬥朝昏。
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
哲匠感頹運,雲鵬忽飛翻。
組練照楚國,旌旗連海門。
西秦百萬眾,戈甲如雲屯。
投鞭可填江,一掃不足論。
皇運有返正,醜虜無遺魂。
談笑遏橫流,蒼生望斯存。
冶城訪古跡,猶有謝安墩。
憑覽周地險,高標絕人喧。
想像東山姿,緬懷右軍言。
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
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
地古雲物在,台傾禾黍繁。
我來酌清波,於此樹名園。
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
拜謁謝安墩迴到天慶觀住處,李白連夜寫下這首《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詩中,李白從唐王朝的危機聯想到西晉的永嘉之亂,從謝安墩聯想到謝安當年奮起東山,挽救危局。
謝安在亂世中救國的英雄壯舉,激勵著後代的文人。李白也希望如謝安一樣為國效力,在國難當頭之際施展自己的宿願,但是事實卻是滿腔抱負無處施展。
西晉末年,軍閥割據,朝野紛爭不斷。“沙塵何茫茫,龍虎鬥朝昏”兩句,描繪出一幅令人窒息的亂世畫麵。
“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當時前秦的軍隊相繼攻陷了洛陽和長安,整個中原已經在前秦的鐵蹄之下。此刻如果再沒有傑出的將領出來抵禦侵略,司馬王朝必將滅亡。
由“百萬眾”和“如雲屯”即可看出,前秦的兵士眾多,氣勢恢宏,這正與西晉王朝混亂紛雜的局勢形成鮮明的對比。“投鞭可填江”,固然是在描述苻堅的狂妄自傲、不可一世,但也從另一個側麵反映了前秦的軍隊之強。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謝安臨危受命,憑借卓爾不群的軍事才能,在淝水將前秦的軍隊一舉擊破,使“淝水之戰”成為曆史上以少勝多的又一場著名戰役。
李白又用“談笑”一詞勾勒出了謝安從容不迫的氣度。戰場上刀光劍影,慘烈異常,而謝安依然能夠輕鬆自如,從容麵對
“醜虜無遺魂”,秦軍隊的落荒而逃,既和前麵大軍進攻中原時的浩浩蕩蕩以及苻堅的不可一世形成強烈的對比,更烘托出謝安戰績的顯赫。
從“冶城訪古跡”開始,詩人的目光從曆史迴到了現實。謝安墩地勢高聳,鮮有人聲喧嘩,這樣略顯荒涼的場景引發了詩人更多的思考。王羲之當年正是在這裏勸謝安以國家危亡為己任,這才有了之後謝安的應時而出、救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英雄之舉。
“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王羲之和謝安可謂誌同道合,就像梧桐與嘉樹一樣,而他們的故事也如同蕙草留下的芳根一樣,成為了代代相傳的千秋佳話。
想到這段曆史,李白很自然地就會聯係到自己。他從來都沒有懷疑過自己的才能,他相信隻要有機會,自己也可以像謝安一樣,建立不朽的功績。然而,他身邊並沒有像王羲之之於謝安這樣的知己,自己空有才華而無人賞識,懷才不遇的苦悶無處排遣。
在謝安墩上遠望,白鷺在春天的小洲上空飛過,青龍山迎接著初生的太陽。李白看見的自然景物都蘊含著生機和希望,而身邊的謝安墩由於年代久遠,樓台倒塌,到處長滿繁茂的莊稼。這使李白再次感歎功名富貴的不可長存,於是又有感而發: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建功立業,實現心中抱負,一定會辭去官職,到歸隱之地享受田園牧歌的生活。
李白的詩歌字裏行間常常帶有理想主義的色彩,他渴望建功立業,渴望被賞識被重用,從而可以憑借自己的才能為國效勞。謝安一戰而平天下的壯舉正是他最大的理想。因而登上謝安墩,李白才會有這樣多的感慨。
雖然現實中有諸多不如意,李白依然期待著有機會建立不朽的功業,這也是李白和一些歸隱詩人不同的地方。很多懷才不遇的詩人在殘酷的現實中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小隱於林,獨善其身。而李白盡管有歸人武陵源的念頭,也依然希望是在“功成”之後再將其實現,這成了他堅持一生的信念,也成為其大部分詩篇的終極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