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等出城之後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 作者:星辰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遊擊。”小西行長笑臉相迎。
沈惟敬還以笑臉,“小西軍團長,別來無恙。”
接著,沈惟敬衝著小西行長身旁的加藤清正拱手,“這位想必就是加藤軍團長了吧。”
“沈遊擊。”加藤清正還禮。
“來來來,沈遊擊請坐。”小西行長將沈惟敬讓到屋內。
“鄙人知道大明的習慣,特意讓人為沈遊擊準備了椅子。”
倭寇是跪坐的,不用椅子,小西行長還是很周到的。
“有勞小西軍團長了。”
“來人,上水。”小西行長吩咐道。
接著便有武士端上一杯水放在沈惟敬身前的桌上。
“戰事吃緊,風月樓中沒有茶葉,隻能委屈沈遊擊喝白水了。”
“無妨,無妨。”沈惟敬毫不介意,“隻要你我兩家能夠和談成功,喝什麽,都無所謂。”
“沈某此次奉李如鬆李將軍之命前來,目的就是為了和平解決風月樓之爭。”
“有什麽話,沈某也就直說了。”
小西行長:“沈遊擊請講。”
“李如鬆將軍感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徒增殺戮,決意與二位軍團長和談。”
“隻要二位軍團長答應放棄風月樓,李如鬆保證二位軍團長以及二位軍團長的部下士兵,安然撤出平壤城。”
“城東大同江一帶的守軍,李將軍已經命他們撤離,二位軍團長可以帶領屬下自大同江離去。”
“至於去往何處,那就是二位軍團長的事情了,我軍不做要求。”
“不知二位軍團長,意下如何?”
聞言,小西行長與加藤清正對視一眼,兩人的眼神中皆透露出三個字,答應他。
他們退守風月樓,目前雖然還扛得住,但畢竟是處於明軍的包圍中,明軍就算是不打,耗也能把他們耗死。
小西行長對於大明朝很了解,天朝上國,最重的就是臉麵。既然李如鬆說保證他們平安撤離平壤城,那必然能說到做到。
不過,小西行長還是隱隱有些擔憂,“我們若是答應撤離風月樓,那我們的武器怎麽辦?是允許我們繼續攜帶?還是要全部交給貴軍?”
沈惟敬淡淡一笑,“我大明軍械充沛,武器,二位軍團長可以自行攜帶,我軍不做強求。”
“貴軍真的能夠保證我軍,平安撤離平壤城?”加藤清正問道。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沈某雖不敢與季布相比,可沈某此次前來代表的是大明。我大明講話,自然算數。”
“二位軍團長盡管放心,沈某可以對著燈發誓,貴軍隻要答應撤離風月樓,我軍絕對能保證貴軍平安撤離平壤城。”
小西行長與加藤清正再次碰了一下眼神。
“那好。”小西行長站起身,“鄙人相信沈遊擊的為人。”
“煩請沈遊擊轉告李如鬆將軍,貴軍的要求,我軍答應。但請貴軍遵守諾言,放我軍出平壤城。”
沈惟敬站起身,“小西軍團長果真是深明大義,沈某佩服。”
“二位軍團長盡請放心,我軍說到做到,貴軍定可安然離開平壤城。”
加藤清正跟著起身,“那就以今夜子時為約定時間,子時一到,我軍即刻撤離風月樓。”
“屆時還請貴軍遵守諾言,放開大同江一線,供我軍離開。”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沈惟敬說的很是肯定。
“那就請二位軍團長盡快準備,沈某這就將情況稟告給李將軍。”
“告辭。”
“來人,送一送沈遊擊。”
“嗨。”房間外走進一名武士,對著沈惟敬一鞠躬,“沈遊擊,請。”
“有勞。”
沈惟敬離開風月樓之時,就沒有進入時那麽多繁瑣,很順利的離開。
小西行長立刻對著手下吩咐,“所有人,檢查軍械,將火銃裏的火藥全部裝滿。”
“剩餘的糧食全部集中起來,臨走之時全部焚毀,不能留給明軍。”
“待子時一到,全部撤往城東。出城之後,時刻保持警惕。任何人不得逗留,全速撤往漢城。”
加藤清正麵帶苦色,“明軍是保證我們平安撤離平壤城,可出城之後如何,明軍並未說明。”
“隻怕是出城之後,明軍會打我們的埋伏。”
小西行長接過話來,“所以我才讓士兵們時刻保持警惕,隨時準備戰鬥。”
“加藤君,我們已經到了山窮水複的境地,沒有其他出路,隻能搏一搏。”
“不然,偌大個平壤城都被明軍攻破,就這麽一個小小的風月樓,又能抵擋幾時?”
“我們,別無選擇。”
加藤清正歎了口氣,“但願我們能夠活著到達漢城。”
沈惟敬離開風月樓後,不失風度的走向圍攻的明軍中。
孫守廉看著沈惟敬馬一副高人風範,不禁對著身旁神機第一鎮主將董一元問道:
“董將軍,這個沈遊擊究竟是何許人也?就這份臨危不懼的樣子,著實是個人物。”
董一元迴道:“這位沈遊擊從錦衣衛中調到神機營的,他的父親經常和倭寇做生意,在嘉靖年間抗擊過倭寇。因此,這沈遊擊對於倭寇很熟悉,而且還能說著一口流利的倭寇話。”
“平時不顯山不露水,戰事一忙,我也沒怎麽注意過他。沒想到這關鍵時刻,他還真能頂上去。”
“上一次與倭寇頭子小西行長談判,就是他去的,成功的穩住了平壤城中的倭寇。這次,估計出不了什麽意外,準能成。”
說話間,沈惟敬已經來到李如鬆的馬前,一拱手,“李將軍,倭寇已經答應我軍的要求,今夜子時,他們將撤離風月樓,並按照我軍的要求,撤往大同江一帶。”
李如鬆點點頭,“沈遊擊做的好,明日,我親自在寧遠伯與騰衝伯麵前,為你請功勞。”
沈惟敬很謙虛,“末將為國效勞,不敢貪功。”
“沈遊擊辛苦,還請一旁歇息。”
“是。”
李如鬆接著對官兵下了命令,此地距離風月樓足夠遠,不讓樓內的倭寇聽到。
“孫守廉、查大受、祖承訓,你們三人率兵前往大同江東側的小路中埋伏。”
三人齊上前,“末將領命。”
“楊元、張世爵,各率本部人馬,在倭寇撤離平壤城後,隨我追擊。”
“末將領命。”
“本將軍已經答應倭寇,讓他們平安撤離平壤城。我大明,說話算話,在平壤城中,任何人不得為難倭寇,放他們離去。”
“等倭寇出了城,給我照死了打!”
沈惟敬還以笑臉,“小西軍團長,別來無恙。”
接著,沈惟敬衝著小西行長身旁的加藤清正拱手,“這位想必就是加藤軍團長了吧。”
“沈遊擊。”加藤清正還禮。
“來來來,沈遊擊請坐。”小西行長將沈惟敬讓到屋內。
“鄙人知道大明的習慣,特意讓人為沈遊擊準備了椅子。”
倭寇是跪坐的,不用椅子,小西行長還是很周到的。
“有勞小西軍團長了。”
“來人,上水。”小西行長吩咐道。
接著便有武士端上一杯水放在沈惟敬身前的桌上。
“戰事吃緊,風月樓中沒有茶葉,隻能委屈沈遊擊喝白水了。”
“無妨,無妨。”沈惟敬毫不介意,“隻要你我兩家能夠和談成功,喝什麽,都無所謂。”
“沈某此次奉李如鬆李將軍之命前來,目的就是為了和平解決風月樓之爭。”
“有什麽話,沈某也就直說了。”
小西行長:“沈遊擊請講。”
“李如鬆將軍感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徒增殺戮,決意與二位軍團長和談。”
“隻要二位軍團長答應放棄風月樓,李如鬆保證二位軍團長以及二位軍團長的部下士兵,安然撤出平壤城。”
“城東大同江一帶的守軍,李將軍已經命他們撤離,二位軍團長可以帶領屬下自大同江離去。”
“至於去往何處,那就是二位軍團長的事情了,我軍不做要求。”
“不知二位軍團長,意下如何?”
聞言,小西行長與加藤清正對視一眼,兩人的眼神中皆透露出三個字,答應他。
他們退守風月樓,目前雖然還扛得住,但畢竟是處於明軍的包圍中,明軍就算是不打,耗也能把他們耗死。
小西行長對於大明朝很了解,天朝上國,最重的就是臉麵。既然李如鬆說保證他們平安撤離平壤城,那必然能說到做到。
不過,小西行長還是隱隱有些擔憂,“我們若是答應撤離風月樓,那我們的武器怎麽辦?是允許我們繼續攜帶?還是要全部交給貴軍?”
沈惟敬淡淡一笑,“我大明軍械充沛,武器,二位軍團長可以自行攜帶,我軍不做強求。”
“貴軍真的能夠保證我軍,平安撤離平壤城?”加藤清正問道。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沈某雖不敢與季布相比,可沈某此次前來代表的是大明。我大明講話,自然算數。”
“二位軍團長盡管放心,沈某可以對著燈發誓,貴軍隻要答應撤離風月樓,我軍絕對能保證貴軍平安撤離平壤城。”
小西行長與加藤清正再次碰了一下眼神。
“那好。”小西行長站起身,“鄙人相信沈遊擊的為人。”
“煩請沈遊擊轉告李如鬆將軍,貴軍的要求,我軍答應。但請貴軍遵守諾言,放我軍出平壤城。”
沈惟敬站起身,“小西軍團長果真是深明大義,沈某佩服。”
“二位軍團長盡請放心,我軍說到做到,貴軍定可安然離開平壤城。”
加藤清正跟著起身,“那就以今夜子時為約定時間,子時一到,我軍即刻撤離風月樓。”
“屆時還請貴軍遵守諾言,放開大同江一線,供我軍離開。”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沈惟敬說的很是肯定。
“那就請二位軍團長盡快準備,沈某這就將情況稟告給李將軍。”
“告辭。”
“來人,送一送沈遊擊。”
“嗨。”房間外走進一名武士,對著沈惟敬一鞠躬,“沈遊擊,請。”
“有勞。”
沈惟敬離開風月樓之時,就沒有進入時那麽多繁瑣,很順利的離開。
小西行長立刻對著手下吩咐,“所有人,檢查軍械,將火銃裏的火藥全部裝滿。”
“剩餘的糧食全部集中起來,臨走之時全部焚毀,不能留給明軍。”
“待子時一到,全部撤往城東。出城之後,時刻保持警惕。任何人不得逗留,全速撤往漢城。”
加藤清正麵帶苦色,“明軍是保證我們平安撤離平壤城,可出城之後如何,明軍並未說明。”
“隻怕是出城之後,明軍會打我們的埋伏。”
小西行長接過話來,“所以我才讓士兵們時刻保持警惕,隨時準備戰鬥。”
“加藤君,我們已經到了山窮水複的境地,沒有其他出路,隻能搏一搏。”
“不然,偌大個平壤城都被明軍攻破,就這麽一個小小的風月樓,又能抵擋幾時?”
“我們,別無選擇。”
加藤清正歎了口氣,“但願我們能夠活著到達漢城。”
沈惟敬離開風月樓後,不失風度的走向圍攻的明軍中。
孫守廉看著沈惟敬馬一副高人風範,不禁對著身旁神機第一鎮主將董一元問道:
“董將軍,這個沈遊擊究竟是何許人也?就這份臨危不懼的樣子,著實是個人物。”
董一元迴道:“這位沈遊擊從錦衣衛中調到神機營的,他的父親經常和倭寇做生意,在嘉靖年間抗擊過倭寇。因此,這沈遊擊對於倭寇很熟悉,而且還能說著一口流利的倭寇話。”
“平時不顯山不露水,戰事一忙,我也沒怎麽注意過他。沒想到這關鍵時刻,他還真能頂上去。”
“上一次與倭寇頭子小西行長談判,就是他去的,成功的穩住了平壤城中的倭寇。這次,估計出不了什麽意外,準能成。”
說話間,沈惟敬已經來到李如鬆的馬前,一拱手,“李將軍,倭寇已經答應我軍的要求,今夜子時,他們將撤離風月樓,並按照我軍的要求,撤往大同江一帶。”
李如鬆點點頭,“沈遊擊做的好,明日,我親自在寧遠伯與騰衝伯麵前,為你請功勞。”
沈惟敬很謙虛,“末將為國效勞,不敢貪功。”
“沈遊擊辛苦,還請一旁歇息。”
“是。”
李如鬆接著對官兵下了命令,此地距離風月樓足夠遠,不讓樓內的倭寇聽到。
“孫守廉、查大受、祖承訓,你們三人率兵前往大同江東側的小路中埋伏。”
三人齊上前,“末將領命。”
“楊元、張世爵,各率本部人馬,在倭寇撤離平壤城後,隨我追擊。”
“末將領命。”
“本將軍已經答應倭寇,讓他們平安撤離平壤城。我大明,說話算話,在平壤城中,任何人不得為難倭寇,放他們離去。”
“等倭寇出了城,給我照死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