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明軍士兵,押著十幾個朝鮮官員在城中遊行。


    遊行完了,開始行刑。


    一個明軍將領衝著圍觀的朝鮮人高聲喊道:“右議政劉成梅、兵曹判書盧在安、戶曹判書李化作、大司憲金又問、都承旨鄭信陽、兵曹參判黃海寧、戶曹參判李近來等十六人,謊報軍情,貪瀆軍需,私通倭寇,經主審官大明統禦南兵副總兵劉綎將軍及朝鮮有司共同審理,證據確鑿,今按律例,判處以上十六人,斬立決。”


    “行刑!”


    話音一落,十六把鬼頭刀落下,接著便有十六顆人頭落下。


    這十六個人,全都是李氏朝鮮的高官,而且都是中樞的高官。


    右議政,相當於是大明朝內閣中排名第三的輔臣。


    耍心眼,糊弄人,想方設法的算計大明,拿大明當槍使,反了你們了!


    剛剛喊話的那明軍將領接著又下令,“朝鮮王殿下有令,將十六個人犯的首級掛到城牆上,屍身掛到旗杆上,以僦效尤!”


    “如有人犯家屬擅自收屍,按照朝鮮王殿下的命令,就地格殺!”


    “是。”


    城中,朝鮮國王李昖的住所,外麵圍滿了官員的家眷。


    被明軍處決的那十六個官員,可全都是位於李氏朝鮮朝堂最頂層的,而且全部都是貴族,他們被殺了,還不讓收屍,那些家眷自然不幹,全都跑到李昖這裏哭天抹淚。


    外麵哭天喊地,李昖在裏麵急得團團亂轉。


    那十六個李氏朝鮮的高官,罪證,是大明的劉綎會同朝鮮有司官員,一同審出來的。可處決人犯,也是大明和朝鮮共同的決斷。


    然而,事實上,案子從頭到尾都是劉綎一手操辦的,朝鮮官員就是在旁邊跟著,連一句硬氣話都不敢說。


    當然,李氏朝鮮中也不是沒有頭硬的,有幾個官員就對劉綎的判決提出了異議。


    劉綎為人大度,沒怎麽他們。隻是,劉綎麾下可是有一隊黑人士兵。這些黑人士兵,大半夜就跑到白天審案時有異議的朝鮮官員家裏。


    不是威脅,而是保護。


    本來夜晚天就黑,人更黑,那些黑人士兵就這麽在人家院子裏來迴晃蕩,比鬼都嚇人。


    這些官員就告到朝鮮國王李昖那裏,李昖能怎麽著,一麵安撫,一麵讓他們繼續忍。


    到這,事情還沒完。


    因為劉綎的調查有了新的結果,為什麽有官員為涉案官員鳴不平呢?原來你們是一夥的,你們也涉案了呀!


    既然涉案了,那就沒得說,依法辦理吧。


    這一套招下去,誰能頂的住?


    很快,就確定了十六名主犯,二十七名從犯。


    大明朝是一個講究律法的朝代,但凡是死刑,那都是要經過三法司審理的,隻有三法司審理無誤後,才能上報到皇帝那裏,由皇帝圈決之後再發迴地方衙門執行。這是一套極其嚴謹的程序。


    審理這個案子,明軍或許是不怎麽得心應手,但是,明軍中不光有軍人,還有文官呢。


    廣寧錦義兵備副使張我續親自動筆寫的案卷,那是條理清晰,證據鮮明,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


    從犯,直接就哢嚓了。


    主犯,遊街之後再行刑。


    行刑之後,還要將首級和屍身懸掛示眾,不讓收屍。


    不讓收屍就不讓收屍吧,關鍵明軍還是打著朝鮮國王李昖的名義下的命令,說這是朝鮮王殿下的命令。


    那些人犯的家屬本來就不敢找明軍的麻煩,正好,順坡下驢,於是乎,一窩蜂的全湧到朝鮮國王李昖這裏來了,向他討要說法。


    李昖也是沒辦法,這事是我能做主的嗎?


    禮曹判書尹根壽走到李昖身邊,“殿下,外麵那些人哭哭啼啼的也不是個事,您看是不是想個什麽辦法打發他們走?”


    “你有什麽辦法打發他們走?”李昖問道。


    “臣,也沒有辦法。”


    “沒辦法,沒辦法,沒辦法你提它幹什麽!”


    李昖一肚子氣,不敢朝明軍撒,也不敢對著外麵的那些貴族家屬們撒,就隻能衝著尹根壽來了。


    尹根壽隻能忍,誰讓他官小呢。


    “是是是,殿下您教訓的是,是臣失言了。”


    李昖知道發脾氣也沒用,坐下來,端起茶杯,準備喝喝茶,去去火。


    常言道,人要是倒黴了,喝口涼水都塞牙。


    喝水倒不至於塞牙,李昖隻是在喝茶的時候被茶葉塞住了牙。


    氣的他直接把茶杯砸在桌子上,茶水灑出一片。


    “遇到點事情就吵,遇到點事情就鬧,就不能踏踏實實的迴去等消息嗎。”


    “尹判書,你去告訴外麵那些人,想給他們家人收屍,本王說了不算,讓他們去明軍那裏鬧去。”


    尹根壽有點為難,“殿下,臣早就這麽勸過他們了,他們不聽,他們就認準了是您下的命令,就想找您要個說法。”


    “下命令,下命令,我能下什麽命令。”李昖的火氣越來越大。


    “他們是不敢去明軍那裏鬧,就是看本王好欺負,才來這裏鬧的。”


    尹根壽試探性的問道:“殿下,要不然臣派人去把外麵那些鬧事的人趕走?”


    “不用管他們,他們願意鬧就讓他們鬧去吧。”李昖沒有答應。


    李昖這個朝鮮國王的統治基本盤,就是貴族。


    如今朝堂上的高層基本可以說是被明軍一掃而空,他要是再把那些貴族的家屬們強行驅趕,那他李昖可就徹底成了光杆司令。


    李昖沒有下令驅趕,可外麵有人主動下令,幫李昖驅趕。


    “竟然敢攪擾朝鮮王殿下的安寧,真是好大的膽子!”


    “來人,把這些人全部趕走,決不能讓他們攪鬧朝鮮王殿下。”


    “是。”有士兵開始趕人。


    李昖在裏麵聽的清楚,他心道,這是誰呀,為了我的安寧把人趕走,這不是毀我嗎?


    他急匆匆的跑過去,企圖喝斥住那人,順便,安撫一下那些貴族家屬們,挽迴點形象。


    可當李昖走到院子裏,看到來人之後,他沒敢喝斥。


    來人倒是很有禮貌,衝著李昖拱手見禮,“神機第二鎮遊擊將軍沈惟敬,見過殿下。”


    “原來是沈遊擊,快快快,裏麵請。”


    將沈惟敬讓到堂中,李昖說道:“沈遊擊,請坐。”


    “來人,給沈遊擊上茶。”


    沈惟敬還是很有禮數的,“謝殿下。”


    “殿下,末將看外麵有人竟然敢攪擾您的安寧,那還了得。於是就讓隨行的士兵將他們趕走了。”


    李昖不能說別的,隻能硬著頭皮道謝,“有勞沈遊擊了。”


    “沈遊擊此次前來,可是閣老有什麽事情吩咐?”


    “閣老倒是沒有什麽事情吩咐,就是朝鮮朝堂上有很多官員被治罪,如今我大明天軍已經進入朝鮮,接下來就要對倭寇動兵,軍需輜重必然是重中之重。”


    “朝鮮空缺如此多的官員,怕是於軍需不利。”


    李昖聽明白了,明軍這是想插手朝鮮內部的官員任命啊。


    “這一點,本王也考慮到,已經命人推薦官員,盡快把空缺補上,絕不會耽誤正事。”


    沈惟敬看得出,李昖這家夥揣著明白裝糊塗,不想讓己方插手官員任命。


    “殿下剛剛說已經命人推薦官員,可末將等人為何沒有接到殿下的命令呀?”


    “難道,殿下您是瞧不上我們這些大明來的人,認為我們不配舉薦官員不成?”


    這一下,直接拿捏住了李昖的死穴。


    李昖能說什麽,他又敢說什麽。


    “本王已經派人去通稟閣老了,想來是派去的人瀆職,沒有通稟到位,這才使得沈遊擊等人不知。”


    “稍後,本王就徹查此事,定要治那瀆職之人的罪。”


    沈惟敬會心一笑,“原來是這樣,我就說殿下不會是那樣的人。”


    “不過,說到舉薦官員,末將這裏倒是有兩個合適的人選,不知道殿下是否願意聽一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晚並收藏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