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中,朱翊鈞召群臣議事。


    說是群臣,但其實就六位大臣。


    內閣首輔王錫爵,次輔沈鯉,三輔張學顏,四輔許國,以及兵部尚書梁夢龍和戶部尚書石星。


    原來的戶部尚書是宋纁,他和原內閣首輔申時行不對付。申時行致仕時,連帶著把他一塊帶走了。


    工部尚書石星,就補了戶部尚書的缺。


    工部尚書調任戶部尚書,這屬於是平調重用。


    內閣的四位輔臣是中樞,兵部調兵,戶部調錢調糧,皇帝拍板,軍國大事,有這麽幾個人商議決斷,就足夠了。


    若是擴大,頂多就是把其他吏、禮、刑、工四個部的尚書、左都禦史、大理寺卿、通政使,這幾個人擴大進來。


    這麽些人就夠了,再多的話,那肯定就是商議不太重要的事情。畢竟議事的人越多,議的事越小。


    像乾清宮中議事的這幾位,一看商議的就是大事。


    浙江、福建兩地巡撫皆上奏,倭寇將要進攻大明。海商、居住在日本的漢人也紛紛傳迴消息,琉球更是直接向大明通稟了日本進攻大明的作戰計劃。


    種種情報匯集到大明,朝堂上下已然達成了一個共識,大明與倭寇之間,必有一戰。


    曆史上也是如此,明朝對於豐臣秀吉的動作,並非一無所知。與朝鮮的那種私心作祟不同,明朝特意將情況告知了朝鮮,而且還下令遼東鎮,必要的時候,救援朝鮮。


    如今,朱翊鈞召群臣議事,就是為了商議如何應對倭寇的事。


    “近來朝堂上議論紛紛,說是倭寇將要進攻我大明。”


    “迴稟皇上。”內閣首輔王錫爵躬身說道:“浙江、福建兩地巡撫,皆上奏稱,探知倭寇正在整頓軍隊,意圖進攻我大明。”


    “出海的海商,居住於日本的漢人,也多有消息傳來。更有琉球派使向福建稟告,向我大明通稟倭寇的作戰意圖。”


    “據琉球的使臣講述,倭寇的狼子野心由來已久,早就向琉球和朝鮮下了國書,讓這二國歸順日本,並協助倭寇,進攻大明。”


    “隻是,琉球對我大明曆來恭順,忠心耿耿,在接到倭寇的國書後,便立刻派人前往福建稟告。”


    “錦衣衛在海外的諜報人員也已經探查到了倭寇將要進攻我大明的消息,並轉給了內閣和兵部。”


    “種種跡象表明,倭寇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大明,應早做防範。”


    “倭寇,與我大明是世仇。”朱翊鈞直接就定了性。


    其實,也用不到朱翊鈞定性,大明與倭寇已然是不死不休,雙方打了二百多年了。


    山東、南直隸、浙江、福建、廣東的衛所,大多數都是分布在沿海地區,為的,就是防範倭寇。


    在大明朝,打倭寇,是必然的選擇,不會有任何歧義,更不會有任何人反對,更沒有任何人敢反對。


    “朕聽聞,朝堂上有人懷疑朝鮮與倭寇私下裏有所勾結?”


    王錫爵就知道皇帝要問這個,畢竟懷疑朝鮮與倭寇有所勾結,不是朝堂上有人這麽懷疑,而是基本上所有人都有這種懷疑。


    “迴稟皇上,今年三月,琉球就將倭寇將要進攻我大明的稟報給了福建。”


    “按理來說,倭寇的國書是同時下給琉球與朝鮮的,倭寇的對馬緊臨朝鮮,倭寇的薩摩,緊臨琉球,朝鮮和倭寇之間的距離與琉球和倭寇之間的距離,相差無幾。”


    “可琉球早就將事情稟告給了我大明,但是,至今仍未見到朝鮮派人稟告。”


    “而且據琉球所述,朝鮮已經投靠了倭寇,倭寇走陸路進攻我大明,就是以朝鮮為先導。畢竟朝鮮入貢時,是經遼東進入山海、永平,而後抵達京師,對於我大明的路途十分熟悉。”


    “朝鮮緊臨遼東,雙方在邊界巡邏的士兵甚至能夠碰到一起。琉球能跨海將消息稟告給福建,朝鮮卻沒有走陸路將消息稟告給遼東。”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朝鮮如此瓜田李下,難免不讓人懷疑。”


    朱翊鈞點點頭,“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懷疑是對的。”


    “朕還聽說,許閣老,有不同的見解?”


    剛剛入閣的許國聽到皇帝問話,隨即躬下身子。


    “迴稟皇上,臣曾出使過朝鮮,對於朝鮮的國情,以及朝鮮與倭寇之間的關係,有所了解。”


    “臣蒙聖上拔擢之前,掌禮部大印,多與朝鮮使臣接觸,以臣看來,朝鮮倒還不至於與倭寇勾結。”


    朱翊鈞當然知道朝鮮不會與倭寇勾結,但其他人並不知道,加之琉球的實名舉報,朝鮮本身又瓜田李下,因此,許國的所說的話,反倒成了異類。


    “軍國大事,馬虎不得。許閣老,你仔細說一說。”


    “臣遵旨。”


    許國緩緩道來,“朝鮮與倭寇之間,也是素有仇怨。朝鮮南部,與倭寇的對馬隔海相望,經常受到倭寇的劫掠,雙方之間經常發生衝突。但大規模的戰事極少。”


    “按琉球所述,倭寇給朝鮮下了國書,這個應該假不了。朝鮮之所以沒有向我大明稟告,臣以為,朝鮮應該是想兩頭都不得罪,隻顧自己。”


    “朝鮮背地裏小動作不斷,可在表麵上,依舊對我大明恭順。朝鮮的官員中,也有很多心向我大明,奉我大明為主。”


    “以臣看來,朝鮮想明哲保身,坐山觀虎鬥,隱瞞不報,倒是有這個可能。但如果說朝鮮與倭寇之間相互勾結,相約進攻我大明,怕是有些言過其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晚並收藏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