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洮州事變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 作者:星辰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內閣值房,心生憂愁的首輔申時行正在翻看各地送來的公文,內心的煩躁使得他攆手翻看公文的速度越來越快。
沒辦法,老家那裏不斷有人給他寫信,朝廷要在蘇州府開設市舶司,能不能讓他這個當內閣首輔的想想辦法,別讓朝廷在蘇州府開設市舶司了。
就算非要開市舶司,也別在蘇州府開,旁邊的鬆江府不是更合適。
事實上,南直隸的市舶司設在鬆江府要比設在蘇州府更為合適。
鬆江府與蘇州府同為天下富庶之地,且地處長江入海處,既構連長江河運,又有海運之便,相對而言,確實是要比蘇州府更為合適一些。
然而,鬆江府出過首輔不假,最近的是徐階,可徐階已經故去。
現任的首輔是蘇州府的申時行,次輔王錫爵也是蘇州府人。
為了更順利的開設市舶司,朱翊鈞特意將南直隸的市舶司開在蘇州府。
朱翊鈞對外的理由是,太祖時期的市舶司最初就開設在太倉州,所以要遵循太祖舊例,這次南直隸的市舶司也開在蘇州府太倉州。
申時行一眼就看穿了皇帝的想法,就是想拿自己這個首輔和王錫爵那個次輔頂鍋,但皇帝說的是效太祖舊例,冠冕堂皇的有著正當理由。
就算是申時行有心想攔,可那是皇帝親自拍板決定的事,其他非沿海地區出身的官員又是拍手叫好,申時行壓根就攔不住。
且事關自己的家鄉,申時行還沒法攔。
南直隸設立市舶司有南京錦衣衛盯著,浙江設立市舶司,有去浙江查辦瀆職官員和稽查走私的朝廷欽差盯著。
南京錦衣衛本身就在南直隸,而朝廷派去浙江的人到現在都還沒撤迴來,不就是準備收拾敢紮刺的人。
朝廷決心已定,誰也攔不住。
申時行隻得一遍遍的迴信解釋,不就交點稅嗎,該交就交。隻要我這個首輔不倒,你們照樣得吃的喝。
若是因為我阻撓市舶司設立而觸怒天威,被免去官職,朝堂上哪還有人庇護家鄉?
申時行的煩悶雖未表現在臉上,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當官雖然是在京師,可自己的家族都在故鄉,死了之後,要落葉歸根,要埋在故鄉。
因為家鄉的事情著急上火,人之常情。
王錫爵與申時行是同鄉,他的脾氣相對要硬一些,雖然也收到了家鄉之人的來信,相對於申時行而言,王錫爵還是要好一些,沒那麽多人找他,他也沒那麽上火。
有好事之人看熱鬧不嫌事大,故意與申時行一同上茅房,就想看看他撒出的尿是不是黃的。
很快,那些看熱鬧不嫌事大之人也不看熱鬧了,因為上火的事又來了,而且還牽扯到整個朝廷。
傍晚,日頭偏西,內閣值房掌起燈,往來進出之人,隱隱在燈光下現出婆娑的身影。
卻有一道身影,急掠而來,看樣子像是跑來的,正是兵部尚書梁夢龍。
離門最近,同時與梁夢龍為北直隸老鄉的四輔張學顏起身將梁夢龍迎進內閣。
“幾位閣老,”梁夢龍是嘉靖五年的生人,一路跑來,此時說話顯得上氣不接下氣,可依舊強撐著開口。
內閣的四位輔臣見梁夢龍這般,知道是出了大事,不約而同的聚在梁夢龍身邊。
“去給梁尚書端杯子茶來。”申時行衝著一個中書舍人吩咐。
梁夢龍根本就沒心思喝茶,更沒有等茶,稍作調整,喘勻氣息,接著說道。
“幾位閣老,大事不好,海虜火落赤率眾寇邊,我軍戰敗,洮岷副總兵李聯芳戰死。”
內閣的四位輔臣聽罷,四個人兩對皺起眉頭。
李聯芳這個副總兵可不是一般的副總兵,是署都督僉事的副總兵,正二品武官。
自隆慶五年俺答受封以來,宣府、大同一直向西直至甘肅,二十年來邊境總體趨於平靜,沒有爆發過大規模戰事。
西北雖有摩擦,但終究不過是小打小鬧,如今海虜火落赤率眾寇邊,竟然戰死了一位正二品的副總兵,西北戰事的嚴峻,可想而知。
“梁尚書,請用茶。”中書舍人端著茶遞給梁夢龍。
接過茶來,梁夢龍沒有顧忌形象,直接打開杯蓋,大口大口的灌進嘴裏。
申時行待梁夢龍喝完茶,繼而看向其他三位輔臣,“元馭兄、仲化兄、子愚兄,勞煩你們三位在內閣中值守。”
“梁尚書,如今宮門未閉,你隨我一同向皇上稟明。”
乾清宮外,值守的小太監見有兩個燈籠由走來,待燈籠走近,這小太監借著燈光看清來人。
“申閣老,梁尚書,您二位這是要麵聖?”
“正是,我們有要緊的公務稟告皇上。”
“還請申閣老與梁尚書稍等,小人這就去稟告。”
這小太監小心翼翼的推開殿門,露出一條不大不小剛好容納一人通過的門縫,剛將身子擠進去,這小太監就聽到有人在向他問話。
“可是內閣的申閣老還有兵部的梁尚書來了?”
這小太監單聽聲音就知道問話之人的身份,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
“迴老祖宗,正是內閣的申閣老還有兵部的梁尚書,他們二人請求麵聖,說是有要緊的公務要稟明皇上。”
“皇上有旨,讓他們進來。”
“是。”
這小太監推開殿門,這是方便申時行和梁夢龍進入,這小太監不敢開整扇門供自己出入,但申時行和梁夢龍二人還是有資格的。
走到殿門外的側邊的那小太監微微躬身,“申閣老,梁尚書,皇上召您二位進去。”
隨著殿門打開,申時行和梁夢龍看到了殿門後站著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二人心中明白,皇帝已經知道了西北的戰事。
二人剛走到殿門,張誠立刻迎了上去,“申閣老,梁尚書,皇上正等著您二位呢。”
沒辦法,老家那裏不斷有人給他寫信,朝廷要在蘇州府開設市舶司,能不能讓他這個當內閣首輔的想想辦法,別讓朝廷在蘇州府開設市舶司了。
就算非要開市舶司,也別在蘇州府開,旁邊的鬆江府不是更合適。
事實上,南直隸的市舶司設在鬆江府要比設在蘇州府更為合適。
鬆江府與蘇州府同為天下富庶之地,且地處長江入海處,既構連長江河運,又有海運之便,相對而言,確實是要比蘇州府更為合適一些。
然而,鬆江府出過首輔不假,最近的是徐階,可徐階已經故去。
現任的首輔是蘇州府的申時行,次輔王錫爵也是蘇州府人。
為了更順利的開設市舶司,朱翊鈞特意將南直隸的市舶司開在蘇州府。
朱翊鈞對外的理由是,太祖時期的市舶司最初就開設在太倉州,所以要遵循太祖舊例,這次南直隸的市舶司也開在蘇州府太倉州。
申時行一眼就看穿了皇帝的想法,就是想拿自己這個首輔和王錫爵那個次輔頂鍋,但皇帝說的是效太祖舊例,冠冕堂皇的有著正當理由。
就算是申時行有心想攔,可那是皇帝親自拍板決定的事,其他非沿海地區出身的官員又是拍手叫好,申時行壓根就攔不住。
且事關自己的家鄉,申時行還沒法攔。
南直隸設立市舶司有南京錦衣衛盯著,浙江設立市舶司,有去浙江查辦瀆職官員和稽查走私的朝廷欽差盯著。
南京錦衣衛本身就在南直隸,而朝廷派去浙江的人到現在都還沒撤迴來,不就是準備收拾敢紮刺的人。
朝廷決心已定,誰也攔不住。
申時行隻得一遍遍的迴信解釋,不就交點稅嗎,該交就交。隻要我這個首輔不倒,你們照樣得吃的喝。
若是因為我阻撓市舶司設立而觸怒天威,被免去官職,朝堂上哪還有人庇護家鄉?
申時行的煩悶雖未表現在臉上,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當官雖然是在京師,可自己的家族都在故鄉,死了之後,要落葉歸根,要埋在故鄉。
因為家鄉的事情著急上火,人之常情。
王錫爵與申時行是同鄉,他的脾氣相對要硬一些,雖然也收到了家鄉之人的來信,相對於申時行而言,王錫爵還是要好一些,沒那麽多人找他,他也沒那麽上火。
有好事之人看熱鬧不嫌事大,故意與申時行一同上茅房,就想看看他撒出的尿是不是黃的。
很快,那些看熱鬧不嫌事大之人也不看熱鬧了,因為上火的事又來了,而且還牽扯到整個朝廷。
傍晚,日頭偏西,內閣值房掌起燈,往來進出之人,隱隱在燈光下現出婆娑的身影。
卻有一道身影,急掠而來,看樣子像是跑來的,正是兵部尚書梁夢龍。
離門最近,同時與梁夢龍為北直隸老鄉的四輔張學顏起身將梁夢龍迎進內閣。
“幾位閣老,”梁夢龍是嘉靖五年的生人,一路跑來,此時說話顯得上氣不接下氣,可依舊強撐著開口。
內閣的四位輔臣見梁夢龍這般,知道是出了大事,不約而同的聚在梁夢龍身邊。
“去給梁尚書端杯子茶來。”申時行衝著一個中書舍人吩咐。
梁夢龍根本就沒心思喝茶,更沒有等茶,稍作調整,喘勻氣息,接著說道。
“幾位閣老,大事不好,海虜火落赤率眾寇邊,我軍戰敗,洮岷副總兵李聯芳戰死。”
內閣的四位輔臣聽罷,四個人兩對皺起眉頭。
李聯芳這個副總兵可不是一般的副總兵,是署都督僉事的副總兵,正二品武官。
自隆慶五年俺答受封以來,宣府、大同一直向西直至甘肅,二十年來邊境總體趨於平靜,沒有爆發過大規模戰事。
西北雖有摩擦,但終究不過是小打小鬧,如今海虜火落赤率眾寇邊,竟然戰死了一位正二品的副總兵,西北戰事的嚴峻,可想而知。
“梁尚書,請用茶。”中書舍人端著茶遞給梁夢龍。
接過茶來,梁夢龍沒有顧忌形象,直接打開杯蓋,大口大口的灌進嘴裏。
申時行待梁夢龍喝完茶,繼而看向其他三位輔臣,“元馭兄、仲化兄、子愚兄,勞煩你們三位在內閣中值守。”
“梁尚書,如今宮門未閉,你隨我一同向皇上稟明。”
乾清宮外,值守的小太監見有兩個燈籠由走來,待燈籠走近,這小太監借著燈光看清來人。
“申閣老,梁尚書,您二位這是要麵聖?”
“正是,我們有要緊的公務稟告皇上。”
“還請申閣老與梁尚書稍等,小人這就去稟告。”
這小太監小心翼翼的推開殿門,露出一條不大不小剛好容納一人通過的門縫,剛將身子擠進去,這小太監就聽到有人在向他問話。
“可是內閣的申閣老還有兵部的梁尚書來了?”
這小太監單聽聲音就知道問話之人的身份,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
“迴老祖宗,正是內閣的申閣老還有兵部的梁尚書,他們二人請求麵聖,說是有要緊的公務要稟明皇上。”
“皇上有旨,讓他們進來。”
“是。”
這小太監推開殿門,這是方便申時行和梁夢龍進入,這小太監不敢開整扇門供自己出入,但申時行和梁夢龍二人還是有資格的。
走到殿門外的側邊的那小太監微微躬身,“申閣老,梁尚書,皇上召您二位進去。”
隨著殿門打開,申時行和梁夢龍看到了殿門後站著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二人心中明白,皇帝已經知道了西北的戰事。
二人剛走到殿門,張誠立刻迎了上去,“申閣老,梁尚書,皇上正等著您二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