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教皇有多少兵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 作者:星辰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陽侯,寧陽侯。”
正在城中巡視的寧陽侯陳應詔聽到不遠處有人喊他,“怎麽了?”
一個明軍隊官帶人押著十幾個西洋女子走來,“寧陽侯,弟兄們在搜城的時候,發現了躲在民房裏的十幾個西洋女人,您看,該怎麽處置?”
“西洋女人。”陳應詔仔細端詳起來。
寧陽侯陳應詔,出身名門,家裏有錢有勢,什麽樣的女子沒見過,可唯獨這西洋女子,他倒還真是第一次近距離觀察。
待剛剛走近,陳應詔不由得又趕忙撤步,與那十幾個西洋女人拉開距離。
“這是什麽味?”陳應詔半捂著鼻子。
“這些人多少天沒洗澡了,聞著怎麽都跟餿了似的。”
張維賢一直跟在陳應詔身旁,他年輕啊,年輕人嘛,活力強,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也快。
他走近仔細端詳那些西洋女人,好家夥,表麵一層絨毛。
“張千總。”陳應詔喊了一聲張維賢,“怎麽,你這是心動了?”
“這好辦。”陳應詔衝著那隊官一招手,“來。”
“張千總好學,尤其是對語言方麵,可謂是孜孜不倦。”
“收拾出來一個幹淨房間,再讓這些西洋女人好好的洗個澡,到了晚上,把這些西洋人送到張千總的房間裏去。”
“記住,辦事麻利點,不能耽誤晚上張千總學外語。”
那隊官嘿嘿一笑,“寧陽侯,您就放心吧,我指定把事情辦的明明白白。”
說著,那隊官還看了張維賢一眼,“絕不會耽誤張千總晚上學外語。”
“不用,不用,不用。”張維賢連連拒絕。
“我沒有那麽餓,不是什麽都吃得下。”
“我這個人是好學不假,平日好鑽研個語言,可我喜歡的都是大明的方言。”
“像什麽揚州話,大同話,米脂話。我才沒興趣學什麽西洋話呢。”
那隊官見張維賢拒絕,便將詢問的目光看向寧陽侯陳應詔,“寧陽侯,您看?”
陳應詔一擺手,“先把這些西洋女人關起來吧。”
“是。”那隊官帶人押著那十幾個西洋女人離開。
陳應詔打趣的問道張維賢,“張千總,晚上夜深人靜的,你當真不學一學外語了?”
張維賢連連搖頭,“那些都什麽玩意兒,我恐怕是無福消受。”
“寧陽侯,這的戰事怕是已經結束,就剩下掃蕩整個島嶼了,接下來,咱們該怎麽做?”
陳應詔收起剛才那嬉笑的樣子,“呂宋島基本上是沒什麽事了,南邊還有蘇祿島呢,呂宋和蘇祿中間還夾著那麽多大大小小的島嶼呢,附近海域還有很多島嶼。”
“這些,我軍都得派人巡視一遍。其他島嶼上肯定還有西洋人,還得作戰。就算是沒有西洋人的島嶼,也要招撫島嶼上的部落。”
“不過,這些都是陳將軍的事了,你到時候跟著他一同前去。”
“我呢,就留在這裏,安撫並招撫當地的漢人還有土人部落。”
“呂宋的情況你也有所了解,土人部落太多了,全都是化外之民,我們要想辦法幫他們沐浴王化。”
說著,有一個士兵跑來,“寧陽侯,外麵來了一群人,說是當地的漢人,他們綁著一個西洋人,想要求見我們這裏的最高指揮官。”
“人呢?”
“就在前麵。”
“走。”
待走近地方,一隊明軍士兵正攔著一群人。
單看這群人的服飾、樣貌,確實像漢人。
攔人的士兵看到陳應詔來了,帶隊的隊官向陳應詔行禮,“寧陽侯。”
“嗯。”陳應詔頷首示意,接著走上前,看著那群人,“我是大明寧陽侯陳應詔,聽說你們求見本侯?”
那群人一聽到陳應詔的名頭,在一位老者的帶領下向陳應詔行禮,“原來是寧陽侯,草民等不識侯爺虎威,還請侯爺恕罪。”
“免了。”陳應詔沒有過多客氣,“你們到底有什麽事情?”
“迴寧陽侯。”領頭的那老者一拱手,“我等皆是漢人,隻因祖上喬居呂宋,我等這才於還在定居。”
“然,我等雖身在海外,可心卻是向著我大明。聽聞朝廷派水師前來呂宋,我等莫不是感激涕零,猶如失孤重迴母親懷抱。”
這老者的話在陳應詔聽來,就是一眼假。
又是感激涕零,又是重迴母親懷抱,全是裝腔作勢。
你們若是真的心向大明,別的都不提,最不濟,也得帶點雞鴨牛羊之類的東西來犒軍啊。
再看看你們這樣,一個兩個胳膊提溜著兩個爪子就來了,幹動嘴,一點物質上的表現都沒有。
也不能說一點物質上的表現都沒有,人家好賴還綁過來一個西洋人呢,雖然沒什麽用。
陳應詔以後就是呂宋總兵,免不了要和當地的漢人打交道,因此,心中雖然不悅,可麵上依舊笑臉相迎。
“呂宋本是我大明故土,自成祖冊封呂宋總督,而來已有二百餘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大明皇帝陛下,心懷各地赤子,生怕海外百姓受到欺負,這才派我等率水師前來,為我大明百姓排憂解難。”
“來之前,本侯就聽聞這些西洋人窮兇極惡,猶如獄中惡鬼。待六師臨之,天威降之,這才發現,西洋人,不過爾爾。”
“諸位久在呂宋生活,可曾受過那些西洋人的欺負啊?”
“如果有,就和本侯說,本侯一定為你們做主。”
領頭的那老者連連稱謝,“多謝寧陽侯掛念。”
“哎,”陳應詔打斷那老者,“這話說的可不對。”
“不是本侯掛念,是我大明皇帝陛下聖明,擔心你們這些海外百姓的安危,故才派陳將軍與本侯率水師前來。”
“要謝,你們應該謝皇上聖恩。”
“是是是。”那老者連連稱是,“多謝皇上聖恩。”
“西洋人雖為化外蠻夷,不通禮數,可有我大明聖君在朝,又有寧陽侯這等大將在朝,那些西洋人又豈敢放肆。”
“即使有些許蠻橫的西洋人,終算不得什麽。”
“不過,說到蠻橫的西洋人,草民這次來求見寧陽侯,正是因為草民等抓獲了一個西洋人。”
“帶上來,讓寧陽侯過目。”
那老者對後麵一招手,有幾個年輕的棒小夥押著一個五花大綁的西洋人走到陳應詔麵前,兩個小夥一人一腳踢在那西洋人的腿上,“跪下!”
陳應詔俯瞰著跪在地上的西洋人,“這是?”
那老者上前解釋,“寧陽侯,這個西洋人說是什麽傳教士,整天在我們漢人中說什麽上帝,什麽教皇,讓我們信他們的西洋教。”
“草民等覺得這個西洋人可能會對朝廷水師產生威脅,草民等一商量,派幾個年輕的後生將這西洋人拿住,扭送到朝廷水師麵前,請朝廷發落。沒想到在此竟得見寧陽侯虎威,真是三生有幸。”
陳應詔沒有在意那老者拍馬屁的話,而是打量著那西洋人,“傳教士?”
“把他嘴裏的襪子拿了,讓他說話。”
“是。”一個明軍士兵上前拿出塞在那西洋人嘴裏的襪子,
或許是這襪子太臭了,那士兵剛從那西洋人嘴裏掏出來,就立刻皺著眉頭甩到一旁。
那西洋人連咳嗽好幾聲,最後嘰裏呱啦的說了一堆西洋話。
那老者明顯是能聽懂那西洋人的話,對著陳應詔解釋,“寧陽侯,這個西洋人說他是教皇派到東方傳教的,我們不能對他怎麽樣。”
陳應詔明顯沒有相信那老者的話,而是扭頭看向自己的軍中翻譯。
見到己方翻譯點點頭,陳應詔這才確定那老者翻譯的是真話。
那老者見陳應詔不相信自己的翻譯,而人家軍中又有翻譯,索性就不再翻譯。
接著,那西洋人又嘰裏咕嚕的說了一通西洋話。
明軍的翻譯實時的進行翻譯,“寧陽侯,這個西洋人說他臨出發之時,曾受到教皇委派遣的大主教的親自接見,我們如果不馬上放了他,他們的教皇知道後會懲罰我們的。”
陳應詔聞言,哈哈大笑,“教皇?”
“你們的教皇手底下有幾營兵啊?”
“僅憑你們敢僭越用一個‘皇’字,就已經是死罪難逃。”
“沒說的,拖下去,砍了。”
正在城中巡視的寧陽侯陳應詔聽到不遠處有人喊他,“怎麽了?”
一個明軍隊官帶人押著十幾個西洋女子走來,“寧陽侯,弟兄們在搜城的時候,發現了躲在民房裏的十幾個西洋女人,您看,該怎麽處置?”
“西洋女人。”陳應詔仔細端詳起來。
寧陽侯陳應詔,出身名門,家裏有錢有勢,什麽樣的女子沒見過,可唯獨這西洋女子,他倒還真是第一次近距離觀察。
待剛剛走近,陳應詔不由得又趕忙撤步,與那十幾個西洋女人拉開距離。
“這是什麽味?”陳應詔半捂著鼻子。
“這些人多少天沒洗澡了,聞著怎麽都跟餿了似的。”
張維賢一直跟在陳應詔身旁,他年輕啊,年輕人嘛,活力強,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也快。
他走近仔細端詳那些西洋女人,好家夥,表麵一層絨毛。
“張千總。”陳應詔喊了一聲張維賢,“怎麽,你這是心動了?”
“這好辦。”陳應詔衝著那隊官一招手,“來。”
“張千總好學,尤其是對語言方麵,可謂是孜孜不倦。”
“收拾出來一個幹淨房間,再讓這些西洋女人好好的洗個澡,到了晚上,把這些西洋人送到張千總的房間裏去。”
“記住,辦事麻利點,不能耽誤晚上張千總學外語。”
那隊官嘿嘿一笑,“寧陽侯,您就放心吧,我指定把事情辦的明明白白。”
說著,那隊官還看了張維賢一眼,“絕不會耽誤張千總晚上學外語。”
“不用,不用,不用。”張維賢連連拒絕。
“我沒有那麽餓,不是什麽都吃得下。”
“我這個人是好學不假,平日好鑽研個語言,可我喜歡的都是大明的方言。”
“像什麽揚州話,大同話,米脂話。我才沒興趣學什麽西洋話呢。”
那隊官見張維賢拒絕,便將詢問的目光看向寧陽侯陳應詔,“寧陽侯,您看?”
陳應詔一擺手,“先把這些西洋女人關起來吧。”
“是。”那隊官帶人押著那十幾個西洋女人離開。
陳應詔打趣的問道張維賢,“張千總,晚上夜深人靜的,你當真不學一學外語了?”
張維賢連連搖頭,“那些都什麽玩意兒,我恐怕是無福消受。”
“寧陽侯,這的戰事怕是已經結束,就剩下掃蕩整個島嶼了,接下來,咱們該怎麽做?”
陳應詔收起剛才那嬉笑的樣子,“呂宋島基本上是沒什麽事了,南邊還有蘇祿島呢,呂宋和蘇祿中間還夾著那麽多大大小小的島嶼呢,附近海域還有很多島嶼。”
“這些,我軍都得派人巡視一遍。其他島嶼上肯定還有西洋人,還得作戰。就算是沒有西洋人的島嶼,也要招撫島嶼上的部落。”
“不過,這些都是陳將軍的事了,你到時候跟著他一同前去。”
“我呢,就留在這裏,安撫並招撫當地的漢人還有土人部落。”
“呂宋的情況你也有所了解,土人部落太多了,全都是化外之民,我們要想辦法幫他們沐浴王化。”
說著,有一個士兵跑來,“寧陽侯,外麵來了一群人,說是當地的漢人,他們綁著一個西洋人,想要求見我們這裏的最高指揮官。”
“人呢?”
“就在前麵。”
“走。”
待走近地方,一隊明軍士兵正攔著一群人。
單看這群人的服飾、樣貌,確實像漢人。
攔人的士兵看到陳應詔來了,帶隊的隊官向陳應詔行禮,“寧陽侯。”
“嗯。”陳應詔頷首示意,接著走上前,看著那群人,“我是大明寧陽侯陳應詔,聽說你們求見本侯?”
那群人一聽到陳應詔的名頭,在一位老者的帶領下向陳應詔行禮,“原來是寧陽侯,草民等不識侯爺虎威,還請侯爺恕罪。”
“免了。”陳應詔沒有過多客氣,“你們到底有什麽事情?”
“迴寧陽侯。”領頭的那老者一拱手,“我等皆是漢人,隻因祖上喬居呂宋,我等這才於還在定居。”
“然,我等雖身在海外,可心卻是向著我大明。聽聞朝廷派水師前來呂宋,我等莫不是感激涕零,猶如失孤重迴母親懷抱。”
這老者的話在陳應詔聽來,就是一眼假。
又是感激涕零,又是重迴母親懷抱,全是裝腔作勢。
你們若是真的心向大明,別的都不提,最不濟,也得帶點雞鴨牛羊之類的東西來犒軍啊。
再看看你們這樣,一個兩個胳膊提溜著兩個爪子就來了,幹動嘴,一點物質上的表現都沒有。
也不能說一點物質上的表現都沒有,人家好賴還綁過來一個西洋人呢,雖然沒什麽用。
陳應詔以後就是呂宋總兵,免不了要和當地的漢人打交道,因此,心中雖然不悅,可麵上依舊笑臉相迎。
“呂宋本是我大明故土,自成祖冊封呂宋總督,而來已有二百餘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大明皇帝陛下,心懷各地赤子,生怕海外百姓受到欺負,這才派我等率水師前來,為我大明百姓排憂解難。”
“來之前,本侯就聽聞這些西洋人窮兇極惡,猶如獄中惡鬼。待六師臨之,天威降之,這才發現,西洋人,不過爾爾。”
“諸位久在呂宋生活,可曾受過那些西洋人的欺負啊?”
“如果有,就和本侯說,本侯一定為你們做主。”
領頭的那老者連連稱謝,“多謝寧陽侯掛念。”
“哎,”陳應詔打斷那老者,“這話說的可不對。”
“不是本侯掛念,是我大明皇帝陛下聖明,擔心你們這些海外百姓的安危,故才派陳將軍與本侯率水師前來。”
“要謝,你們應該謝皇上聖恩。”
“是是是。”那老者連連稱是,“多謝皇上聖恩。”
“西洋人雖為化外蠻夷,不通禮數,可有我大明聖君在朝,又有寧陽侯這等大將在朝,那些西洋人又豈敢放肆。”
“即使有些許蠻橫的西洋人,終算不得什麽。”
“不過,說到蠻橫的西洋人,草民這次來求見寧陽侯,正是因為草民等抓獲了一個西洋人。”
“帶上來,讓寧陽侯過目。”
那老者對後麵一招手,有幾個年輕的棒小夥押著一個五花大綁的西洋人走到陳應詔麵前,兩個小夥一人一腳踢在那西洋人的腿上,“跪下!”
陳應詔俯瞰著跪在地上的西洋人,“這是?”
那老者上前解釋,“寧陽侯,這個西洋人說是什麽傳教士,整天在我們漢人中說什麽上帝,什麽教皇,讓我們信他們的西洋教。”
“草民等覺得這個西洋人可能會對朝廷水師產生威脅,草民等一商量,派幾個年輕的後生將這西洋人拿住,扭送到朝廷水師麵前,請朝廷發落。沒想到在此竟得見寧陽侯虎威,真是三生有幸。”
陳應詔沒有在意那老者拍馬屁的話,而是打量著那西洋人,“傳教士?”
“把他嘴裏的襪子拿了,讓他說話。”
“是。”一個明軍士兵上前拿出塞在那西洋人嘴裏的襪子,
或許是這襪子太臭了,那士兵剛從那西洋人嘴裏掏出來,就立刻皺著眉頭甩到一旁。
那西洋人連咳嗽好幾聲,最後嘰裏呱啦的說了一堆西洋話。
那老者明顯是能聽懂那西洋人的話,對著陳應詔解釋,“寧陽侯,這個西洋人說他是教皇派到東方傳教的,我們不能對他怎麽樣。”
陳應詔明顯沒有相信那老者的話,而是扭頭看向自己的軍中翻譯。
見到己方翻譯點點頭,陳應詔這才確定那老者翻譯的是真話。
那老者見陳應詔不相信自己的翻譯,而人家軍中又有翻譯,索性就不再翻譯。
接著,那西洋人又嘰裏咕嚕的說了一通西洋話。
明軍的翻譯實時的進行翻譯,“寧陽侯,這個西洋人說他臨出發之時,曾受到教皇委派遣的大主教的親自接見,我們如果不馬上放了他,他們的教皇知道後會懲罰我們的。”
陳應詔聞言,哈哈大笑,“教皇?”
“你們的教皇手底下有幾營兵啊?”
“僅憑你們敢僭越用一個‘皇’字,就已經是死罪難逃。”
“沒說的,拖下去,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