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尾聲
前山小駱駝的新書李天的明末之旅 作者:前山小駱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十年後,華夏帝國人民軍進行了又一輪武器裝備更新迭代,新型護衛艦、巡洋艦替代了飛剪快速艦和鐵甲艦,陸軍開始組建第一支輕裝甲部隊,空軍運輸機、轟炸機、戰鬥機部隊擴建到了軍一級建製,歐洲、西亞、美洲、非洲戰區海、空軍基地星羅棋布,將環大西洋地區圍了起來,華夏帝國對幾大戰略區的戰略投送能力大大加強。
1722年,華夏帝國被迫參與到歐洲大戰當中。
英國為首的北歐集團包括法國與德國為首的西歐集團展開了大戰,保持中立的華夏帝國一開始隻是保證僑民的安全,但是這一次的戰爭波及麵太廣,華夏帝國的很多無辜商民被波及,人民軍被迫采取了多次行動才完成了撤僑行動,而英國、德國兩個集團在海上、法國、美洲殖民地、非洲殖民地展開了全麵戰爭。
1724年,俄羅斯參戰,陸軍進入法國東北部進攻英國、法國聯軍,和德國、奧地利站在了一起。
1726年,西班牙、亞平寧半島諸國參戰,聯合德國、奧地利、俄羅斯對抗英國、法國、瑞典、北歐諸國以及東南歐國家,戰爭從歐洲波及到了美洲、非洲、西亞,波斯王子推翻父王哈裏發的統治,加入了英國聯盟,開始進攻裏海南麵和庫爾德斯坦,西亞戰火燃起!
1728年,西班牙、荷蘭、葡萄牙聯軍在美洲殖民地擊敗英國聯盟殖民地軍隊,英屬圭亞那、烏拉圭被占領!法屬圭亞那、墨西哥殖民地也全部丟失,英國、法國聯盟一方在美洲徹底失敗。
1730年,西班牙、與法國在北非殖民地爆發大戰,法國殖民軍以華夏帝國尼羅河根據地給西班牙提供補給為由進攻尼羅河根據地,人民軍在北非投入反擊作戰,1732年,北非法國殖民地在人民軍、西班牙新軍的聯合打擊下徹底被占領,法國殖民軍全軍覆沒!法國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
同一年華夏帝國宣布參戰,加入了德國、奧地利、俄羅斯聯盟一方,人民軍遠征軍從非洲南北兩麵夾擊英國、瑞典殖民地,1733年,非洲英國、法國、瑞典殖民地被全部占領。
1734年,在歐洲大陸,人民軍主力從漢堡基地,西班牙兩路出擊法國本土。
1735年,人民軍切斷英國遠征軍的退路,占領了加萊地區。
1736年,人民軍、俄羅斯新軍、西班牙新軍和德國新軍會師巴黎,法國政府倒台,法國有被西班牙、德國、奧地利、俄羅斯瓜分的趨勢。
1737年,戰勝國一方在華夏帝國的號召下,在巴黎召開了和會,商討戰後勢力瓜分和賠償問題。
十多年的戰爭下來,各國都精疲力竭,急需恢複,隻有人民軍養精蓄銳,最後一鼓而下,取得決戰勝利,甚至英國本土都被人民軍全部占領了,不像法國是被多國占領,分起來困難很多!
瑞典和北歐各國宣布投降是在1737年底了,基本上全部依靠華夏帝國的海軍和陸軍登陸北歐半島才能獲勝,因此華夏帝國在巴黎和會上經過一年的扯皮沒有得到最大的話語權,在北歐陷落後僅僅幾天就統一了獲勝國一方的認識,果然真理是在大炮射程之內啊!
按照華夏帝國的提議,法國政府重新選舉組建,誰也別瓜分法國的領土,畢竟法國的國土麵積、人口、工業都具備一個大國的底蘊,讓德國一家獨大不是華夏帝國的目的,平衡才是獲益最大的方式不是嗎?戰勝國一方的賠償由戰敗國一方提供,英國也因為同樣的原因被華夏帝國提議保留下來,不過英國的賠償金是最多的,作為今後的製約,英國的軍隊規模和海軍艦船總噸位都受到了很大限製,殖民地被瓜分,其他戰敗國的殖民地同樣如此,華夏帝國的提議現在是一唿百應,不僅僅是華夏帝國戰力強悍,還以為華夏帝國不要求分配殖民地的領土,隻要求金銀和礦石補償。
按照華夏帝國的提議,成立了國際聯盟和國際法院,對發動戰爭的國家和戰犯進行審判,對今後的爭議進行裁決,製定了國際聯盟運行的章程和組成原則,華夏帝國作為唯一的主席國在絕大多數裁決表決時,擁有一盤否決權,當表決超過三分之二多數時,決議生效!
國際聯盟和國際法院根據華夏帝國的提議,製定了國際法公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加入了公約,然後編製了第一部國際法經表決三分之二多數通過,以國際法為基礎的紛爭解決體製形成了!
國際聯盟總部駐地設在了法國巴黎,作為國際聯盟的駐在城市,巴黎被國際聯盟製定為不設防城市,隻保留聯盟警察駐紮巴黎,聯盟警察由國際聯盟總部組建,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國際聯盟成員國的會費比例由承擔責任和執行的義務不同經過表決通過執行,不繳納會費國家經過表決被開除出聯盟,不再被聯盟體製保護,經濟、政治、戰略利益受損失,國際聯盟不會提供保護或者裁決,被別國侵略或者進攻也沒有提請裁決的權力,一旦國際聯盟裁決認定的戰爭是侵略行為,國際聯盟會組織聯軍進行幹預,恢複被占領地區的主權,消滅或者驅逐侵略軍,裁決侵略國。
華夏帝國提出了一個有法可依,和平相處的國際法環境,參加巴黎和會的各國紛紛響應,國家聯盟快速成立,並且開始運轉。第一個決議就是通過審判英國、法國、瑞典等戰爭策源地國家的決議,國際法庭也正式成立!
審判和重建經曆了四年時間,國家聯盟也終於表決通過了戰爭造成的損失和賠償金額,賠償比例和賠償年限!世界大戰終於告終,華夏帝國掌握了最大的話語權,開始主導整個世界秩序的重建,經過國際聯盟確定的國際法和國際法庭開始運轉,絕大多數國家開始按照國際法原則進行邊界談判和邊境線確定,以防止再一次發生糾紛。經過國際法原則認定的邊界劃分得到了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基本上爭議很少,陸地邊界和海洋邊界的劃分原則存在極大的不同,太平洋、印度洋作為華夏帝國控製的內海第一次出現在國際聯盟的公約上,得到了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基於國際法公約認可的國際秩序體係,華夏帝國沒有索要歐洲、美洲、非洲的任何一塊領土,但是把事實上占領控製的太平洋、印度洋通過國際法原則認定成了自己的內海,具有合法的軍事控製權,其他國家的軍艦再進入這裏,會被華夏帝國海軍定義為侵略領海而遭到攻擊,擊沉是理所當然的,被俘虜了更是沒地方說理去,沒事跑去侵略華夏帝國的領海,膽子不小!
靠近太平洋西海岸的西班牙殖民地沿海,按照國際法原則,沿海二十公裏是領海,二百公裏是經濟區,可以進行航行和漁業開發,但是沒有駐紮海軍的權力,否則會被華夏帝國人民軍認為是侵犯了領海主權,因為這二十公裏領海和經濟區是華夏帝國看在百姓要發展的實際情況讓出來的,西班牙墨西哥殖民地的海運需要經過大西洋一線進行,智利殖民地則是需要通過秘魯殖民地在大西洋一線的港口進行海上貿易,太平洋一線的貿易由華夏帝國的商船負責運輸。
華夏帝國主導了世界上最大一次勢力劃分行動,並且通過謙讓陸地領土獲得了領海的合法化,最大化,這個決議的表決通過是華夏帝國的最大戰略勝利!這個表決在之後的無盡歲月裏備受爭議和質疑,但是華夏帝國和絕大多數國家都在決議上簽署了名字,白紙黑字不容抵賴!就算是知道了被華夏帝國擺了一道的各國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不然呢?去和華夏帝國打一仗嗎?那和找死有區別嗎?
1738年,華夏帝國的南洋鐵路通到了馬六甲。
1740年,西亞鐵路通到了河口沙漠根據地。
1742年,華夏帝國的所有鄉鎮一級政府都通了廣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眾用上了電燈照明。
1750年,華夏帝國舉行了全國選舉,改選人民黨領袖孫秉成為國家元首,國家元首首次被李天家族之外的人當選,華夏帝國進入民主選舉時代。
1782年9月26日,李天辭世一百周年,華夏帝國舉行了盛大的紀念儀式,京師廣場上樹立起李天的騎馬塑像,筆直的身姿如柱,深邃的目光透過歲月看向了遠方。
此後華夏帝國每年九月二十六日都會舉行紀念儀式,華夏帝國的締造者,驅逐異族侵略的人民軍締造者被華夏帝國的百姓一代代敬仰,雖然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對他的爭議不斷,很多國家對他的評價以好戰、對敵人冷酷無情而聞名,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就是華夏帝國的締造者,也許敵人的評價才是最高的獎賞吧!
1722年,華夏帝國被迫參與到歐洲大戰當中。
英國為首的北歐集團包括法國與德國為首的西歐集團展開了大戰,保持中立的華夏帝國一開始隻是保證僑民的安全,但是這一次的戰爭波及麵太廣,華夏帝國的很多無辜商民被波及,人民軍被迫采取了多次行動才完成了撤僑行動,而英國、德國兩個集團在海上、法國、美洲殖民地、非洲殖民地展開了全麵戰爭。
1724年,俄羅斯參戰,陸軍進入法國東北部進攻英國、法國聯軍,和德國、奧地利站在了一起。
1726年,西班牙、亞平寧半島諸國參戰,聯合德國、奧地利、俄羅斯對抗英國、法國、瑞典、北歐諸國以及東南歐國家,戰爭從歐洲波及到了美洲、非洲、西亞,波斯王子推翻父王哈裏發的統治,加入了英國聯盟,開始進攻裏海南麵和庫爾德斯坦,西亞戰火燃起!
1728年,西班牙、荷蘭、葡萄牙聯軍在美洲殖民地擊敗英國聯盟殖民地軍隊,英屬圭亞那、烏拉圭被占領!法屬圭亞那、墨西哥殖民地也全部丟失,英國、法國聯盟一方在美洲徹底失敗。
1730年,西班牙、與法國在北非殖民地爆發大戰,法國殖民軍以華夏帝國尼羅河根據地給西班牙提供補給為由進攻尼羅河根據地,人民軍在北非投入反擊作戰,1732年,北非法國殖民地在人民軍、西班牙新軍的聯合打擊下徹底被占領,法國殖民軍全軍覆沒!法國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
同一年華夏帝國宣布參戰,加入了德國、奧地利、俄羅斯聯盟一方,人民軍遠征軍從非洲南北兩麵夾擊英國、瑞典殖民地,1733年,非洲英國、法國、瑞典殖民地被全部占領。
1734年,在歐洲大陸,人民軍主力從漢堡基地,西班牙兩路出擊法國本土。
1735年,人民軍切斷英國遠征軍的退路,占領了加萊地區。
1736年,人民軍、俄羅斯新軍、西班牙新軍和德國新軍會師巴黎,法國政府倒台,法國有被西班牙、德國、奧地利、俄羅斯瓜分的趨勢。
1737年,戰勝國一方在華夏帝國的號召下,在巴黎召開了和會,商討戰後勢力瓜分和賠償問題。
十多年的戰爭下來,各國都精疲力竭,急需恢複,隻有人民軍養精蓄銳,最後一鼓而下,取得決戰勝利,甚至英國本土都被人民軍全部占領了,不像法國是被多國占領,分起來困難很多!
瑞典和北歐各國宣布投降是在1737年底了,基本上全部依靠華夏帝國的海軍和陸軍登陸北歐半島才能獲勝,因此華夏帝國在巴黎和會上經過一年的扯皮沒有得到最大的話語權,在北歐陷落後僅僅幾天就統一了獲勝國一方的認識,果然真理是在大炮射程之內啊!
按照華夏帝國的提議,法國政府重新選舉組建,誰也別瓜分法國的領土,畢竟法國的國土麵積、人口、工業都具備一個大國的底蘊,讓德國一家獨大不是華夏帝國的目的,平衡才是獲益最大的方式不是嗎?戰勝國一方的賠償由戰敗國一方提供,英國也因為同樣的原因被華夏帝國提議保留下來,不過英國的賠償金是最多的,作為今後的製約,英國的軍隊規模和海軍艦船總噸位都受到了很大限製,殖民地被瓜分,其他戰敗國的殖民地同樣如此,華夏帝國的提議現在是一唿百應,不僅僅是華夏帝國戰力強悍,還以為華夏帝國不要求分配殖民地的領土,隻要求金銀和礦石補償。
按照華夏帝國的提議,成立了國際聯盟和國際法院,對發動戰爭的國家和戰犯進行審判,對今後的爭議進行裁決,製定了國際聯盟運行的章程和組成原則,華夏帝國作為唯一的主席國在絕大多數裁決表決時,擁有一盤否決權,當表決超過三分之二多數時,決議生效!
國際聯盟和國際法院根據華夏帝國的提議,製定了國際法公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加入了公約,然後編製了第一部國際法經表決三分之二多數通過,以國際法為基礎的紛爭解決體製形成了!
國際聯盟總部駐地設在了法國巴黎,作為國際聯盟的駐在城市,巴黎被國際聯盟製定為不設防城市,隻保留聯盟警察駐紮巴黎,聯盟警察由國際聯盟總部組建,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國際聯盟成員國的會費比例由承擔責任和執行的義務不同經過表決通過執行,不繳納會費國家經過表決被開除出聯盟,不再被聯盟體製保護,經濟、政治、戰略利益受損失,國際聯盟不會提供保護或者裁決,被別國侵略或者進攻也沒有提請裁決的權力,一旦國際聯盟裁決認定的戰爭是侵略行為,國際聯盟會組織聯軍進行幹預,恢複被占領地區的主權,消滅或者驅逐侵略軍,裁決侵略國。
華夏帝國提出了一個有法可依,和平相處的國際法環境,參加巴黎和會的各國紛紛響應,國家聯盟快速成立,並且開始運轉。第一個決議就是通過審判英國、法國、瑞典等戰爭策源地國家的決議,國際法庭也正式成立!
審判和重建經曆了四年時間,國家聯盟也終於表決通過了戰爭造成的損失和賠償金額,賠償比例和賠償年限!世界大戰終於告終,華夏帝國掌握了最大的話語權,開始主導整個世界秩序的重建,經過國際聯盟確定的國際法和國際法庭開始運轉,絕大多數國家開始按照國際法原則進行邊界談判和邊境線確定,以防止再一次發生糾紛。經過國際法原則認定的邊界劃分得到了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基本上爭議很少,陸地邊界和海洋邊界的劃分原則存在極大的不同,太平洋、印度洋作為華夏帝國控製的內海第一次出現在國際聯盟的公約上,得到了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基於國際法公約認可的國際秩序體係,華夏帝國沒有索要歐洲、美洲、非洲的任何一塊領土,但是把事實上占領控製的太平洋、印度洋通過國際法原則認定成了自己的內海,具有合法的軍事控製權,其他國家的軍艦再進入這裏,會被華夏帝國海軍定義為侵略領海而遭到攻擊,擊沉是理所當然的,被俘虜了更是沒地方說理去,沒事跑去侵略華夏帝國的領海,膽子不小!
靠近太平洋西海岸的西班牙殖民地沿海,按照國際法原則,沿海二十公裏是領海,二百公裏是經濟區,可以進行航行和漁業開發,但是沒有駐紮海軍的權力,否則會被華夏帝國人民軍認為是侵犯了領海主權,因為這二十公裏領海和經濟區是華夏帝國看在百姓要發展的實際情況讓出來的,西班牙墨西哥殖民地的海運需要經過大西洋一線進行,智利殖民地則是需要通過秘魯殖民地在大西洋一線的港口進行海上貿易,太平洋一線的貿易由華夏帝國的商船負責運輸。
華夏帝國主導了世界上最大一次勢力劃分行動,並且通過謙讓陸地領土獲得了領海的合法化,最大化,這個決議的表決通過是華夏帝國的最大戰略勝利!這個表決在之後的無盡歲月裏備受爭議和質疑,但是華夏帝國和絕大多數國家都在決議上簽署了名字,白紙黑字不容抵賴!就算是知道了被華夏帝國擺了一道的各國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不然呢?去和華夏帝國打一仗嗎?那和找死有區別嗎?
1738年,華夏帝國的南洋鐵路通到了馬六甲。
1740年,西亞鐵路通到了河口沙漠根據地。
1742年,華夏帝國的所有鄉鎮一級政府都通了廣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眾用上了電燈照明。
1750年,華夏帝國舉行了全國選舉,改選人民黨領袖孫秉成為國家元首,國家元首首次被李天家族之外的人當選,華夏帝國進入民主選舉時代。
1782年9月26日,李天辭世一百周年,華夏帝國舉行了盛大的紀念儀式,京師廣場上樹立起李天的騎馬塑像,筆直的身姿如柱,深邃的目光透過歲月看向了遠方。
此後華夏帝國每年九月二十六日都會舉行紀念儀式,華夏帝國的締造者,驅逐異族侵略的人民軍締造者被華夏帝國的百姓一代代敬仰,雖然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對他的爭議不斷,很多國家對他的評價以好戰、對敵人冷酷無情而聞名,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就是華夏帝國的締造者,也許敵人的評價才是最高的獎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