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團長是很想把這老頭子的身份試探出來,剛才他不是沒有請教過這老頭子的尊姓大名,隻不過老頭子打了一個哈哈就轉移了話題,倒是讓曹團長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現在他的名字知道了,但是曹團長自己卻被驚呆了。這就像是你本來隻想在河裏吊一條草魚起來,這是很正常的思維。有魚兒上鉤了,你賣力的一拉線,結果卻赫然發現一頭鯊魚冒出了水麵!


    之前曹團長就已經對皮爾斯的身份猜測半天了,幾乎已經敲定了皮爾斯是和塞爾提克帝國赫赫有名的綠甲雄師有著不為人知的關係。而今,曹團長的猜測被證實了。無論是皮爾斯還是奧爾巴赫,這兩個名字都是曹團長在讀塞爾提克帝國名人傳記的時候讀到過的。


    對皮爾斯的印象有點模糊,那是因為皮爾斯在那本厚厚的傳記上隻是被放在軍事人物的靠後位置,由此可見他在塞爾提克帝國的地位並不是那麽高。曹團長哪怕就算是要研究別國曆史,也沒有必要把那個國家上到皇帝下到普通軍方官員都給了解得一清二楚吧。


    其實皮爾斯沒能在那本傳記的顯赫位置出現,是因為他還隻是屬於塞爾提克帝國近代的軍方新貴而已,出道的時間不長,自然成名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但是能夠在短短幾年時間當中就出現在那本傳記上,也足以說明皮爾斯的不一般了。他“真理”的外號,除了他個人在武技方麵的造詣之外,也是對他在戰場上統軍變化多端的進攻手段一種褒獎。


    無論是三十歲出頭就成為一個八階劍宗這樣的亞聖級別高手,還是他那高超的統軍造詣,皮爾斯今後的成就都絕對不是那本傳記上的位置可以表現出來的。


    如果說皮爾斯這樣的身份像是一頭藏在老鼠窩裏的豬,那奧爾巴赫也在這個地方,完全就是老鼠窩裏麵藏著一頭大象!無論是分量還是意義都超過一頭豬太多了。


    曹團長在斯裏蘭卡有著一個並不那麽名符其實的綽號,“國民經濟教父”。曹團長那幾板斧。全是搬來的,而不是自己的功勞,頂多隻能算是個剽竊犯而已。而奧爾巴赫也有著一個教父的外號,“賽爾提克國民教父”,這個外號還是名符其實的,半點水分都沒有。


    同樣都是教父,可從字麵上的意思來看就已經不是一個層麵的比較了。曹團長就算是實至名歸,那也不過是比蒙帝國這個二流帝國的某個領域的教父。而奧爾巴赫,卻是當今泛美大陸最具權勢的兩大帝國之一,威名赫赫的塞爾提克帝國的王朝教父!


    提起奧爾巴赫這個名字。泛大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形容就毫不為過。曹團長以前坑蒙拐騙的時候就喜歡自詡為帝國基石,那同樣也是虛的,而奧爾巴赫是真正的賽爾提克的基石。非但如此,甚至就連曹團長讀過的那本傳記上的描述上都稱其為賽爾提克帝國的肱骨之臣,貨真價實的賽爾提克的靈魂人物之一。


    沒有奧爾巴赫,就沒有如今強大無比的賽爾提克帝國。沒有奧爾巴赫,就沒有威名赫赫的綠甲雄師。這是一句賽爾提克人都知道的名言,對於彰顯這個傳奇人物的分量恰到好處。


    當初最早塞爾提克帝國地處泛美大陸西北一隅,資源和礦產等等都難以和占據大陸東北半邊天的雷克斯帝國相提並論。能夠和和雷克斯帝國並肩而立於泛美大陸之巔。幾乎全靠奧爾巴赫這樣一個人物。當時賽爾提克帝國為了掠奪資源發動了對外戰爭,擋在他們麵前的是當時盛極一時的亞特蘭大王國。


    雖然隻是以王國為名,但是亞特蘭大卻早已經不遜色於賽爾提克帝國了,它的崛起甚至威脅到了塞爾提克帝國的地位。兩國之間一共發動了五次驚天動地的大戰。第一場大戰的時候,奧爾巴赫甚至還隻是一個大頭兵。塞爾提克帝國被對手打得落花流水,潰退上千裏。在這樣的戰敗情況下,奧爾巴赫漸漸的崛起了。並迅速在帝國的軍方取得了絕對領導的地位。他的崛起速度之快,時至今日都讓人感慨。


    其後的四次會戰,奧爾巴赫帶著好勇鬥狠的賽爾提克人四戰四捷。全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樣驕人的戰績不但奠定了他王朝教父的事實,也同時毀滅了亞特蘭大王國,並將亞特蘭大王國的疆域納入了塞爾提克帝國的版圖。


    與此同時,當時的雷克斯帝國也正在大肆擴張,依靠掠奪以戰養戰,本來就富強的雷克斯帝國風頭強勁無比。而他們的下一步目標,就是揮師西進,擊敗日益膨脹的塞爾提克帝國問鼎泛美大陸之巔。


    權勢者的野心一旦膨脹起來往往都是遏製不了的,奧爾巴赫在其後率軍東行,連續在兩次會戰當中擊潰了雷克斯帝國的大軍,同樣是大獲全勝。而就是在那個時候,和雷克斯帝國赫赫有名的紫金軍團分庭抗禮的綠甲雄師才出現在曆史的舞台之上,而這綠甲雄師的領導者,也是奧爾巴赫。說這王牌勁旅的締造者是他,都沒有絲毫的過譽。


    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奧爾巴赫當時拒絕了君王的提議,停住了腳步,不肯乘勝追擊攻進雷克斯帝國的邊境線。這個決定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直到現在,都還有無數的史學家認為,如果不是奧爾巴赫拒絕東進,那麽現在很有可能是塞爾提克帝國一家獨大引領的時代。連續兩次世紀會戰都大獲全勝,當時的塞爾提克帝國可以說是達到了曆史的巔峰。


    奧爾巴赫拒絕的理由也是讓人褒貶不一,他拒絕再打下去,是因為戰爭的性質變了。當初他火線崛起,成為塞爾提克帝國的頭麵人物,是因為亞特蘭大王國威脅到了帝國的安危。為了幫助帝國富強和自保,他才率軍攻克了這個頑強的敵人,奠定了帝國穩固的根基。說是侵略戰,更不如說是被迫的衛國戰。


    而當時的塞爾提克帝國在繼續進軍。那就不隻是單純的衛國之戰了,而是侵略戰。在當時兩大帝國夾縫之中有著不少的弱勢國度,如果兩大帝國的戰火全麵燃燒起來,第一批遭殃的就是這些間縫中求生的無辜者。他們會被兩大帝國之間的爭鬥粉碎,他們的人民會遭受巨大的浩劫,奧爾巴赫不忍心,所以拒絕了。


    而當時塞爾提克帝國的君王也同樣野心勃勃,一意孤行,認為帝國已經足夠強大,即便沒有奧爾巴赫。也同樣能打贏這場戰鬥。結果很明顯,塞爾提克帝國兵敗。敗在了雷克斯帝國和被雷克斯帝國鼓動而聯合起來的諸多人類王國公國的聯軍之下,如同奧爾巴赫所說的,當戰爭的性質變了,很難能夠在違逆人心的情況下取得勝利。


    此消彼長之下,兩大帝國之間總算進入了相對和平的階段。那些在兩大帝國夾縫中的小國家也一直延續到了現如今,不但是兩國之間的戰略緩衝地帶,也成為了他們相互明爭暗鬥的一顆顆棋子,隨著權力天秤的搖擺而在兩大帝國之間搖擺不定。


    讚賞的人認為奧爾巴赫的眼光長遠無比。當時能夠在風口浪尖看清一切的貓膩和局勢,這是難能可貴的。反對的人則是認為如果奧爾巴赫這樣一個足以改變時代的大人物全力投入到塞爾提克帝國爭霸的部隊當中,即便是當時雷克斯帝國聯合了諸多中小型國度,都未必能夠抵擋得了賽爾提克人的鐵蹄。


    奧爾巴赫是用兵如神的實質量化人物。曹團長看的那本傳記上在談到奧爾巴赫用兵手段的時候甚至有這樣的描述:奧爾巴赫可以先讓一群老太太耕完塞爾提克帝國所有的土地之後,再把她們派上戰場,然後打得對手找不著北。


    奧爾巴赫的統軍層次,仿佛是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任何智慧生物都不曾企及的高度。這句話同樣在很多熟知大陸曆史的人口中廣為流傳。從來沒有停歇過。


    如果奧爾巴赫參加了,犧牲肯定是會變得更加的巨大。但是沒有犧牲就沒有勝利,這是所有軍人都知道的一個真理。到底他的決定是對是錯。已經沒有人說得清楚了,時代永遠在大步向前,不會因為某人某事而永遠的停留下來。


    更頗具諷刺味道的是,在兩大帝國的爭霸進入冷戰之後,在雷克斯帝國和諸多中小型國度有著巨大影響力的教廷,大力的鼓吹奧爾巴赫為反戰英雄,宣稱是這個英雄挽救了無數的無辜生命。教廷甚至還史無前例的冊封了奧爾巴赫為教廷的紅衣主教,更是讓無數人都感慨萬千。


    誰都知道,雷克斯帝國是全民信仰教廷教義的,連雷克斯帝國的帝都千湖之城斯台普斯都被稱作為聖城,是天使之城,因為曾經出現過天使展示神跡。可塞爾提克帝國的信仰卻很眾多,教廷的影響力一直都普及不到塞爾提克帝國絕大多數人。如果要真正算起來,奧爾巴赫算成是阻擋了教廷擴大影響力的異教徒都說得過去,畢竟沒有他的話,雷克斯帝國興許已經擊破了這個強大的對手。


    而教廷能夠以這樣的理由硬生生的冊封敵國的王朝教父為紅衣主教,哪怕隻是一個沒有實權的榮譽頭銜,也都顯得那麽突兀。而最後奧爾巴赫還欣然接受了,因為奧爾巴赫也是一個有著聖光係天賦的修煉者,也算得上是一個教廷的合格信徒。


    這讓當時很多質疑奧爾巴赫的人橫加猜測,大肆宣傳他拒絕帝國一統天下的宏圖偉業,就是和教廷有所勾結之類的閑話。隻不過奧爾巴赫身為當事人,卻從來未曾站出來解釋過什麽,隻有他那被人中傷的“紅衣主教”榮譽職稱,成為了他的一個響亮外號。


    即便不解釋一個字,奧爾巴赫是塞爾提克王朝的傳奇英雄,甚至是整個泛美大陸的傳奇英雄都是實至名歸的。沒有人可以動搖得了這樣的地位,那些質疑他的人也不能。世界上興許有很多奇聞異事,但是卻並不存在一群雞蛋聯合起來能夠敲碎鋼鐵城牆這樣的事。


    就連在比蒙帝國,奧爾巴赫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不少比蒙史學家也認為奧爾巴赫當初是變相的挽救了整個泛美大陸生靈塗炭,包括躲在米高佐敦大雪山以南的比蒙帝國和其他智慧種族。人類世界一家獨大,這是一個想一想就讓其他智慧種族心驚膽顫的情況。


    曹團長不但驚呆了,而且差點嚇尿了。這樣一個光輝的傳奇出現在流亡之域,解釋為他心血來潮遊山玩水出來閑逛隱居什麽的,是能夠說得過去的。


    關鍵的是,無論哪一部記載奧爾巴赫這個傳奇人物的史書傳記,對於這個大人物的標注,都是已經身故!這出現在曹團長麵前的,難不成是亡靈?(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野性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侃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侃哥並收藏野性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