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建文帝要恢複周朝井田製、盲目恢複周禮。


    秦始皇一聲嗤笑。


    “若周製有用,周朝又怎麽會覆滅呢?”


    “郡縣製沿用到明朝曆經一千多年,所有帝王都將周製棄之如敝履,你偏偏要撿起來當寶。”


    “如此倒行逆施,豈非禍亂天下?”


    自他一統天下後,他廢除周朝分封製,開啟郡縣製。


    天幕都肯定了他的功績。


    他對此感到很滿意。


    秦始皇銳利的眸子掃向朝堂官員。


    “諸位可看到後世皇帝妄圖恢複周製的後果了。”


    “朕今後不想再聽到朝堂上再有這種聲音了。”


    百官皆在始皇威壓之下不敢開口。


    ......


    漢武帝劉徹好生無語。


    削藩這事他熟。


    他可沒見過有人這麽削藩的。


    “好家夥!皇位沒坐穩就開始削藩!”


    “削藩先把兵權削掉啊,你直接奔著削命去了。”


    “再不濟也可以效仿朕的推恩令啊!”


    “這步驟不是在史書上記錄的清清楚楚?”


    “藩王都鎮不住,難怪被起兵趕下皇位。”


    他爹漢景帝時期也發生過七王之亂。


    同樣藩王之亂,他爹三個月就肅清了叛亂。


    這個明朝皇帝當真是無能!


    ......


    洪武時期。


    正準備前往京城負荊請罪的朱棣鬆了一口氣。


    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麽要發動靖難了。


    “這下父皇不會怪我了吧?”


    “允炆沒給叔叔們留活路,還逼死了湘王!”


    “是允炆逼我反的!”


    “這小兔崽子盡不幹人事!”


    湘王朱柏與燕王朱棣最是兄弟情深,看到天幕中湘王自焚他亦是悲痛不已。


    轉而一想,這都是未來的事情。


    十二弟還有救!


    他要趕快進京!


    ......


    【是五征漠北封狼居胥,窮盡一生隻為彌補自己得位不正的永樂大帝朱棣。】


    天幕出現《大明風華》中朱棣的混剪影視片段:


    朱棣一人一刀一馬。


    穿過燃著黑煙的宮門。


    畫麵外此起彼伏的“燕王萬歲”,“皇上萬歲”,將朱棣的背影襯托得蕭瑟不已。


    他來到朱元璋的畫像下跪下。


    “爹,我迴來了。”


    夜晚,朱棣和年幼的朱瞻基坐在屋頂上,俯瞰著依然在燃燒的宮殿。


    “從今日起,爺爺我就是萬古不易的罪人了......”


    被噩夢驚醒後,他推門看著殿外的大雨:


    “永樂一生,犯過大錯,也立過大功,幾十年戰戰兢兢,沒過過一天舒心日子。”


    “千秋後人知道我,沒有一日虛度光陰,沒有為自己求過什麽。”


    “難道我一生的功績,洗不清靖難的罪名?”


    畫麵一閃。


    朱棣率軍出征。


    明軍整齊列陣在草原之上。


    旌旗獵獵。


    “五百年來打到此處的,也隻有我了。我要你們和我一起,馬踏連營,讓我們的子孫,永不再受戰亂之苦。”


    麵對勸他退兵的將領。


    “馬上天子死社稷。理所當然!”


    “後世兒孫,就算不齒於我,至少也得留三分敬意。”


    “上馬殺敵,下馬治國,古今哪個帝王比得了我。”


    “這場仗,就算你們不去,我老頭子匹馬單刀,也絕不讓他們跨進長城一步。”


    畫麵再次一閃。


    斡難河畔,夕陽西下。


    朱棣的身影逐漸消散。


    畫外音響起。


    “人生真短,如此江山,豈不讓人留戀。”


    ......


    “朱棣死在征途算是死得其所吧。男人最浪漫的死法了。”


    “一個硬生生把大明版圖翻了一倍的永樂大帝啊!”


    “永樂大帝不會怪我們英語學得不好,隻會怪自己沒統一歐洲。”


    “生前讓後世罵其惡人,沒成想後世稱其為永樂大帝。”


    “文能提筆治國,武能上馬殺敵。古今往來封狼居胥的帝王隻此一人。”


    “永樂帝:我這一生,平定草原,遷都順天,修運河,遣鄭和下西洋,編纂《永樂大典》,功績足以媲美唐宗宋祖。”


    ......


    曆朝大明民間。


    百姓們早已泣不成聲。


    用一生在贖罪的永樂大帝臨終前那遺憾的模樣令人忍不住落淚。


    寧可匹馬單刀馬踏連營,也要保護大明子孫不受戰亂之苦的永樂大帝,讓他們感覺到一種絕望的孤獨。


    他們自發跪拜:


    “恭送大明永樂皇帝上路!”


    “恭送大明永樂皇帝上路!”


    ......


    朱元璋不由得心裏一緊。


    沒想到老四當皇帝之後一直將自己看做是罪人。


    這些年竟然過得這樣辛苦。


    至死都心懷愧疚。


    他突然有些心疼老四。


    “老四這孩子!”


    “委屈啊!”


    他為了保大明基業,同時也避免兄弟手足相殘。


    早早的就將兒子們封王,派遣他們去了封地。


    然而他卻忽略了一點。


    從古至今,手握兵權的藩王一直都被皇帝忌憚。


    尤其是剛登基的新帝,更加惶惶不可終日!


    他想起被逼自焚的湘王,其餘五個兒子想必下場也不會太好。


    難道自己封藩,竟是做錯了嗎?


    朱標的眼底早就續滿淚水。


    先前看到兒子允炆的所作所為,因為心裏早有準備,隻是對弟弟們的遭遇感到慚愧。


    現在看到朱棣一生隻為洗清靖難的罪名卻是真的破防了。


    他泣不成聲:


    “父皇,老四沒有錯!”


    “他不是罪人!”


    “是允炆逼得他沒有活路,不得不反!”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笑罵道:


    “咱隻是宣他迴京,又沒說要拿他怎麽樣。”


    “頂多就一頓家法伺候!”


    朱標一直擔心朱棣迴來後,老朱暴怒會把他怎麽樣。


    聽到這話,仿佛卸下心頭大石。


    他擦了擦眼淚,穩定了情緒,一臉堅定地說道:


    “父皇,老四以後是個好皇帝。”


    “如果沒有背負這麽多,或許會做的更好。”


    “若我真的早逝。”


    “您就把皇位直接傳給老四吧。”


    他想明白了。


    雄英英年早逝,允炆智商堪憂,允熥還小不知品性。


    與其將皇位留在自己這一脈,不如直接讓老四登基。


    朱元璋臉色一沉,一腳踢在朱標的屁股上。


    “臭小子,瞎說什麽!”


    他要逆天改命!


    妹子、雄英、標兒,一個都不能死!


    ......


    大明建文年間。


    在朱允炆下達出兵命令之後,明軍看到天幕的永樂帝紛紛淚灑當場。


    隨即李景隆率領麾下的武將快馬加鞭往北平趕去。


    李景隆本就是朱棣的外甥,內心偏向朱棣。


    此時不投誠更待何時!


    這時候趕過去可是從龍之功啊!


    誰不想要!


    朝廷中除了建文三傻之外的文臣也紛紛動搖。


    開創盛世啊!


    誰不想被史書記上一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短視頻名場麵,古人全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兩個檸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兩個檸檬並收藏盤點短視頻名場麵,古人全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