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先是被華夏後世14億人口吃了一驚,繼而想到他的表叔楊廣。


    楊廣做的那些荒唐事,敗光了隋文帝給他留下的偌大家底。


    最過分的是,居然十四年敗光了六百多萬戶人口!


    隋文帝上位之時,人口四百六十二萬戶。


    隋煬帝上位之時,人口八百九十多萬戶。


    然而太祖登基之時統計人口,隻有兩百萬餘戶了。


    這人口可要怎麽恢複啊!


    愁啊!


    按照天幕所說,華夏在1953年遭遇大饑荒,餓死人數眾多。


    不到七十年時間,就糧食富足,人口眾多。


    就算給他七十年的時間,他也沒自信讓大唐的百姓翻倍啊!


    這如何不令他震撼啊!


    魏征看著李世民一副惆悵的樣子,站出來道:


    “陛下,人口再多,也是後世華夏的。”


    “不是咱大唐的。”


    “如今大唐人口不到三百萬戶。”


    “恢複人口,任重而道遠啊陛下!”


    李世民感覺自己時刻要被魏征氣到心梗。


    “朕為後世華夏人口之多感到寬慰還不行嗎?!”


    ......


    乾隆倒吸一口涼氣,感覺自己的臉被按在地上摩擦。


    方才他還在想康乾盛世下人口2億多,是曆史最高。


    沒有人能比得上他。


    沒想到大清滅亡之後的華夏,不到一百年,人口竟然高達14億!


    而且糧食還能多到超乎他的想象!


    華夏是個怎樣的國家,竟如此恐怖如斯!


    乾隆想不明白。


    “和珅,你怎麽看後世華夏有如此驚人的人口。”


    被乾隆點到和珅內心慌亂無比,他早已被天幕驚的人都麻了。


    他很懂他們的萬歲爺無比自傲,不允許任何人挑戰他的威嚴。


    他飛快的思索如何才能安慰到乾隆。


    “皇上,這14億人口統計起來數據極其龐大。”


    “曆史上官員為了政績虛報人口,虛報糧食產量的行為不勝枚舉。”


    “這數據必然是假的!”


    “雜交水稻成功不過幾十年,怎麽可能在幾十年就將人口翻幾番!”


    百官本就戰戰兢兢,聽見和珅的話紛紛附和。


    因為他們匯報政績時,也喜歡將數據報得虛高。


    “和大人言之有理。”


    “想來後世也有眾多弄虛作假之人!”


    乾隆自是知道這些官場上的彎彎繞繞,他也不戳破,因為他默許這樣的行為。


    誰不喜歡往自己臉上貼金呢!


    哪個皇帝會不喜歡自己的政績被後人稱頌呢。


    想到這裏的乾隆長籲一口氣,憤而開口。


    “我倒要看看這後世還有什麽粉飾太平之詞!”


    ......


    【在2019年,我們的糧食年產量就已經超過6.6億噸。】


    “所以哪個國家宣布不出口糧食了,咱們可別再去囤糧了。管夠!”


    “我黑龍江省牛逼,一個省的糧食產量可以養活14個省。”


    “華夏三大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小麥、玉米。水稻就不提了,袁老的雜交水稻封神。小麥畝產1000-1200斤。玉米畝產1000-1800斤。”


    “現在大家都提倡輕食,改吃粗糧了。話說玉米、紅薯、土豆這些雜糧產量高的嚇人。土豆畝產4000-5000斤,紅薯一般畝產5000-7000斤。玉米的樓上已經說了。”


    “想起來小時候被紅薯支配的恐懼了。每天早上紅薯粥,中午清炒紅薯葉,晚上紅薯餅。”


    “一斤紅薯直放屁,三斤紅薯兩斤屎!”


    “等冬天的時候,誰會拒絕一個香噴噴的烤地瓜呢?”


    “土豆可以作為主糧,紅薯不行,吃多了燒心。”


    “話說紅薯、玉米在明朝的時候就傳過來了。大明後期天災連連,要是萬曆、嘉靖重視起來,後來的大清根本進不了關!”


    “這紅薯傳入明朝可是讓福建人陳振龍費老大勁了。萬曆年間他在菲律賓看到大量人種植從美洲引進的高產番薯,他就想著帶迴大明。但是菲律賓對番薯嚴防死守,堅決不讓帶出境。幾經失敗後,他將紅薯條編在繩子中,才成功帶迴明朝。而且陳振龍的後人一直在以推廣番薯為家族使命。”


    “農業為啥不發達,不是沒有金坷垃,而是沒有種地瓜。”


    朱元璋此刻唿吸急促,雙眼放光。


    沒想到華夏除了雜交水稻,其餘的糧食也這麽出色。


    最讓他驚喜的是,紅薯、玉米是在明朝時期傳入的!


    畝產5000-7000斤啊!


    他做夢都沒想到還有糧食產量能這麽高啊!


    這可比雜交水稻還要高產!


    雜交水稻雖有頭緒但實施起來必然艱辛萬分。


    他已經做好了研究幾代人的準備。


    這個消息的出現簡直就是及時雨!


    而且天幕也說了紅薯全身都是寶,連葉子都可以吃。


    放屁拉屎多又有什麽關係呢?


    燒心也不是問題。


    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還在乎燒不燒心?


    雖然洪武時期沒有後世的種植技術,但是陳振生帶根藤迴來就能養活,想必番薯並不需要特別好的種植條件。


    估計畝產也能上千斤吧!


    這能拯救多少百姓啊!


    這簡直是天佑大明啊!


    他內心火熱!


    他狂喜,想仰天長嘯一番!


    “標兒啊,這麽好的糧食咱要定了!”


    朱標也是一臉欣喜若狂。


    “父皇,如果有番薯,百姓必能家家有餘糧啊!”


    朱元璋似乎想到什麽又一臉震怒。


    “呂宋這等蠻夷小國好大的膽子!


    “有番薯這種神物竟敢瞞著咱!”


    天幕已經提示菲律賓就是呂宋了。


    朱標一臉鄭重。


    “父皇莫氣,等老四迴京,讓他帶兵去索要即可。”


    “老四好戰,去立威再適合不過。”


    老四啊,你日後必是明君,大哥我替你鋪路。


    不知這樣可還清我兒允炆的罪孽?


    朱標在心裏默默說道。


    朱元璋一聽到朱棣就有點炸毛。


    “哼!”


    “這種能救命的高產糧食,萬曆、嘉靖都不重視!”


    “真是瞎了眼!”


    “都是老四的種!”


    “等他迴京,咱非得用棘杖抽的他屁股開花不可。”


    朱元璋頓了頓又繼續說道:


    “隻是不知這玉米是何人在何地帶迴,咱也好去尋找一番。”


    朱標思索片刻開口道:


    “咱等著玉米傳入太被動。”


    “父親不如放開禁海令,讓大明商人出海,廣尋玉米、土豆。”


    “尋到者賞。”


    朱元璋點點頭,一臉熨帖。


    “這禁海令有利有弊,標兒還需好生規劃才是!”


    “要保護我大明百姓利益。”


    “絕不可受番邦商人壓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短視頻名場麵,古人全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兩個檸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兩個檸檬並收藏盤點短視頻名場麵,古人全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