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大將軍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 作者:梨大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廷的錢糧,我一概不要,我就要幾個人。”高凡說了起來。
“好,你要誰我給你調。”蔣琬答應了下來。
“好,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首先,南中那邊現在在負責學政的向朗,刑部侍郎張遵,兵部侍郎趙廣,荊州刺史別駕郭攸之,江州都督李豐,永安副都督傅僉……”高凡的嘴中,瞬間出來了一大串人的名字。
“你這架勢是要把成都朝廷掏空呀。”費禕給高凡開了個玩笑。
“如今,益州和雍涼分為兩部,將來如果要大規模東出征討魏,吳,在戰場上要各自協調,尤其是雍涼,地域廣闊,朝廷要設立行省,不多要些人怎麽行。”高凡也是正麵進行了迴答。
“我再給你推薦個人選,不知道你要不要。”蔣琬說道。
“大司馬願意舉薦,下官遵從便是。”高凡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讓蔣斌跟著你去雍涼鍛煉鍛煉,也好將來跟朝廷效力。”
“好,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
給一般人,帶著這麽大一套班子,還在雍涼幾乎另立了一個小朝廷,放在任何一個朝代,恐怕都很少見。
不過高凡這個時代也算是例外,畢竟漢朝廷中皇帝劉禪不想,也沒有能力作為一代雄主料理好國政。
而客觀原因上,未來戰事頻繁,也隻得如此做。不過高凡要走的人,很多也是朝廷的勳貴之後,這些人祖上也是跟著先帝劉備的基本盤,帶著他們出去,對二代人才是一種鍛煉。同時,也能夠讓成都這邊放心。
“此外,我初步想了一個關於軍製改革的方案,還請大司馬聽一下。”蔣琬點點頭,同意了高凡的要求。
“自打丞相在任期間拿下南中,雍涼,荊北,交州大部之後,現有設置的四個都督,不足以應對疆域,不光如此,朝廷的雍涼大軍,也沒有一套方便的體係調度。
我提議,可以在設立都督,統管各州之軍政事務,而朝廷中央之軍隊,可以定為東西南北中五軍,中軍由車騎將軍統管,下設鎮軍將軍,平軍將軍,撫軍將軍。而東西南北四軍按照征,鎮,平,安四級將軍。
根據戰事需要,五軍靈活調度到各地作戰,而重要要塞例如永安,漢中等,可以安排副都督進行鎮守,以後若有添置,也可按此安排。”
“不錯,丞相生前,也有這個想法,隻是沒來得及實行,便已經去世,這次你去雍涼,朝廷大軍的主力也在此,正好進行改製。”蔣琬對著高凡說。
“可何人統管全國軍務呢?”費禕問了起來。
“全國之軍隊調動,戰略方針自然是陛下說了算,大司馬作為朝廷之首要,自然有此責任向陛下上報計劃,然後施行。”高凡迴答的,也很官方。
“至於軍隊調動,我大漢自打淮陰侯韓信以來,便有大將軍之職務,我以為,可仍然設置大將軍,由朝廷決定作戰事宜,而由兵部負責征兵,練兵,最後大將軍下設兩副職,即驃騎將軍,車騎將軍。
這三人,統管作戰之時軍務,如此一來,職能也能夠清晰分開。”
幾人聽完,也是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不過,大將軍的位置給誰,是個核心問題。”蔣琬作為一把手,主動說出了問題的關鍵。
費禕和董允二人則是有些驚訝,這麽敏感的話題,直接在高凡的麵前說嗎?畢竟,現在適合的人選,無非是高凡,薑維還有魏延這三個人。
蔣琬看到了兩人臉上的錯愕,隻是快速的掃了一眼,沒有多說什麽。轉而把目光看向了高凡。
“高凡啊,知道當年淮陰侯韓信就任大將軍時多少歲嗎?”蔣琬問了個問題。
“35歲。”讀過不少史書的高凡,思索了一會兒後說道。
“當年赤壁之戰後,先帝入主西川,丞相帶領壯繆侯(關羽諡號),順平侯(趙雲諡號)他們鎮守荊州,三十一歲,你今年年歲三十,比起我朝嫖姚將軍,還要年長幾歲,當個大將軍又有何妨。”
“大司馬,我明白您的意思了,隻是……”高凡還想推辭一下,畢竟,這個大將軍是屬於全國軍隊一把手,更何況他現在還兼著尚書左仆射,掌管著一般的政務執行。
“用你,不是為了給你提供多大的職權,相反,讓你做這個大將軍,對你是個不小的擔子。陛下年少親政,對於軍政之事務,心有餘而力不足。
因此我大漢之朝臣才要多擔待一些,等到陛下能夠掌握朝政,我等自要交權。丞相生前,權柄也算是當世無雙,丞相未曾想過陛下會猜忌,陛下也從未猜忌過丞相。”
蔣琬接著話頭,說了很多很多,其實,就是在為高凡當大將軍做心理建設,其實,更像是直接給高凡交班。
“大司馬,下官明白了,明日,我便帶著人前往長安,和薑維將軍共同理事。”高凡至此,也不再推辭。
其實,這也算是蔣琬給高凡的一個考驗,這個大將軍,絕對不是他蔣琬一句話就能讓高凡順順利利的接上。
如果高凡能夠順利接上這個大將軍,自然也證明此人在未來有能夠為朝廷處理錯綜複雜關係的能力。
“這件事情,我謀劃的已經很早了,將來,國朝之事,還要在你們的肩上挑著,高將軍,時候也不早了,雍涼那邊十幾萬大軍,兩州之土地,還等著你們呢。”
“下官定不負大司馬所托,明日便動身前往長安。”
“好,你要誰我給你調。”蔣琬答應了下來。
“好,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首先,南中那邊現在在負責學政的向朗,刑部侍郎張遵,兵部侍郎趙廣,荊州刺史別駕郭攸之,江州都督李豐,永安副都督傅僉……”高凡的嘴中,瞬間出來了一大串人的名字。
“你這架勢是要把成都朝廷掏空呀。”費禕給高凡開了個玩笑。
“如今,益州和雍涼分為兩部,將來如果要大規模東出征討魏,吳,在戰場上要各自協調,尤其是雍涼,地域廣闊,朝廷要設立行省,不多要些人怎麽行。”高凡也是正麵進行了迴答。
“我再給你推薦個人選,不知道你要不要。”蔣琬說道。
“大司馬願意舉薦,下官遵從便是。”高凡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讓蔣斌跟著你去雍涼鍛煉鍛煉,也好將來跟朝廷效力。”
“好,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
給一般人,帶著這麽大一套班子,還在雍涼幾乎另立了一個小朝廷,放在任何一個朝代,恐怕都很少見。
不過高凡這個時代也算是例外,畢竟漢朝廷中皇帝劉禪不想,也沒有能力作為一代雄主料理好國政。
而客觀原因上,未來戰事頻繁,也隻得如此做。不過高凡要走的人,很多也是朝廷的勳貴之後,這些人祖上也是跟著先帝劉備的基本盤,帶著他們出去,對二代人才是一種鍛煉。同時,也能夠讓成都這邊放心。
“此外,我初步想了一個關於軍製改革的方案,還請大司馬聽一下。”蔣琬點點頭,同意了高凡的要求。
“自打丞相在任期間拿下南中,雍涼,荊北,交州大部之後,現有設置的四個都督,不足以應對疆域,不光如此,朝廷的雍涼大軍,也沒有一套方便的體係調度。
我提議,可以在設立都督,統管各州之軍政事務,而朝廷中央之軍隊,可以定為東西南北中五軍,中軍由車騎將軍統管,下設鎮軍將軍,平軍將軍,撫軍將軍。而東西南北四軍按照征,鎮,平,安四級將軍。
根據戰事需要,五軍靈活調度到各地作戰,而重要要塞例如永安,漢中等,可以安排副都督進行鎮守,以後若有添置,也可按此安排。”
“不錯,丞相生前,也有這個想法,隻是沒來得及實行,便已經去世,這次你去雍涼,朝廷大軍的主力也在此,正好進行改製。”蔣琬對著高凡說。
“可何人統管全國軍務呢?”費禕問了起來。
“全國之軍隊調動,戰略方針自然是陛下說了算,大司馬作為朝廷之首要,自然有此責任向陛下上報計劃,然後施行。”高凡迴答的,也很官方。
“至於軍隊調動,我大漢自打淮陰侯韓信以來,便有大將軍之職務,我以為,可仍然設置大將軍,由朝廷決定作戰事宜,而由兵部負責征兵,練兵,最後大將軍下設兩副職,即驃騎將軍,車騎將軍。
這三人,統管作戰之時軍務,如此一來,職能也能夠清晰分開。”
幾人聽完,也是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不過,大將軍的位置給誰,是個核心問題。”蔣琬作為一把手,主動說出了問題的關鍵。
費禕和董允二人則是有些驚訝,這麽敏感的話題,直接在高凡的麵前說嗎?畢竟,現在適合的人選,無非是高凡,薑維還有魏延這三個人。
蔣琬看到了兩人臉上的錯愕,隻是快速的掃了一眼,沒有多說什麽。轉而把目光看向了高凡。
“高凡啊,知道當年淮陰侯韓信就任大將軍時多少歲嗎?”蔣琬問了個問題。
“35歲。”讀過不少史書的高凡,思索了一會兒後說道。
“當年赤壁之戰後,先帝入主西川,丞相帶領壯繆侯(關羽諡號),順平侯(趙雲諡號)他們鎮守荊州,三十一歲,你今年年歲三十,比起我朝嫖姚將軍,還要年長幾歲,當個大將軍又有何妨。”
“大司馬,我明白您的意思了,隻是……”高凡還想推辭一下,畢竟,這個大將軍是屬於全國軍隊一把手,更何況他現在還兼著尚書左仆射,掌管著一般的政務執行。
“用你,不是為了給你提供多大的職權,相反,讓你做這個大將軍,對你是個不小的擔子。陛下年少親政,對於軍政之事務,心有餘而力不足。
因此我大漢之朝臣才要多擔待一些,等到陛下能夠掌握朝政,我等自要交權。丞相生前,權柄也算是當世無雙,丞相未曾想過陛下會猜忌,陛下也從未猜忌過丞相。”
蔣琬接著話頭,說了很多很多,其實,就是在為高凡當大將軍做心理建設,其實,更像是直接給高凡交班。
“大司馬,下官明白了,明日,我便帶著人前往長安,和薑維將軍共同理事。”高凡至此,也不再推辭。
其實,這也算是蔣琬給高凡的一個考驗,這個大將軍,絕對不是他蔣琬一句話就能讓高凡順順利利的接上。
如果高凡能夠順利接上這個大將軍,自然也證明此人在未來有能夠為朝廷處理錯綜複雜關係的能力。
“這件事情,我謀劃的已經很早了,將來,國朝之事,還要在你們的肩上挑著,高將軍,時候也不早了,雍涼那邊十幾萬大軍,兩州之土地,還等著你們呢。”
“下官定不負大司馬所托,明日便動身前往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