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魏王宮。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四月,曹操稱王,為了擺脫在當時黃河以南支持漢朝廷的士族,曹操選擇將魏王國的都城定在冀州的首府鄴城。


    而後來曹丕稱帝,為了拉攏黃河南岸的士族,同時更好的管理人口眾多的中原,曹丕開始大力修繕為戰亂所破壞的洛陽並遷都。


    於是曹魏的首都又成了洛陽。


    而這次,曹叡則是由於中原受到了直接的威脅,再次遷迴了鄴城。


    這次遷都倒沒有耗費什麽民力,畢竟魏王宮是現成的,加以改造便可以作皇宮。


    而自打曹叡親臨督戰之後,各類諸如糧食,木料等物資供給也源源不斷的從黃河南岸運到北岸來。


    鄴城在事實上,已經成為了曹魏的都城,現在,不過是曹叡的一句話罷了。


    而也就在曹操稱王十九年後的公元235年,曹叡正式下旨遷都鄴城。


    而朝廷內部河南士族的兩個領軍人物,陳群的兒子在宛城打了個大敗仗,陳群自然也再沒有什麽臉麵去勸曹叡,而司馬懿雖說沒有敗的那麽慘。


    但也是被人家用劣勢兵力擊退還丟了潼關,這兩人沒有表什麽態,那事情基本上也就沒有懸念了。


    曹叡最近完成了遷都,又在遼東打了勝仗,按道理來說心情應該不錯。


    隻不過,丟掉了襄樊,宛城,潼關,這三個重地和地廣人稀的遼東各郡比起來,恐怕魏國這次輸掉的更多吧。


    “陛下,臣此次作戰不利,多蒙曹爽將軍所搭救,臣請求辭去驃騎大將軍之位,臣以為曹爽將軍乃名將之後,可接替其父曹子丹大將軍之位。統管關中,河北軍政事務。”


    說話的人,正是司馬懿。


    司馬懿一發話,郭淮,孫禮兩人也一起跪拜在地,畢竟這次他們三個是魏軍的主官,十萬大軍被諸葛亮六萬人馬擊退。


    而在一旁的曹爽,才是真正的感到不可思議。


    “司馬懿這是怎麽了,竟然願意讓出自己的職位。”


    雖說曹爽自己對司馬懿不是十分了解,不過自己的父親曹真可是和司馬懿十分熟悉的,他也曾經問過父親對司馬懿什麽看法,父親的表情也是很複雜。


    至於他,和司馬懿交往不多,但他覺得這個人好像很好相處,而且從這次作戰來看,似乎也沒有父親說的那麽厲害。


    看來,自己這大將軍之位也是穩了。


    長安,雍州刺史府。


    雍州刺史府現在已經成為了整個漢朝廷的又一中樞機構。


    雖說皇帝劉禪和許多官員還在成都,但基本全國重大的各種開銷,官員調動都是遵守著從雍州刺史府裏麵諸葛亮所發出的命令。


    隨著事務的增多,府上也開始增設許多官員,在軍中有許多通曉文墨的軍官也開始被調進來擔任一些職務幫諸葛亮分擔壓力。


    為此,吳懿還向諸葛亮提議在長安軍校招生的第二年,可以嚐試著招攬一些文人進入軍中,協理軍務。這個意見得到了諸葛亮的肯定。


    不過今天諸葛亮停下了府上的事情,決定專門抽出時間,帶領著眾將迎接得勝歸來的高凡。


    沒錯,在所有官員一起接受賞賜的時候,高凡還在宛城做著最後的善後,在徹底安頓好防務交給王平,柳隱後,才和高翔放心踏上了前往長安的旅途。


    這次,高凡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諸葛亮也決定要給高凡一個大大的麵子,


    於是在高凡帶著將近二百餘人的立功官兵代表到達長安時,在長安城南十裏外,諸葛亮已經帶著除過軍務在身的魏延外的所有官員一起迎接了。


    高凡保持著一個很好的習慣,哪怕是這種論功行賞,在自家領土上行進,他依然會派出人在前麵探路。


    畢竟他在後世也看過許多故事,在後世,他看過一部電視劇,叫《雍正王朝》,這裏麵就講了當時年羹堯迴京,雍正親率王宮大臣百官迎接,結果年羹堯連馬都不下,


    後來就為自己的滅亡埋下了禍根,說實話,如果是在戰場上打明仗,他現在估計也就怕司馬懿,陸遜,諸葛亮這三個代表這個時代頂尖水平的指揮官。


    畢竟他是後世來的人,對於其他一些能力稍次的將領,一些優缺點他是清楚的,等於開了天眼。


    不過說到鬥權謀,說實話這不是他一個後世大學生的專長,雖說讀書時他也遇到過不少抽象的同學,可那些畢竟水平尚無法和這個時代經曆過亂世的官員相比。


    因此他才做的格外謹慎,更何況,有人也已經開始和他提到一個問題了,如果諸葛亮去世,自己要怎麽站位。


    畢竟,高凡再傻也明白,諸葛亮一死,漢朝庭必然要有政治動蕩,旁的不說:


    自己的嶽父尚書令李嚴在這個時間線還是位高權重,還有那個川中文人代表譙周,丞相府長史楊儀,還有現在的軍中一號人物魏延,這些人可都不是什麽安分之主。


    而且這些人權力,名望都不小,僅憑借自己,鬥不過這些人,而且還有一方麵,諸葛亮直到現在也沒有明確的透露過接班人這件事。


    這也是個很複雜的事,雖說一方麵這是體現公平,另一方麵卻是個不小的風險。


    畢竟對於現在的大漢來說,丞相這個位子和皇帝也沒什麽區別,幾乎全國資源都是丞相調動,盯著這個位子的人,可還不少。


    一想到這些,高凡勝利的喜悅也就淡了那麽一些。


    “兩位高將軍,丞相在城南十裏處帶著長安軍政官員迎接。”高凡這次讓打前鋒的人,則是觀察能力極強的鄧艾。


    “哎呀,我說你小子還是機靈啊,不然我們兩個騎著高頭大馬這麽在他們麵前一站,倒顯得我們不禮貌了。”高翔笑著對高凡說。


    “行吧,我們在他們三裏外下馬,步行去見丞相。”高凡跟高翔如此說,現在,高凡的職位已經比高翔要高了。


    高凡也許還不知道,但高翔隱隱約約能看出來,諸葛亮現在最看得上的,一個就是高凡,另一個就是薑維。


    隻不過,對於鄧艾,似乎諸葛亮也是格外的重視,高翔雖說打仗上可能沒有那麽強,不過和諸葛亮也算是相識日久,因此也特別照顧這幾個年輕人。


    高凡帶著百十來號人走了三裏路,總算見到了迎接的隊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梨大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梨大工並收藏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