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不熟的雜碎!”李治咬著後槽牙罵了一句。


    “夷狄就是如此,畏威而不懷德,光是教化肯定是不夠的。”武媚娘在一旁輕聲的說道,“他們向來都是給點顏色就敢開染坊,自大又自卑。對他們稍微好一點,他們就敢騎到我們的頭上來作威作福,把自己當大爺。”


    “這一次,朕一定把他們收拾幹淨!一個都不會剩下!”李治語氣堅定地說道。


    其實提到這段曆史,蕭盼盼個人也覺得很鬧心。


    大唐很強,事實上,哪怕到了安史之亂後,大唐自身其實也足夠強,但這種強被國防政策上的前後失據稀釋了。


    蕭盼盼並不知道此時連接到的高宗時空是什麽狀態,但她真心的希望,這個時空的李治還沒有開始執著於他追逐自己父親腳步的偉大曆程。


    “大唐軍事上的勝利,帶來的結果並不是新羅的臣服而是和解。”蕭盼盼繼續說道。


    “在這種所謂和解的表象下,新羅依舊在繼續衝擊著大唐所構建的新政治秩序。主要表現就是不斷向南侵占百濟故土。”


    “史書上的表述是,幾年下來,多取百濟舊地,遂抵高句麗南境矣。置尚,良,康,熊,全,武,漢,朔,溟九州,州有都督,統郡十或二十,郡有大守,縣有小守。


    “也就是說,新羅隻是表麵上承認了大唐在朝鮮半島構建的新政治秩序冶,但是實際上依舊在對這一政治秩序進行挑戰和破壞。”


    “事實上,在新羅上表請罪之後,大唐和它的戰事也沒有停止。當年入秋以後,新羅就開始發兵侵占自己北部,屬於大唐的領地。”


    “同時與李謹行,薛仁貴等將領頻頻交戰,且互有勝負。到了第二年冬天,新羅軍隊更是從海路偷襲了薛仁貴部,先敗後勝。這從側麵反映出了大唐在朝鮮半島收縮勢力的現實。”


    高宗時空下的兩位將軍,聽到這裏也是心中窩火。不約而同的想著,一定要找機會踩死這群蟲子。


    “大唐的勢力收縮,最終表現在了熊津都護府的遷移。徙熊津都護府於建安故城; 百濟戶口先徙於徐,兗等州者,皆置於建安。這一舉動表明唐王朝放棄了對百濟故地的管理。”


    “而安東都護府的內遷,則算是一錘定音的結束了大唐對朝鮮半島的管理。”蕭盼盼頗覺可惜的一歎。


    “原本的安東都護府設置在平壤,並以薛仁貴為都護率軍兩萬駐紮。這樣的安排一方麵體現了大唐對朝鮮半島的統治權,另一方麵也是大唐中樞對整個朝鮮半島投射下來的武力威懾。”


    “但這時整個大唐已經陷入到了國防安全吃緊的狀態中,所以這樣的布置開始難以為繼。”


    蕭盼盼頓了頓。


    “關於安東都護府的內遷,自然是多重原因造成的。其一是新羅對大唐的衝擊,經過幾次戰爭之後,大唐的軍事力量不斷地被新羅從朝鮮半島之中擠壓出去。”


    “其次是經過常年的戰爭,還有當地的反叛,平壤一帶已經殘破不堪,所以高句麗故地已經無法為安東都護那兩萬人的駐軍提供物資保障了。而這些物資保障,在當時從內地調運過去也不現實。”


    “最後就是國防吃緊的問題,吐蕃入侵導致大唐西北邊防出現了危機。為應對西北危局,李治不得不從安東都護府調走薛仁貴和大部分兵力,這樣一來安東都護府的實力就被大大削弱。新羅也趁著這個機會,繼續向北部發展。”


    蕭盼盼無不惋惜的攤手,“在麵對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情況下,大唐選擇了放棄東線。”


    李世民聽到這裏,也感到了一種一著不慎,滿盤失措的心情。


    “從這一次的戰略選擇上也可以看得出來,李治是知道西部國防的重要性的,在兩麵受敵的情況下,對東部戰線進行收縮的抉擇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這一結局對李治來說應該是難以接受的吧。畢竟大唐對朝鮮半島進行了十多年的攻伐,到這一刻算是白費了。”


    “別那麽自責,這一切都還沒有發生了,我們還有機會。”武媚娘繼續安慰著自己的丈夫。


    “在大唐軍事力量逐漸西撤的時候,新羅也加速了向北發展,最後陸續占領了高句麗故地,完成了對朝鮮半島的全麵統治。”


    “我們當下的史學界對這段曆史作出過評價,唐太宗,高宗兩朝全盛之世,竭中國之力取高句麗,僅得之後,旋即退出,由吐蕃熾盛,唐室為西北強敵所牽製,不得已乃在東北方取消極退守之策略。”


    “676年,唐儀鳳元年,這一年的李治48歲。大唐將安東都護府遷往遼東,這實際上宣告著,以大唐王朝自身為中心,在朝鮮半島構建的東北亞政治秩序的戰略布置,以失敗而告終。”


    “在這之後李治也想過要出兵攻打新羅,再一次恢複大唐對朝鮮半島的統治,但時機已經不可能再給李治機會了。”


    “當時的侍中張文瓘清楚的表達了大唐要麵對的局勢:其後新羅外叛,高宗將發兵討除,比為吐蕃犯邊,兵屯寇境,新羅雖未即順,師不內侵,若東西俱事征討,臣恐百姓不堪其弊,請息兵修德以安百姓。”


    “李治聽取了張文瓘的建議,放棄了出兵新羅。在此之後,新羅實際上完全控製了百濟故地與高句麗南部地區。”


    “安東都護府內遷遼東,本質上也是大唐與新羅雙方的一種勢力劃分,是大唐默認新羅對朝鮮的統治,同時也將雙方的勢力範圍穩定在了遼東地區。”


    李治很不甘心。


    “遼東地區對於唐王朝來說是不可退守的底線,所以在這之後,大唐和新羅也隻是圍繞實際控製線進行了一些規模不大的爭奪,這條界限也因此基本固定了下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唐和新羅又重新構建了相對和平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也被後來的帝王繼承了下來。”


    蕭盼盼做了個深唿吸。


    “總的來說,李治對整個大唐國防政策的誤判,導致了大唐對東北進行十餘年的軍事投入打了水漂。”


    “正如之前所說的,這種誤判是李治個人戰略能力上的問題。在關中本位的基礎上,居然對河西走廊將要麵對的巨大危機視而不見,這是李治難辭其咎的地方。”


    蕭盼盼說著,又頗覺荒誕的一笑,“隻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在李治玩了戰略收縮後,就輪到武女皇上場了。這對夫妻,在玩崩東北防線上,搞得是接力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等待日出的月亮並收藏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