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最大的問題在於地緣危機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 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唐的曆史正在被撬動,如果說李世民是盛世囚徒,那打碎這一盛世鎖鏈的就是李治和武媚娘這對能在各方麵實現完美契合的夫妻。
他們的政治本能加速了一個時代的瓦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曆史神秘性的一種外在表現,敏銳的政客們總是能找到方法去利用最能幫助自己穩固統治的群體。
李治和武曌就是這其中的典範。
也正因為如此,現在的李治陷入到了巨大的矛盾之中。道理依舊是那個道理,除了自己身邊的這個女人之外,他還能信重誰?特別是他已經知道自己以後的風疾會加重的情況下。
“不過一杯毒酒,三尺白綾而已。”武媚娘低聲地說道。
李治沉默著,沒有給出迴應。
光幕裏,蕭盼盼的神色也是唏噓不已,“權力對人的異化是肉眼可見的,雖然武女皇對酷吏的任用是有限度的,但這帶來的恐怖政治和對大唐政局健康性的破壞是肉眼可見的。”
蕭盼盼思考了片刻後,繼續說道:“武女皇的政治人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輔政,第二是臨朝,第三是稱帝。在輔政的二十多年歲月中,她和李治可謂是相得益彰。雖然中樞鬥爭不時顯現,但國內發展是總體穩定的。”
“唯一可惜的是,他們夫妻二人都沒有看到均田製和府兵製的難以為繼,也沒有意識到大唐的地緣危機正處在爆發的邊緣。”
蕭盼盼搖頭,“當然,在這一點上實在是難以強求了,畢竟這二位真的還達不到頂級政治家和戰略家的高度。”
李治下意識的看向了自己的妻子,武媚娘也非常默契的微微轉頭,兩人這一對視,都忍不住抿嘴一笑,雙方不約而同地體會到了一種賊公賊婆搗亂天下,然後還得逞了的暗爽快感。
“武女皇政治人生的第二階段恐怕是對她影響最大的階段,在臨朝稱製的這六年裏,她以自己已經修煉大成的政治手腕和李治的法理背書,試探到了自己的權力邊界。”
“在這一階段,她渴望做出一些成績,她網羅人才,放寬刑法,但徐敬業的造反讓她看見了自己所處的政治環境有多麽惡劣,於是用酷吏打擊政敵成為了必然選擇。”
“從徐敬業打碎武女皇的幻想開始,到萬歲登封元年,大約十年的時間裏,酷吏幫助武女皇穩固了皇位,也讓武女皇失去了一切的退路。”
“好在,武女皇終究是清醒的,酷吏隻是她維護統治的工具,這些人並沒有染指到實際的政治權力。”
“以酷吏進入宰相之位的隻有傅遊藝和吉頊兩人,但傅遊藝不過在宰相的位置上隻坐了一年,最大的“政績”隻有兩個,誣族皇枝,陷害流人。之後便被下獄,然後自殺。”
“吉頊更是一年的宰相之位都沒有坐到,就被貶出了朝廷。”
“總的來說,酷吏這把刀,武女皇用的很穩,在這方麵,想必她的第二任丈夫對她的言傳身教是很到位的。”
李治覺得這不是在誇自己。
“從臨朝稱製到登上帝位,二十一年間,武女皇始終控製著行政大權,並且從沒有將這些權力讓渡給酷吏,外戚和男寵,用史書裏的話說叫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
“可以說,這是皇帝對權力的天生敏感和渴求,但也側麵證明了她在治國思想上的清醒。在這一點上,你李隆基是不如你奶奶的。”
唐玄宗覺得蕭盼盼總是在針對自己,怎麽沒說幾句話就又會繞到自己的身上來。
“在酷吏政治之外,武女皇的執政時代中對佛教的推崇也是時常被人詬病的一點,這主要原因在於她需要從佛學中去尋找自己登基的天命支持。”
“畢竟熟讀儒家經典和道家經典的武女皇很清楚,這兩套都係都不會支持她參與政治事宜。”
“而這側麵加速了佛教經濟的擴張,和佛門的土地兼並。盡管這件事從太宗皇帝就已經冒頭了,但在曆史意義上來說,武女皇對於佛教經濟的政治背書作用超過了大唐其餘的時代。”
“至於當了皇帝以後玩麵首的問題。”蕭盼盼嘴角揚起了吃瓜般的笑容,“這件事基本概括下來的作用就三個,培植親信,安撫內心,樹立靶子。”
“六十多歲的老太太了,還當了皇帝,找個小狼狗在身邊體會一下肉體上的溫暖其實也沒有什麽問題。”
武曌有些無語蕭盼盼的這種說法。
“男皇帝能玩,女皇帝為什麽不能玩呢?至少她沒搶自己女兒的老公,不像某些人搶自己的兒媳婦。是吧,李隆基先生。”
唐玄宗一愣,趕忙提問,“什麽意思?”
“意思就是,你以後別想著去搶你的兒媳婦了,讓人家安心的過自己的小日子吧,你有一大堆問題要去處理了。”
李隆基這下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整個人也因為極度的尷尬而感到了渾身的不適。
“我現在又沒做。”他低著頭,小聲的嘟囔著,完全沒興趣去和任何人在這個時候展開目光交流。
“本質上來說,武女皇在內政層麵的成就上,是可以用清醒來評價的。”蕭盼盼總結道,“這種清醒不是指她能成為千古一帝,擁有卓越的政治能力。而是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麽,知道怎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正是因為這種清醒,她能任用人才和幹吏保證社會治理層麵的基本穩定,能一步一步的去染指最高權力,能非常界限清楚的用好酷吏和男寵。這足以讓她的成就超過了大部分渾渾噩噩的皇帝。”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清醒,所以她對自己的訴求也格外清晰,為此導致政策的走形,甚至出現了舍本逐末的情況。”
“這種情況的典型表現就是在應對越發艱難的地緣危機上。在這方麵,武女皇的處理和她的丈夫一樣是滯後的,但比起滯後,更糟糕的是她的任人唯親,這直接加劇了大唐本就已經十分糟糕的地緣危機。”
“我們兩看來是公不離婆,秤不離砣了。”李治評價道。
他們的政治本能加速了一個時代的瓦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曆史神秘性的一種外在表現,敏銳的政客們總是能找到方法去利用最能幫助自己穩固統治的群體。
李治和武曌就是這其中的典範。
也正因為如此,現在的李治陷入到了巨大的矛盾之中。道理依舊是那個道理,除了自己身邊的這個女人之外,他還能信重誰?特別是他已經知道自己以後的風疾會加重的情況下。
“不過一杯毒酒,三尺白綾而已。”武媚娘低聲地說道。
李治沉默著,沒有給出迴應。
光幕裏,蕭盼盼的神色也是唏噓不已,“權力對人的異化是肉眼可見的,雖然武女皇對酷吏的任用是有限度的,但這帶來的恐怖政治和對大唐政局健康性的破壞是肉眼可見的。”
蕭盼盼思考了片刻後,繼續說道:“武女皇的政治人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輔政,第二是臨朝,第三是稱帝。在輔政的二十多年歲月中,她和李治可謂是相得益彰。雖然中樞鬥爭不時顯現,但國內發展是總體穩定的。”
“唯一可惜的是,他們夫妻二人都沒有看到均田製和府兵製的難以為繼,也沒有意識到大唐的地緣危機正處在爆發的邊緣。”
蕭盼盼搖頭,“當然,在這一點上實在是難以強求了,畢竟這二位真的還達不到頂級政治家和戰略家的高度。”
李治下意識的看向了自己的妻子,武媚娘也非常默契的微微轉頭,兩人這一對視,都忍不住抿嘴一笑,雙方不約而同地體會到了一種賊公賊婆搗亂天下,然後還得逞了的暗爽快感。
“武女皇政治人生的第二階段恐怕是對她影響最大的階段,在臨朝稱製的這六年裏,她以自己已經修煉大成的政治手腕和李治的法理背書,試探到了自己的權力邊界。”
“在這一階段,她渴望做出一些成績,她網羅人才,放寬刑法,但徐敬業的造反讓她看見了自己所處的政治環境有多麽惡劣,於是用酷吏打擊政敵成為了必然選擇。”
“從徐敬業打碎武女皇的幻想開始,到萬歲登封元年,大約十年的時間裏,酷吏幫助武女皇穩固了皇位,也讓武女皇失去了一切的退路。”
“好在,武女皇終究是清醒的,酷吏隻是她維護統治的工具,這些人並沒有染指到實際的政治權力。”
“以酷吏進入宰相之位的隻有傅遊藝和吉頊兩人,但傅遊藝不過在宰相的位置上隻坐了一年,最大的“政績”隻有兩個,誣族皇枝,陷害流人。之後便被下獄,然後自殺。”
“吉頊更是一年的宰相之位都沒有坐到,就被貶出了朝廷。”
“總的來說,酷吏這把刀,武女皇用的很穩,在這方麵,想必她的第二任丈夫對她的言傳身教是很到位的。”
李治覺得這不是在誇自己。
“從臨朝稱製到登上帝位,二十一年間,武女皇始終控製著行政大權,並且從沒有將這些權力讓渡給酷吏,外戚和男寵,用史書裏的話說叫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
“可以說,這是皇帝對權力的天生敏感和渴求,但也側麵證明了她在治國思想上的清醒。在這一點上,你李隆基是不如你奶奶的。”
唐玄宗覺得蕭盼盼總是在針對自己,怎麽沒說幾句話就又會繞到自己的身上來。
“在酷吏政治之外,武女皇的執政時代中對佛教的推崇也是時常被人詬病的一點,這主要原因在於她需要從佛學中去尋找自己登基的天命支持。”
“畢竟熟讀儒家經典和道家經典的武女皇很清楚,這兩套都係都不會支持她參與政治事宜。”
“而這側麵加速了佛教經濟的擴張,和佛門的土地兼並。盡管這件事從太宗皇帝就已經冒頭了,但在曆史意義上來說,武女皇對於佛教經濟的政治背書作用超過了大唐其餘的時代。”
“至於當了皇帝以後玩麵首的問題。”蕭盼盼嘴角揚起了吃瓜般的笑容,“這件事基本概括下來的作用就三個,培植親信,安撫內心,樹立靶子。”
“六十多歲的老太太了,還當了皇帝,找個小狼狗在身邊體會一下肉體上的溫暖其實也沒有什麽問題。”
武曌有些無語蕭盼盼的這種說法。
“男皇帝能玩,女皇帝為什麽不能玩呢?至少她沒搶自己女兒的老公,不像某些人搶自己的兒媳婦。是吧,李隆基先生。”
唐玄宗一愣,趕忙提問,“什麽意思?”
“意思就是,你以後別想著去搶你的兒媳婦了,讓人家安心的過自己的小日子吧,你有一大堆問題要去處理了。”
李隆基這下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整個人也因為極度的尷尬而感到了渾身的不適。
“我現在又沒做。”他低著頭,小聲的嘟囔著,完全沒興趣去和任何人在這個時候展開目光交流。
“本質上來說,武女皇在內政層麵的成就上,是可以用清醒來評價的。”蕭盼盼總結道,“這種清醒不是指她能成為千古一帝,擁有卓越的政治能力。而是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麽,知道怎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正是因為這種清醒,她能任用人才和幹吏保證社會治理層麵的基本穩定,能一步一步的去染指最高權力,能非常界限清楚的用好酷吏和男寵。這足以讓她的成就超過了大部分渾渾噩噩的皇帝。”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清醒,所以她對自己的訴求也格外清晰,為此導致政策的走形,甚至出現了舍本逐末的情況。”
“這種情況的典型表現就是在應對越發艱難的地緣危機上。在這方麵,武女皇的處理和她的丈夫一樣是滯後的,但比起滯後,更糟糕的是她的任人唯親,這直接加劇了大唐本就已經十分糟糕的地緣危機。”
“我們兩看來是公不離婆,秤不離砣了。”李治評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