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全民教育體係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 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讀書的地方?”看見小學兩個字,朱元璋當即發來了自己的提問。
“是的,這是6到12歲小孩們讀書的地方,”
“這麽多孩子都在這裏讀書嗎?”始皇帝覺得不可思議。
“是啊,我們國家在建國之後就開始大力推行全民教育,隻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就將文盲率從原來的百分之九十縮減到了不到百分之十五,到今天我國的文盲率已經降到隻有2.67%了。”
“全民教育!”這個提法強烈的衝擊著一眾古代士大夫的心靈。
這是很自然的,因為在古代,不論哪一個朝代,要供養一個脫產的讀書人,需要消耗多少的資源,他們心裏非常清楚。
所謂耕讀傳家,那隻是中等地主家庭才有資格去說的,而且這樣的家庭還會隨時因為某個孩子讀書的失敗,導致階級敗落。而現在,一個國家實現了全民教育,這種事對他們來說太難以置信了,他們無法去理解這種事是怎麽做到的。
“有小學,是不是就有中學,大學?”朱棣問道。
“是的。”蕭盼盼趁著保安不注意,大搖大擺地溜進了麵前的學校。
這所小學不大,就兩棟五層高的教學樓,成七字型排開,教學樓的中間是兩個籃球場和一個小型的足球場,繞著運動場的塑膠跑道一角還有一個不大的沙坑。
“目前我們國家推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就是每個適齡的孩子,大概從六歲開始吧,都必須接受國家統一提供的免費教育,為期九年即從小學到初中。”
“免費教育!”現在的嬴政,光是聽到免費兩個字就會頭皮發麻。
“是的,就公立學校來說,隻需要交一些學雜費和書本費就可以了,並不貴。”蕭盼盼解釋道,“義務教育結束後就是中考分流,成績不錯的進入高中繼續就讀,成績一般的進入技校或者職校去學一些工作技能,類似你們時代的工匠。”
居然還有這樣的學校!士大夫們頗為意外。
“高中三年後有一次高考分流,成績優異的進入大學繼續就讀,成績普通的或直接進入社會,或進入大專就讀。大學自然就是一個國家的最高學府了,一般情況下是讀四年。”
古代的知識分子們算了一下學習的年限,也就是十六年。
孔丘把這些名詞記到了自己的竹簡上,然後抬眼看向光幕。此時的畫麵裏,幾個小孩正頗有些費勁的在打掃一個大房間,有的在像模像樣的掃地,有的在蹦躂著擦一塊暗綠色的牆麵。整個房間明亮通透,那些小巧的桌椅被秩序井然的放置在房間內,他知道這就是孩子們學習知識的地方。
他向往這樣的一個地方。
“這樣的學校多嗎?”朱元璋問。
“多,從小學到大學,遍布全國。”
看著光幕裏出現的各個學府的圖鑒,特別是那些被冠以了地名的學校,無數的文人本能的激動了起來。
“九年義務教育之後的收費如何?”諸葛亮問道。
“怎麽說了,一個正常普通家庭基本都能讀的起。”蕭盼盼解釋道,“公立高中的學費一個學期大概在一千到三千不等,因為高中也分檔次的嘛。私人民辦的高中就貴了,五千到三萬都是常態,另外還有各種其它的費用。”
古代的人們已經知道了在蕭盼盼的這個時代,普通人的月收入大約在三千左右的現狀,於是算了一下,發現這個書的確大部分人都讀得起。
“大學的話,一學期五千到一萬不等,有可能更高,反正我的學費是一學期五千多。”蕭盼盼說道,“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這筆錢也是出得起的。就算家裏很窮,一來可以申請國家的助學貸款,二來可以借一下,能考上大學的孩子基本都是家裏的寶貝,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所以隻要家裏支持,正常情況下都能讀得起。”
“這麽多讀書人以後都當官嗎?”朱棣問道。
“那倒不是,現代的教育體係其實已經非常複雜了,而且在學科分類上也格外的廣泛。”蕭盼盼在一處花壇邊隨意的坐了下來,“這些學科對應著社會上的不同職業。你們可以理解為,每個學科對應一種職業,想要從事這個職業就要學這個學科。”
術業有專攻。一眾文人們有了自己的理解。
“具體到當官也是一樣,起步是公務員,考公務員的門檻是大學畢業。”蕭盼盼想了想,“這個公務員考試,你們可以理解為你們科舉中的會試,在通過這場考試之後就算是進入了公務員隊伍的大門了。”
科舉還不完善,甚至不存在的時代,人們對會試這兩個字感到很陌生,但也基本理解了這是個什麽分量的考試,畢竟考過了就能當官。
“當然,這和你們古代有著根本不同,因為公務員的報考是根據崗位來的,一個人在大學學的什麽專業基本就決定了他要報考的崗位。”
朱元璋莫名的覺得這很適合自己的一些想法。
“比如某個人想進財政部,就是你們時代的戶部,那大學的專業就必須學經管類的學科。”蕭盼盼進一步說道,“並不是說讀點四書五經,寫點錦繡文章就夠了,在這些地方工作的人,需要很高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而不是靠著背幾本聖人注解就能進去當混子的。”
古代的文人們覺得自己被針對了。
大部分統治們對這個教育體係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至於公務員這三個字,雖然讓他們聽著別扭,但也基本理解了後世的人為什麽會這麽定義。不過他們還是更喜歡父母官這個稱唿。
就在這時,朱元璋提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這些小學,中學,大學都是國家的嗎?”
“是啊。”蕭盼盼說道,“教育體係和權柄都屬於國家,不屬於私人。這也是我為什麽會看不上你們那些科舉的原因,因為科舉最後大量產出的必然是庶族地主的代言人,自宋以來皆是如此。”
宋明的士大夫們確定,這就是在針對他們。
“我之前說過,門閥士族消亡後,登上曆史舞台的庶族地主有其進步性,但也有其巨大的局限性。從宋朝開始,在華夏民族被異族不斷欺辱的曆史中,庶族地主作為國家的核心統治階層是要負一定責任的。”
這段話掀起了各個時空的軒然大波。對此,蕭盼盼自然還是一無所知。
“是的,這是6到12歲小孩們讀書的地方,”
“這麽多孩子都在這裏讀書嗎?”始皇帝覺得不可思議。
“是啊,我們國家在建國之後就開始大力推行全民教育,隻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就將文盲率從原來的百分之九十縮減到了不到百分之十五,到今天我國的文盲率已經降到隻有2.67%了。”
“全民教育!”這個提法強烈的衝擊著一眾古代士大夫的心靈。
這是很自然的,因為在古代,不論哪一個朝代,要供養一個脫產的讀書人,需要消耗多少的資源,他們心裏非常清楚。
所謂耕讀傳家,那隻是中等地主家庭才有資格去說的,而且這樣的家庭還會隨時因為某個孩子讀書的失敗,導致階級敗落。而現在,一個國家實現了全民教育,這種事對他們來說太難以置信了,他們無法去理解這種事是怎麽做到的。
“有小學,是不是就有中學,大學?”朱棣問道。
“是的。”蕭盼盼趁著保安不注意,大搖大擺地溜進了麵前的學校。
這所小學不大,就兩棟五層高的教學樓,成七字型排開,教學樓的中間是兩個籃球場和一個小型的足球場,繞著運動場的塑膠跑道一角還有一個不大的沙坑。
“目前我們國家推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就是每個適齡的孩子,大概從六歲開始吧,都必須接受國家統一提供的免費教育,為期九年即從小學到初中。”
“免費教育!”現在的嬴政,光是聽到免費兩個字就會頭皮發麻。
“是的,就公立學校來說,隻需要交一些學雜費和書本費就可以了,並不貴。”蕭盼盼解釋道,“義務教育結束後就是中考分流,成績不錯的進入高中繼續就讀,成績一般的進入技校或者職校去學一些工作技能,類似你們時代的工匠。”
居然還有這樣的學校!士大夫們頗為意外。
“高中三年後有一次高考分流,成績優異的進入大學繼續就讀,成績普通的或直接進入社會,或進入大專就讀。大學自然就是一個國家的最高學府了,一般情況下是讀四年。”
古代的知識分子們算了一下學習的年限,也就是十六年。
孔丘把這些名詞記到了自己的竹簡上,然後抬眼看向光幕。此時的畫麵裏,幾個小孩正頗有些費勁的在打掃一個大房間,有的在像模像樣的掃地,有的在蹦躂著擦一塊暗綠色的牆麵。整個房間明亮通透,那些小巧的桌椅被秩序井然的放置在房間內,他知道這就是孩子們學習知識的地方。
他向往這樣的一個地方。
“這樣的學校多嗎?”朱元璋問。
“多,從小學到大學,遍布全國。”
看著光幕裏出現的各個學府的圖鑒,特別是那些被冠以了地名的學校,無數的文人本能的激動了起來。
“九年義務教育之後的收費如何?”諸葛亮問道。
“怎麽說了,一個正常普通家庭基本都能讀的起。”蕭盼盼解釋道,“公立高中的學費一個學期大概在一千到三千不等,因為高中也分檔次的嘛。私人民辦的高中就貴了,五千到三萬都是常態,另外還有各種其它的費用。”
古代的人們已經知道了在蕭盼盼的這個時代,普通人的月收入大約在三千左右的現狀,於是算了一下,發現這個書的確大部分人都讀得起。
“大學的話,一學期五千到一萬不等,有可能更高,反正我的學費是一學期五千多。”蕭盼盼說道,“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這筆錢也是出得起的。就算家裏很窮,一來可以申請國家的助學貸款,二來可以借一下,能考上大學的孩子基本都是家裏的寶貝,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所以隻要家裏支持,正常情況下都能讀得起。”
“這麽多讀書人以後都當官嗎?”朱棣問道。
“那倒不是,現代的教育體係其實已經非常複雜了,而且在學科分類上也格外的廣泛。”蕭盼盼在一處花壇邊隨意的坐了下來,“這些學科對應著社會上的不同職業。你們可以理解為,每個學科對應一種職業,想要從事這個職業就要學這個學科。”
術業有專攻。一眾文人們有了自己的理解。
“具體到當官也是一樣,起步是公務員,考公務員的門檻是大學畢業。”蕭盼盼想了想,“這個公務員考試,你們可以理解為你們科舉中的會試,在通過這場考試之後就算是進入了公務員隊伍的大門了。”
科舉還不完善,甚至不存在的時代,人們對會試這兩個字感到很陌生,但也基本理解了這是個什麽分量的考試,畢竟考過了就能當官。
“當然,這和你們古代有著根本不同,因為公務員的報考是根據崗位來的,一個人在大學學的什麽專業基本就決定了他要報考的崗位。”
朱元璋莫名的覺得這很適合自己的一些想法。
“比如某個人想進財政部,就是你們時代的戶部,那大學的專業就必須學經管類的學科。”蕭盼盼進一步說道,“並不是說讀點四書五經,寫點錦繡文章就夠了,在這些地方工作的人,需要很高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而不是靠著背幾本聖人注解就能進去當混子的。”
古代的文人們覺得自己被針對了。
大部分統治們對這個教育體係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至於公務員這三個字,雖然讓他們聽著別扭,但也基本理解了後世的人為什麽會這麽定義。不過他們還是更喜歡父母官這個稱唿。
就在這時,朱元璋提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這些小學,中學,大學都是國家的嗎?”
“是啊。”蕭盼盼說道,“教育體係和權柄都屬於國家,不屬於私人。這也是我為什麽會看不上你們那些科舉的原因,因為科舉最後大量產出的必然是庶族地主的代言人,自宋以來皆是如此。”
宋明的士大夫們確定,這就是在針對他們。
“我之前說過,門閥士族消亡後,登上曆史舞台的庶族地主有其進步性,但也有其巨大的局限性。從宋朝開始,在華夏民族被異族不斷欺辱的曆史中,庶族地主作為國家的核心統治階層是要負一定責任的。”
這段話掀起了各個時空的軒然大波。對此,蕭盼盼自然還是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