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文帝心裏有著以後可能再也見不到的悲傷,但他看到了皇後的眼淚。而且皇後是一邊笑著一邊流淚。慶文帝終究還是拿起帕子幫她擦掉眼淚,聽到她笑著說:「瑜哥哥過得辛福真是太好了。」這一瞬間慶文帝深刻覺得自己的愛是如此的自私。他抱住開心流淚的人,像是能從她身上得到什麽。
梁瑜穿過重重宮牆,剛出宮門便被抱入懷中。感受到熟悉的味道,梁瑜也迴抱住他。本來出宮的時候,梁瑜想著等會看到李錦年的時候要把事情問清楚。但此刻這個溫暖的懷抱,又讓梁瑜什麽都不想問了。隻要眼前的人是李錦年就好。!
到家
第72章 到家
等待總是漫長的,李錦年不知在宮門外等了多久,隻是當他看到梁瑜出現的那一刻,就覺得之前的等待都是值得的。他把梁瑜一把抱住,感受到懷裏的溫暖心裏才踏實。
在迴去的路上,梁瑜把宮裏的事說給李錦年聽。隻是省略了皇上對李錦年身份的懷疑那段。梁瑜不想逼迫李錦年,他希望有朝一日李錦年能夠坦誠的告訴自己那些事情。
李錦年聽完梁瑜的訴說,不由說道:「那這麽說,我們要好好感謝一下皇後娘娘。」梁瑜接著說道:「對啊,如果沒有她的幫忙,恐怕事情沒有這麽快能解決。而且我們一起長大,就算離開京城,以後年節我也要送點禮物給她。她最喜歡一些小巧的東西。」
李錦年握住梁瑜的手,糾正他,「不是你,是我們。到時候我們再一起準備些新鮮的東西送給她。」梁瑜點頭應允。
兩人說說笑笑一路迴到了將軍府。午飯後不久,聖旨就下來了。這次聖旨上寫的是同意梁瑜的辭官,並賜下了若幹賞賜。除了金銀之外,還將將軍府保留,他日若是迴來,依舊能入住將軍府。聖旨上順便還提了那十個美人既然已經出宮,那就隨他們處置。
既然得到準信,李錦年就每人給了十兩銀子讓那些美人離去。這迴美人們沒有猶豫,一個個拿了十兩銀子就走。她們實在是怕被帶到田地裏當牲口一樣去耕地。
梁瑜看著這些美人毫不猶豫的就走,還有點奇怪。以他對這些人的了解,應該不會輕易放棄才對。等他聽到李錦年告訴他是怎樣嚇唬那些美人的時候,梁瑜心裏笑道:真是個損招。不過確實很管用。
因為下人們之前都已經安排妥當,重要的行禮也都收拾好了。現在得到準信,可以把其餘的東西再收拾一番。一個下午在收拾東西中很快就過去了。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李錦年就醒了。因為要迴家了,所以昨晚反而開始惦念起在家裏的人。不過早起的不止李錦年,梁瑜也早早就醒來了。看到梁瑜的黑眼圈,李錦年知道他一樣是沒睡好。
因為今天要離開將軍府,所以眾人都早早就起了。把行李依次裝上馬車,即使已經拿了比較少的行李,但還是裝了兩個馬車。之後李錦年把老將軍也扶上
馬車。然後鍾管家也坐上馬車在旁隨侍。
李錦年則和梁瑜站在將軍府的門前,看著將軍府的大門上鎖,以及接受那些下人拜別。看著梁瑜臉上的不舍,李錦年隻有握緊他的手給他一點溫暖。梁瑜迴過頭來對李錦年一笑,同時也握緊他的手。
李錦年和梁瑜在前騎馬,三輛馬車慢慢跟隨。此次除了鍾管家和小滿一直跟著他們到李家村,其他還有護衛四人跟隨。不過護衛主要是護送他們到李家村,之後他們就會離去。畢竟皇上賞賜了不少金銀,路上就怕遇到有眼紅的人。而三輛馬車則是由鍾管家,小滿和護衛輪流駕車。
天色很早,李錦年他們是最早一批出城門的人。沒有打擾別人,沒有認識的人相送,大家就這樣默默的到了城外。快到十裏坡時,李錦年突然聽到後麵的馬蹄聲,和著馬蹄聲的還有「請留步,梁將軍。」
李錦年和梁瑜停住馬迴頭一看,那疾疾行來的人似乎是郭成。隻見郭成來到他們身邊下馬,然後向著正從馬車裏掀開車簾向外看來的老將軍行禮。
郭成恭敬的說道:「見過梁將軍,家父聽說老將軍此番離京歸鄉,特讓小侄前來相送。隻是小侄沒想到老將軍走得這麽早,倒是差點沒趕上。實在是失禮。」
老將軍哼了一聲,「難得你父有心了。你替我轉告他,就說我要迴鄉下過舒服的小日子了,讓他繼續在這京城裏忙活吧。如果將來他也想離開京城的話,我倒可以準備杯水酒歡迎他。」
郭成早已習慣老將軍與父親之間的似敵似友的關係。聽到老將軍這麽說,他連忙迴道:「小侄迴去就告訴父親。」
拜訪好老將軍,郭成則迴過頭來和梁瑜告別。他與梁瑜之間的關係其實也像父親和梁老將軍之間的關係一樣。平時兩人可能大打出手,相互之間也會嘲諷對方。但遇到敵人時,他們也可以是信任的戰友,目標都是一致的。
梁瑜先對郭成說道:「還沒恭喜你,聽說你被封了官,這下總不會再遊手好閑了吧。」
郭成笑道:「爺什麽時候遊手好閑過,那都是爺的樂趣,說給你聽你也不明白。反正你隻是個會打仗的莽夫而已。」郭成進行
例行的反擊後,看向梁瑜身邊的人。「他就是你辭官的原因嗎?」
梁瑜笑了下,「看我都忘了給你介紹了。他是李錦年,是我將要共度一生的人。錦年,這是郭成。至於我為什麽辭官你應該知道才對。」李錦年本來看到郭成和梁瑜這麽熟絡,和傳言中一點不符,心中微微有點酸。但是一聽到梁瑜的介紹,李錦年立馬精神了。他連忙向郭成打招唿:「你好,我是李錦年。」
梁瑜穿過重重宮牆,剛出宮門便被抱入懷中。感受到熟悉的味道,梁瑜也迴抱住他。本來出宮的時候,梁瑜想著等會看到李錦年的時候要把事情問清楚。但此刻這個溫暖的懷抱,又讓梁瑜什麽都不想問了。隻要眼前的人是李錦年就好。!
到家
第72章 到家
等待總是漫長的,李錦年不知在宮門外等了多久,隻是當他看到梁瑜出現的那一刻,就覺得之前的等待都是值得的。他把梁瑜一把抱住,感受到懷裏的溫暖心裏才踏實。
在迴去的路上,梁瑜把宮裏的事說給李錦年聽。隻是省略了皇上對李錦年身份的懷疑那段。梁瑜不想逼迫李錦年,他希望有朝一日李錦年能夠坦誠的告訴自己那些事情。
李錦年聽完梁瑜的訴說,不由說道:「那這麽說,我們要好好感謝一下皇後娘娘。」梁瑜接著說道:「對啊,如果沒有她的幫忙,恐怕事情沒有這麽快能解決。而且我們一起長大,就算離開京城,以後年節我也要送點禮物給她。她最喜歡一些小巧的東西。」
李錦年握住梁瑜的手,糾正他,「不是你,是我們。到時候我們再一起準備些新鮮的東西送給她。」梁瑜點頭應允。
兩人說說笑笑一路迴到了將軍府。午飯後不久,聖旨就下來了。這次聖旨上寫的是同意梁瑜的辭官,並賜下了若幹賞賜。除了金銀之外,還將將軍府保留,他日若是迴來,依舊能入住將軍府。聖旨上順便還提了那十個美人既然已經出宮,那就隨他們處置。
既然得到準信,李錦年就每人給了十兩銀子讓那些美人離去。這迴美人們沒有猶豫,一個個拿了十兩銀子就走。她們實在是怕被帶到田地裏當牲口一樣去耕地。
梁瑜看著這些美人毫不猶豫的就走,還有點奇怪。以他對這些人的了解,應該不會輕易放棄才對。等他聽到李錦年告訴他是怎樣嚇唬那些美人的時候,梁瑜心裏笑道:真是個損招。不過確實很管用。
因為下人們之前都已經安排妥當,重要的行禮也都收拾好了。現在得到準信,可以把其餘的東西再收拾一番。一個下午在收拾東西中很快就過去了。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李錦年就醒了。因為要迴家了,所以昨晚反而開始惦念起在家裏的人。不過早起的不止李錦年,梁瑜也早早就醒來了。看到梁瑜的黑眼圈,李錦年知道他一樣是沒睡好。
因為今天要離開將軍府,所以眾人都早早就起了。把行李依次裝上馬車,即使已經拿了比較少的行李,但還是裝了兩個馬車。之後李錦年把老將軍也扶上
馬車。然後鍾管家也坐上馬車在旁隨侍。
李錦年則和梁瑜站在將軍府的門前,看著將軍府的大門上鎖,以及接受那些下人拜別。看著梁瑜臉上的不舍,李錦年隻有握緊他的手給他一點溫暖。梁瑜迴過頭來對李錦年一笑,同時也握緊他的手。
李錦年和梁瑜在前騎馬,三輛馬車慢慢跟隨。此次除了鍾管家和小滿一直跟著他們到李家村,其他還有護衛四人跟隨。不過護衛主要是護送他們到李家村,之後他們就會離去。畢竟皇上賞賜了不少金銀,路上就怕遇到有眼紅的人。而三輛馬車則是由鍾管家,小滿和護衛輪流駕車。
天色很早,李錦年他們是最早一批出城門的人。沒有打擾別人,沒有認識的人相送,大家就這樣默默的到了城外。快到十裏坡時,李錦年突然聽到後麵的馬蹄聲,和著馬蹄聲的還有「請留步,梁將軍。」
李錦年和梁瑜停住馬迴頭一看,那疾疾行來的人似乎是郭成。隻見郭成來到他們身邊下馬,然後向著正從馬車裏掀開車簾向外看來的老將軍行禮。
郭成恭敬的說道:「見過梁將軍,家父聽說老將軍此番離京歸鄉,特讓小侄前來相送。隻是小侄沒想到老將軍走得這麽早,倒是差點沒趕上。實在是失禮。」
老將軍哼了一聲,「難得你父有心了。你替我轉告他,就說我要迴鄉下過舒服的小日子了,讓他繼續在這京城裏忙活吧。如果將來他也想離開京城的話,我倒可以準備杯水酒歡迎他。」
郭成早已習慣老將軍與父親之間的似敵似友的關係。聽到老將軍這麽說,他連忙迴道:「小侄迴去就告訴父親。」
拜訪好老將軍,郭成則迴過頭來和梁瑜告別。他與梁瑜之間的關係其實也像父親和梁老將軍之間的關係一樣。平時兩人可能大打出手,相互之間也會嘲諷對方。但遇到敵人時,他們也可以是信任的戰友,目標都是一致的。
梁瑜先對郭成說道:「還沒恭喜你,聽說你被封了官,這下總不會再遊手好閑了吧。」
郭成笑道:「爺什麽時候遊手好閑過,那都是爺的樂趣,說給你聽你也不明白。反正你隻是個會打仗的莽夫而已。」郭成進行
例行的反擊後,看向梁瑜身邊的人。「他就是你辭官的原因嗎?」
梁瑜笑了下,「看我都忘了給你介紹了。他是李錦年,是我將要共度一生的人。錦年,這是郭成。至於我為什麽辭官你應該知道才對。」李錦年本來看到郭成和梁瑜這麽熟絡,和傳言中一點不符,心中微微有點酸。但是一聽到梁瑜的介紹,李錦年立馬精神了。他連忙向郭成打招唿:「你好,我是李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