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夫人立刻說:“我去賀蘭家拜訪武夫人,請她照應!”


    董昊說:“娘,我跟你一起去。”


    他以後跟賀蘭越石就是連襟,請大姐夫照顧自家表哥,是情理之中。


    趙四郎和趙六郎也說要派出自家得力的護衛一起去。


    劉茂聽家裏人一人一句,心裏暖暖的。


    有這些支持他的家人,就算是江東顧氏,又有何懼!


    董家、劉家和趙家為劉茂去越州的事四處走動,顧朔的信也送到了京中。


    對長安城的郎君來說,遼東也好,江東也罷,都遠在天邊,影響不到他們的生活。


    說幾句閑話罷了,郎君們更關心的還是平康坊又出了什麽新的歌舞。


    和顧氏有聯係的家族聚集在一起,神色凝重。


    “要彈劾趙全,不能從雞毛蒜皮的小事入手……徒增笑柄。”


    “君有何高見?”


    “嗬嗬……聽聞趙全……”


    劉茂在家人擔憂的目光中,帶著一眾護衛仆從南下。


    他豪邁地喝了杯中的餞行酒,朗聲笑道:“昔日聽阿全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我今日去越州沒有十萬貫,卻領了皇命,勝似十萬貫!”


    他向眾人拱了拱手:“就此離別,家中妻兒,請多照應。”


    跟劉茂關係密切的郭家人也來送行,郭孝恪的弟弟郭孝慎鄭重承諾:“有我在呢!你的家人安危都在我們身上!”


    郭家是瓦崗舊人,就算郭孝恪犯過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顧氏再厲害,也不能在長安這地方對劉茂的妻兒動手!


    劉茂啟程了,長安城的風波卻沒有停,有人彈劾七郎……


    “趙全以水軍充海匪,掠賣新羅、百濟良民至遼東,又販至山東沿海賣為奴婢。伏以新羅國雖是外夷,常稟正朔,朝貢不絕,與內地無殊……”


    “趙全身為官員,為謀私利,行此滅絕人性之事,毀我天朝上國名聲,其罪當誅!”


    你要置我於死地,我便先砍你一刀!


    來呀,互相傷害啊~~


    皇帝:……有人要殺朕的續命之臣!


    他夢見過閻王談破命、續命,雖沒有證據,心中覺得趙全就是應夢賢臣。


    這,內心的秤就偏了。


    將彈劾奏折壓在一邊,皇帝淡淡地問:“諸卿如何看?蕭淩,你從前也送過新羅婢進京,難道也是擄掠的嗎?”


    蕭淩:……我的當然不是,但趙全的是不是,我並不敢肯定。


    內心深處,他也懷疑趙全做無本買賣。


    但如今,他也隻好包庇七郎了。


    唉,誰叫趙七郎是他的小兄弟呢!


    皇帝有意偏袒,蕭淩包庇,七郎被彈劾的事沒有引起太大的風波。


    其中,七郎的好官聲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誰不知道遼東趙都督兩袖清風?攻破百濟任存成,其他將領接管官倉武庫,他就忙著追黑齒常之!”


    “黑齒常之是百濟猛將,認他作叔父。”


    “契丹首領枯莫離認他為兄。”


    “東突厥可汗阿史那賀魯跟他情深義重!”


    ……趙都督若是擄掠良民、苛刻百姓,這些民族能聚集左右嗎?


    所以就算有販賣新羅婢,那也是勞務輸入、解救苦命的新羅婦女,跟擄掠良民是兩迴事!


    也有人說:“我沒去過遼東,但從前圓潤大師在長安,他的故事誰不知道?”


    真說起來,能說三天三夜了!


    誰要說圓潤大師是惡人,京中大小寺廟也不同意啊!


    “竟然汙蔑圓潤大師,那才是其心可誅!”


    ……原本得知七郎被彈劾而提心吊膽的趙家兄弟齊齊鬆了口氣,羅先生說得對,今時不同往日啊!


    他家幺弟不是任人拿捏的尋常寒門子弟!


    羅先生欣慰之餘,吩咐:“你們去安氏樓,安排幾場說書,就講七郎北巡、會獵北方大湖的故事!重點講民族大團結、會獵的盛況!”


    趙六郎立刻應下,又有些煩惱……可惜阿仁、阿義不在京城,否則編故事這種事,都不用請說書先生!


    要知道說書的效果,故事本身很重要。


    董月明得知趙六郎的煩惱,笑道:“我給你們寫,然後再找人潤色。”


    趙六郎高興地說:“有弟妹寫,哪裏還用得著找人潤色?論學問,七郎也未必及得上你!”


    這是真心話,趙家人都覺得七郎能娶到董月明是福分,要惜福!


    董月明謙虛了幾句,責無旁貸地把任務攬下來。


    ……郎君不在長安,他們就幫郎君應對所有明槍暗箭!


    不過幾天時間,從西市最熱鬧的安氏樓,到北裏平康坊,都在講“趙都督北巡”的故事。


    尤其是各族會獵這樣的盛事,足以成為天朝上國威加四方的典範、載入史冊。


    文人墨客慷慨激昂地為會獵寫詩,勇武之士恨不得去邊疆投軍……


    至於什麽擄掠新羅婢?


    誰敢提都會被扔爛菜葉、臭雞蛋。


    趙家會引導輿論,顧氏當然也會。


    詩會文會,都有出身江東的士子說顧氏“修橋補路”、“興修水利”、“饑荒年間收容流民”……


    這些大體都是真的。


    但是,綿延好大的一片地方都是顧氏的,修橋補路、修水利,就是在經營自家莊園;


    至於收容流民?那更妥妥的,來了就是顧家佃戶,別想走。


    雙方在輿論的陣地你來我往,最後還是七郎的名聲比較好……趙都督的故事精彩紛呈、波瀾壯闊,更有傳播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狀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農門狀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