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來得太突然,太猝不及防。
過年這幾天,七郎都住在商行後院,方便和府學的同窗來往。
俗講時,城裏好多人都來了。
七郎看到台下一張張熟悉的麵孔,體會到一個詞“社會性死亡”……
他不敢在城裏停留,和小夥伴分了膠乳凍,迅速逃迴老窩。
附近幾個村子也有人去聽俗講,沒兩天,關於七郎的傳說就越發玄乎,但村裏人都比較淡定。
出生時紅霞滿天、佛音渺渺啥的……村裏人表示,我們啥都沒看到、沒聽到啊!
有懷疑自己記錯了的,跑到老趙家問。
趙老漢說:“我全家都沒看到啊!大約是我們沒有佛緣吧?”
出啥家?
要是從前,自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讓幺兒出家是條出路。
現在宅子鋪子都有了,再給幺兒娶個媳婦就圓滿了,幺兒還得給他生七個孫子呢!
鄉親們拍大腿遺憾:“哎喲!沒佛緣的就是見不著!”
圍觀了兩天,發現七郎沒有長出三頭六臂,也沒有手裏拿著乾坤圈、腳底踩著風火輪,也就不感興趣了~~
七郎在家躲了兩天,劉茂啟程去西州,他和劉植、董月明姐弟一起送到村口,然後先生也迴來了。
“出發進京啦!”七郎高興地讓爹娘收拾行李。
臨要出門了,趙老漢又猶豫了:“家裏的地還沒翻完呢,今年準備多種辣椒,養多兩頭豬;老四媳婦也快生了,你娘要照顧月子……”
周氏也猶豫,兒媳婦坐月子,做婆婆的不在家,怕親家有意見。
胡英子爽朗地說:“爹娘盡管跟幺弟進京!我兒子要在長安買了宅子,我連夜都要去看一看,還等呢!坐月子嘛,家裏嫂子們都在呢!”
嫂子們都說,她們可以照顧胡英子坐月子。
一家人都勸,趙老漢和周氏才依依不舍的收拾行李,然後又在自家地裏轉了一圈,囑咐兒子、媳婦們要做些什麽。
七郎也抱著熊大依依惜別,先生說這竹熊沾惹了人氣,迴歸山林也適應不了,隻能繼續養著。
到了出發那天,又是浩浩蕩蕩的隊伍。
董家母子三人加上仆從,還帶著一車的行李;
羅先生帶著羅喬和孫子羅大郎,還有一個照顧羅大郎的仆婦;
趙老漢、周氏帶著趙六郎和七郎,還有去京城做雜貨行夥計的傅大郎。
此外,還有董家和劉家請的護衛,一行人坐車的坐車、騎馬的騎馬,好大的陣勢!
村裏人出來看熱鬧,讚歎:“小全叔真的在京城買房了,還帶爹娘、先生進京享福了!”
“那還能是假的?文殊院的大和尚都說小全叔是佛子下凡,佛子能沒錢嗎?”
“大叔這話不對,出家人都窮呢!”
“那你就不懂了……”
村裏人七嘴八舌地議論,看著車隊揚長而去了,又說笑著下地幹活。
也有人問趙大郎:“你幺弟又進京了,你們全家啥時候搬城裏去啊?”
趙大郎渾不在意地說:“搬啥搬?這是咱家的根的!”
裏正大牛讚道:“前迴我聽小全子說‘百年老樹,落葉歸根’,就是這個理。”
聽到裏正出來說話,鄉親們的話題又轉了:“大牛叔,你家阿旺啥時候迴來?算著服役也滿三年了。”
大牛的臉上頓時堆滿了笑容:“端午節前能迴來!”
家裏有人服役的,都一齊歡唿了起來。
胡英子挺著肚子也笑了,她爹也是這一批服役的,也要迴家了!
這個時候,輪到趙家兄弟麵麵相覷了,五郎是升官了,但還在西州駐防。
聽那郭彤說,官府計劃把益州籍的軍士調迴來平定羌酋之亂,但五郎一日沒迴來,這事情就懸著。
“要是駐防西州都還好,劉大郎不是也去了嗎?就怕又調去哪裏打仗。”趙二郎擔憂地說。
趙大郎瞪眼:“烏鴉嘴!”
趙二郎連忙捂住自己的嘴巴。
此時,趙老漢和周氏坐在馬車上,看到益州城高大的城牆被拋到身後,心情激動而忐忑。
“這就是要去長安啦?”趙老漢搓著手,“我活了半輩子,還是第一次去長安呢!”
周氏說:“你不是說,長安也沒啥了不起的,益州就夠繁華了?”
“那是!天下的牛都吃草,哪裏還不是一樣!”趙老漢神氣地說,“但我幺兒要帶我進京,我能不激動嗎?”
周氏笑道:“激動啊,我也激動。做夢都不敢想,還能有這樣的好日子。”
七郎坐在旁邊,得意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同樣的,在外頭富貴了,也得讓家裏人看一看!
穿過劍門關、從崎嶇的驛道翻越大巴山、到達漢中盆地……
一路上,每到客舍休息的時候,羅先生就跟孩子們講當地的典故、傳聞,不僅小孩子,連趙六郎這樣的大孩子都聽得津津有味。
這日,他們入住了漢中的客舍。
“這裏是漢中,楚漢相爭時,漢高祖劉邦在漢中稱王,建有一座王府,如今稱為‘七星台’,自漢而降,七星台就是漢中官員祭祀和遊玩之地……”
“前方是陳倉棧道,經過陳倉棧道,長安就在望了。你們誰來說‘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典故?”
七郎和董月明同時舉手,先生讓董月明說。
董家培養女兒,按男子一般教授經史。
董月明脆生生地講起了那段奠定漢家數百年基業的典故,語氣中充滿自豪……嗯,從母親這邊算,不用四舍五入,漢高祖也是她的祖先。
羅喬也乖巧地聽故事,倒是四歲的羅大郎坐不住,鬧著要到客舍外麵玩,一言不合就躺在地上蹬腿打滾了。
眾人一齊安靜下來,七郎兇巴巴地說:“男子漢大丈夫,怎麽能在地上打滾呢?我就從來不在地上打滾的!”
話音一落,趙老漢、周氏和羅先生都一言難盡地看著他。
七郎渾然不覺,繼續說:“先生,我帶小師侄迴房,講一講道理。”
說完,七郎人捉住羅大郎一隻胳膊,往房間裏拖。羅喬撿了一根棍子,興致勃勃地跟在身後。
羅先生沉默了一瞬,說道:“……下手輕一點。”
“曉得啦!”小孩子們大咧咧的應著。
照顧羅大郎的仆婦是朱娘子派來的,她很想阻止。可被羅先生的目光一掃,她就慫了。
……算了,老翁是大郎的親祖父,總不會看著別人打壞自家孫子。
不一會兒,房間裏傳來羅大郎的大哭聲,隨後變成笑聲,然後是又哭又笑的求饒……這到底是受什麽刑?
過年這幾天,七郎都住在商行後院,方便和府學的同窗來往。
俗講時,城裏好多人都來了。
七郎看到台下一張張熟悉的麵孔,體會到一個詞“社會性死亡”……
他不敢在城裏停留,和小夥伴分了膠乳凍,迅速逃迴老窩。
附近幾個村子也有人去聽俗講,沒兩天,關於七郎的傳說就越發玄乎,但村裏人都比較淡定。
出生時紅霞滿天、佛音渺渺啥的……村裏人表示,我們啥都沒看到、沒聽到啊!
有懷疑自己記錯了的,跑到老趙家問。
趙老漢說:“我全家都沒看到啊!大約是我們沒有佛緣吧?”
出啥家?
要是從前,自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讓幺兒出家是條出路。
現在宅子鋪子都有了,再給幺兒娶個媳婦就圓滿了,幺兒還得給他生七個孫子呢!
鄉親們拍大腿遺憾:“哎喲!沒佛緣的就是見不著!”
圍觀了兩天,發現七郎沒有長出三頭六臂,也沒有手裏拿著乾坤圈、腳底踩著風火輪,也就不感興趣了~~
七郎在家躲了兩天,劉茂啟程去西州,他和劉植、董月明姐弟一起送到村口,然後先生也迴來了。
“出發進京啦!”七郎高興地讓爹娘收拾行李。
臨要出門了,趙老漢又猶豫了:“家裏的地還沒翻完呢,今年準備多種辣椒,養多兩頭豬;老四媳婦也快生了,你娘要照顧月子……”
周氏也猶豫,兒媳婦坐月子,做婆婆的不在家,怕親家有意見。
胡英子爽朗地說:“爹娘盡管跟幺弟進京!我兒子要在長安買了宅子,我連夜都要去看一看,還等呢!坐月子嘛,家裏嫂子們都在呢!”
嫂子們都說,她們可以照顧胡英子坐月子。
一家人都勸,趙老漢和周氏才依依不舍的收拾行李,然後又在自家地裏轉了一圈,囑咐兒子、媳婦們要做些什麽。
七郎也抱著熊大依依惜別,先生說這竹熊沾惹了人氣,迴歸山林也適應不了,隻能繼續養著。
到了出發那天,又是浩浩蕩蕩的隊伍。
董家母子三人加上仆從,還帶著一車的行李;
羅先生帶著羅喬和孫子羅大郎,還有一個照顧羅大郎的仆婦;
趙老漢、周氏帶著趙六郎和七郎,還有去京城做雜貨行夥計的傅大郎。
此外,還有董家和劉家請的護衛,一行人坐車的坐車、騎馬的騎馬,好大的陣勢!
村裏人出來看熱鬧,讚歎:“小全叔真的在京城買房了,還帶爹娘、先生進京享福了!”
“那還能是假的?文殊院的大和尚都說小全叔是佛子下凡,佛子能沒錢嗎?”
“大叔這話不對,出家人都窮呢!”
“那你就不懂了……”
村裏人七嘴八舌地議論,看著車隊揚長而去了,又說笑著下地幹活。
也有人問趙大郎:“你幺弟又進京了,你們全家啥時候搬城裏去啊?”
趙大郎渾不在意地說:“搬啥搬?這是咱家的根的!”
裏正大牛讚道:“前迴我聽小全子說‘百年老樹,落葉歸根’,就是這個理。”
聽到裏正出來說話,鄉親們的話題又轉了:“大牛叔,你家阿旺啥時候迴來?算著服役也滿三年了。”
大牛的臉上頓時堆滿了笑容:“端午節前能迴來!”
家裏有人服役的,都一齊歡唿了起來。
胡英子挺著肚子也笑了,她爹也是這一批服役的,也要迴家了!
這個時候,輪到趙家兄弟麵麵相覷了,五郎是升官了,但還在西州駐防。
聽那郭彤說,官府計劃把益州籍的軍士調迴來平定羌酋之亂,但五郎一日沒迴來,這事情就懸著。
“要是駐防西州都還好,劉大郎不是也去了嗎?就怕又調去哪裏打仗。”趙二郎擔憂地說。
趙大郎瞪眼:“烏鴉嘴!”
趙二郎連忙捂住自己的嘴巴。
此時,趙老漢和周氏坐在馬車上,看到益州城高大的城牆被拋到身後,心情激動而忐忑。
“這就是要去長安啦?”趙老漢搓著手,“我活了半輩子,還是第一次去長安呢!”
周氏說:“你不是說,長安也沒啥了不起的,益州就夠繁華了?”
“那是!天下的牛都吃草,哪裏還不是一樣!”趙老漢神氣地說,“但我幺兒要帶我進京,我能不激動嗎?”
周氏笑道:“激動啊,我也激動。做夢都不敢想,還能有這樣的好日子。”
七郎坐在旁邊,得意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同樣的,在外頭富貴了,也得讓家裏人看一看!
穿過劍門關、從崎嶇的驛道翻越大巴山、到達漢中盆地……
一路上,每到客舍休息的時候,羅先生就跟孩子們講當地的典故、傳聞,不僅小孩子,連趙六郎這樣的大孩子都聽得津津有味。
這日,他們入住了漢中的客舍。
“這裏是漢中,楚漢相爭時,漢高祖劉邦在漢中稱王,建有一座王府,如今稱為‘七星台’,自漢而降,七星台就是漢中官員祭祀和遊玩之地……”
“前方是陳倉棧道,經過陳倉棧道,長安就在望了。你們誰來說‘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典故?”
七郎和董月明同時舉手,先生讓董月明說。
董家培養女兒,按男子一般教授經史。
董月明脆生生地講起了那段奠定漢家數百年基業的典故,語氣中充滿自豪……嗯,從母親這邊算,不用四舍五入,漢高祖也是她的祖先。
羅喬也乖巧地聽故事,倒是四歲的羅大郎坐不住,鬧著要到客舍外麵玩,一言不合就躺在地上蹬腿打滾了。
眾人一齊安靜下來,七郎兇巴巴地說:“男子漢大丈夫,怎麽能在地上打滾呢?我就從來不在地上打滾的!”
話音一落,趙老漢、周氏和羅先生都一言難盡地看著他。
七郎渾然不覺,繼續說:“先生,我帶小師侄迴房,講一講道理。”
說完,七郎人捉住羅大郎一隻胳膊,往房間裏拖。羅喬撿了一根棍子,興致勃勃地跟在身後。
羅先生沉默了一瞬,說道:“……下手輕一點。”
“曉得啦!”小孩子們大咧咧的應著。
照顧羅大郎的仆婦是朱娘子派來的,她很想阻止。可被羅先生的目光一掃,她就慫了。
……算了,老翁是大郎的親祖父,總不會看著別人打壞自家孫子。
不一會兒,房間裏傳來羅大郎的大哭聲,隨後變成笑聲,然後是又哭又笑的求饒……這到底是受什麽刑?